八拜之交,是指哪八交,哪八种典故呢?

成语“八拜之交”,源自北宋末南宋初,邵伯温的《闻见前录》。只见该书写道:“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通常的“八拜之交”,是一个文化概念,比喻关系极为密切,对对方非常尊敬和信任,继而结拜为异姓兄弟姐妹。值得一提的是,“八拜之交”有时也俗称“拜把子”。

毫无疑问,成语“八拜之交”的形成,肯定是有一个逐渐的过程。换言之,这一成语的内涵肯定是融合了,不同时期的历史典故。应该说,仅从字面理解我们便可知晓,“八拜之交”包含“八个历史典故”。今天我们就不妨来简单介绍一下,“八拜之交”所蕴含的八个典故。同时,简单概括一下,八拜之交到底是哪八种,深厚的交情!

八拜之交典故一——知音之交,是指春秋战国时,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值得传颂千古。此典故里,俞伯牙是一位著名的琴师,技艺高超,而钟子期则是一个普通的樵夫,但两人却因为音乐而结缘。这二位,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俞伯牙弹琴时,钟子期总是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他的情感和技巧,并给出恰如其分的赞美。由此,两人之间的这种默契和互相欣赏,逐渐发展成为深厚的友谊。

话说,在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非常悲痛,认为世界上再无知音,便“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显然,俞伯牙和钟子期堪称是春秋战国时,一对著名的至交典范。

八拜之交典故二——刎颈之交,是形容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友谊,即使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也不渝。此典故发生在战国时期,彼时的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的重要官员。其中,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名将,其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在渑池之会中,他为维护赵国利益,与秦国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而蔺相如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善于辞令,受到赵王的赏识。在完璧归赵中,他成功地保护了赵国的国宝和国家的尊严。

应该说,廉颇和蔺相如的密切合作,为赵国赢得了更多的国家利益。但是,后来由于廉颇对蔺相如的嫉妒和不满,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最终,在蔺相如的宽容和智慧的引导下,廉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负荆请罪,两人的关系因此变得更加紧密。

八拜之交典故三——胶膝之交,是指陈重和雷义之间的友谊,两人情深意重,可谓至死不渝。此典故发生在东汉末年,彼时陈重和雷义是汉末的官员,两人是同乡,年轻时便结为知己。在太守张云的举荐下,陈重被选拔为孝廉,但他却把这个机会让给了雷义。尽管雷义也因此得到了孝廉的职位,但陈重始终不愿意接受这个荣誉。在政府任职期间,陈重和雷义都表现出高尚的品德。陈重曾私下帮助一位下级官员偿还债务,而雷义则曾经救助一个死刑犯,为他减刑以赡养一家老少。

话说,在陈重因病辞职后,他和雷义一起回到了家乡。毋庸置疑,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据史书记载,两人不仅在学术上互相欣赏,而且在品德上互相砥砺。最终,陈重和雷义之间的友谊,被后人赞誉为“胶漆之交”,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和坚定不渝。

八拜之交典故四——鸡黍之交,是指张元伯和范巨卿之间的友谊,即两人结为生死之交,而至死不渝。此典故发生在东汉时,主人公——张元伯和范巨卿,同是山阳金乡人,在太学学习时成为了好朋友。范巨卿和张元伯的性格迥异,但共同的爱好——烹饪,却成为了他们增进友谊的桥梁。他们常常一起下厨,研究各种美食,尝试不同的烹调方法。一次,元伯和巨卿一起去打猎,不料却被暴雨所困。他们找到一家农户躲雨,农户热情地招待他们,为他们煮了一锅鸡黍。鸡黍虽然简单,但却温暖了他们的身心,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从此,他们把鸡黍当做彼此之间友谊的象征,每次相聚都会一起品尝这道美食。

八拜之交典故五——舍命之交,是指羊角哀和左伯桃之间的友谊,即两人同生共死,而至死不渝。此典故发生在战国末,彼时,羊角哀和左伯桃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离开家乡,前往楚国寻求发展。然而,他们在途中遭遇了大雪,衣服和粮食都十分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左伯桃为了让羊角哀能够继续活下去,决定牺牲自己。最终,左伯桃把自己的衣服和粮食,全部留给了羊角哀,自己则在一棵空心的树里自杀了。

这个典故表现出了,左伯桃对羊角哀的深厚友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这个典故被后世广为传颂,被称为“舍命之交”。人们以此来赞扬和纪念,羊角哀和左伯桃之间深厚的友谊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八拜之交典故六——生死之交,是指刘备、张飞和关羽之间的友谊,三人情同手足而至死不渝。此典故,发生在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彼时,刘备、张飞和关羽因志趣相投,而桃园三结义,发誓要共同赴死,报效国家,造福百姓。毫无疑问,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的性格各异,但却都有着一腔热血,渴望为国家和平民谋福利。这种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使得他们在结义后,成为了不离不弃的兄弟,并在后来的日子里同甘共苦,生死相依。

话说,虽然三人最终经历了种种磨难,也一起开创出了一片天地,却始终都不忘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最终,桃园三结义的典故,成为了后世兄弟情谊的代名词。久而久之,许多英雄豪杰都以桃园三结义为榜样,追求那种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

八拜之交典故七——管鲍之交,是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两人互相推荐提拔,可谓是至死不渝。此典故,发生在春秋时代,彼时管仲和鲍叔牙的朋友,他们志同道合,互相支持。管仲的生活并不富裕,但鲍叔牙并不因此而看不起他。在两人合伙做生意时,鲍叔牙愿意多出钱少拿利润,以便让管仲能够有更多的收入来奉养母亲。在战场上,管仲的战斗力并不强,但鲍叔牙仍然尽力保护他。当管仲被人嘲笑为贪生怕死的人时,鲍叔牙为他辩解,认为管仲的行为是因为他需要赡养年迈的母亲。在齐桓公继位后,鲍叔牙推荐管仲担任宰相,并心甘情愿地在他之下工作。显然,这个典故表明了,鲍叔牙对管仲的真挚友情和鼎力支持。

八拜之交典故八——忘年之交,是指孔融和祢衡之间的友谊,两人年龄相差悬殊,但情投意合至死不渝。此典故发生在东汉末,彼时两者的友谊,可以追溯到祢衡和孔融,初次结交为好友的时候。当时祢衡未满二十岁,孔融已五十岁。不过,由于孔融看重祢衡有才,继而忽略年龄之差,而愿意与祢衡成为忘年之交。显然,这表明年龄差距,并没有阻碍他们的友谊。事实上,孔融和祢衡的友谊不仅存在于他们年轻的时候,还在他们年老的时候也持续着。

虽然他们有着年龄上的差距,但是这并没有阻碍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相支持。他们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彼此之间的思想和观点也相互激荡。应该说,孔融是非常看重祢衡的才华的。彼时,祢衡的才华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文学、音乐、哲学等,而且他的文学作品被广泛传颂,尤其是他的诗歌和辞赋,被誉为汉魏风骨的代表之一。毫无疑问,孔融和祢衡之间的友谊,是一种超越了年龄限制的,互相欣赏和支持的关系。最终,他们的友谊成为了忘年之交的典范,为后人所传颂。

THE END
1.源于三国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公诸同好[成语解释]公:广泛地;诸:向所有的人;同好: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指将自己珍视的物品展示出来,让拥有相同兴趣的朋友们都能欣赏到。[典故出处]三国时期,魏朝诗人曹植在他的书信《与杨德祖书》中写道:“虽然不能将它们永久地藏匿在著名的地方,但我希望能够将它们传递给有着相同爱好的朋友们。”[近义词]公布于众、分https://www.kdledjgud.cn/cheng-yu-gu-shi/859874.html
2.交友的成语典故关于古人交友的成语典故有《伯牙绝弦》、《管鲍之交》、《刎颈之交》、《莫逆之交》、《舍命之交》、《管宁割席》、《忘年之交》等。 1、《伯牙绝弦》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则善于听。伯牙弹琴,志向在高山,钟子期说:“妙呀!巍峨高大像泰山!”伯牙的志向在流水的时候,钟子期便说: “妙呀!浩浩荡荡的琴声像江河https://edu.iask.sina.com.cn/jy/j9vaCyFMaR.html
3.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20字交友的成语典故20字故事高中知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故而古今谈知心结交,心曰“管鲍”。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20字 交友的成语典故20字故事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20字 交友的成语典故20字故事》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878204.html
4.成语典故20字左右成语典故20字20个 成语故事20个字左右 100个历史典故成语 50个成语小故事简短 六年级成语典故20字 交友成语典故简述 鲤鱼传书的典故,50字左右 赞0 答2 20字左右的古詩詞 赞0 答1 四字成语的典故50,60字左右 赞0 答5 最近新闻,15到20字左右 赞0 答2 收集20个古代成语故事,200字左右的 赞0 答1 正在https://wenwen.sogou.com/z/q632255342.htm
5.关于交友的成语点固20个但是,没多久钟子期去世了,俞伯牙痛失知音,伤心到极点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琴给摔了,发誓永远不再弹琴。这个故事后来就形成了“高山流水”的成语,形成了“知音”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 扩展资料: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https://www.oilube.cn/shanggan/shanggan50742.html
6.常见三字成语典故8篇(全文)常见三字成语典故(精选8篇) 常见三字成语典故 第1篇 大手笔 【拼音】dà shǒu bǐ 【成语故事】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shxmqtl.html
7.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有哪些?关于古人交友的成语典故有《伯牙绝弦》、《管鲍之交》、《刎颈之交》、《莫逆之交》、《舍命之交》、《管宁割席》、《忘年之交》等。 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有如下几个: 1、《伯牙绝弦》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则善于听。伯牙弹琴,志向在高山,钟子期说:“妙呀!巍峨高大像泰山!”伯牙的志向在流水的时候,钟子期便说https://www.coozhi.com/shenghuojiaju/shenghuochangshi/144331.html
8.总角之交3此诗构想巧在虽连用了 20个成语典故 , 但其音韵调和、对仗工稳、语意畅 达 , 并无刻意雕琢的陈迹。特殊是把一些四字格成语 , 按着人们风俗上简缩 为复音词的方法奇妙地化入诗中,以少少许,表富厚意,更是难过 .此诗 8句 56字,简缩地运用 20个成语典故:首联,这一联共缩用了四个成语典故:1、沧桑——沧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41766.html
9.交友之信的成语典故伯牙弹琴,志向在高山,钟子期说:“妙呀!巍峨高大像泰山!”伯牙的志向在流水的时候,钟子期便说: “妙呀!浩浩荡荡的琴声像江河!”钟子期死了之后,伯牙将琴摔了,终其一生都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间,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其弹琴的人了。 2、管鲍之交 昔,齐有管仲,字夷吾;鲍叔,字宣子,https://wen.baidu.com/question/209080625017473045.html
10.有关交友古诗或成语交友的成语典故5个.docx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21-06-03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33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有关交友古诗或成语交友的成语典故5个.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603/7110052136003126.shtm
11.与人结交名言有关交友的的诗词,名言警句及成语典故?名言警句有:交朋友要慎重,远离虚伪和欺骗;与贤者为伍,能得到智慧的滋养;交友需谨慎,以免受伤害。 成语典故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指宁愿保持高尚的品质而失去一切;守株待兔,警示人们不要过于依赖运气,应主动努力。 交友如同修行,需谨慎选择,以真诚和善良为基础,才能建立长久的友谊。 https://www.lwuxueyong.cn/mrmy/mrmy148722.html
12.成语典故学以致用—交友不慎(浅谈识人之术)我们一方面要勇于敞开心扉,真诚的去对待每一个人,一方面要在与人交往之中,多多打磨自己,增强自己识人的本事。总而言之,只有成为一个阅历丰富,明察秋毫的人,才不会在交友不慎这四个字上面跌跟头。 笔者语 潦草半生,一事无成,之所以编写这部成语典故系列,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则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弘https://www.jianshu.com/p/d2cb32cec5e1
13.古时候朋友的故事成语(古代文言文交友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出处】: 《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2.有关于友谊的成语典故 高山流水 春秋战国时,晋国上大夫(很高的一个官职)俞瑞字伯牙,有一珍贵的五弦琴.乘船中秋游览江山之时弹起,琴弦忽然断了一根,伯牙大惊,后发现是有人在岸上听琴.于是招此听琴人上船,见他是一个樵夫,便很轻视.http://www.zzfmdn.com/article/26600
14.交友成语典故.pptx【注释】①管仲:字仲,名夷吾,齐国颍上人,春秋前期齐相,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②鲍叔牙: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③事:侍奉。④进:推荐。⑤任政:执政。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空白演示译文:管仲,名夷吾,是颖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0418557.html
15.小组分到的任务是搜集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成语典故,请你写出两个(1)本小组分到的任务是搜集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成语典故,请你写出两个与交友有关的成语。(2)全班同学都刚从不同的学校走进初一,班主任为了让大家快速熟悉,开展以自我介绍为主的自我风采展示活动,请你自我介绍(50字以内),给同学留下深刻印象。【考点】综合性学习;成语和熟语;表达得体.https://www.jyeoo.com/shiti/d1107f65-153a-4157-8356-25510ae3f7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