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养生的基本方法

情志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人体脏腑的变化。《素问·杨液酵酸论指出: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因此必须加强情志护理。这不仅有助于临床治疗,而且富有“致病必求其本”之深意。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中医情志养生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情志养生的方法

移情相制

移情就是将注意力转移。《素问·移情变气论》指出:“古之致病,惟其移情变气,可祝由而已”,“祝由”疗法,系祝说发病的原由,转移病人的精神,以达到调整病人的气机,使精神内守以治病的方法,故又称“移情变气”。也即通过语言、行动等祝由方式,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精神内守状态,移易精气,变利气血,调动病人自身的去除病邪的能力。有些人患病后,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疾病上面,整天围绕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之中,对于这类病人,可采用言语诱导的方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解除思想顾虑,转内痛为外痛,移心病为腿病,以不治为乃治,每每会收到不药而愈的疗效。

相制即是以一种情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情志护理方法。如《素问·阴阳应象人论》根据五行相克关系提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朱丹溪进一步提出;怒,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忧,以喜胜之,以思解之;思,以怒胜之,以喜解之;恐,以思胜之,以忧解之;惊,以忧胜之,以恐解之;悲,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在临床实践中,张子和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明确主张:“悲可以治怒,以怆侧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戏谑亵押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行之言夺之”。上述五行模式的以情相胜法,正是中医学中独特的情志治疗护理方法。运用好这些方法,将有效的提高情志护理的质量。

说理开导

通过正面说理开导,使病人认识到喜怒不节的情志失调,是“生乃不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和其喜怒”,“喜怒有度”,是养生长寿的根本,从而开导和引导病人自觉地戒除恼怒,调和情志,但说理开导,也要因人而异,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耐心细致,用实事求是的方法为病人分析病情,启发病人自我分析来解除或缓解其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从而达到治愈情志疾患的目的。进行说理开导,护理人员必须要得到病人的信赖,态度要真诚,热情、对病人要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对病人的隐私,要注意保密,这样,才能达到通过说理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从而起到改变病人精神及身体状况的目的。

劝说疏导

通过与病人交心谈心,首先取得病人的信任,接近病人,询查清楚病人真正致病的原因,《素问·移情变气论》指出:“凡欲诊者,必问饮食居处,数问其情,以从其意”。情志致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所以致病,必是与病人有切身关系,一旦病因解除,利激消失,脏腑气机就会协调。故护理人员要与病人相处到:“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才可以详细了解到病的根本原因,疾病发展的演变过程,病人在患病前后的情志状态,尤其是疾病发生后,思想情绪的急剧变化,进一步了解病人对疾病的态度是紧张、害怕、恐惧,还是乐观。有否战胜疾病的坚强意志,并可了解病人家属的思想状况及其存在的实际困难,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为病人做好思想疏导工作,消除各种消极因素,建立良好的情志状态,从而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顺情从欲

顺从病人的意志、情绪,满足其心身的需要,这就是“顺情从欲”。病人在患病过程中,情绪多有反常,对此,先顺其情,从其意,有助于心身健康。所以对于病人心理上的欲望,在护理中注意分析地对待,若是合理的,条件又允许,应尽力满足其所求或所恶,如创造条件以改变其环境,或对其想法表示同情、理解和支持保证等。对那些胡思乱想,淫欲邪念,放纵无稽等错误的,不切实际欲望,自然不能纵为和迁就。而应当善意地、诚恳地,采用说服教育等方法处理。尤其在对所患疾病有思想顾虑时,可以为病人讲述有关的医学科学知识,帮助其消除疑虑,丢掉思想包袱,对新入院病人应热情接待,介绍环境及其有关制度。对重病人,更应耐心地向其解释,尽量解除他们心理的不安及悲观失望的情志状态。对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的病人,精神压力大,忧虑重重,对此,应该在生活上全面照顾,精心护理的同时,要帮助他坚定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气功调神

气功锻炼是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它为人类疾病的防治,发挥了重大作用。从气功的本质来讲,调神起着主导作用。它强调“人静”就是排除内外干扰,把各种刺激反应和感觉降低到最低的应激性,使大脑进入一种特殊状态的抑制过程。依靠这种抑制的保护,可使人脑皮层由过度兴奋所致的机能紊乱得到纠正。气功锻炼的具体方法,用意志来调整控制体内的生理活动,以心意练功而发挥机体积极作用,从而抵御情绪因素的干扰,所以气功锻炼,实质就是对精神和思维活动的自我锻炼。故护理中,根据病情指导病人进行气功锻炼,无疑对情志调节将起重要作用。

情志的致病与治病

(一)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情志的活动产生于脏腑精气,它与正常人体健康非常密切。

1、情志正常,脏气调和

在七情之中,适度的喜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利,喜能调剂精神,乐而忘忧,喜能流通营卫、和畅气血,促进人体生命活动,正常的情志活动,能够调达脏气,助正抗邪,就能够增强人体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由于情志产生于脏腑之气,所以情志变化反过来又会给脏气以相应的影响。一般来说;和调的情志能够条达脏器,促进其功能活动。因为:“气贵舒而不贵郁,舒而周身畅利,郁则百脉违和”(《红炉点雪》),而正常情志发生,则脏气舒达调畅。从而使功能活动得到加强。

2、情志异常,内伤脏腑

情志的异常变化,对于人体是极为有害的,它不仅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而且也是加重病情导致疾病恶化的重要因素,由于情志活动产生于脏腑的活动,所以,七情异常,超越了生理调节范围。就会引起脏腑,气血的功能紊乱,导致内脏发生疾病,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所以情志过激,常常加重病情。疾病的过程,即是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过程,由于情志过激,能够损伤脏腑的神和气,神伤,则脏腑阴阳气血无所主;气伤,则脏腑阴阳气血随之失调。所以,在疾病过程中,如果产生过激的情志变化,就会加重脏腑阴阳气血的紊乱,使病情加重。

(二)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

要预防七情致病,就必须做到保持精神乐观,调和情绪变化,避免七情过激。

1、保持乐观情绪精神乐观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乐观能促进人体生理功能,有益于健康,所以要用乐观情绪来克服其它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消极情绪。人的性格各有不同,但是无论何种性格的人,都可以在生活中通过锻炼,陶冶,而逐渐培养乐观性格,增进健康长寿。另外,要善于化解忧虑,烦恼之事。人一生中不可能不遇到忧虑、烦恼之事,关键在于遇到这类事时,要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及时解脱。解脱的方法,一是退步思量,减轻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对于减轻烦恼具有积极的作用。二是吐露交谈,消除烦恼,在自己的烦恼通过退步思量还不能减轻时,就应及时吐露与人交谈,听取别人的劝慰,以消除心中的烦恼。消除烦恼造成一个平和的心境是乐观的前提,对于保持乐观的情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避免七情过激

情志活动是人体生理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调的情志,一般不会致病,而有益于人体的生理活动,情志只是在过激时才会成为致病因素而危害人体,所以中医学十分重视情志变化这个重要的环节,认为调和情志,避免七情过激,就能预防和治疗七情致病。

喜、怒为七情之首,喜贵于调和,而怒宜于戒除,然而,过度的喜又会伤神耗气,适度的喜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怒是致病的魁首,人籍气以充身,发怒则伤气是以伤身,所以前人在养身防病中,总结了两条戒怒与制怒的基本方法;一是以理制情,即以理性克服情志上的冲动,使怒气不生,二是以“耐”养性,即要有豁达的胸怀,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遇事能够忍耐而不急躁生怒。但在怒已生而又不可遏之时,亦应当及时发泄和透露,以免郁遏而生疾。

忧郁、伤悲是对人体有害的另一种情绪。它能够损伤神气,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招致病邪倾入,应当注意克服。要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注意培养锻炼自己,使之获得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用乐观战胜忧悲的情感。

惊恐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惊恐可以导致心神失宁,肾气不固,而出现心慌、易凉、失眠、二便失禁,甚至神态失常等方面的证候。人惊卒恐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它可以使人体的气机逆乱,血气失常,阴阳散败,从而发生大病,甚至危及生命。由此可见,惊恐是情志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养生防病中应当注意预防和避免。防惊杜恐的方法:一是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培养勇敢、坚强的性格,以预防惊恐致病。二是避免接触易导致惊恐的因素和环境,以杜绝惊恐发生。

中医养生

1.静神养生

中医提倡“以静制动,尤其在炎炎夏日,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安心静气,可以使我们形成一种良好情绪,从而找到健康力量的关键。

2.运动养生

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运动不足或者劳累过度,都可能造成“劳伤,使身体不能达到一个良好平衡状态,更别说强身健体了。

3.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估计是每个爱吃的人都喜欢的一种养生方式了,但是要做到荤素搭配、合理饮食、五味调和、均匀的摄取食物中的营养,吃饭的时候也不要吃的太快太饱,也不要接触太多的寒凉类的食物。

4.进补养生

通过一定的滋补药物也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比如现在市面上大受欢迎的“祝你幸福养生酒,这是一种以多种纯中药为原料经过现代技术酿造而成的养生酒,能够清除体内毒素,增强体质,尤其对于前列腺及中老年夜尿频多有显著效果。

像这种中医养生药酒,需要的朋友可以每天适当饮用,滋养精气。

5.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的一个网络系统,中医上通过刺激、按摩、针灸等方法来把各个穴位打通,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人体内分泌,增强血液循环的作用。

6.顺时养生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中医非常讲究每个节气的养生方,老百姓非常习惯每个节气吃不一样的食物,做不一样的事情,这就是“顺时养生法则,因时制宜的调节自己的生活习惯,学会遵循万物生长的统一规律。

除了以上这些养生方法,中医学还提倡固精养生、修身养生、调气养生、减毒养生、沐浴养生等各种方法,我们无须墨守成规的选择一种养生方法,可以根据自己切实情况多种方式结合,比如老年朋友可以静神养生,年轻人可运动养生,女性朋友可以饮食养生等,养生保健不仅是为了让我们形成一个健康的体魄,还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只有先热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热爱生活。

春季中医养生保健4法

1、御寒防风莫忽视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2、饮食调养是关键

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3、锻炼运动很重要

春季养生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

4、精神调养很有益

春季养生保健精神调养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中医养生保健常识

1、饭后五千步防治糖尿病

在运动时,肌肉能量需求加大,糖分解代谢增强。餐后行走不仅能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迅速进入肌肉组织,加速糖的氧化利用,而且可以减轻或消除胰岛素抵抗,增强各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肌肉利用胰岛素的能力,使居高不下的餐后血糖很快下降。

2、锻炼预防老人胃肠道出血

一项以8250名65岁以上为调查对象的研究表明:锻炼身体不仅强健身体,还有助于减少胃肠道出血的发病率。每周坚持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者与不参加体育锻炼者相比,前者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可减少50%。爬楼梯或散步都是锻炼的良好方式。

3、常吃含锰食品可预防骨质疏松

4、多食橙子可预防胆囊炎

美国调查发现,在美国1900万胆囊炎患者中,有2/3是。因为雌激素会使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容易形成胆结石。橙子中的维生素C可以抑制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形成胆结石的机会相应减少。

中医养生常识

逸不过安:

终日无所事事,会丧失对生活的情趣而心灰意懒,所以即使退休在家,也应勤于动脑,散步聊天、写字作画、下棋看戏等,心情由此舒畅,益于延年增寿。

喜不过欢:

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喜不能喜过头,“过喜则伤心”,古人范进中举后变疯,即为过喜所致。

怒不可暴:

如果有不顺心的事情和烦恼的事情,甚至心里不平衡等情况,都会容易使人产生愤怒和恼怒的情绪。怒则伤肝,肝伤了必定会发病,所以尽量不要动肝火、发脾气,要保持涵养,以乐观的心态处理事情。

名不过求:

名不过求、利不过贪,这是我一生的座右铭,平平安安、克勤克俭的生活是我最大的幸福。“酒色财气”我不取,“风花雪月”不沾边,无牵无挂,顺其自然,无欲长乐,活到耄耋。

衣不过暖:

穿衣服、戴帽子千万不要过于温暖,但是也不能太过单薄,因为如果过暖容易引起感冒,而过冷则会容易引起受寒。

食不过饱:

吃饭不要过饱,粗细都吃,荤素相兼;饭后要喝汤,不吸烟、不喝酒。

住不过奢:

要随遇而安,居室富丽堂皇易夺心志而蜕化变质。

行不过富:

劳不过累:

劳动的强度是有限的,超过负荷量容易造成身体的伤害。我每日至少工作8小时,在8小时外适当地遛遛街、看看报,劳逸结合是必要的。

中医养生运动体操

太极拳

“太极”出自我国古代哲学论著《易经》的阴阳八卦学说,始见于陈抟、周敦颐的“太极图”,表示宇宙及万物都是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太极”寓有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意义,阴阳二气平衡,互根、消长,不断运动,无休无止。太极拳正是以这种理论为依据,讲求动静、阴阳。形体外动,意识内静。形动于外,则分虚实,运阴阳,拳路整体以浑圆为本,一招一式均由各种圆弧动作组成,按太极图形组成各种动作;意守于内,以静御动,用意识引导气血运于周身,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可见所谓“太极拳”,就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以太极图形组编动作的一种拳法。其形在“太极”,意在“太极”,故而得名。

八段锦

源于宋代的强身气功八段锦曾是流行于民间的健身方法之一。锦字从金,形容贵重;帛是古代颜色鲜美之物。因为这种功法可以强身益寿,有如展示给人们一幅绚丽多彩的锦缎,故称为“锦”。

八段锦是由八节不同动作组成的一套医疗康复体操,其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改、创新,又演变出许多种类,如岳飞八段锦、十二段锦、自摩八段锦、床功八段锦、坐势八段锦等等,各有特长。

八段锦功能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可以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功能,男女老幼皆可锻炼。现代研究也已证实,这套功法能加强血液循环,对腹腔脏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器官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较好的体育运动。八段锦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之分。前者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锻炼;后者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身体状况的人锻炼。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所创,华佗在观察了很多动物后,以模仿虎、鹿、猿、熊、鹤五种动物的形态和神态,来达到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目的的一种健身方法。就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方法。

练法有两种:一种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用意念想着它们的活动,自然地引出动作来,只要动作的前后次序有个组合就可以了,每次锻炼的动作次序可以不完全一样。另一种是参阅现有五禽戏的书籍,学习整套动作。

易筋经

易,改变之意;筋,泛指肌肉、筋骨;经,为方法。因而易筋经是一种改变肌肉、筋骨质量的特殊锻炼方法。它除练肌肉、筋骨外,同时也练气和意,是一种意念、呼吸、动作紧密结合的功法。在练功时要注意松静结合,柔刚相济,身体自然放松,动随意行,意随气行,不要紧张、僵硬。

六字诀

六字诀由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正式提出,他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气,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丝,皆出气也。”在呼气时发出“吹、呼、唏、呵、嘘、丝”六个字的音,再配合吸气,来达到锻炼内脏,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练六字诀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呼吸、式子、吐音;第二阶段转到处理意念、吐字出气流。练“嘘”字功,睁眼练,其他字可以闭目吐。每个字吐六次。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瘪肚子。吐字呼气,吐尽吸气,嘴呼鼻吸。

预备功:头顶如悬,双目凝神,舌抵上腭,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坐胯,双膝微屈,双脚分开,周身放松,大脑入静,顺其自然,切忌用力。

THE END
1.养生常识保健2024-04-12养生方法知多少?这儿每一条都实用! 2024-04-12熟悉养生方法,守护身体健康 2024-04-12简单有效的养生方式,速来get 2009-05-04让你越休息越累的习惯 2009-04-13《黄帝内经》中养生三原则 2009-04-13春季养生的八种时令食物 2009-04-04女性养生的最佳时机 2009-03-31何谓人体的五大保健区 2009-03https://www.qm120.com/baojian/ysbjian/yscshi/
2.13个养生方法13个养生方法 1、 头常摇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复。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2、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https://www.360doc.cn/article/492486_501317160.html
3.养生方法有哪些有问必答到了年纪就要养生了,不然身体大不如前,女人怎样养生女人养生方法有哪些?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问题分析:女人养生方法很多,可以从内脏入手。如果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会导致精气不足、气血不顺和阴阳失调,会严重影响到健康和美丽。肾气虚https://3g.club.xywy.com/static/20221128/196124762.htm
4.养生方法是什么啊权威文章养生方法一般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规律作息、运动等建议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1、饮食调理: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食物的搭配,避免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比较高的食物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2、规律作息:长期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出现内分泌紊乱。心脑供血不足的现象,规律作息来进行调理。 https://m.cndzys.com/zhongyi/tizhi/667879.html
5.养生的主要方法中医理论养生方法是在养生原则指导下制订的具体方法。中医学十分重视养生,古今医家积累、总结的养生方法丰富多彩,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顺时摄养 顺时摄养,是指顺应四时气候、物候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诸方面进行综合调摄的养生方法。顺时摄养的基本要求为春季宜疏肝凉宣,夏季宜泻心补气,长夏宜健https://www.zhzyw.com/zycs/zyll/1083135GDK512GK1LJ2KBB.html
6.专题日常养生方法有哪些日常养生方法有哪些民间牛人众多,除却中医中的一些养生偏方,民间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妙方治疗各种疾病及突发事故,不知道大家都留意了没?下面小编就总结些养生保健秘方,日常生活中绝对会用到的哦。【查看全文】日常养生方法有哪些 18个日常养生方剂不容错过 健康常识2016-11-21 日常怎么养生 七个简单特别的养生方法 https://wap.ziyimall.com/so/66845-96/
7.最好的10个养生方法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什么东西比健康更重要!其实,养生并非要花大价钱,有些最好的养生方法都是不用花钱。https://www.meipian.cn/51mgbta3
8.最好的十个养生方法没有所谓最好的十个养生方法的说法,养生方法有很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以下是适合大部分人群的养生方法: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时、规律,饮食均衡、营养。 2、适当运动,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到1小时,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身体抵抗力。 https://www.jianshu.com/p/17054e67ad87
9.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养生之道:多维策略与实践 在现代生活中,养生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因为健康的身体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下面,我们将从多方面探讨一些实用的养生方法,以满足您的阅读需求。 一、均衡饮食:养生之根本 1. 健康饮食原则:保证饮食多样性,包括各类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蛋白质来源。减少高热量、高脂肪、https://www.uslshop.com/gongxiaozuoyong/377795.html
10.养生的方法——饮食养生养生的方法——饮食养生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时又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孙思邈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食”,要想身体健康,注意调和饮食非常必要。因此在平时饮食上要做到: 1、饮食宜清淡,多食素,不宜过咸,因“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https://m.51test.net/show/876449/
11.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姐妹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大家都开始注重健康和养生了呢?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些超实用的养生方法,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轻松养身,快来看看吧! 古方食疗,防病养身 古方食疗在中医养生文化中可是宝藏级别的存在哦!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食材与药材,我们不仅能享受美食,还能预防疾病。比如,红枣、枸杞、黄芪这些常见的食材,经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800392657607074904
12.养生保健的方法现在人都很注重养生,养生的方法也很多,现在给大家讲一般的养生方法。不要耽误每天喝水,人体中的含水量有60%多,水对于人体的作用很重要。喝水也要注意方法,提倡小口慢慢喝,尽量喝白开水或淡茶水,少喝饮料等。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睡眠是调节人体各种机能的保障之一,可以说是生命的营养品。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整https://www.cnkang.com/video/article/38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