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的发展,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也跟着升级,越来越多人通过网络电信进行诈骗获取不正当利益,上当受骗的人也屡见不鲜,比如虚拟投资理财类诈骗、刷单返利类诈骗、虚假贷款类电信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等典型案例。
案例一
网络交友“杀猪盘”诈骗
案例回顾
XX县某镇居民Z女士报案称:其在网上认识一名男网友,该网友高大帅气,追求了Z女士一个月后双方成为男女朋友关系。后“男朋友”称其在“P*G”手机APP公司上班,该APP是炒股投资理财的,其有内幕消息可以让其高额获利,让其跟着下载APP理财,每天投钱进去能够获得不菲收益。Z女士试着投资,发现APP账户上每天都能获得大笔收益,于是不断往里投钱,投资了五十余万后发现无法登陆APP,“男朋友”也失踪再也联系不上了。
案例分析
“杀猪盘”诈骗:骗子们在国内婚恋网站以谈恋爱为名接近大龄男女,平日里的嘘寒问暖、谈情说爱就是骗子们口中的“养猪”,时机成熟,骗子们便会以网络赌博等为借口,“杀猪”骗钱。
诈骗分子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通过社交平台以交朋友、谈恋爱的形式攻陷受害人的心理防线,在“不经意间”透露自己”赚钱“的路子,诱导受害人进行投资、炒股,一经上当受骗,损失惨重。你当他(她)是神,他(她)当你是猪。
始于网恋,终于诈骗!网友教你投资理财的都是诈骗!
案例二
虚假征信伪冒官方客服诈骗
1.认真核实互联网平台客服来电
2.果断拒绝以影响征信为由关闭或注销账户的要求
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统一管理,任何机构或个人无权删除或修改,查询个人征信情况可以到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查询。
3.审慎回应添加好友共享屏幕的请求
添加好友共享屏幕是虚假征信类诈骗的固定套路,不要轻易下载视频聊天或屏幕共享软件与陌生人聊天,更不要在共享屏幕中进行银行账户操作,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4.严格禁止向陌生人转账或借贷
对于陌生人要求操作转账或借贷,坚决不予理会,并拒绝透露个人身份证件号码、银行账户、验证码、密码等个人信息。
案例三
虚假刷单返利诈骗
1、设置诱饵
骗子通过各种社会平台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支付额外提成,并打着“高薪”“轻松”“无风险”等旗号诈骗你入局。
2、开始钓鱼
当你与骗子取得联系后,会将你拉入他们的“刷单群”,里面大多数都是骗子的“托”,他们每日会晒出自己的“战绩”,看到这些你难免会心动,觉得可以试一试。这时骗子会叫你下载一个“购物APP”,谎称新APP需要刷单提高信誉,于是你就开始在这个APP中完成任务。
3、施以小利
起初骗子会叫你先完成简单的任务,大多都是金额比较小的单子,当你垫付后会立即支付给你佣金,轻易就提现到了自己卡里,此时你觉得这个APP十分靠谱,已经完全卸下了防备。
4、无度收割
当你开始尝到甜头卸下所有的防备时,骗子利用经典的话术,引诱你完成特殊高额任务,并承诺佣金加倍,而一旦你投入大额资金,骗子这时再也不会归还本金,也不会支付“佣金”,会以“卡单”“任务未完成”“操作不正确”等为由,继续叫你垫资刷单,这时你觉得不按他说的操作,本金很可能就回不来,于是继续刷单,被骗子“套牢”!
案例四
假冒电商客服诈骗
XX县某镇居民S先生,于2022年3月某日在家中,被人冒充物流客服,谎称其网购有一个包裹丢失,要对其进行赔偿。骗取其信任后,让受害人先缴纳“保证金”、“解冻金”等各种借口,S先生按照对方要求进行转账5600元。经本局公安民警努力,暂时追回5500元被骗资金。
“冒充物流客服诈骗”:就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网购买家信息及快递信息后,一是冒充快递公司客服以受害人快递丢失可进行经济赔偿;二是让受害人相信对方客服身份,再引诱其领取支付宝备用金,谎称领取退款过多,会被扣款让被害人惧怕,之后运用一环扣一环的话术诱导被害人按照其要求提供账户内余额,并完成诈骗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汇款,达到诈骗的目的。
1、正规的网购平台或物流公司退款都是按原支付路径自动退还,不需要开通任何业务以及填写个人信息,也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
案例五
虚假贷款电信诈骗
2022年1月5日16时许,T先生到XX派出所报案称:其于2022年1月5日15时许,在“速*版花呗”进行网上申请贷款时,对方以客服的身份以卡被冻结,需汇款解冻为由,让受害人按照对方的步骤进行操作被诈骗,被骗13万元。
“虚假贷款类电信诈骗”:这类诈骗往往利用资信不够理想的贷款人急欲取得贷款的心理,以无抵押、无担保、急速放贷等优惠条件,诱使受害人落入圈套,但实际上受害人并未能取得任何款项,反而被诈骗团伙骗走了自己的血汗钱。
如何辨别虚假贷款?
1.从贷款资质要求上辨别
诈骗团伙往往会把贷款的要求条件压到最低,甚至不做任何要求,在办理贷款的程序上也极为简单,只要贷款人提出要求,他们都会一口答应。
2.从办理贷款程序上辨别
任何银行贷款和正规网络贷款机构,从来不会叫先打款的,而诈骗团伙往往会以利息保证金、银行流水验资、银行卡号错误冻结、手续费、先交利息等各种理由,要求贷款人把钱转入指定账户。
3.只需身份证就能贷款?
抵押贷款都是需要有抵押物的,而无抵押贷款也是需要借款人拥有稳定的工作、银行工资流水,还有良好的个人信用才能成功申请。完全不存在只用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获得贷款的这种情况。如果你在申请网上小额贷款的时候,对方说凭身份证即可获得贷款,那么对方肯定是骗子,千万不要上当。需要重点提醒的是,虽说网上贷款可以在网上提交申请资料,但是最后一般都会选择面签合同,所以对方说“无需见面,传真合同”,真得好好思考,千万别中了圈套。
4.利用网络搜索辨别
知道贷款公司的名称,可通过网络搜索到该贷款公司,或查找该贷款公司APP时进去会看到该公司信息,问下客服你的办理进度和基本信息。骗子总是“碰瓷”正规APP,利用名字相似、不易识别的特点,欺骗大家下载,务必引起重视。
案例六
冒充公检法诈骗
1.要让事主最终相信自己确实涉及案件,骗子会使用一些道具,例如给事主发假警官证、“通缉令”等。
2.骗子无论一开始冒充哪个单位,最后都会回到身份信息被盗用需要联系公安机关解决。
3.骗子为了能够成功实施诈骗,一定给事主制造一个心理或者物理上的密闭环境,避免因为他人的介入造成事主在骗局中清醒。例如:保密不能告知他人、手机开呼叫转移、购买新的手机号使用,到酒店或KTV开房等。
4.要求事主将资金转入对方提供的,所谓公安机关的“安全账户”内,进行资金核查。
警方提示:
2.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不能随意告知他人,也不能在陌生网站上进行填写。
3.公检法机关没有“安全账户”,凡是要求把钱转入“安全账户”的都是骗子。
5.如果拿不定主意,要通过拨打110或者到属地派出所进行咨询。
案例七
注销“校园贷”诈骗
由于诈骗人能够准确说出对方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名称,甚至消费记录等隐私信息,容易让学生放松警惕。有的诈骗人还主动将自己的身份证件、工牌等信息向学生展示以获取信任,导致学生最终将从网贷平台提现的借款全部转入骗子提供的名为“清查账户”,实为诈骗人的个人账户。
罗城法院提醒:
请大家下载“国家反诈”app,保护自己的钱袋子
罗城法院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杀猪盘"揭秘:"甜甜的恋爱",小心掉进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