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交友APP的吸钱骗局:以“约”之名,网络魅影产业链投资界

如果有一天,在某座城市某栋房子的某一刻,寂寞突然让你空虚难耐,于是你掏出手机,在苹果或安卓商店里输入关键词“约”,很快你就会看到,一溜儿同城交友APP排队出现,用肤白貌美锥子脸的美女图发出诱惑信号:约吧。

进入APP后,等待你的是更加美妙的奇遇:美女头像频繁闪动,颜值多是你日常羞于打招呼的级别,区别在于,漂亮眼睛里这次不会闪烁起让屌丝难堪的打量和不屑。“可以认识一下你吗?”她们问。

就在你选择“回复”的瞬间,一场吸钱骗局悄然开幕了。寂寞的人们希望通过同城交友APP获取慰藉,真正得到的却只是陷阱。

触不到的恋人

不管在苹果还是安卓商店,同城交友类APP都在大量存在着。

除了诱人美女照,这些APP在初步操作方面与常见的的交友类APP相比,似乎并无异常。以“同城私密搭讪”为例,注册进入APP后,首先出现推荐页,展示同城的其他异性,用户可以选择心动异性打招呼,系统也会根据个人资料自动匹配对象。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虽然这款APP在应用商店中排名极其靠后几近湮没无名,其用户活跃度却异常高。腾讯科技在试用的五分钟内,收到了五位以上异性的主动搭讪。

如果选择“回复”,页面会自动跳转进入“购买服务”,写信包月价格为每月50元,能享受站内所有特权服务的*会员则是3个月188元。

但购买之后,诡异的事情就发生了:原先热情发来招呼的美女们全部噤声,与之前的热情主动判若两人,不管发出多少消息都得不到回复。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约爱”等同类APP中,只是“约爱”的区别在于,系统设定可以免费回复一条私信,此后再回复,就需要购买应用内服务了。

在社交网站上,腾讯科技发现了大量类似的网友举报。同城交友APP利用触不到的“恋人”编织出诱人幻境,其真实目的只是骗钱。

腾讯科技以不同身份进行体验发现,男性用户显然能收到更多搭讪。这些搭讪的共同点有两点:一是速度快,比如在“约爱”,腾讯科技收到的*条搭讪是在注册完成的30秒内;二是搭讪多以问句为主,吸引用户回复,而问句内容又大体一致,比如“你做什么工作”、“找对象的标准是什么”、“可以认识一下你吗”、“你也是XX人吗”、“在吗?想看看我的身材吗”、“能见面吗“等等,显得有些可疑。

不过,让人觉得真假莫辨的是,搭讪者照片风格各异,并非全是肤白貌美的外围女自拍,其中一些女孩的生活照其实算不上漂亮。这让被搭讪的用户很容易产生受欢迎的真实感。

那么,这些“钓鱼“的女生究竟是什么身份?

“钓鱼”的秘密

“可以认识一下么?我出生在1989年,身高163,希望可以多了解你一些。”这是腾讯科技在“约爱”注册完成30秒内,收到来自用户“雪媚”的主动招呼。在系统资料里,这位26岁的女孩一袭红衣,明眸皓齿,十足邻家女孩范儿。

当然,购买回复包月后,“雪媚”就消失了。

“雪媚”可能不是真人。腾讯科技从多位APP开发人员处得知,这些同城交友类APP中的用户其实大多为虚拟用户,也就是说,用户收到的热情搭讪是程序自动发出的。这似乎应验了很久以前的那句话;在互联网里,你不会知道跟你聊天的是人还是狗。

在技术层面,创造这样的“雪媚”其实很简单。

首先是偷身份。一位技术开发人员向腾讯科技透露,他们可以通过一套程序,从其他大型社交平台偷偷抓取用户照片和昵称,然后匹配生成虚拟用户。借助这些偷来的真实信息,机器生成的虚拟用户便拥有了与人类一样的通行证。

虚拟用户诞生后,开发者会设置语言库,自动调用其中内容,变成虚拟用户消息,在用户上线时自动推送过去,活跃度很高的假象就做好了。

万事具备,只等上钩。当用户进入APP,“雪媚”们就开始自动识别,发出热情招呼。目前,这些吸钱APP套路大多相似,骗取用户购买包月或包年的私信或VIP服务。当然,付钱后你才会发现自己已经被骗局套牢——那些异性交谈不可能回应,因为他们是虚拟的。

腾讯科技调查发现,在夜约、约爱、同城私密搭讪、缘分、激情恋爱等同城交友APP中,有好几家在单一平台的下载量就超过百万。“即使按照百分之一的用户活跃计算,应该也有几十万用户”,据知情人士介绍。

事实上,根据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赵占领律师介绍,在网络交友过程中,如果沟通双方其中一方是虚拟程序,软件通过虚拟用户引导他人付费,涉嫌诈骗。以这个标准看,这些同城社交类APP已经涉嫌诈骗。

网络魅影产业链

对比多款同城交友类APP后不难发现,希冀通过虚拟用户诱导他人付费的APP具有共同特征。

而约爱PC端官网显示其办公地在北京市朝阳区大望路88号,与黄页中显示的公司地址并不符。

围绕骗子同城社交类APP,这些看不见的公司已经形成了从开发、上架到推广的完整产业链。

业内人士向腾讯科技介绍,一款打着“约”字招牌的擦边球社交软件,能够在一个月无宣传的情况下,下载并使用的人数超过百万。大多数社交软件的会员价格都在50元上下浮动,以百分之一的付费率而言,这样的社交软件月收入能够达到50万。

与收益相比,骗子们的成本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腾讯科技询问多家APP开发公司后了解到,从零开发一款类似功能的APP,双版本(含安卓版和iOS版)报价在6万到20万之间不等,如果只是在源代码基础上进行简单的UI、名称更改,单次成本为5千到1万。

开发人员还表示,注册之后给新用户推送消息的软件,可以免费赠送。

上线成本更低。腾讯科技了解到,上线苹果商店只需花99美元注册一个开发者账号,而各个安卓市场上线成本则几乎为零。因此,一些APP开发公司也表示,可以包上线服务。

至于风险,开发者表示无需担心。大型应用商店会强制开发者接入指定支付系统,一旦遭遇用户投诉,开发者需进行处理,不然会受到下架的处罚,但只要对用户投诉进行妥当处理,问题基本不大。至于一些小型的应用市场,则几乎没有监管机制。

这样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难怪骗子们要趋之若鹜了。相比现实世界,生性内敛的中国用户们对网络社交更加情有独钟,《2013年中国IT网民APP使用行为报告》显示,有超过90%的手机用户安装了一款或多款社交软件。

但聊天有风险,付款需谨慎。要知道,你的寂寞很容易变成骗子公司账户上的冰冷数字。

THE END
1.网络交友平台安全吗?什么人容易掉入网络交友陷阱?什么人容易掉入网络交友陷阱? 近年来,网络婚恋交友平台上,诈骗、敲诈、情感欺骗等案件时有发生,网络婚恋交友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001名单身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交友软件或婚恋网站上结识的异性找自己借钱或投资理财时,仅33.7%的受访单身青年会明确拒绝。67.0%的受访https://m.gmw.cn/2024-05/31/content_1303751039.htm
2.付费才能聊天,交友还是交钱?当心交友软件陷阱!在江西鹰潭,刘先生也向记者描述了自己有关交友软件的不堪经历。 刘先生:我下了一款叫作“她盼”的交友软件,一开始我还是很高兴的,可以交到这么多异性朋友。然而和宗先生以及王女士儿子的情况一样,刘先生只要在平台上聊天,就需要花钱。女方也不接受线下见面或拒绝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4764855091830499498&channelId=1119&track_id=BE7E57BF-F5CD-451B-BAE3-A7F0041DD84A_728259694664
3.“交友”变“交钱”,谨防聊天交友脱单软件陷阱目前,各大科技信息公司推出各种聊天交友“脱单”软件,如爱聊、同城交友等app。随着这些交友软件下载量日益增加,出现了很多“陷阱”问题,这些软件公司打着“脱单”旗号在短视频平台到处投放广告,未经授权,搬运他人视频用以博人眼球,迷魂阵的背后竟然隐藏多处玄机,比如app内交流需要付费,视频通话单方每分钟高达数十元,如https://bldj.bijie.gov.cn/jgsz1/zfbm/wgj_5790589/gzdt/202205/t20220518_74111391.html
4.警惕网络交友类诈骗有一种“情话” 却在甜美中带着“毒” 因为这种情话 可能都是骗子设下的 “吞金”陷阱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 骗子亲自记录的“情话” 为你揭露最真实的诈骗话术 第一步 “找” 首先 骗子罗列出目标对象的条件 情感空虚、渴望爱情的人 是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最主要的目标群体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MjA0MjUwNw==&mid=2650166800&idx=3&sn=799d9ea2f25e8cdd26ce0574b0d6dd4c&chksm=8fbc5b527b64679d736ffa83ae8491677f1d3a5d295c399a5e223d9a9725f42eaeb07054856b&scene=27
5.真正免费聊天软件APP推荐真正免费聊天软件下载而免费聊天软件更是备受追捧,因为它不仅提供了与亲朋好友随时随地保持联系的便利,还能节省通信费用。但要找到一款真正免费的聊天软件并非易事,因为市场上有太多虚假宣传和隐藏费用的陷阱。因此,大家需要谨慎选择好用的免费聊天软件。不仅要注重其功能多样性、通话质量以及信息安全性,还要确保软件不含广告、不收取任何费用https://www.wandoujia.com/bangdan/1242838/
6.动科普交友变“交钱”?当心交友软件暗藏“诱导消费”当心交友软件暗藏“诱导消费” 【万万没想到!App花样套路大解密④——交友平台篇】 一对一交友、秀场直播、语音陪玩、视频直播……近年来,社交交友类应用逐渐深入到终端用户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一些社交App打着交友名义进行“情感欺诈”,不仅侵犯了用户权益,更严重影响了网络生态。接下来,我们来盘点部分社交交友类Apphttp://www.81.cn/zt/2022nzt/wafsswnl/xggj_227354/10159406.html
7.听信“网恋男友”利用软件漏洞赚钱,等到的却是骗子的杀猪盘陷阱!南朗的L女士就落入了这种陷阱,被诈骗了40余万元。 听信“网恋男友”利用软件漏洞赚钱 离异单身的L女士近期通过某交友软件结识了自称“林小杰”并且同样是离异状态的“单身人士”(骗子根据L女士的实际情况为L女士量身订造自身情况,让L女士产生同病相怜的感觉,取得信任),经过一段时间的聊天,两人于今年3月28日确定了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6/08/c3617449.html
8.“陌陌”交友遇陷阱女孩被骗一万多如今各式交友软件非常多,网络交友虽方便,却也充满了各种陷阱,这不,女孩蒋某就被“陌陌”好友骗了一万多元钱。 2017年4月份,被告人徐某通过陌陌软件结识了女孩蒋某,两人心心相惜,感觉有说不完的话。 被告人 徐某 好像是23岁吧,见过四到五次,后来聊了一段时间,正好经济困难,就找个理由问她骗了点钱 http://www.wjyanghu.com/yhw/hotspot/shlx/2018-01-30/3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