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数次更新的功能看到,支付宝这个老牌支付应用将之后的发展移向了“支付社交”。
近日,支付宝在加入“生活圈”之后又上线了“社交圈”的功能。
这项功能主要在于将具备相同爱好或相同目的的用户聚集在一起,以完整“支付社交”这一个属性。其中,也会有一些门槛较高的社交圈,如今天才爆发的“高端单身交友圈”。
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在支付宝客户端的用户搜索界面搜索“日记”,会出现“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两个“社交圈”。用户在进入这些圈子之前,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每个“社交圈”还设置有自己的管理员和严惩规则,如果在圈子内发表违禁内容,管理员有权删除其动态并禁言甚至拉黑。
当然,这些门槛比较高的群在运营上也会比一些完全开放的要好一点。
这些“高端交友社交圈”会定期举办线下交流活动,同时也为进群的用户定制交友服务。他们希望通过这种“从线上到线下”的延伸方式,拉近群众成员的关系,达到“交友”这个最终目标。
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对这个新“社交圈”的感受也是见仁见智。
网友北葵向暖表示:
玩儿了两天支付宝,觉得有些人为了求打赏发很多露骨的照片,秀胸、秀腿、秀臀、秀草莓的,其实为了那么几块钱没必要把自己表现得那么廉价,这也不是创建这个群落的初衷,而且会让社会对女大学生的评价更低更差。
而网友小马甲表示:
还有的用户想要尝试,但苦于自己达不到750分的芝麻信用分,被挡在门外。
从用户的使用体验来看,支付宝这次新上线的“社交圈”拥有很严格的用户划分规则:要符合身份定位,芝麻信用分必须达标。而如此细分的准入规则就反映出了支付宝想要获得的那一部分用户群体到底是谁。
早在今年6月,支付宝就已经把原来的“校园生活”升级为“校园圈”。除了原来“校园生活”的充值、支付、缴费功能,学生还可以在新的“校园圈”中获得兼职、优惠、生活动态等信息,将支付宝的使用场景从支付、消费拓展到更多的生活领域。
而以目前看到的“圈子”种类来看,还有“海归精英圈”、“美剧圈”、“脉脉互联网精英圈”等,这类人群的特点就是高学历、高收入、高信用度、高消费。
今年10月,蚂蚁金服通过内部邮件宣布:将支付事业群升级为“支付宝事业群”,下设包含用户及社区事业部、商家服务及开放平台事业部、支付宝技术部和农村金融事业部在内的四个部门。
其中,社区事业部的设立引人注意。这意味着支付宝可能要开始打造以支付、交易等场景为核心,兴趣、身份为基础的社群。
这一招不是突发奇想,早在今年8月,支付宝发布了9.9版本的客户端,加强了社交生活圈的功能。支付宝提出,未来将搭建基于同好的社群,以丰富其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
动作频频、一门心思要做社交的支付宝引起了用户的质疑:做好支付工具就好了,我根本不想用支付宝来当作社交工具。
支付宝为什么要“死磕”社交呢?
对于坐拥4.5亿实名用户的支付宝而言,要做到或做好这种“交友社区”其实并不是难事。
因为,芝麻信用等一系列个人评价体系都是量化用户信用度的凭证。支付宝通过实名验证和这些数据就能大概确定这个人大概的状况,再通过这些数据去设立门口或制作定制化服务,这可能也会成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或者也能满足这些“目的性”较强的用户。
但从另一方面看,支付宝要怎样去监管这些群体,有方向且在保持底线的状态下引导这群人去做一些适当的事、向着建群一开始的目标进发,这也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
(支付宝社交圈和FacebookGroup是倾向完全不同的两种产品)
总的来说,支付宝通过自身数据优势和用户需求而诞生的“支付社交”,或许是一种新型的社区运营模式。
而这些群需要更有效的监管,用门槛去阻挡“别有用心的人”是一种方法,内容控制也是另一种手段。只有这些都准备好了,这种社群文化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本文由刘莎、梁梦麟共同完成。
刘莎
编辑
凡是有助于了解“我是谁”的知识都感兴趣。
下一篇2016-11-2721:12
上一篇2016-11-2713:43
AllcontentismadeavailableundertheCCBY-NC4.0fornon-commercialuse.Commercialuseofthiscontentisprohibitedwithoutexplicit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