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养生误区

生活在东北林区的伐木工人有饮酒御寒之说。认为喝酒以后,会增加体内热量,起到御寒的作用。河北、山东、山西以及江南的部分农村也有此种说法。其实,这大错特错了,饮酒后会使人血液循环加快,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饮酒当时酒精在体内分解,出现热汗淋漓,酒劲过后,因大批热量散出体外,反而使人浑身冰凉,导致酒后寒冷。

热水洗脸

冬季傍晚回家,用一盆热气腾腾的水洗洗脸、蒸熏一下,会让人感觉很舒服。这是因为,蒸腾的热气吹开了面部细微毛孔,促进了微循环。有人因此早晚都用热水净面。但,早晨却是不宜用热水洗脸,因为在冷空气刺激下,人的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但洗完以后,马上外出上班,迅速接触冷空

戴口罩防寒

秋冬季节,街头盛行口罩一族,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以为很时尚、很优雅。其实,很不科学。口罩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但是,有个呼吸不畅的问题,呼出的二氧化碳有一部分又被吸了进来。鼻黏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不过,如果患上了冷风刺激的鼻炎,点滴药物以后,戴上口罩适度保温,真的有助于鼻炎水肿的消失。

误区一:从室外进屋先暖手和脚

许多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时,首先把冻僵的手脚放到取暖器边烤或用热水泡,其实这一冷一热的骤然交替对手脚极为不利,很容易使手脚生冻疮。正确的方法是,手脚相互摩擦,使表皮温度自然回升,然后再用热水泡,放到取暖器边烤。

误区二:关紧门窗感冒少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整日门窗紧闭,以为这样屋内温度高,人不容易感冒。其实不然。专家介绍,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而仅从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种之多。空气中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尘,在这样的空气中,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应该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

误区三:戴口罩防感冒

实际上,鼻子吸进的冷空气在进入肺部时已经接近体温。人体的这种生理功能与生俱来,并能通过锻炼得到增强,使人的耐寒力明显提高。戴口罩人为地阻止了这种生理功能本应得到的锻炼,使人的抵抗力变差,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

误区四:喝白酒可御寒

不少人以为喝白酒可以御寒。实际上,人喝酒后,受酒精刺激,血管扩张,身体的热量会大量释放,所以会有发热的感觉,但这种感觉会很快消失。尤其是热量释放到一定程度时,人反而会感觉冷。棉袄、羽绒服之所以具有持久的御寒能力,是因为它们能减少热量的流失,而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它们本身不但不会产生热量,反而会造成热量的挥发。

误区五: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只起到隔离的作用,它缓冲了外面冷空气和体表热空气之间的对流,使人体的热量得以保存。从生理学角度看,穿衣过多会抑制身体体温调节机能的适应性,减弱人体的御寒能力。所以,冬天穿衣只要达到适宜的厚度即可。

御寒饮食

荞麦面条

荞麦面是一种灰黑色的面粉,别看它其貌不扬,营养价值却很高。荞麦面有各种各样的食用方法,不过人们最为习惯的还是用它做面条。最适合食用荞麦的就是老年人和小孩子,偶尔吃一吃荞麦面条,对于老年人可以减血脂、降血压。小孩子在成长期间更是少不了荞麦。荞麦面条虽然好吃,但是并不适合早餐和晚餐,容易让胃部受损,或者不容易消化,每次不应食用过多,适量最好。

燕麦通常被人们用来泡在牛奶中食用,其实偶尔用燕麦做一做八宝饭,更能起到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燕麦中含有多种酶,不但能抑制老年斑的形成,而且能延缓人体细胞的衰老,是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最佳保健食品。更重要的是,燕麦丰富的可溶性纤维可促使胆酸排出体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取。同时,因可溶性纤维会吸收大量水分,饱腹感很强,经常食用,减肥瘦身的效果特别好。

糙米稀饭

糙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含有胚芽,其中维生素和纤维素的含量都很高,常吃能够起到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作用。糙米中含锌也很多,能够改善皮肤粗糙的情况。糙米在一般的超市中就可以买到,外观完整,色泽黄褐色或者浅褐色的散发香味的糙米最好。在做糙米粥之前,要先把糙米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与做正常的米粥一样煮就可以了。糙米粥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但是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直接喝这种糙米白粥,否则可能会引起血糖的突然增高。

舔嘴唇防干燥嘴唇干燥不舒服时,很多人会下意识地用舌头去舔,结果是越舔越干,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引起口唇皮肤粗糙变厚,嘴唇肿胀,形成医学上的舌舔皮炎。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黏液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无机盐类物质,在舔嘴唇时,犹如在嘴唇上抹了一层糨糊,水分蒸发完毕,这层糨糊发生干缩,于是感觉更干燥,甚至造成嘴唇肿胀、破裂流血。

全副武装防冻疮有些人爱长冻疮,以为是天气冷、衣服鞋帽穿戴少了的缘故。所以还没有到冬天,就棉衣、棉裤、棉靴,裹得严严实实,却不知道这样做,会削弱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而且由于限制了运动,末梢血液循环不够,反倒更容易长冻疮。正确的作法是,衣物适当,多参加各种运动,经常搓手、跺脚,用热水泡浴。

戴口罩保护呼吸道寒冬时节,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很多,有些人以为这是冷空气伤了肺,所以他们外出时常常戴一个大口罩。其实,人的鼻腔及整个呼吸道均覆盖着黏膜,其下又有微血管。冷空气经过鼻腔到达肺组织时,经过一系列腔道的预热和升温,已接近人体的体温,所以按理不会对呼吸道有很大的刺激。所以戴口罩只能对面颊部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喝烈性酒防寒喝烈性酒后,由于外周血管,如皮肤内的微血管广泛扩张,热量通过皮肤向外散发,所以人们会感觉到皮肤很温暖。但是酒精毕竟不同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能量物质,它产生不了多少热量,所以喝完酒后,由于机体这种不正常的散热会使热量大量丢失,温和的感觉最终会被寒冷所代替。

门窗紧闭睡得暖冬季关上门窗睡觉,的确会减少空气对流,使室内温度上升,但由此带来的空气不流通危害更大。因为不洁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对呼吸道有影响,因而那些闭窗贪睡的人经常会患感冒、咳嗽、咽炎等。

1、舔嘴唇可保湿

寒冷时空气干燥,人的嘴唇容易出现干裂,引起不舒适、疼痛和出血。不少人喜欢用舌头舔嘴唇,以为这样可以湿润和舒服一些,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因为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比较黏稠,舔在嘴唇上,就好像抹了一层浆糊。水分蒸发完了,嘴唇会更干燥,更容易起皮。如果嘴唇干燥不舒服,可以适当涂些不含色素及香味的润唇膏。

2、穿衣越多越暖和

寒冷时节,有的人穿得鼓鼓囊囊,以为穿得越多越暖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衣服的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系,当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后,空气层厚度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随之增大。但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

从生理角度说,人如果穿衣过多过厚,会因热量大,致使皮肤血管扩张,从而增加了散热,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3、受冻后先暖手脚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从寒风呼啸的室外进入室内,当时最想做的是将冻僵的手脚放到取暖器边烤。这样做虽然暂时感到舒服,但这一变化过程对手脚非常不利———日后很容易生冻疮。

正确的方法是,在距取暖器不远的地方,将裸露的手脚互相搓擦,使手脚的温度自然回升,待皮肤表面变红时,再移到取暖器旁或放入热水中取暖。

4、皮肤瘙痒用手抓

天冷时,因空气干燥和洗浴次数少等原因,人们常常感到浑身发痒。此时,切不可用手抓搔,否则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

一般防治皮肤瘙痒的方法是多饮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饮烈性酒,还要勤洗澡,勤换内衣。瘙痒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扑尔敏、非那根等药物,也可涂些炉甘石洗剂或涂搽祛痒软膏治疗。

误区一:热水洗脸

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容易使人的面部产生皱纹。

误区二:穿衣过多

如穿衣过多过厚,则由于热量大,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流增多,从而增加了散热。这样,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误区三:蒙头睡觉

把头蒙在被窝里,感觉上暖和一些,但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故蒙头大睡的人醒后会感到昏昏沉沉、疲乏无力。

误区四:门窗紧闭

误区五:饮酒御寒

饮酒后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酒劲过后,因大量热能散出体外,反而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导致酒后寒。

误区六:手脚冰冻用火烤

冬天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瘀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好增强,局部好瘀血。轻的形成冻疮,重的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冰冻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擦,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

误区七:少喝水少跑厕所

冬季出汗较少,体内能量大多数消耗在保存体温上,于是跟夏季相比,冬季一般不会出现口渴的情况,因此,为了减少跑厕所的麻烦,多数人在冬季的时候会相对较少体内的进水量。

误区八:涂纯甘油

人们平时使用的是含有20%水分的甘油,若用纯甘油,其吸水能力太强,会吸收皮肤里的水分,反而会使皮肤更干燥。

误区1:人们在冬天需要更多的睡眠。

是吧,冬季,太阳似乎消失了,冬眠的想法的确很诱人,嗯但是,你在冬天那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不意味着你应该总是让自己要多打盹。“虽然很自然地,人们想懒洋洋地赖在床上,但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更多的睡眠,夏普医生解释说。

可能是由于冬季缺乏阳光,使我们认为自己犯困。要早点休息没有错,但不要睡眠过多。“有些人发现,当他们睡得越多,白天就越困倦,甚至会发呆。

误区2:您在寒冷的地方呆太久,可能会感冒。

你可能听说过老人们的警告:在寒冷的天气外出,在外停留过久,可以使你感冒。事实并非如此,在达拉斯的耳鼻喉科的D.J.Verret医师说。

“到室外时,头发是湿的还是干的,这才是患感冒的因素。保持头部干燥,可以防止受凉感冒。其实寒冷并有没有引发感冒的风险。在冬天,因为大家都在室内,病毒或细菌更容易传播,这才引起的感冒。

误区3:冬季有抑郁情绪的人的比其它季节多。

但是,人们在冬季感到悲伤,又是怎么回事呢“‘假日忧伤’是一个严重的、暂时的、与压力有关的情绪,但它不是正式的医学诊断,甚至不能称之为‘小恙’。

有些人也可能会发生季节性情感障碍(SAD),其中有的症状与抑郁症类似,如失眠多梦,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但这只发生在冬季。

Sharp医生建议道,在你的办公桌上装个灯箱,有的'灯箱挺便宜的,10,000勒克斯的亮度,每天照个20分钟左右,就可令你精神振奋——即使你还没有被医生们诊断患有季节性情感障碍(SAD)。

误区4:有人认为,喝鸡汤可以击退感冒,这仅仅是个老奶奶辈的人口中的传说。

在你成长过程中,你的母亲或祖母可能令你认为有什么神奇的鸡汤,可以治疗感冒或流感。但是,这是真的吗是的,夏普医生说。

“原来,那背后真是些科学道理的,他解释说,鸡肉汤对免疫系统里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可能有一个积极的影响,这意味着“把白细胞聚焦在一起。白血细胞有助于抵抗你身体里的感染,并帮助你更快地减轻病痛。

虽然,目前尚不明确其它肉汤或热的饮料是否也能有与其类似的提升免疫系统之功效,夏普医生说,喝热茶和肉汤等,至少可以帮助减少感冒或病毒性流感的症状,如减轻鼻塞,缓解咽喉疼痛。

误区5:你身体的大部分的热量是从头部散失的,所以你需要戴上顶帽子。

我们都听说过——并且,当你与你的孩子在冬季出门在外时,戴帽子这事也许是你所担心的。如果他们在寒冷中不戴帽子,是否会令他们散失大量的热量,甚至于出现什么危险的情况不,夏普医生说。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流言,他说。事实上,假如没有穿衣服的话,暴露在空气中的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会令你散失热量,但是,不戴帽子“对健康并非产生什么重大风险,他保证。

“假如你穿短衣裤戴上帽子,其保温效果还不如你穿上保暖的长衣长裤不戴帽子。底线是:在寒冷的天气里,戴上帽子绝对非常棒。但如果离开家门遛狗时忘记戴上帽子,这没什么大不了。更重要的是温暖的外套,使你隔绝寒气。

误区6:你不应该在寒冷冬日里锻炼。

你可能已经没有动力穿上你的跑鞋,一头扎到寒冷门外去了。但如果你担心,在寒冷的天气里运动,对你的健康不利的,就不对了。夏普医生说:“这是在寒冷天气里锻炼根本没有问题,只是要确保运动前先热身。

那就是说,在你奋力猛跑之前,要先走一段,在你适应环境温度之前,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在寒冷的天气中,突然的体力消耗,对心血管功能有潜在的危险。例如,你刚才还坐在温暖的室内,突然就跑到室外大力铲雪。

(重要提示:有任何心脏史的人,在开始进行新的锻炼方案前,无论是在冬天还是其它什么季节,一定要先请示医生)。冬季锻炼中,你最好是慢慢开始,慢慢结束。

误区7:在冬季,你不需要防晒。

天气寒冷、多云,那些在夏天灼热的沙滩上用的防晒品呢,你就让它们退休了错了!医学博士,纽约市的皮肤科医生DebraJaliman说。“阳光和紫外线一年四季都一样。

误区8:不易患冻疮。

冻伤可能听起来像是属于古代人的东西,或是那些铁杆的滑雪爱好者可能遭受的情况。但其实,冻伤不仅是容易发生,甚至还比你想象的更常见,Jaliman医生说。她有个病人,在山坡上玩了一下午就得了冻疮。

怎么会呢当皮肤,特别是在四肢末梢的皮肤,如手和脚,变得过于寒冷或潮湿(或两者都有时),它可以变得稍微麻木,然后出水泡。这个过程可以在短短的30分钟内就发生,在极端寒冷和潮湿的条件下,甚至更快。

“如果出现水泡,则有可能已经发生冻伤,皮肤会变黑,Jaliman医生说,“然后,那你就可能对热和冷变得不敏感。如果发生了再进一步的损害,就会遭受神经损伤,失去的手指和脚趾。

不以为它在-10°F,你才会遇到麻烦。“在相对温暖的32°F,也可能发生冻伤,重要的是裸露的皮肤暴露多久。此外,湿润的皮肤是很脆弱的。

误区9:皮肤干燥只是冬季的一种无害的烦恼。

痒啊!寒冷、干燥的空气产生的后果就是脱皮的刺激瘙痒和难看皮肤。但这只是冬天的一个烦恼吗不,Jaliman医生说。干性皮肤,如果不能保持湿润,会发生感染。“对干性皮肤来说,保持其中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她说

。当皮肤变得干燥,就会发生细小皲裂,成为机体感染的门户。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每天滋润二次,如晨起淋浴和晚上就寝前。白天,则对那些容易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的部位,如双手,经常擦保湿护肤品。

误区10:在冬季的几个月里,你不会过敏。

冬季,对过敏症患者来说,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Verret医生说:“如果你有花粉过敏,那么在冬季会更好。

但如果你是敏感的室内过敏原,如宠物皮屑,尘螨,你可能会更糟糕。所以,虽然你可能不是因为季节性的原因打喷嚏、抽鼻子,在冬天,因为呆在室内,因而室内过敏原可能比平常惹更多的麻烦。

冬季老人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一忌外出过早。冬季的早晨,室外是一天温度最低的时候,所以外出最易引起感冒,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老人最好选择上午10点以后到室外锻炼。

二忌日晒过长。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

三忌洗浴过长。冬季空气干燥寒冷,许多老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误以为是由于不清洁所致,于是每天洗浴一次,结果越洗皮肤越干燥脱屑更多。其实老人冬季5、6天洗浴一次最宜。

四忌活动过剧。适当的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防病抗老的重要手段,但老人不宜做剧烈运动,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

若运动后头晕、头疼、四肢乏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那就说明运动量过大,要注意减少运动量,甚至暂时停止运动。

五忌取暖失度。冬季天寒地冻,老人怕冷,喜欢用热水袋贴身而卧,这样会引起皮肤红斑或烫伤,所以只要室温达到18~25摄氏度即可。

六忌蒙头睡觉。有些老人冬季喜欢捂头睡觉,以为这样可以暖和些,殊不知这样一来被窝内的氧气含量会逐渐减少,而二氧化碳等废气逐渐增加,使正常的呼吸运动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窒息,或因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病。

因此正确的睡眠方法是:右侧卧位,低枕,头露被外,双腿屈伸。

七忌嗜烟好酒。冬季老人喜欢边吸烟边聊天边看电视,由于冬季关门闭户,烟雾不易外散,对人体十分有害。长期烟雾蓄积对人体影响更大。

有的老年人喜欢喝酒御寒,往往贪杯成瘾,经常酩酊大醉。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酒后体虚,外寒之邪乘袭,寒热错杂,给心、脑、肺造成损害。

八忌“小疾不治。老年人如遇感冒、咳嗽、头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须及时治疗,以防患于未然。

误区一:

感冒喝鸡汤补营养

鸡汤是冬季进补的常见汤水,天天营养网专家指出,鸡汤中有一种特殊的营养成分,能够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所以在身体健康时喝些鸡汤,对于呼吸道炎症能起到预防作用。但是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感觉到快要感冒或者感冒已经发作时,喝鸡汤反而会加剧病情发作,并不建议在这个时候喝鸡汤。所以是否喝鸡汤补充营养要视情况而定。

误区二:

胡萝卜榨汁喝补维生素A

为了能方便快捷地补充维生素A,一些人喜欢把胡萝卜榨汁饮用,专家指出这种做法并不利于维生素A的吸收。因为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只有在有脂肪的情况下才能被人体吸收,与其榨胡萝卜汁,还不如加些油或者肉片和胡萝卜一起炒,这样才能帮助人体吸收。

误区三:

大鱼大肉后立即喝茶助消化

不少人在打火锅之后都会喝上一杯茶,认为这样有助消化。专家提醒,火锅料中常见的羊肉和牛肉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而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和蛋白质结合会形成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沉淀物,使肠道蠕动减慢。所以,在大鱼大肉后立即喝茶不仅不能助消化,反而还可能引起便秘。

THE END
1.以为养生,实际伤身的行为,这些养生误区看你中了几个!以为养生,实际伤身的行为,这些养生误区看你中了几个!鲸落林深 山东 1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不同以往的银行抢劫案,劫匪抢银行却不抢钱,悄无声息赚走12亿 猛虎电影 1836跟贴 打开APP 那时候抓错的人太多了 炙青剪辑 8096跟贴 打开APP 全球最神秘村庄,白天出现晚上消失?它究竟存不存在? 怪识TNT 95跟贴https://m.163.com/v/video/VEI7C6FMI.html
2.100个养生误区100个养生误区1.香蕉、柿子、橘子、番茄、牛奶、豆浆……都可以空腹吃。因为饿的时候,永远是空腹状态。 2.海鲜水果可以一起吃、牛奶榴莲可以一起吃、豆浆鸡蛋可以一起吃、豆腐菠菜也能一起吃……只要食物干净卫生,多数传说中相克的食物都能一起吃。 3.塑料比大米贵,不会有人傻到用塑料颗粒制造假大米。 4.也https://wenku.baidu.com/view/4d1e5a5e35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a.html
3.常见养生误区:你知道的有几个?常见养生误区:你知道的有几个? 随着人们生活标准的不断提高,如今“养生”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关注度持续走高。市场上保健养生补品更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各种养生之道通过朋友圈更是被不断转载。但是,那些常常被提起的“养生之道”真的是人人皆宜吗?下面,小编罗列了几种常见误区给大家甄别。希望大家不要http://www.hzsp.cn/b/yufang/zhongyi/16025.html
4.养生误区降频道养生误区 10/14 07:51 男性的八大衰退现象 看你有几个(组图) 10/13 07:29 警惕!最易致癌生活习惯 让你短命 10/12 11:14 对付头屑3大误区别乱闯! 10/11 10:47 “春捂秋冻”并不适合所有人 10/11 10:07 白头发千万不能拔?解析健康俗语https://health.ifeng.com/longevity/mistake/list_0/0.shtml
5.日常养生的4个误区,快看看您踩雷了吗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开始学习养生了,其实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要从日常的小事做起,多多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这样才能让身体越来越健康。反之,如果陷入了养生误区之中,则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日常养生有哪些误区? https://m.fh21.com.cn/yangs/7459190_all.html
6.养生容易有哪些误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没有时间去过多的运动,都是在饮食方面注意养生。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容易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可以养生就去做。其实这样很容易进入养生的误区,那么有哪些养生误区呢,项目来了解一下问题. 误区一:胡吃懒动,热衷寻找灵丹妙药 https://mip.pingguolv.com/wuqu/19876.html
7.这5个养生误区,很多人都在犯,千万不要再被骗了误区二:多吃粗粮健康。 吃粗粮有诸多好处,比如吃粗粮的人可以发生心血管系统疾病、2型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管理相对成本较低,同时,吃粗粮还能通过促进我国消化道健康,改善患者排便情况。 但过多的粗粮也不利于健康。 全谷物也含有卡路里,如果吃得太多也会导致肥胖,它们富含膳食纤维,阻碍营养的吸收,影响消化。 https://www.mingyihui.net/article_1998143.html
8.夏季养生有哪些误区夏季养生误区 1、穿得越少越凉快 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而且还靠皮肤辐射等。据测定,在气温达到35℃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如果这时赤膊,就容易吸收热量,非但不凉快,反而会感到更加闷热。 https://m.xuexila.com/yangsheng/xiajiyangsheng/42202.html
9.养生误区九大错误养生要避免误区养生误区 九大错误养生要避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正确的养生方法能够对身体起到健康裨益,如果是错误的方式,不仅起不到养生效果,对身体健康还会受到威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错误的养生认知?下面就跟下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https://m.39yst.com/20140924/181318.shtml
10.专题常见养生误区有五个常见养生误区有五个 夜里进食会变肥胖,不运动肌肉会变成脂肪,节食加运动可以减肥,种种问题经常困扰着我们,养生其实有很多误区,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出来五个。【查看全文】https://mip.ziyimall.com/so/71870-3/
11.中医解读十大养生常见误区中医讲究以内养外,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保养才能真正的健康。而现在生活节奏太快,养生“神医”又遍地都是,让你失去了养生主张。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我们常见的养生误区一直在误导我们的生活,只要稍微注意就会享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 误区一:工作太忙,退休后再养生保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015/16/8549437_321656109.shtml
12.日常养生保健误区日常养生保健误区二:洗肠、断食,排毒养颜很多人明显坚持洗肠美容,目的是让自己的身体里没有宿便,不蓄积毒素,避免了社交场合的尴尬,皮肤也会变得透明有光泽,比单纯外用化妆品效果好。 不习惯这种方法的人,可以选择断食的方法排毒,即一周里有一天不吃饭,只吃水果或者喝蜂蜜水,同样可以起到排除身体毒素的作用。 https://m.jiankang.com/yangsheng/84889.shtml
13.养生误区五大养生误区你中招了吗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很多人为了身体健康,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寻求一些养生方法来进行养生。但是殊不知这样很容易掉进养生的陷阱之中了。信息时代最不缺乏养生信息,那么有哪些养生信息是属于养生误区的呢?接下来咱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246783.html
14.最坑人的四大养生误区,你中了几个?【黄帝内经】说,下工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中工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上工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找对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可以拥有健康好身体,体会到中医的无穷魅力。但是,现在人们对于养生的理解却有一些误区,来看看你找对了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吗?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1479&newsId=1699355
15.日常养生的10大误区专家文章误区二:不运动肌肉会转成脂肪 对于那些一周中将3到4天的时间花在体育锻炼上的人来说,如果停止锻炼,这些人的肌肉会变成脂肪吗?养生大师说:“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肌肉是肌肉,脂肪是脂肪。这两者之间不会相互转化。”佐治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教授说,肌肉是一种较为密集的物质,而脂肪则比较密实。当你停止运动时,https://m.bohe.cn/article/toutiao/62686.html
16.养生保健的误区有什么有问必答养生保健的误区有什么 性别:男性别:男 年龄:23 病史: 病情描述:食疗的含义: 我国自古就有“寓医于食”、“医食同源”之说,“食疗”故名思义,即食物疗法或饮食疗法。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或不同的病情,选取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或治疗作用的食物,通过合理的烹调加工, 成为具有一定的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https://3g.club.xywy.com/static/20160707/9227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