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在某座城市某栋房子的某一刻,寂寞突然让你空虚难耐,于是你掏出手机,在苹果或安卓商店里输入关键词“约”,很快你就会看到,一溜儿同城交友APP排队出现,用肤白貌美锥子脸的美女图发出诱惑信号:约吧。
进入APP后,等待你的是更加美妙的奇遇:美女头像频繁闪动,颜值多是你日常羞于打招呼的级别,区别在于,漂亮眼睛里这次不会闪烁起让屌丝难堪的打量和不屑。“可以认识一下你吗?”她们问。
就在你选择“回复”的瞬间,一场吸钱骗局悄然开幕了。寂寞的人们希望通过同城交友APP获取慰藉,真正得到的却只是陷阱。
触不到的恋人
不管在苹果还是安卓商店,同城交友类APP都在大量存在着。
除了诱人美女照,这些APP在初步操作方面与常见的的交友类APP相比,似乎并无异常。以“同城私密搭讪”为例,注册进入APP后,首先出现推荐页,展示同城的其他异性,用户可以选择心动异性打招呼,系统也会根据个人资料自动匹配对象。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虽然这款APP在应用商店中排名极其靠后几近湮没无名,其用户活跃度却异常高。腾讯科技在试用的五分钟内,收到了五位以上异性的主动搭讪。
如果选择“回复”,页面会自动跳转进入“购买服务”,写信包月价格为每月50元,能享受站内所有特权服务的*会员则是3个月188元。
但购买之后,诡异的事情就发生了:原先热情发来招呼的美女们全部噤声,与之前的热情主动判若两人,不管发出多少消息都得不到回复。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约爱”等同类APP中,只是“约爱”的区别在于,系统设定可以免费回复一条私信,此后再回复,就需要购买应用内服务了。
在社交网站上,腾讯科技发现了大量类似的网友举报。同城交友APP利用触不到的“恋人”编织出诱人幻境,其真实目的只是骗钱。
腾讯科技以不同身份进行体验发现,男性用户显然能收到更多搭讪。这些搭讪的共同点有两点:一是速度快,比如在“约爱”,腾讯科技收到的*条搭讪是在注册完成的30秒内;二是搭讪多以问句为主,吸引用户回复,而问句内容又大体一致,比如“你做什么工作”、“找对象的标准是什么”、“可以认识一下你吗”、“你也是XX人吗”、“在吗?想看看我的身材吗”、“能见面吗“等等,显得有些可疑。
不过,让人觉得真假莫辨的是,搭讪者照片风格各异,并非全是肤白貌美的外围女自拍,其中一些女孩的生活照其实算不上漂亮。这让被搭讪的用户很容易产生受欢迎的真实感。
那么,这些“钓鱼“的女生究竟是什么身份?
“钓鱼”的秘密
“可以认识一下么?我出生在1989年,身高163,希望可以多了解你一些。”这是腾讯科技在“约爱”注册完成30秒内,收到来自用户“雪媚”的主动招呼。在系统资料里,这位26岁的女孩一袭红衣,明眸皓齿,十足邻家女孩范儿。
当然,购买回复包月后,“雪媚”就消失了。
“雪媚”可能不是真人。腾讯科技从多位APP开发人员处得知,这些同城交友类APP中的用户其实大多为虚拟用户,也就是说,用户收到的热情搭讪是程序自动发出的。这似乎应验了很久以前的那句话;在互联网里,你不会知道跟你聊天的是人还是狗。
在技术层面,创造这样的“雪媚”其实很简单。
首先是偷身份。一位技术开发人员向腾讯科技透露,他们可以通过一套程序,从其他大型社交平台偷偷抓取用户照片和昵称,然后匹配生成虚拟用户。借助这些偷来的真实信息,机器生成的虚拟用户便拥有了与人类一样的通行证。
虚拟用户诞生后,开发者会设置语言库,自动调用其中内容,变成虚拟用户消息,在用户上线时自动推送过去,活跃度很高的假象就做好了。
万事具备,只等上钩。当用户进入APP,“雪媚”们就开始自动识别,发出热情招呼。目前,这些吸钱APP套路大多相似,骗取用户购买包月或包年的私信或VIP服务。当然,付钱后你才会发现自己已经被骗局套牢——那些异性交谈不可能回应,因为他们是虚拟的。
腾讯科技调查发现,在夜约、约爱、同城私密搭讪、缘分、激情恋爱等同城交友APP中,有好几家在单一平台的下载量就超过百万。“即使按照百分之一的用户活跃计算,应该也有几十万用户”,据知情人士介绍。
事实上,根据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赵占领律师介绍,在网络交友过程中,如果沟通双方其中一方是虚拟程序,软件通过虚拟用户引导他人付费,涉嫌诈骗。以这个标准看,这些同城社交类APP已经涉嫌诈骗。
网络魅影产业链
对比多款同城交友类APP后不难发现,希冀通过虚拟用户诱导他人付费的APP具有共同特征。
而约爱PC端官网显示其办公地在北京市朝阳区大望路88号,与黄页中显示的公司地址并不符。
围绕骗子同城社交类APP,这些看不见的公司已经形成了从开发、上架到推广的完整产业链。
业内人士向腾讯科技介绍,一款打着“约”字招牌的擦边球社交软件,能够在一个月无宣传的情况下,下载并使用的人数超过百万。大多数社交软件的会员价格都在50元上下浮动,以百分之一的付费率而言,这样的社交软件月收入能够达到50万。
与收益相比,骗子们的成本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腾讯科技询问多家APP开发公司后了解到,从零开发一款类似功能的APP,双版本(含安卓版和iOS版)报价在6万到20万之间不等,如果只是在源代码基础上进行简单的UI、名称更改,单次成本为5千到1万。
开发人员还表示,注册之后给新用户推送消息的软件,可以免费赠送。
上线成本更低。腾讯科技了解到,上线苹果商店只需花99美元注册一个开发者账号,而各个安卓市场上线成本则几乎为零。因此,一些APP开发公司也表示,可以包上线服务。
至于风险,开发者表示无需担心。大型应用商店会强制开发者接入指定支付系统,一旦遭遇用户投诉,开发者需进行处理,不然会受到下架的处罚,但只要对用户投诉进行妥当处理,问题基本不大。至于一些小型的应用市场,则几乎没有监管机制。
这样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难怪骗子们要趋之若鹜了。相比现实世界,生性内敛的中国用户们对网络社交更加情有独钟,《2013年中国IT网民APP使用行为报告》显示,有超过90%的手机用户安装了一款或多款社交软件。
但聊天有风险,付款需谨慎。要知道,你的寂寞很容易变成骗子公司账户上的冰冷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