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俗劲爆的标题,配上女子衣着暴露热舞的画面,视频采用相似的“造黄谣”套路,充斥着社交平台,最终指向下载“他趣”等交友软件。这些交友平台内外,已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造黄谣”引流环节,由交友软件公司人员招募代理商,代理商进行层层分包,底层的传媒公司接到模板后进行批量制作、发布;当用户下载软件后,免费聊天次数耗尽,需充值才能继续聊天,文字、语音、视频形式对应不同的价位,因此还衍生了陪聊赚取收益的培训业务。
实际上,这种“造黄谣”引流的做法早前已被曝光,警方也曾介入。如今,网上仍充斥着这类引流视频,混淆视听。上述交友平台还存在低俗色情、虚假交友等内容,早前曾多次“现身”诈骗案件,警方点名发布提醒。
一些标题恶俗劲爆的视频模仿新闻的形式,配上文字、画面、同期声等发布,声称是“网友投稿,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开视频,镜头对准了女性胸部、穿着短裙或紧身裤的腿部、臀部等,让人浮想联翩。视频的情节主要围绕男女关系等展开,用雷同的话术引出一款名为“他趣”的软件。例如,配音称,“刘某通过一款名为‘他趣’的社交软件和这些女子认识”,或在视频画面中植入“他趣”字样。一些视频下方更直接配文“他趣App”“他趣领女友”,为该软件引流。
针对上述同类视频,近期,河南郑州警方侦破了一起特大网络水军造谣引流案。据央视新闻报道,这些造谣视频由传媒公司参与制作,犯罪嫌疑人管某是这家传媒公司的老板,“上家”提供视频剪辑模板,公司只需把视频里的画面进行替换,就能完成制作。管某等人将造谣视频发布在多个视频平台进行推广,并与其上线以每1000播放量0.8元的价格达成协议,之后又以每1000播放量0.4元的价格给员工结算提成,自己作为中间商赚取差价。
不少“他趣”用户表示,正是看到了短视频平台的推广,才下载了这款软件。平台之内,也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新注册的用户,平台会给予一定的免费聊天次数,但免费次数用完后,需要充值才能继续聊天。对于新注册的用户,平台会给予一定的免费聊天次数,但免费次数用完后,需要充值才能继续聊天。平台工作人员称,用户可以通过平台聊天赚取现金并提现,属于一种交友激励机制。
目前,郑州警方已对包括“他趣”员工黄某海在内的28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平台也向大部分用户弹窗提示遵守平台规范,管控力度提高。多个账号因“色情低俗”“虚假交友”“欺诈引流”“疑似诈骗”等被永久封禁。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当聊天发送“约吗”“玩吗”等字眼时,平台会提示违反行为规范无法发送,但只要在其中增加空格便可发出。营业执照显示,“他趣”属于厦门海豹他趣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社交软件。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软件存在违规行为,会相对应作出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