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直播、短视频产业都是从2014年之后才突然兴起、迅速普及的,体现了移动互联网与数字内容产业融合后的巨大爆发力。”张钦坤认为,随着产业新业态与成熟业态的融合发展,以及精品内容作品的拉动,未来成熟产业依然有加速增长的空间,音乐短视频、电竞直播、AR游戏等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网络文学转身: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1998年,长篇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上线开启了我国网络文学的先河。20年来,网络文学作为我国独有的文学现象,得到高速发展,文学之花在网络空间绚丽绽放。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网络文学行业更是取得长足发展。
腾讯音乐上市:“音乐+”拼出大格局
近年来,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迅速,以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阿里音乐为代表的国内主要数字音乐平台在实行付费订阅之外,纷纷布局基于用户需求的增值服务,力图创新多渠道盈利模式,打造泛娱乐产业链,“音乐+”业态融合成为推动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我就是演员》出海:走出去传播好声音
几年前,国内综艺节目还更多停留在“舶来品”阶段,乃至时常被诟病为“高仿”“山寨”“抄袭”,来自英国、美国、荷兰等30多档节目模式登上中国荧屏,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曾专门针对“引进潮”设置了主题论坛。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引进”是一场中国电视人的集体补课,只有先“引进来”学习消化好,才能发展、创新之后“走出去”。经过数年政府扶持、引进学习、潜心创新后,中国原创节目模式终于迎来了走出国门、输出海外的成熟时机。
今年4月,一场名为“中国智造”的中国原创节目模式推介会登陆法国戛纳电视节,《国家宝藏》《朗读者》《经典咏流传》《天籁之战》《声临其境》《跨界歌王》《明日之子》《功夫少年》《好久不见》等九大国产优秀原创节目组团亮相,其中既有已在电视台、网络平台播出的爆款节目,也有制作公司尚未播出但模式新颖完善的模式。这也是中国电视人首次以“原创节目模式”的名义集体发声戛纳电视节,是中国原创节目模式走向海外的里程碑式的一步。
近年来,图书网络盗版一直困扰着出版社,呈现侵权形式多样化、手段隐蔽化、分工专业化趋势。据悉,2017年,京版十五社反盗版联盟联合各平台累计删除侵权盗版链接4.8万余条。“在这些侵权盗版行为中,盗版图书的网络销售给出版社造成的影响最大。”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表示,这种盗版行为直接冲击出版市场,侵占出版社的市场份额,侵害出版社的利润,危害非常大。
短视频专项整治:打击盗版显成效
网络音频:丰富内容变现渠道
2018年12月1日至3日,主题为“你来听,我买单,4.8亿人一起的狂欢”的第三届喜马拉雅123狂欢节如期举行。据了解,此届123狂欢节覆盖328个行业,共有8100位音频创作者和2135万用户参与,内容消费总额超过4.35亿元,远超第二届的1.96亿元。同时,付费内容更加多元,2017年123狂欢节付费内容31万条,而2018年123狂欢节付费内容138万条,相较于去年增加了4倍多。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音频行业快速发展,艾瑞发布的《中国网络音频行业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为33.2亿元,用户规模达2.6亿,2018年有望达3亿。
以蜻蜓FM为例,蜻蜓FM的COO肖轶介绍,2018年4月23日,蜻蜓FM正式发售超级会员,售价为每年198元。第一阶段的会员免费畅听权益包含7000多部优秀网络文学,2000多本出版精品,《人民的名义》《大唐荣耀》《海上牧云记》《我们仨》《白鹿原》《白银时代》等畅销付费有声读物都涵盖其中。
故宫文创:敲开衍生市场大门
新年在即,故宫又上新了。《谜宫·如意琳琅图籍》是一款由故宫出版社推出的互动解谜类游戏书,以四孔线装书的仿古工艺制作,附有毛笔等18件精美道具,读者还可以扫描二维码,在手机端APP上与主人公一起揭开尘封的宫廷秘史。该书制作精良又颇具创意,在2018年10月25日开始的众筹期限内筹集金额达2020万元,图书预售超过12万册,为故宫文创产品口碑再筑新高。
今年以来,故宫文创产品上新不断,2019年《故宫日历》以生肖猪为主题,集聚故宫院藏文物中表现猪与富足生活的文物,成为很多人案头茶几的最爱“悦读”;故宫彩妆系列以“郎窑红”“碧玺色”等国宝色着色,取后妃服饰绣品为外观设计元素,化解了玻璃窗后国之瑰宝的冰冷感与距离感,使之成为日常的美好小物来到大众身边……故宫推出的首档电视节目《上新了·故宫》更是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故宫文创集会。
“这里躺着一个人。在20世纪、21世纪,他写过十几部武侠小说。他的小说有几亿人喜欢……”这是很多年前,金庸(本名查良镛)给自己“设计”的墓志铭。
2018年10月30日,金庸与世长辞,享年94岁。金庸是我国著名的武侠小说家,其生前创作的《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14部武侠小说,几乎成为“武侠”的代名词,也给金庸带来了巨大的版税收入。
自1955年《书剑恩仇录》问世,金庸的武侠小说先在中国香港、东南亚等地,然后在海峡两岸乃至整个华人社会长盛不衰。根据傅国涌所著《金庸传(修订版)》一书所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金庸的作品在中国香港及海外一直高居畅销榜榜首,他的小说平均每本超过1000版,最多达到2124版,总销量超过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