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句子吧,不同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大有不同。那么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中关于交友的句子190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论语》译文: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诚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9、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元萨都剌《雁门集》
10、论语中的交友三则是友谅,友直,友多闻
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在这章经文中,孔子提出的交友三原则是:和正直、诚信、博学多识的人交朋友。
16、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7、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
18、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0、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战国屈原《九歌·少司命》
21、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西晋陈寿《三国志?刘巴传》
22、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译文: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26、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战国孟子《孟子》
28、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诚信,博学多识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两面派、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29、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
30、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
3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译文: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3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4、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论语》
3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译文: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竭尽全力;服侍君主,忠于职守;与朋友交往,讲求信誉。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有学问了。
36、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37、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3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9、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4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4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4、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4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7、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8、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4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0、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1、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52、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5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5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5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57、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58、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59、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0、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3、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64、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6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66、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67、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6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69、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70、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1、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7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74、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7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7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8、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79、朝闻道,夕死可矣。
80、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81、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8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83、想把工作做好,就得把工具磨利。
84、弟子成孝,出小弟,诚而信,博爱,亲仁。如果你有能力,你将学习写作。
85、君子使人美丽,而不使人邪恶;小个子男人是。
86、当正义失败时,勇气也会失败。
87、我一天三次反省我的身体:为人们寻求和不忠的召唤?与朋友而不是信任?不能教吗?
88、尊重,执事,忠诚;虽然野蛮人,不要抛弃他们。
89、你要出去如同赴大筵席,使众民如同献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国内没有抱怨,在国内也没有抱怨。
90、我看不到好的,坏的。善良的善行,超越了它;恶不为善,其仁不使恶加于其身。有一天它的力量可以用在善行上吗?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没有力量的人。掩护它,我没看到它。
91、夫子说,主是信实的,是信实的。爱情为爱情而生,邪恶为死亡而生。既渴望生又渴望死是令人困惑的。要富有,就要与众不同。
92、忠贞,本笃敬拜,是国是貌,是行是国。你怎么能在言语上不忠,在行为上不忠呢?再看它的参与也在前面,在宇看它的依靠也在平衡,夫则行。
93、想把工作做好,就得把工具磨利。鞠也是一个国家,它的医生是贤者,朋友是仁者。
94、不是他们的位置,不是他们的政治;
95、仁离我们很远吗?我要仁,仁到。
96、不受苦难的人不认识,不认识的人也不认识。
97、父母的年不可能知道也有喜悦,有忧愁。
98、一个没有字母的人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
99、一个为邪恶的衣服和邪恶的食客感到羞耻的学者是不满意的讨论。
100、父亲在,看他的意志;父亲没有,观察它的行为,三年没有改变父亲的方式,是孝顺的。
101、孔子曰:君子于义,小人于利。
102、只有仁慈的人才能善良,也只有邪恶的人才能善良。
103、不怒不开,不娇柔不发;把一个角落抬高到不了三个角落,那么就再也抬不动了。
104、过去的事不能劝戒,但过去的事可以追忆。
105、恭敬但不礼貌,简略但不礼貌,大胆但不礼貌,无序,笔直但不礼貌,扭曲。君子本笃于亲,民则兴于仁;如果老人不放弃,人民就不会偷窃。
106、孔子说:“言出必行。”坑坑不过小哉!可以考虑第二次。
107、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寿
108、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109、人生乐在相知心。—(宋)王安石
110、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
111、于患难风豪杰。—(清)魏禧
112、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
113、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宋)顾夏
114、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
115、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鲍溶
116、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周易》
117、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陈刚中
118、朋友,以义合者。—(宋)朱熹
119、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乐府》
120、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宋)欧阳修
121、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史记》
122、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晋)陶渊明
123、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124、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清)蒲松龄
125、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12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西晋)付玄
127、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唐)李白
12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春秋)子夏
129、婴其呜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
130、乐莫乐兮新相知。—(战国)屈原
131、刎颈之交。—《汉书。诸葛丰传》
132、知音世所稀。—(唐)孟浩然
133、一贵一贱交情见。—(唐)骆宾王
134、礼尚往来。—《礼记。曲礼》
135、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136、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
137、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淮南子》
138、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史记》
13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争报恩》
140、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
141、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唐)白居易
142、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
143、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三国)曹植
144、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明)冯梦龙
145、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
146、朋友切切思思。—《论语。子路》
14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49、有教无类。
15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53、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5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5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58、不学诗,无以言。
15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60、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6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一)
162、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太阳。——西塞罗
16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164、用人者,取人之长,避人之短。——魏源
16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第五)
166、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67、交友应该有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胸怀。孔子“仁学”的第二条核心思想是“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应当有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道德之心,你不想别人强加在你身上的,你就不要强加在朋友身上。朋友之间的交往,要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斤斤计较。
168、真正持续的爱必须有尊重才能成立。——菲希特
169、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孟浩然
17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172、朋友是生活中的阳光。——挪易卜生
17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7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75、以酒交友,与酒一样,仅一晚而已。——罗高
176、布衣之交不可忘。——李延寿
177、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78、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9、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陈寿
180、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第十六)
181、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82、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朋友之间当以诚相待,以真心换真情,但是总有一些人假装与你交朋友,但背后总想拍砖头捅刀子,所以孔子深刻的指出,“不逆诈,不亿不信,抑或先觉者,是贤乎?”意思是说,不预先猜疑别人的欺诈,不预测他人会不会讲信用,这叫做忠厚老实,但是如果你能够提前发觉对方的欺诈与不讲信用,这样的人才是贤明者,才是有大智慧的人,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183、能用人者,无敌于天下。——王夫之
184、全盛时期的朋友无价值。——亨利·亚当斯
185、贫困能试朋友之真伪。——但丁
18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8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188、颜渊、季路待。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