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京启动,今天安全周迎来“青少年日”。
当前,国内网民规模已突破6亿,据估算,16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数量约占两成,即1.2亿左右,由于年龄的特殊性,青少年网民的上网安全也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国内首份《青少年上网安全分析报告》指出,青少年上网面临“三诱惑一威胁”,色情拜金等网络不良信息、手机游戏、网络兼职成为三重诱惑,而绝大多数中小学网站存在漏洞,则可能导致青少年信息泄露,威胁人身安全。
诱惑一:色情暴力冲击感官拜金主义腐蚀心灵
网络不良信息是青少年上网遭遇的最大挑战,也是绝大多数家长特别担心的问题。由于青少年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时期,自我把控能力以及是非辨别能力不强,如果接触到色情、暴力、赌博等内容,则可能导致模仿甚至沉迷,影响身心成长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同时《报告》显示,网络中有关代写作业服务、出售考试答案等信息也屡见不鲜,如果青少年接触到这些信息,久而久之则可能使青少年形成“有钱就能解决问题”的拜金主义思维,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十分不利。
诱惑二:不让去网吧?我用手机也能上网
目前,国家明令禁止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其初衷一方面在于网吧社会人员复杂,容易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是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学业。
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手机网民比例达81%,而这一数据在青少年群体当中可能更高。在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今天,用强制手段阻止青少年上网已经不再可行。
社会学家指出,互联网中诱惑太多,如何教会青少年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需要从家庭教育入手,粗暴的禁止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
诱惑三:兼职欺诈盯上少男少女
过惯了家长限制零用钱的日子,突然有一个赚钱的机会摆在青少年面前,你觉得他会动心吗?《报告》显示,在曾经遭遇过网络欺诈的青少年中,有27.2%是受到兼职诈骗。不法分子以在线兼职(水军)、或者线下兼职销售等为名目,许以高收入吸引青少加入,骗取保证金、资料费等费用,甚至一些所谓线下兼职与不法行为有关,对青少年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虽然由于购买力原因,青少年并非网购欺诈的主要目标,约为1.8%,但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以及典型的特征。《报告》显示,少男比少女更易被骗,其网购被骗比例比女生高出64%;而网络欺诈信息的主要途径来自社交工具与搜索引擎,恰恰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途径,低价、打折电子产品、游戏装备等,都是骗取青少年钱财的诱惑与陷阱。
威胁:中小学教育类网站半数以上存在安全漏洞
据360网站安全检测数据发现,国内56%的中小学网站存在安全漏洞,其中32%的网站存在高危安全漏洞。存在高危安全漏洞的网站,很容易被入侵、拖库和篡改。值得注意的是,7.2%的中小学网站已经被篡改,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和山东等沿海省市。
专家认为,中小学网站如果被黑客植入钓鱼页面或者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可能对学生和家长产生负面影响;而如果网站服务器被拖库,则可能造成大量学生信息泄露,造成更多严重后果。
经过360网站安全检测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中小学网站普遍存在三大问题:普遍缺乏专业的管理措施;教职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建站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对此专家建议各中小学提高对自身网站的安全重视程度。
延伸阅读
关爱青少年,安全上网10大秘籍
为了让青少年更好、更安全地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我们从提高自身防范意识的角度,提出了十条建议。
以朋友圈为例,首先点击“找附近的人”功能,然后选择“清除位置信息并退出”。最后在设置项,关掉“允许陌生人看10张照片”的隐私设置。
3.慎用公共场所免费网络
近八成(78.4%)青少年曾使用移动终端上网,其中每天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比例达23%,高于电脑上网比例(19.5%)。现在青年人聚会,到了餐厅或者咖啡馆,要做的第一件事已经不是点东西了。而是拿出手机搜索店里的免费无线网络。很多店也会在门口贴出“店内有免费WiFi,也就是有无线网络覆盖”的标志,用这个来吸引更多人光顾。
而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这一点,在公共场所用一台电脑、一套无线网络及一个网络包分析软件就搭建了一个不设密码的wifi。如用户使用该wifi,不法分子就可以盗取手机上的资料。
4.不乱扫二维码
但是不能轻易“见码就扫”,扫二维码在线购物、支付时更要谨慎。最好可以在手机上安装二维码检测工具,这类工具可以自动检测二维码中的信息,从而判断其是否含有安全威胁。
5.小心恶意软件
6.禁用游戏内置收费项目
谈到青少年就不能不说游戏,现在的人们逐渐已经习惯在闲暇时通过自己的移动终端来进行游戏娱乐,但是玩游戏的同时也有几点要注意。
7.网络购物应谨慎
享受便利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以下几点:一定要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支付;认真核查卖家信誉度,不要被刷出来的高信誉所迷惑;不要被低价迷花眼,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票据、聊天记录要保存;收货后要当面拆开确认。
8.合理使用网银
9.山寨APP防不胜防
“我躲过了粤利粤,分清了营养抉线,能认出康帅傅、脉劫、王老古,却无法看清楚这些APP。你能吗?”这样一条充满无奈的微博在网上被广泛议论。
以“淘宝”APP为例,有的山寨版只是将正版的橙色改成了橘红色,除了色差之外,客户端标识细节完全一样;有的山寨版则只是把标识上的“淘”字换了一种字体。而且,这些软件下载次数并不低,有的甚至有十几万的下载量。
10.游戏装备小心买
休闲娱乐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我国,上网人员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15.8%,休闲娱乐是他们上网的最主要目的,而网络游戏是互联网休闲娱乐方式中最吸引人的一种类型。中国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
对于网络游戏,有六成以上的同学表示平时都会玩,更有二成以上的同学是经常玩的,只有二成的同学是从不玩网络游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