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8年中国运动健身APP活跃用户规模预测
1.1.3市场规模
“互联网+”概念自提出以来,迅速成为传统行业寻求转型的重要参考。体育行业也不例外,资本的注入和商业巨头的布局使得不断细分的体育产业正高速发展。2014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超过2400亿元,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产值要增长到5万亿元。
根据艾瑞网2016年体育产业报告,56%的体育用户的主要运动方式是跑步,粗略推算目前国内有跑步运动行为的用户群体总量约为2亿人规模,随着体育产业以及全民运动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发展,用户群体会进一步的增长。
1.1.4技术背景
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用户资源广泛;
智能手机中GPS定位技术的发展;
运动健康应用行业在基础数据采集的累积上,不断增强在服务端的探索与布局
1.2.1年纪层次
根据百度指数可以获取保持跑步运动的人群的年龄层次分析如下图所示:
从图表可获知现在的爱好跑步运动的人群已经不再偏向于某一性别,而且男女都开始跑步运动,也不再局限于年轻人,中老年人热衷于跑步运动。
1.2.2地域分布
根据百度指数可以获取保持跑步运动的人群的地域分布如下图所示:
从图表可获知目前中国跑步搜索量排名前列的主要还是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的一些地区,也说明大家开始热衷于健身,保持健康。
1.2.3需求分布
根据百度指数可以获取围绕跑步运动的人群的需求如下图所示:
悦跑圈是一款基于社交型的跑步应用。结合了运动+社交,满足了跑者对跑步资讯等的需求,也承载了跑者的社交功能,以跑会友。悦跑圈首创了线上马拉松,迅速火爆运动APP市场。从2014年2月到2017年2月,用户总数突破3000万,同时举办超过150场线下活动和赛事,覆盖全国60多座城市。已经成功完成1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悦跑圈定位于运动+社交,并且悦跑圈已经构建起集社交、服务、内容等于一体的垂直跑步社区。
悦跑圈的核心功能在于运动+社交,其首创的线上马拉松是不可忽视的亮点以及竞争亮点。并建立线上、线下活动互动,以及大量的线下活动铺开,为悦跑圈聚集了大量人气。
跑步是一个简单但又讲究技巧和方法的运动,如果不重视的话容易造成身体损伤,而随着开始跑步的人群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也越来越被用户所重视,无论目的是为了减肥、兴趣爱好或是为马拉松等,都会有以下痛点:
跑步前:如何或买哪些装备、怎么跑步可以?、去哪里跑步等、跟谁跑、定制计划、坚持下来;
跑步后:晒跑步成绩、对比历史成绩、写跑步日志、个人成绩分析、同龄人对比;
伤病:预防、治疗、康复。
图一
图二
悦动圈:是一款集计步、跑步、健身、骑行等运动模式记录工具于一身的手机APP。目前拥有1亿下载用户。成立一年半完成3轮融资,先后斩获百度金熊掌奖,腾讯应用宝最佳新产品奖,腾讯腾飞新锐大奖,被36krNext平台评选为年度最佳跑步计步应用,被证券时报评为2015年深圳十大未来独角兽。
Keep:致力于提供健身教学、跑步、骑行、交友及健身饮食指导、装备购买等一站式运动解决方案。
本次竞品分析所选择APP版本型号以及系统记录如下表所示:
3.2.1悦跑圈功能图
悦跑圈功能图如下所示:
3.2.2悦动圈功能图
悦动圈功能图如下所示:
3.2.3Keep功能图
Keep功能图如下所示:
3.2.4咕咚功能图
咕咚功能图如下所示:
3.2.1交互和体验
3.2.2视觉和风格
A.悦跑圈主页面截图如下所示:
B.悦动圈主页面截图如下所示:
C.Keep主页面截图如下所示:
D.咕咚主页面截图如下所示:
通过几个产品主要页面的对比可得到以下相同点、不同点:
相同点:
a、都能满足基本跑步、计步需求;
c、都有跑团等小团体参加;
不同点:
a、悦跑圈专注于跑步,其他类型运动没有一个接入;
b、悦动圈以红包激励来培养用户习惯,APP功能多;
c、Keep加入食物板块,可以制定符合自己的运动餐;
d、咕咚加入直播用来吸引年轻群体,并且有自己的智能终端设备。
3.2.3总结
3.3.1运营模式
小结:在活动运营和用户运营上可以发现悦跑圈较为丰富,尤其在活动的运营上推陈出新,是既咕咚后可以快速获取用户和增加活跃度的方式,不过在内容运营上,悦跑圈的内容稍嫌单薄,尤其缺少视频类的素材,分类方式也较咕咚凌乱。
3.3.2盈利模式
悦动圈:电商;健身课程;同城生活服务;
Keep:商城盈利。提供运动装备、保健食品等商品;
小结:
3.3.4市场推广
定制化跑步奖牌限量行销也让使用者感受到少量的精致感觉。
悦动圈:利用运动红包作为噱头,
Keep:利用娱乐热点和流量明星打造特色课程,进行品牌运营,包括邹市明、李现,漫威英雄。而悦跑圈主要是通过和各大运动品牌商合作举办线下活动进行推广。
咕咚:跨界合作带用户增长\带活跃度
3.3.5总结
通过对比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市场推广等,悦跑圈需要做以下变动:
1、加大宣传力度,以自身首创线上马拉松来吸引用户目光;
2、尝试扩大盈利手段,可接入商城来达到盈利目的;
3、加快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内容板块可以灵活多变。
3.4.1用户数量
根据官方报道信息,注册用户人数信息如下所示:
3.4.2用户群体分布
从百度指数可获知用户群体年龄在30~49岁之间,男性较多。营销侧重点应考虑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喜好。
3.4.3地区差异
从百度指数可获知用户群体排名前列的是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四川、苏州等生活节奏较慢的地区。从线下活动选择来说,可侧重经济发达,以为生活节奏较慢的地区。
3.4.4总结
3.5.1版本迭代和演变
悦跑圈版本迭代
2014年2月3日:第一个版本悦跑圈发布,防作弊和社交模块业内独有并备受认可;
2015年1月3日:悦跑圈在厦门马拉松当天开启了线上马拉松模式,此模式在日后被广为流传,各大跑步类服务商争相模仿;
2015年3月22日:联合毛线团,以重庆马拉松为起点开启跑步公益事业;
2015年6月13日:兰州马拉松线上马拉松,线上报名人数超5w,同时也超过了线下实际报名人数;
2015年10月6日:开创“括苍论剑”,邀请了华人顶级选手,正式进入越野赛领域;
2016年4月:悦跑圈联合阿迪达斯助力上海半程马拉松
2015年2月26日:发布跑团功能,安卓版本先行上线,上线第一天已有两百多个跑团通过验证,悦跑圈保有严格的跑团审核运营,对于不活跃跑团进行注销处理,如今已有将近万个跑团活跃在悦跑圈中;
2015年4月19日:自营粉红闺蜜跑在广州长隆举行,乃移动互联网首次自营线下跑步活动,招商获得近百万的物资;
2015年6月:悦跑圈发布跑鞋功能,至今已有两千万双跑鞋被用户所选取;
2015年9月20日:开启“悦跑客栈”,以此为据点进驻每场金标马拉松赛前博览会;
2015年11月29日:悦跑圈推出线上马拉松电子号码布,将线上马拉松的参赛感推至更真实的体验;
2016年3月:作为UnderArmour中国区唯一合作伙伴,悦跑圈开启UARace活动
3.5.2公司策略
A.悦跑圈
B.悦动圈
以红包激励为亮点来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培养用户忠诚度。通过商城等盈利手段来实现获利。
C.Keep
D.咕咚
通过策勒对比,可发现悦跑圈在盈利手段上有欠缺,可以适当做商品或者其他一些线下活动等来获利。
除了线上赛事外,还在探索更多盈利可能,比如针对“toB企业端”的商业化:建立悦动圈的第三方“陪跑师团队”,通过走进大企业、走进大工厂、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这“四走策略”,对企事业单位员工、社区百姓开展健康普及教育,打造跑步运动风潮。
3.6.1优势(S)
2、截止2017年2月用户突破3000万,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
3、首创线上马拉松,在马拉松领域远超同类产品;
4、专业、优秀的团队,精准GPS轨迹记录,用户体验好;
5、基于社交型的跑步应用,线上线下都能开展团体活动,能够认识有共同爱好的人群;
6、举办超过150场线下活动和赛事,覆盖全国60多座城市,线下经验丰富。
3.6.2劣势(W)
1、盈利模式单一;
2、功能不够全面,受众窄;
3、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
4、用户挑剔,忠诚度不高。
3.6.3机会(O)
1、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市场巨大;
2、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市场更容易推广等;
4、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快;
5、收到资本的看好和青睐。
3.6.4威胁(T)
1、产品战略定位过于狭窄,没有很好接入其他运动;
2、各类健身、运动APP的崛起,构成威胁;
利用SO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对产品进行升级。具体可优化的内容包括:
社交方面。运动社交App的一大痛点是用户活跃度低。不同于流量较多的其他社交平台,运动社交上的用户活跃度明显不高。运动健身平台们都在积极探索的社交领域现已遭遇天花板,即使社交功能还在不断更新优化,但依然难以达到短期内快速积累黏性用户的目的。要想有效解决此类困境,追求差异化的产品社交策略十分重要,只有将自身平台的社交优势壁垒打造出来,方能在市场中拔得头筹。
通过比对,悦跑圈目前需要改变的点在于以下几点:
1、悦跑圈App中视频仅限跑步方面的视频教学,涉猎面有些窄;
2、“展示跑鞋”也只是众多“晒”中的一种,没有标新立异;
悦跑圈可以引入激励方法(趣味游戏、红包、代金券等)吸引用户,借助成熟的社交平台扩大用户基数,站在用户角度、以满足用户跑步需求的方式设计产品功能,将跑步健身所涵盖的关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不同产业连接起来,给用户一站式服务的体验。
悦跑圈可以把部分基础型跑步教学视频免费开放给用户,而一些进阶和特色课程采取收费方式提供给专业马拉松人员;拓展更多的可穿戴设备,售卖更多更专业的运动装备、保健用品等在周边商品中盈利;可以开发教练视频或预约现场教学、陪练等功能,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服务。
产品定义就是一个垂直的跑步社区。首先产品足够聚焦,没有急功近利的引进电商系统等其他系统。产品应该在聚焦的这条路上继续做更精深的服务;
个性化服务做的不够,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大家更在意的是对我个性化的服务。
改进点:
一、聚焦的深度不够,关于跑步给用户输入的信息不够多。1、PGC:增加跑步系列的内容输出,内容增加图片演示与视频展示;
2、UGC:因为跑步生产内容:趣味性,话题性等;
1、健身系列个性化定制;
2、减肥系列个性化定制;
帮助转岗/入行的零基础运营/产品人,掌握运营/产品知识+技能,胜任运营/产品岗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