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二政治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的涵义,认识家庭的特点及家庭关系的确立,明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与活动,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自己家庭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并发扬良好家风、学习并继承家人优秀品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对“家”的理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视“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的现实。

3.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我知我家”,主要讲两个问题。一是家庭关系的确立,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和回答“家是什么”。二是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父母的亲情,感谢父母赋予自己生命、对自己的养育,着重解决部分学生看不起家长、嫌弃家庭、不懂父母恩的问题。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2.学生的需要:

家庭是学生最熟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正是因为太熟悉了,反而不去思考其中的价值,不去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是很现实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由于各种原因,过多地享受了家庭中长辈关爱,反而想不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三、综合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

准备小时候与家人的全家福;学生向自己的长辈进行家庭访谈,使其对自己的家族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新课导入】

在《我想有个家》音乐声中出示三毛的漫画,体现对家的一种渴望。

引导思考:想要有个什么样的家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想家、想父母的时候回家的感觉是什么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自我反省,力争做他人的益友和诤友,识别损友,拒绝诱惑。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交友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在交友过程中的困惑,能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3、知识目标:①明白交友要讲原则的道理,学习掌握分辨真假朋友的方法;②掌握交友的基本原则。

学习探究

一、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32–P42,完成下面问题)

1、如果评选学习小组“最佳人气奖”,你会把票投给谁

2、什么是“益友”、“诤友”和“损友”

3、结合自身实际,思考自己有没有遇到交友的障碍

4、我的疑惑

二、合作探究

(一)小组合作

1、小组讨论,评选出本学习小组的“最佳人气奖”。小组成员合编一段“推荐理由”,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均50字以内)。

3、小组讨论:朋友之间一味地“你好,我好,大家好”,是不是一件好事,为什么

4、阅读教材第37页,小组探讨:怎样才能远离损友

(二)应用

1、结合教材第35页,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小组讨论并总结出真正的友谊与“江湖义气”或“哥们儿义气”的区别。

2、阅读教材第39页方框“怎样才能找到好朋友”结合自己的经历,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出交友的方法和艺术。

三、总结升华

※音乐小憩——《朋友别哭》

※知识归纳

(一)要善交“益友”。

1、什么是益友

所谓“益友”是指品德高尚、志同道合,有益于自己进步的朋友。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益友”,我们交友时要选择“益友”。

2、善交益友包括乐交“诤友”。

“诤友”就是能够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的错误、缺点或不足,批评和帮助我们的朋友。同学之间应该成为诤友,一方面要乐于接受同学的批评,另一方面要敢于并善于提出批评。

3、善交益友也要求区别真正的友谊与“江湖义气”或“哥们儿义气”。

(1)友谊与“江湖义气”是有本质区别的。“江湖义气”只讲“友情”,不讲是非,其结果是助长坏思想、坏行为的产生,最终必然是一害朋友,二害自己,三害集体。

(2)有人把“江湖义气”看做是“够朋友”,这种看法很容易导致不良的后果。很多青少年就是因为分不清真正的友谊与“江湖义气”或“哥们儿义气”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要远离损友。

1、什么是损友

“损友”是指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和好人交朋友,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好的影响;与坏人交“朋友”,也会不知不觉地受到侵蚀。

2、为什么交友要谨慎,远离损友

随着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中的某些消极因素可能对我们产生影响,加之我们涉世不深,辨别和控制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可能在交友上犯错误。为此,一定要谨慎地选择朋友,远离损友。

(三)掌握获得友谊的方法和艺术。

友谊的获得,需要我们掌握方法,讲究艺术,付出努力。如,要真诚、平等、尊重、理解、宽容、信任、体谅、知心、关爱、帮助、赞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持原则、不嫉妒,等等。

当堂反馈

1、下面说法体现了正确交友原则的是()

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④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

2、有人说:“沟通是一座桥,渡你淌过溪水;沟通是一溪水,帮你浇熄怒火。”这表明沟通可以()

A.避免分歧,消除差异

B.加深理解,化解矛盾

C.宽容自己,苛求他人

D.彼此信任,事事忍耐

3、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表明()

①广交朋友,朋友多是好事

②朋友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③结交好的朋友,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④结交坏的朋友,会使我们染上坏思想、坏习惯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我国著名作家丁玲告诉我们:“如果给他什么东西,他就对你好;不给他什么东西就对你不好,这样的朋友千万别交。”对这断话理解错误的是()

A.要慎重选择朋友

B.不交势利朋友

C.不要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

D.不要给朋友任何物质上的帮助

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A.乐交诤友B.善于交际

C.不交损友D.慎重交友

6、吴彤和小红是同桌,她们成了好朋友,昨天数学摸底考试,小红一道题目不会做,想问吴彤这道题的答案,但是被吴彤委婉拒绝了。小红不高兴,嘴里嚷着:“还说是好朋友呢”

(1)说说你结交朋友的原则。

(2)交友应该掌握哪些主要的方法和要求

本学年度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人承担八年级<201、202、203>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为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作如下安排: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整体来看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兴趣较浓。但学习方法欠缺,不能很好的`运用思想品德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在以后的教学中也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及要求:

1、教学任务:本学期要完成八年级下册全册的教育教学任务。

2、要求:

(1)认真实行自学互帮导学法

(2)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把书本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措施

1、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认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提高业务水平

(1)、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政治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二周第一单元课程内容并单元考试

第三周——第五周第二单元课程内容并单元考试

第六周——第七周第三单元课程内容并单元考试

第八周——第十周复习迎接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第十三周第四单元课程内容并单元考试

第十四周——第十六周第五单元课程内容并单元考试

第十六周——期末复习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两课时)

知识目标:

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活动的体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代沟,代沟的表现和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逆反心理的危害,同时让学生明白通过亲子双方的努力,代沟是可以填平的。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的原因的分析能力;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能力,增强促进自我成长的责任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看待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

教学难点:

代沟的产生及逆反心理的危害。

第一课时成长也会有烦恼

教学过程

一、成长的烦恼

1.同龄人的心声(见附录)

活动内容:引导思考,同学们有过类似的烦恼吗请举几例。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

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勾勒出“生活画面”,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同时对同伴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纠正认知偏差,缓解心理压力。如一些学生可能本来对自己的亲子关系很不满意,但他可能抱怨自己父亲不好。通过这一了解发现很多人也跟他差不多,知道这种现象是青春期孩子的共性,他对父母的不满情绪就会降低。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可以先让学生认可教材上的材料,即学生身边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事,是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的事。然后可以让学生补充相近的材料,意在让学生参与,介入到现实生活情景之中。再让学生讨论分析原因,从中体会父母的期望、立场、态度、心思,通过这些分析体会父母的爱。最后,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重在发挥其导向的功能,并不是要通过这一活动解决全部问题,因而要注意达成有限目标,要在努力方向上引导。要注意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上思考问题,即会与父母换位思考,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严要求中蕴涵的爱心和期待。

2.苦恼的不只是我们(见附录:一份杂志上的两封信)

活动内容:分析成长中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烦恼通过比较两代人的不同,分析造成隔阂的原因。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首先在于让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对父母的正确做法更容易接受,不当之处也更容易理解和宽容。其次,通过比较,让学生对自己有个再认识。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容易走极端,看问题容易片面。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己,从自己方面找原因,促进心理的成熟和处事方法的掌握。还有,比较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终身受益的方法,以增强其能力。

教师行为:第一步,让学生分析,找出与父母的差别;第二步,探讨这些差别会造成哪些交往中的障碍;第三步,让学生评价矛盾的性质(爱与期待中的矛盾),不能夸大这些矛盾;第四步,体会矛盾之中包含的父母的爱心和期待。鉴于比较两代人涉及许多内容,先为学生提供可比较的角度: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老师需要把握好度,即不能搞得太宽太多,因为这只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铺垫,而不是教学的重点。二是要渗透辨证观点的教育,即比较中分析并全面地看问题,分别看到两代人的利与弊。三是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心情。这是体谅父母苦心的关键,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

二、成长不烦恼:

1.阅读感悟:其实你只有8%的烦恼

出示材料: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实验者把未来7天所预料的烦恼事情写下来,投入“烦恼箱”。在过后第三周,打开“烦恼箱”,每个人核对“烦恼箱”的每项烦恼,结果发现其中九成的烦恼没有发生。他们把剩下的一成烦恼仍然留在“烦恼箱”里,过了三周,再拿出来核对,结果发现,那些烦恼已经不成为烦恼了。结论:一般人的忧虑40%属于过去,50%属于未来,只有10%属于现在。92%的忧虑没有发生,剩下8%是你可以轻易应付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不必因亲子关系出现裂痕而过于忧虑。

2.质疑交流:订立一份《家庭和约》

出示材料:最近,华华在自己的卧室门上挂上了“请勿打扰”的牌子,让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孩子已经独立到非要挂牌子的地步”爸爸也难过地说:“自从挂了那块牌子,我觉得好好的家就像旅馆似的。”但华华却不以为然。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讨论:父母为什么为难过你对此怎么看待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如果与父母共同制定一个家庭规则并遵照家庭规则去做,结果可能会怎么样并引导学生自拟提纲,与父母订立一份《家庭合约》。

3.身体力行:预防父母“唠叨”的招数

参照下面“预防父母‘唠叨’的招数”,指导学生将其运用于实践。

学习方面:赶前不赶后,完成了作业,父母唠叨自然少了。

仪表方面:如果你对奇装异服感兴趣,那肯定在父母干涉之列,此类的尽量避免。

卫生方面:起床叠被子,保持房间整洁,也是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如果你不讲究这一套,就不让他们看见,更不要让他们插手打扫啦(否则更有话唠叨你了)。适当的时候,来起早起,把自己的房间好好打扫一番,也捎带打扫一下家里的其他房间,这会让你的父母欣喜不已。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阅读感悟——爱的冲突(见附录)

活动内容:引导思考:你是否也经历过“爱的冲突”试举一例。仔细体会材料,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们吗还是他们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是他们已经表达了而我们却未察觉代沟,究竟谁不理解谁是爸爸妈妈不理解我们,还是我们不理解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回忆自身心灵深处的感动和故事,让学生读懂父母的真诚与无私,为后面引导学生从自身角度分析逆反心理的危害作铺垫。

二.理性分析——冲突的代价

活动内容:连续性提问:你当时是怎样想的最终结果怎样这个结果对你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与影响吗如果有,请具体说明。现在你对这件事是怎样想的如果你当时按你现在的想法去做,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你认为代沟产生的责任主要在于谁,为什么

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体会家庭冲突的不快,体会逆反心理造成的影响亲子关系、伤害父母和自己等危害,认识到逆反心理所存在的不利的一面。这样能让学生理智地对待与家长的矛盾,不任性,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感受,通过体验明辨是非,以便在今后的生活中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因为冲突的解决有正面和反面两种体验。所以要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既可以讲正面的经验,也可以讲反面的教训。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讨论;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事件本身的介绍不必过细,核心在于让学生体验;要注意学生思想的升华,即理性地看待处理问题的不同结果;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危害进行梳理,如情感伤害、经济损失、阻碍家庭和个人发展等。

三.认真聆听——来自父母的心声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感受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家长的错误伤害父母。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出自本能的,是最无私的,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令孩子们不太喜欢罢了。但这也不足以导致某些孩子过激的方式来“回报”亲人。

四.出谋划策——面对生活中的烦恼

活动内容: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①妈妈非要我学钢琴,我一点都不喜欢,我的志向是当一个科学家。②妈妈很支持我,同意我学画画,可是现在我对它的前景不看好。③爸爸就知道让我学习,当尖子生,可我总是考不到第一,失望极了。引导讨论:如果父母的期望与你的愿望不一致,你是坚持己见还是服从父母的意志你会如何说服父母来支持你的愿望

①父母偷看了我的日记;②父母将我的朋友拒之门外。引导讨论:当父母的做法“不合理”时,你会怎么做父母这样做的用意何在建议:可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①一个同学说:我妈就是烦,每天我吃早饭的时候,她就说:“吃完早饭去喝牛奶,别忘了。”其实,牛奶和书包都放在我的写字台上,我上学拿书包,不就看见牛奶了吗真是的!②女儿晚上去看电影,九点多回家。妈妈说:“才回来,我到路上都看了好几次了。”女儿说:“妈妈真是的,难道看看就能把我看回来”③我骑自行车上学,爸妈每次都要叮咛一句:“路上小心,注意安全。”引导讨论:父母讲这些话的真正用意是什么面对父母的唠叨,怎样做才会双赢这里重在引导学生领悟同样一句话可以有多种意思的理解,即锣鼓听音,说话听声。

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一课时)

知识目标: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以宽大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下不可。

能力目标:会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能力;对多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的应用能力;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父母的尊重,对自己人格的维护;崇尚与父母的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提高与父母沟通、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袒露内心世界,进而达到相互理解进行沟通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双赢的沟通策略。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课前准备

对模拟表演先作出布置。这个模拟扮演活动,意在帮助学生正确地与父母沟通,要考虑多种因素和可能,正确解决与父母的矛盾。要把剧情让学生看仔细,让学生设计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形,最后找出双方可以接受的办法。应该给学生提出要求,在准备扮演活动中整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一、借我一双慧眼——正确看待与父母的冲突

活动内容:根据书上的两个观点“家不是说理的地方。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和“家是爱的港湾,因为家里的矛盾易产生、也易解决,关键看我们怎么对待”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矛盾,因为夸大与父母的矛盾,会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有抵触情绪,妨碍沟通;看不到矛盾,会不在意解决与父母的矛盾,也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和学生的进步。

教师活动: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老师举个具体的`例子设计教学情境,分析处理方法,接着让学生讲自己如何处理家庭矛盾,最终得出有必要、有办法解决家庭矛盾的结论。当学生的争辩僵持不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异中见同;当学生争辩趋同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同中见异。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要注意渗透辨证的观点,要注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比如清官难断家务事,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家务事通常属于什么性质是不是每件事只有一个答案不同的观点和行为分别有什么合理的地方如果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理解和思考,你会不会一定坚持自己的主见在各有利弊的情况下,尊重别人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好处在自己有理的情况下,应不应得理不让人可以不同意别人的做法,要不要尊重别人的选择又如说明家中矛盾容易解决,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从父母爱子女、体谅子女的困难、期待子女更好等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讨论和争辩的过程,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对于掌握与家人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提高教育实效有重大作用。

二、敢问路在何方——掌握与父母交往的方法

1.理解父母

阅读感悟:出示寓言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麽我费了那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设问: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到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理解,才是打开别人心锁的钥匙,与父母的交往亦如此。

案例分析:结合教材中小冰的例子,小冰冒火的理由是什么爸爸的理由是什么你的协调办法是什么让学生选择A、干脆不去同学家了;B、按照家长的意思办,8点前到家;C、先斩后奏,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分析和选择,不应该预定某种解决问题的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方案,分析利弊,正确选择;老师要有足够的准备,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难以预料的情况。当老师遇到没有把握回答或者难以驾驭的问题时,可以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将问题留待课下探究。

2.尊重父母

案例分析:母亲要到另一个城市去,临行前母亲问女儿:“回来我想给你买件衣服,可不知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儿回答:“您只要把服装店里您瞧着最不顺眼的衣服买回来就行了。”引导讨论:为什么亲子间的价值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还可能表现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会对家庭关系产生什么影响对待这种差异是任之发展还是设法解决如果你与父母的价值观不一致,你会怎么做

阅读感悟:《珍珠与谷物》(见附录)

设计意图:重在引导学生领悟:珍珠和公鸡的价值观不同,是因为它们的需要不同。价值不是固有的,事物的价值在于使用者的需要。了解价值观取向是影响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常言“话不投机半句多”。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多元价值观”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父母和孩子的价值取向不同是正常的。

教学建议: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哪些方面和父母价值观存在冲突增进学生了解自己和父辈的价值取向差别的主要内容,如对服装的要求,父母在意便宜,宁可式样老一些;少年在意时尚,宁可质量差一些等。引导领悟亲子冲突不是父母变了,也不是自己变坏了,而是自己长大了。这一认识很重要,是积极沟通的前提。因为很多事情无所谓对错,如头发的长短等,仅仅是一种文化。亲子间的矛盾和冲突不一定干戈相见,它是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和接纳多元价值观而缓解的。

3.认真聆听

活动内容:寻找父母与我们的共同点:问问父母,他们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他们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想法和愿望他们的父母容许他们做什么,不容许他们做什么他们是如何争取更多的自由和空间的……

设计意图:家长在回忆自己少年往事的时候,一般会很自豪地,不知不觉中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孩子敞开心扉。这时,他们更容易理解孩子目前的经历和感受,认真考虑孩子独立的要求,甚至向孩子做出妥协和让步。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原来爸爸妈妈有这么多与自己相似的行为特征,并把这种新感觉描述下来。

4.讲究艺术

出示材料:母亲在数落儿子,儿子一边看书一边聆听教诲。忽然儿子问母亲:“妈妈,一本内容枯燥冗长的书和说话罗嗦有什么区别”母亲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可以把书丢一边,可是却无法叫罗嗦的人闭嘴。”说完,母亲突然恍然大悟。“啊!你是在嫌我罗嗦呀!”母子俩都笑了。儿子用幽默的方法不仅提醒了习惯唠叨的母亲,而且自然地避免了母子之间的冲突。请出几个类似的金点子。

教师行为:在引导的时候,重点应提示学生“策略”内容并不重要,而且因人而异;重要的是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学习思考什么是双赢的策略要尽量避免“不满——冲突——冷战”这样的应对模式。

教学建议:要提示学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价值观取向不一样,对一个人是好的选择,对另一个人未必是好的。当没有“最好”即没有双赢时,要选择“更好”。

5.模拟沟通

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中小莉的例子模拟与家长沟通的过程。

设计意图:第二个活动侧重于探究处理冲突的步骤,这个活动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不光有个步骤问题,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沟通涉及的经验很多,核心是以爱的方式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THE END
1.你同意“男生玩游戏和女生旅行都是花钱买快乐,旅行并没有更高级个人见解哈,我觉得不能这么相提并论,玩游戏的话,专业的话,需要一定的装备和升级,不论是金钱还是经历上面都是要耗费不少的,对眼睛视力也不好,但是有一点就是能够提高反应能力,打的好的话还能提高逻辑思维,而女生的旅游呢,除了放松心情,开阔视野,还能多交朋友,接触不一样的人,提高交际能力,扩展社会圈,其实对未来https://m.mafengwo.cn/wenda/detail-16830312-17013246.html
2.中国古代,交朋友总是有很多说法。下面叙述朋友交往说确的是中国古代,交朋友总是有很多说法。下面叙述朋友交往说确的是:( ) A. 竹马之交——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 B. 患难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C. 布衣之交——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D. 贫贱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题目标签:说法朋友https://www.shuashuati.com/ti/13c08b814aef414d81fc6be8aed68c12.html?fm=bd6b640d8f9184602a3ff838940b7b420f
3.下面说法体现了正确交友原则的是()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 罗斯福曾在海军任要职,一天,一位朋友向他问及关于在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秘密计划。罗斯福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你能保守秘密吗?”朋友说:“当然能。”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与朋友交往要( ) A . 坚持原则 B . 保守秘密 C . 自私说谎 D . 信任朋友 3. 我们在社https://www.zujuan.com/question/detail-3187053.shtml
4.同学们围绕“交友之道”展开讨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C.《论语》有言“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告诉我们与朋友交往应真诚、守信。 D.《礼记·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如不交朋友,就会孤单无依靠。 24-25七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查看更多[1] 更新时间:2024/08/30 17:07:24 https://zujuan.xkw.com/1q24051766.html
5.环球英语"交朋友"是makefriends,"交男朋友"却不是makea这么说就像说:制造一个男朋友 02“交男朋友”的正确说法 get a boyfriend get在这里表示:获得 find a boyfriend find在这里表示:找 灵魂提问: Do you want to find a boyfriend? 你想找个男朋友吗? 03想和别人交朋友怎么说? 交到朋友了可以说make friends http://www.tzhqyy.com/tzhuanqiuen/vip_doc/17950629.html
6.多选题:贾某因装修房屋,把一批古书交朋友王某代为保管,王某将古书多选题:贾某因装修房屋,把一批古书交朋友王某代为保管,王某将古书置于床下.一日,王某楼上住户家水管被冻裂,水流至王某家,致贾某的古书严重受损.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王某具有过失,应负全部赔偿责任 B.王某具有过失,应给予适当赔偿C.此事对王某而言属不可抗力,王某不应赔偿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431e573bce2c992ed0d05e729be55e15.html
7.iseasykeepingthemishard的翻译是:你同意的说法交朋友是你同意的说法交朋友是很容易让他们很难 翻译结果4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 您同意交朋友的声明是容易保留他们是坚硬的 翻译结果5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 您同意交朋友的声明是容易保留他们是坚硬的 相关内容 aSmoking lung hurt so sad 抽烟的肺伤害了很哀伤[translate] 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13783092
8.疑心自己因为熬夜过度所以早衰于是对应下初老症状50条17、对於陌生网友的「我们可以交朋友吗?」说法,觉得无比愚蠢而没有耐心 (对!) 18、认识新朋友的速度与机率逐渐钝化 (嗯,会比较不想多认识人~记不住啊) 19、越来越觉得专家说法都是唬烂 (本来就是) 20、如果一天没有吃绿色蔬菜就会觉得身体怪怪的 https://www.douban.com/note/234341142/
9.半夜猫跟着你走是什么兆头被猫挡路有什么说法晚上回家后,你可以在交朋友时得到好运,不会因为友谊而受苦。朋友会给你带来好运。在朋友的帮助下,你可以改变你的生活。友谊给每个人带来了正能量,通常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会和朋友一起成长,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猫跟着你走如何化解 如果遇到猫跟着你走是好兆头,则可带回家养,是不好的兆头,则可喂食引开,不https://www.qiyuange.com/fengshui/96524.html
10.材料一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4)下列对材料三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读书日”宣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人文精神,引导他们尊重知识。 B.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这象征着知识与力量。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的主要原因是这一天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https://www.jyeoo.com/shiti/fb8a310c-8b15-415a-5588-02958a74259b
11.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期试卷分析(精选7篇)下列关于朋友的说法正确的() A.没有美酒就没有朋友B.为朋友两肋插刀,义不容辞 C.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D.结拜兄弟即为朋友 18、化解与老师的矛盾、误解,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需要掌握的有效方法有() ①角色互换──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③私下里打听老师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2f459d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