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日之中国,赞扬者、称羡者、虚心向学者众多,怀疑者、忧虑者不乏其人,抹黑诋毁甚至打压遏制的也有。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国家现在是舆论风暴的中心,处在风口浪尖上,这就是树大招风的道理。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他的文学作品《运命论》里就说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意思是说如果一棵树比整个树林都秀美挺拔,那么风就一定会摧折它;如果一个土堆突出岸边,那么水流也一定会把它冲掉;如果一个人的品行高于常人,那么也必定会遭到诽谤。
既然是这样,就产生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文明国家的形象,和谐国家的形象,民主国家的形象,爱好和平国家的形象,和亲友善的国家形象,要增信释疑,即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化解疑虑,减少误判,增加信任,进而增进亲近感、亲和力和吸引力,促进合作。这样,我们国家才能朋友越来越多,朋友圈越来越大,发展的阻力就会变小。
每人都是故事员
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个公民的事。一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我们现在有这个客观条件。与过去不同,我们现在是国门大开,走出去的人数以亿计,在国内与外国人接触的机会也是很多,讲故事的机会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中国人都可能成为一名故事员,一举一动都会对外产生影响。问题在于有无这个意识。如果没有这个意识,可能是产生了好的影响自己也不知道,而产生了坏的影响,自己也觉察不到。如果能有这个意识,就会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会注意影响。
所以说,讲故事,用嘴巴讲固然重要,行动更重要。尤其在国外,你一举一动都在人家眼里,你做了好事善事,人家会说中国人好,而你如果做了不好的事,哪怕是公众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人家可能就会因此对中国人产生负面的印象。
现在,国人走向世界了,到处都有中国人的身影和踪迹,要特别注意形象,注意影响。一定要遵守驻在国的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能损害当地的利益。举个例子,有个中国企业在某国开矿,为了降低成本,它拉矿石出山时,几十吨重的大卡车就从人家的草原牧场上轧过,一条路轧翻了再从旁边开一条道,这样做的结果,把人家的牧场全给毁了。再如,到国外旅游,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中国的一张脸。你的言行举止包括说话、乘飞机坐客轮、用餐、购物、卫生习惯等等,留给外国人的印象,正面的也好,负面的也好,所产生的影响往往就会成为中国的对外影响。网上曾疯传一段中国游客在海滩上乱扔垃圾的视频,是从外国的电视上转录的,画面上的解说一直在说这是中国人干的。这虽然是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但造成的恶劣影响却要全体中国人背着,可谓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国人应该引以为戒了。
讲故事就是施加影响、感化人、交朋友
上面讲的是用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与此同时,我们更要用嘴巴讲故事,这里面有学问、有技巧。讲故事是给人听的,是做人的工作,目的就是施加影响、感化人、交朋友。首先要有使命感,充满热情,又要努力做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20年前,我根据在驻日本使领馆长期工作的经验,随手写了一篇题为《广交深交朋友的体会》的笔记,内容如下:
古人云:以诚感人者,人以诚而应。介绍自己要低调一些,谦虚一点,多讲不足、差距;宣传国家要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不求人家当时乱拍手,但愿事后暗点头;讲两国关系,多强调相同和相似点,强调共同利益;会客、讲演要有针对性,言之有物,抓住人心。要认真准备,平时注意学习积累;文化切入,以诗、文会友,动人心弦;对新闻界等要分头做工作,宜细不宜粗,不搞大轰大嗡;接待来访客人,要热情迎送,以礼相待。
这只是工作中的一些亲身感受,不成系统,更不是理论,但确实感到这样做产生了不错的效果。
随着我们国家的大发展,对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也是长期的课题。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国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强调不卑不亢,即在别人面前,要堂堂正正、落落大方,没有必要低三下四,卑躬屈膝。同时,避免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嚣张放肆,诚如鲁迅所说,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别人的阿斗,也不要把别人看成是自己的阿斗,这后者在今天尤应格外注意。祖国越发展、壮大,越要谦虚谨慎。不能不承认,现在国外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咄咄逼人,有戒心,有疑虑,甚至感到畏惧。因此,我们对外接触有4戒:一是不要让人感到你盛气凌人;二是不要让人感到你在炫富;三是不要以己之长去比人之短,批评甚至挖苦人家;四是不要对人指手画脚,干涉内政。
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准性。如果不看对象,千腔一调,千篇一律,长篇大论地灌输,不仅不会收到好效果,而且可能事与愿违,引起反感。只有深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和不同受众的政治倾向、认识水平、思维习惯,因国制宜,因人制宜,有的放矢,才能提高精准度和有效性。
与人交往,有道有术,吸取先人智慧,讲好中国故事。战国时期思想家和外交家鬼谷子(本名王诩)关于与人交往的四句话,直至今天仍不失为至理名言,读来顿开茅塞。
第一句,“与小人言,依于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利益是人们发生关系的开始,很多事情只要牵涉利益,就会交际,这种交际就能给你创造条件,你帮了对方一个忙,对方将来也会帮你的忙,而这样就形成了社交,我们要学会用利益作为纽带,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
第二句,“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意思是要让我们学会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我们不能单单从我们自身的角度看问题,我们要学会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第三句,“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意思是说我们要学会待人接物,越是重量级的人物,越要不卑不亢,要直言不讳,说出真实的想法,与上层权贵人物交往,要敢于说真话。
第四句,“与富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意思是说我们和一些有钱人在一起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过于在意朋友之间的利益,不能为了贪图对方的些许利益毁了感情,而有钱人对待相对条件不好的朋友时,要学会在同样的高度看待朋友,尊重朋友,让朋友舒服,才是好的交友之道。
鬼谷子这四句话讲的是如何同身份、地位、贫富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既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又顾及人家的关切。今天,我们要与全世界的国家包括大国、小国、穷国、富国都要打交道,要与各国从当权派、上层、到中层和庶民百姓等各界、各阶层的人打交道,古人的智慧为我们今天如何针对不同对象,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宝贵的教示。须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日本著名企业家大桥武夫、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宾格勒等世界精英名流都曾深入研读鬼谷子的智慧,并给予崇高赞誉。鬼谷子已经属于世界了,我们也需运用老祖宗的智慧,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了解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