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净网”“清朗”等系列专项行动展开,头部的社交平台都开始懂得爱惜自己的羽毛,对于用户的监管越来越严格。
但还是有非常多的社交APP游走在灰色地带,其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畸形生态!
比如我在手机应用市场输入“社交”进行搜索,就能看到非常多交友、婚恋社交软件。
当我点开她们的资料后,发现这些女性用户的颜值和身材都非常好。
仿佛全国的美女都集中在这些社交软件上,而且她们还表现出迫切渴望拥有爱情。
在这些“尤物”的围攻之下,想要真心交友的男性很容易沦陷,甚至还会产生“人生高光时刻”的错觉!
殊不知,一旦男性用户有了这种心理,就已经掉进了社交软件精心为他们准备好的陷阱里。
当男性用户面对眼花缭乱的美女,按捺不住内心狂喜想要回复她们消息时,会被告知需要为爱充值。
因为回复对方的每条信息都需要消费3个金币,也就是0.3元。
除了文字聊天,这些“美女”用户还会不断诱导男性用户进行视频。
因为相比于文字聊天,视频的收费价格需要40金币-200金币每分钟(4元-20元)。
随便聊半个小时就要花费上百大洋,让你真真切切地感受一下什么叫一寸光阴一寸金。
而根据平台的规则,女用户通过诱导男性用户进行消费,可以享受24%的收益分成。
因此,她们为了掏出男性用户的钱包无所不用其极,打招呼的方式一个比一个露骨,一个比一个擦边。
不仅让男性用户直接叫她们老婆,还发各种充满性暗示的消息。
比如问你房间隔音效果好不好、出租半张床问你来不来,言辞裸露到直击男人的那点小心思。
还有更恶心的,内容太过于低俗我就不摘录了,兄弟们自己看图。
甚至有些平台对这些女用户的管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们会在视频时故意擦边露点,以此吸引男性用户不断充值消费。
在这种有利可图的运营模式下,自然而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1、社交软件公司打着交友、婚恋等名义开发APP;
3、女用户有的是个人自愿入驻平台,有的则是第三方“工会”以低门槛、高收益、当日结、在家办公招聘的专业聊手;
4、陪聊员入职后经过简单的培训,就以“性暗示”、“谈恋爱”等话题不断诱导男性用户充值金币给自己发信息、打视频、刷礼物。
最终由社交软件公司对男性用户充值消费的资金进行利润分配,没有工会的陪聊员则可以直接在APP上进行提现。
平台、工会、聊手,三方各取所需,所以这些社交软件上自然没有多少真实用户存在,几乎都是一群敖敖待捕的狼在等待猎物上钩。
在这些女性用户大尺度的引诱下,会有多少涉世未深的人进行充值可想而知。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这种聊手如此明目张胆的进行诱导充值,难道不违法吗?
根据我的了解,陪聊行为是否违法要看属于下面哪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双方你情我愿,正常陪聊并收费是“不违法”的。
第二种情况:在有偿陪聊的过程中,文字、语音、视频出现黄赌毒、裸聊等内容就涉嫌违法犯罪。
第三种情况:陪聊以聊骚、裸聊、恋爱、约会等幌子故意诱导用户花钱充值,无论是进行文字、语音、视频等形式的聊天,还是要求刷礼物等行为,都属于涉嫌欺诈。一经查实,陪聊员和平台提供方,都将以“诈骗罪”论处。
很明显这些聊手都已经在违法犯罪的范畴之内。
这也是为什么社交软件频频出问题却仍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这点,越来越多使用相同模式的社交软件出现在各大应用商店。
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正经的社交软件反而无法生存,只能铤而走险朝“擦边”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然而社交软件一旦违背了交友的初衷,换上了黄色的皮囊,又能够走多远?
同时也奉劝那些爱玩社交软件的人,想要交友也好,想要恋爱也罢,聊天就聊天,千万不要付费聊天,真正的美女不愁找不到对象,真爱也不需要你疯狂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