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假靳东”一词上了热搜,这样的闹剧,撕开了一道口子,让我们看到了短视频世界的另一面。
一位六旬女士黄月(化名)自称在抖音上结识了男演员靳东本人,在“靳东”的召唤下从江西到长春找他(靳东是山东人),当地派出所在她丈夫、儿子的恳求下,善意撒谎说“靳东已经离开了”,黄月才不得不回家。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黄月并不是简单的追星族,她自称是正在和靳东谈恋爱,“他向全国人民宣布了喜欢我”,“我的好、我的美、我的人、我的心、我的善全部被他看见了”……
随着报道的深入,我们恍然发现,自认为熟悉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竟然不止有“假靳东”,还有“假董卿”、“假马云”、“假刘德华”、“假黄晓明”……伪明星账号背后的骗局这才逐渐浮出水面。
这些假明星视频的手法大同小异,利用简单的合成技术,自称是靳东等明星本人,虽然画面粗制滥造、直播内容乏味到只有一张明星照+播放土味歌曲,整个骗局几乎可以用拙劣来形容,大多数互联网用户都能一眼看穿。
一位网友对深燃表示,此前她爸爸在快手刷到了马云的创业类视频,称马云团队要帮穷苦人致富,30天能赚几千,但是需要先交1700元入场费。她爸爸对此深信不疑。另一位网友则表示,她爷爷点赞了一条和董卿有关的短视频后,平台根据算法推荐出一大批“假董卿”,导致爷爷沉迷其中,最后她不得不把账号注销。
原来被互联网所遗忘的中老年人,被投资人商家忽视的中老年情感市场,被骗子们挖掘到了。
“虚假明星视频几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业内人士对深燃称,不只是靳东,包括刘恺威、杨幂、胡歌、王凯、黄晓明等有一定国民知名度的艺人明星都会被做成此类视频。
“在流量时代,只要有流量就能做成很多事情。这些短视频账号利用虚假明星身份聚粉,账号获得流量后,就可以直播带货、可以转手倒卖变现,甚至直接诈骗骗钱。”他表示。
粗制滥造的“假靳东”们
“我妈妈从两个月前就沉迷于‘假靳东’了,说大明星天天跟他聊天、连麦,让她点赞,后来我们跟她说是骗子,她还不信。”一位网友在“假靳东”新闻上热搜后这样发微博吐槽。
无数的网友同样是在“假靳东”事件被曝光后,才后知后觉,自家的爸妈不知何时开始沉迷虚假明星视频,而且发现中老年人追起自己的idol来也同样疯狂。
原来,不少带“靳东”关键词的账号,见套路曝光,迅速改名。还有的账号可能是怕有些中老年人不认识或者打不出“靳”这个字,直接将账号名改成“勒东儿”。甚至还有的账号,头像是靳东,但账号名改成了“弟弟爱姐姐”。
不管怎么改名,内容换汤不换药。
这些“假靳东”视频画面大都粗制滥造,背景多是将靳东本人照片与各种风景图P在一起,色彩大红大绿,喜庆热闹。
“一打开抖音全是这些‘假董卿’,爷爷也经常沉迷其中,根本停不下来,最近我不得不把账号注销了。”若曦表示无奈。
“假靳东”图什么:骗流量、骗感情、骗钱
“弟弟,你是明心(星),我是个农村女子,不能和你合拍。”
“其实姐姐一直把你放在心里,因为姐姐长在农村山沟沟里脏兮兮的,所以姐姐不敢叫你当我亲弟弟,很害羞,现在听到弟弟说这句话姐姐或者大半辈子已经满足了。”
在这些“假靳东”视频下,“姐姐们”努力地回复着,语句不通错别字遍地,但真情实意,让人看了心酸。
“我奶奶自从买了智能手机下载了各类短视频就沉迷其中,我奶奶还和我妈说,她看到‘靳东’卖贵妇膏,用完脸上没有皱纹,100多买一送一,就希望我妈妈给她买,我们一个劲儿地劝她这是假的。但是她根本不听。”另一位网友说。
然而真心付出背后,“姐姐”们都成了账号背后商家们镰刀下的韭菜。
业内人士小丽对深燃表示,这些视频基本都是普通剪辑软件生产,抠出人像,加个背景音乐就能完成,成本非常低廉。
小丽之前所在的公司主要做直播带货。“抖音带货必须要一千粉才可以上商品链接,所以有些账号会想尽办法吸粉。而且这种‘假靳东’的视频涨粉非常快。”她透露。
但实际上,有不少网友透露,这类直播带货卖的大多为三无产品,比如没有合格证的洗衣液,品牌叫“富婆霜”的化妆品。据江西都市频道报道,这类型账号的直播里往往卖的是不知名的成套护肤品、各种日化用品等。
“假靳东”登上热搜后,或是短视频平台监管力度加强,此类账号的直播带货暂时隐匿了起来,深燃没能进入到此类带货直播间。
“除了直播带货外,在流量时代,只要有流量就能做成很多事情。”小丽认为,有些账号就是用来起号的,把号做大再卖出去。
据她介绍,不只是靳东,包括刘恺威、杨幂、胡歌、王凯、黄晓明等较有国民知名度的艺人明星都会被做成此类视频。深燃发现,有一定国民知名度的企业家马云,也被骗子们盯上了。而为了流量与涨粉,除了欺骗感情外,不少账号甚至打起来直接付费的生意。
Lisa对深燃透露,此前她爸爸刷快手的时候看到马云的创业类视频,并且对此深信不疑,认为马云可怜穷苦人,要带穷苦人发家致富。“这些视频里宣称马云团队要帮你致富,30天能赚几千,几个月能成为亿万富翁,但是需要先交1700元入场费。”
Lisa一直在努力劝说爸爸“这是骗人的”。“但我爸不听,不过最后因为他太抠、不想交钱反而躲过了一‘劫’。”她回忆。
中老年人为何轻信骗局
明明粗制滥造到一眼就能识破,却能在这些姐姐们面前以假乱真,让她们投入真情实感,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诚如另一位网友所言,“其实看完这些我心里很难受,很多老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平时可能家人给的关心也少,生活上不如意等等,让他们更加空虚,这个时候出现这种骗局就容易掉进去。”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窦东徽对深燃分析,“假靳东”账号的操控人存在明显的欺骗行为。而老年人由于上网经验少、信息渠道单一,以及认知老化的原因,很容易轻信他人。
值得深思的是,这种假到离谱的骗局,经常上网的多数人可以一眼识破,但老年人群体不同,现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社会距离他们太远了。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向深燃解释称,这是因为老年人与互联网社会存在着数字鸿沟。
以前数字鸿沟的形式是指中老年人不会使用互联网产品,现在更多是指,他们会用了,但不知道内里的文化,辨别不了隐藏的骗局,而正是因为他们会用互联网,反倒更容易掉进类似的陷阱。
责权方面,朱巍称,这些视频采用的是AI合成技术,技术本身没有问题,“当下,大家基本遵守着这样一个原则,即当技术是用作非实质性侵权用途,就是这项技术研发出来本身并不是真正用来违法或侵权时,技术本身意味着中立”。
如果出现问题,更多的是使用技术的人有问题,提供服务的平台本身也就无需承担责任。“但如果平台应知或明知这项技术存在违法或侵权的情况,不采取措施,是需要承担责任的。”朱魏表示。
这样的短视频闹剧,撕开了一道口子,让我们看到了高速飞转的现代社会的另一面。
截至发稿,深燃发现“东弟弟”和部分“假靳东”账号都已经消失了,只是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变身成其他明星,再次出现在姐姐们的信息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