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

进入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调查名称:

调查目的:有助于人们了解和容观看待当代中学生的网络聊天交友状况

调查步骤:

A:制定计划,确定调查对象,然后在组内进行人员分组,分配任务。

B:收集资料,做好记录。

C:整理资料、组内成员集中交流。

D:分析问题、结论、建议。

一项覆盖北京、上海、广东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已经完成,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本周发布了这项调查结果。网络聊天已经成为中学生特别是城市中学生建构人际关系的一种十分普遍的方式,并可能对其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成人凭感觉交友

许多家长和老师之所以反对孩子网聊,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他们交友不慎或“轧坏道”,所以不仅严加提防,还会把网聊看作洪水猛兽。然而调查表明,约半数的中学生倾向于选择“坦诚”“幽默”和“文明”的人作为自己的网友。年级越高且家庭背景为城市的学生,越在意网友是否幽默、是否文明、是否有才华。女生更在意网友聊天时说话是否文明,在遇到说话不三不四的人后会马上删除。中学生大多选择比自己年龄大5至10岁的人作为网友。约9%的人表示最看重网友的素质,17%的人看重的是网友的才华,19%的人看重对方的外貌,31%的人看重人品,其余的学生则是凭感觉交网友,“聊得来就聊聊,聊不来就分手”。

心事不愿与父母说

网聊负面影响很大

建议:

1、要有较高的分辩能力,要选择文明、高雅、有才华的人

2、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中“朋友”的言论,不要被他们传播的信息或情绪影响

3、不要对网络和网友有依赖心理,这样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4、不要常到网吧里同网友聊天,想一想!你坐在网络时你的父母正在做些什么。

过程:1制定调查表2发放调查表3整理调查表4讨论分析总结5写报告

情感体验: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发现了中学生更多的交友现状,更明白了同学间的关系,使我们懂得如何去珍惜周围的同学。

关于本次发放的调查表:共发放100张,收回有效问卷91份,共180人次参与调查

结论分析:

1交友是你是主动还是被动

有112人选择主动,有62人选择被动。

分析:现实中由于性格原因,从而使有的学生出现被动交友的现象。比较正常。

2.你是否在意所交朋友的性别。

有34人选择在意,有136人选择不在意

分析:这表明学生交友随意!

3.你喜欢通过什么渠道认识新朋友

有13人选择了亲戚朋友介绍,有8人选择网上认识,有2人选择报刊杂志上的交友区,有120人选择自己主动认识,有32人选择其他

分析:表明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交友。

4.你是怎样巩固你的友情的(多选)(尤其是对那些与你空间距离较远的朋友)

5.你交朋友时看重什么

有22人选择兴趣爱好,有116人选择为人品德,有2人选择地位权势,有66人选择性格(开朗、内向),有13人选择其他

分析:表明表明学生年代交友德为主,性格相近也是一个重点。说明中学生交友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6.下列哪种因素影响会影响你决定是否交这个朋友

有12人选择家人对他的印象,有50人选择朋友同学,有51人选择没有什么会影响我,有66人选择其他

分析:表明学生朋友们的自主性都较强,但不是一味盲目的自主,而是以父母意见为参考,加之自己的判断做出决定。我们想这个选择可能体现出当今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也表示了当今学生们在交友方面是比较理智的。

7你怎样看待自己所交的网友

有66人选择区别于现实中的朋友,有40人选择和现实中的朋友一样,有73人选择只是随便聊聊

分析:这表明大部分有同学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所交的网友。

8与网友聊天时,会说真心话吗

有24人选择,有,23人选择不会,有129人选择视心情或情况而定

分析:能够通过网络来适当调节自己的心情。

9会与网友见面吗

有24人选择会,有120人选择不会,有57人选择其他。

分析:大部分学生对网络交友有心理防备。

10在内心不愉快时是否会找一个特好的朋友倾述

有127人选择会,有34人选择不会,有18人选择其他方式

分析:表明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对好友的倾诉来减少内心的痛苦,或者寻求好友的建议。

11当你和一个怪癖的人交往,引起别人的闲言碎语,如何

有130人选择不理睬他人看法,有1人选择停止交往,有49人选择适当疏远

分析:表明学生有自己的交友主观,三分之一的学生会看重别人对自己所交朋友的印象。这一现象我们普遍。

12你喜欢交哪样的朋友(多选)

有133人选择同龄的,有62人选择大点的在校学生,有18人选择社会青年,有18人选择小自己一些年龄的,有33人选择其他

分析:大多数人喜欢结交同龄朋友,这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的活动范围还局限于家庭和学校中,平时接触较多的主要是同学,这也限定了他们交友的范围。

总结:1、学生自身因素

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转化过程之中,他们的生活范围开始扩大,对周围的社会有了更广泛的接触,同时他们心理和生理上也逐渐成熟。他们急于表现出成年人的种种特质,却又在许多地方难脱少年的稚气,如他们模仿着成年人的行为,但心理上却有着青少年儿童的幼稚。

而同学自身的认知,情感,性格,能力也是决定他们交友状态的至关因素。诸如:因为社会阅历有限,中学生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认知上容易片面,同时,他们常以自我要求来确定择友标准,一旦和自己想法不符,就造成交友障碍;再由于他们感情丰富,情绪起伏太大,很容易在交友上大喜大悲,也容易造成友谊不牢固;还有不少学生缺乏交往的成功经验,想交友苦于没机会,想关心人不知从何做起,想表达心声却开不了口,词不达意;尤为注意的是,学生的性格对交友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热情,真诚,善良,幽默……的人更受同学喜欢;自私,冷漠,贪婪,小气,易怒……的人存在交友障碍,而前一类人在同学交往中掌握主动权,后一类人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是被排挤和孤立的对象。

还有就是性别在交友障碍上也存在不同表现。女生存在的交友障碍比例要高于男生,有科学表明,女生生理和心理都要成熟于同龄男生,而且经常会有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在行为上也不够男生主动,这些都容易造成她们对朋友关系的困扰。

同学的从众心理也容易造成交友不当。如“别人交了怎样的朋友”“社会上存在怎样的交友风气”“影视剧中是怎样的朋友义气”这些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没有自我甄别,筛选,因而误交朋友。

2、家庭因素

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学生在家中受到过度的溺爱和保护,当他们离开家人,独自在集体中去与人交往,就会变得手足无措。他们只是一味地要求被照顾,被给予,而不会主动地关心,照顾他人,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因此,在同学交往中轻则被冷落,重则被打击,受指责。可以说是家长的不放手,过分呵护造成孩子交友障碍。

除了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外,家人之间及家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也影响着孩子的交友状态。一个开明,热情,友善的家庭氛围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热心,善良的;对人霸道,不讲理,爱占小便宜的父母,孩子的交友也会不顺畅。因此,家长言行的示范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学校因素

“成人和成长”教育,学校的侧重点还是在“成才”上。学校更注重学业教育,关于学生交友,只要是不违反学校纪律,不严重影响学生成长,一般不作过多干涉。即便出了状况,也是班主任口头批评教育。学校缺乏有效,集中系统的交友心理辅导以及交友行为矫正,在这一领域的教育较模糊,漠视。

4、社会因素

现在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传播越来越迅猛,同学们虽身处校园,但也会通过报刊,传媒对社会上不良现象“耳濡目染”,尤其社会上提倡的交朋友就是为了钱,为了日后好办事,为了哥们义气,这些对同学们冲击不小,于是便纷纷效仿。在这种强大的意识灌输下,家长和老师的正面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

而近几年网络的普及也为同学们广泛交友提供便利,只是网络的虚伪性,隐蔽性造成朋友间不确定,不真诚,不安全,也是交友的又一大隐患。

关于中学生交友的建议

中学生应该怎样正确交友这是在调查中同学普通渴求解答的问题。我想除了自身之外,更多的是要靠老师,家长,学校共同教育和疏导。

1、学校方面

建议学校应该开展好对中学生交友心理辅导教育。学校既要帮助学生树立“朋友间应该有共同理想,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正确朋友观,又要结合学生交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辅导,并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广泛的示范教育,让学生或引以为戒或体会效仿。

作为老师,是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对象,应以自身经历为范例,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引导。尤其我们的老师性格各异,风采独特,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起到示范教育。同时老师对学生的交友引导上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深入分析学生交友障碍的综合因素,深入学生心灵,而不能以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孩子交友心理。

同时,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班集体尤为重要。让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交友动机,在融洽的交往中都获得满足。通过开展班级联谊活动,组织探讨友谊话题,表彰“互助,友爱,团结”的典型等,让同学们在行为上互相作用,性格上互相影响,感情上互相交流,认识上互相沟通。

总之学校应成为学生交友的乐园,及精神补给站。

2、家长方面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道路的设计者。因对孩子最为了解,所以在孩子成长每个阶段,应适时向孩子提出交友建议,为了孩子绘制友谊蓝图,分析不同的交友后果。

家长应重视自身行为对孩子的熏陶或影响。家长首先要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其次要全面关心了解,掌握孩子交友的内容和心态,对于孩子出现的交友问题及时发现积极干预;接下来是耐心细致引导,并非一味要求,喝斥,以著名的友谊范例进行引导,注重孩子修养教育,同时应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帮助孩子分析交友的成败得失。

3、社会方面

现在全社会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而这其中一项就应该重视对青少年交友心理教育。一方面整治社会环境,消除不良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为青少年提供课外活动场所,如社区,街道创建图书室,活动中心,兴趣班等,让中学生在有益的活动中健康交友,与同龄人真诚交流。同时,有条件的社区可以邀请专家,心理医生,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交友讲座,心理辅导,也可协助学校,家庭对有交友问题的孩子进行跟踪引导。

总之,全社会共同重视,齐心协力,积极行动,一同为中学生正确交友肃清一切障碍。

调查反思

我们中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希望,务必要和周围的世界和他人发生联系,而中学阶段的同学关系的良好建立也将为我们今后的人际关系的创建形成一定影响。就现阶段来看,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利于同学之间的情感沟通,信息交流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于我们情绪的稳定,心理的健康,以及良好个性的形成。更长远地看,交友能力也体现了一个人在群体中的生存能力,心理成熟度,心理状态和受欢迎程度。

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交友有一番深入思考,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要学会洞察周围的交友现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寻找真心朋友,应该真心付出,学会宽容,懂得欣赏,去珍惜每一份友谊;对自己每一个朋友都要心存感激,相信每个阶段的朋友都会是自己一笔宝贵的财富!

THE END
1.网络友谊:青春期孩子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建立降友谊教育网络社交心解决冲突:教导孩子如何处理网络友谊中的冲突,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解决问题,维护友谊的和谐与稳定。 四、家长和学校的角色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 家长应了解孩子在社交媒体上的活动,与他们保持密切沟通。 鼓励孩子参加现实中的社交活动,培养面对面交流的能力。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Q3RPV705562FAT.html
2.线下交友平台和婚恋平台区别线下婚恋交友平台运作方式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的婚恋交友平台越来越火,而线下的交友方式似乎被许多人慢慢遗忘了?走进婚恋交友市场,你会发现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之间有那么些微妙的差别,它们就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交际方式——一个是虚拟世界的繁华都市,另一个则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广场。 http://www.wedating.cn/hunl/47925.html
3.网络陌生人交友APP对比评测微信陌陌比邻各有优缺点为纪念刚过去的情人节,今天就为微信、陌陌、比邻,这老中青三代的陌生人交友app来一个横评,说说它们之间的异同和优缺点。 横评对象是它们现在的最新版本,分别是5.3版的微信,5.0版的陌陌和3.0版的比邻,测试平台是安卓。陌生人交友的核心不外乎找人、找话题和搭讪3个部分,所以此次横评会针对界面和交互、特色功能、陌生https://blog.csdn.net/kiss_m_2020/article/details/42582921
4.网络交友的利与弊调查问卷10、你对网络交友的看法是什么? A.网络扩大了我们的交往面积,这是一种好的交友方式B.网络是虚拟的,这是不好的交友方式C.说不清D.无所谓 11、你渴望网上交友吗? A.有B.从未C.可能吧D.无所谓 12、你为什么会选择网络交友 扩大交际圈不喜欢和现实中的人交往其他 13、你经常使用的网络交友工具? A.QQB.微https://www.wjx.cn/xz/126475517.aspx
5.浅谈网络交友的弊端师生随笔浅谈网络交友的弊端 保定七中语文教师 袁野 网友,是近几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一个产物,一种特殊的朋友。与一般意义上的朋友的不同在于:是通过网络媒介物如QQ,微博微信等手段相识乃至相知的,现实生活中见面较少或根本没有见面。 那么网络交友和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交友有什么区别呢? http://www.hbbdqz.cn/?m=show&cid=8&id=2520
6.网络交友的7个小技巧交友6大安全注意事项→MAIGOO知识网络交友的7个小技巧 交友6大安全注意事项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交友途径,网络交友不同于现实,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网络交友技巧,比如交往前先礼貌性打个招呼,交往时选择合适的聊天话题,比如兴趣爱好、生活趣事、城市风景、各自的朋友等等。网络世界毕竟十虚拟世界,还需要注意安全,那么怎样安全交友https://www.maigoo.com/goomai/104219.html
7.网络交友使你焦虑还是放松?网络平台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友模式,它让我们超越了现实中交友的局限,可以大胆的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大多数工作忙,下班都累了,很难拓宽朋友圈,网络社交,甚至不需要出门,就可以找到一个心仪的Ta,或是知心好友。 2弊:越社交,越孤独 很多时候,对一个内向、害羞或是容易焦虑的人,如何交流简直是一个恒古不https://www.douban.com/note/856886149/
8.网络交友利弊辩论赛(全文)网络实实在在的开辟出了一个崭新的交际渠道;拓宽了我们的交际范围。其次网络那与生惧来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交友有如“雾中花,水中月”有人认为正因为如此,它看起来才格外美;它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好奇与表现的心理。网络交友为我们的生活开辟了新的空间。它让我们超越了现实中交友的局限,https://www.99xueshu.com/w/hex3brqj5l69.html
9.关于青少年网络交友的利与弊3.问卷调查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青少年们对“网络交友”的态度,进行分析。 4、讨论法。 (1)把文字资料和图片进行分析并做成美篇,分享给师生,让大家认识到网络交友所带来的影响。 (2)小组成员互相沟通,分析青少年们喜欢“网络交友”的原因,分析“网络交友”的危害,总结出如何理智对待网络交友的方法。 https://www.meipian.cn/51lbbs3d
10.14款澳洲社交软件和平台推荐2024年8个海外华人交友婚恋网站及软件推荐(各平台优缺点对比+费用参考)-最好的国际交友网站! 2024澳洲交友网站有哪些?- 相亲,婚恋,交友等,澳洲华人交友网汇总! 2024正规国外交友及婚恋网站推荐(优惠码+50%返利)-遇到你喜欢的人和喜欢你的人 2024年澳洲常见的11种境内及跨境转账、汇款方式总结与对比(附额度+到账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5808954
11.辩论赛网络交友弊大于利.doc该【辩论赛-网络交友弊大于利 】是由【花双韵芝】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辩论赛-网络交友弊大于利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辩https://www.taodocs.com/p-824108017.html
12.区委政法委2.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友观,理性交往 在使用社交软件进行交友时,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法治认知和安全防范意识,理性使用社交网络软件,选择正规的社交平台,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在源头上防范社交网络犯罪侵害的风险。 3.注重现实交友,降低对虚拟网络的依赖性 网络交友存在一定的虚幻性和不确定性,公民应当积极面对现实生活,在https://www.bj148.org/wq/qwzfw/202011/t20201111_1589338.html
13.网络交友利大于弊仍是弊大于利.docx网络交友弊大于利反方:这那么辩题,我想到一句话:“网络交友提供了一切可能,也提供了 一切问题的可能! ”从现实来看,网络交友引出的短处能够说是惊心动魄的, 具体表现有三:一、假话林立。网络是虚幻的,没有人也没有方法对网上的“个人资料”进行 审核。最为经典的一句话确实是:没人明白坐在电脑前的是一条狗!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207/8025013137004052.shtm
14.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作文(通用14篇)设计目的:观看图片,创设情境,激发疑问,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的经验基础之上,有言有语、可言可语;开放的问题导入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交流欲望;又能启发学生对网络交友的思考。 听同学们刚才说了好多,也说得非常好,通过你们刚才说的我发现你们课前查阅了很多关于网络交友的知识,在同学们刚才谈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g4grs.html
15.网络交友平台安全吗?什么人容易掉入网络交友陷阱?在哪些情况下,容易掉入网络交友的陷阱?67.0%的受访单身青年指出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哪有那么多骗子”;58.5%的受访单身青年认为是“恋爱脑”,对方说啥都信;57.2%的受访单身青年觉得是过于天真,以为遇到真命天子/天女;43.5%的受访单身青年指出是警惕性弱,被糖衣炮弹攻陷。 https://m.gmw.cn/2024-05/31/content_1303751039.htm
16.社交软件的分类好处与坏处开发运营成本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社交软件分为好几种不同的类型。社交软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改变了交流的方式,也增加了娱乐内容,但过于依赖也会容易与现实生活脱节。下面本文从社交软件的类型、优缺点、开发、运营等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相关内容。 社交软件的分类https://www.cnpp.cn/focus/4336.html
17.预防性侵害,警惕“网络交友”危害南方+随着手机、游戏等不断普及,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交友”方式对未成年人进行诱骗,在取得信任后实施性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为了让孩子合理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提防网络交友,学会辨识性侵害,本期通过以案说教、以案普法的方式,帮助家长和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筑建保护自己的“防火墙”,远离伤害自己的性侵害。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8/17/c8003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