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0、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5、不学习礼仪,就不能够在人群中立足。
26、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8、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2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2、注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3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35、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36、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38、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9、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40、注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1、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42、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4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44、原】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5、译文】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4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47、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8、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49、译文】孔子说:“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50、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5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52、注解】孔子谈到《韶》这一乐舞说:“美极了啊,又好极了。”
53、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54、注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
55、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56、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57、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58、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9、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环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60、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61、注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62、译】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63、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
64、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6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6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9、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70、译文】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处。”
7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2、注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73、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74、注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75、译文】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76、译】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77、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先进》
78、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79、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80、当初我对于别人,是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别人,是听到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81、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82、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83、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84、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85、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86、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87、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88、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89、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90、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91、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92、译】孔子说:“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93、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9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为政》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
95、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96、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为何道德这么衰弱过去的事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从政者危险呀!”
97、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98、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99、太宰问子贡:“老师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子贡说:“老天本来就要他成为圣人,又要他多才多艺。”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贵族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