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是科学,文案是艺术。没有策略的文案,是一具画皮。只有策略的文案,是一副骷颅。
多字多福,多写多服。
B端,C端,还不都是脑端。
由繁入简,化繁为简,删繁就简,一切从简。
复杂的世界,一个字就够了。
谐一下没关系,邪一下也没关系,斜一下更没关系。
文案可以是说话,文案可以是快板,文案可以是相声,文案可以是旋律,文案可以是诗歌,文案可以是骂娘。文案可以是任何,文案不能是文案。
别小看感觉,感觉最重要。抓住了感觉,就抓住了一切。
形式大于内容内容大于形式谁大于谁,文案说了算。
洞是往深处探察是往细处瞧洞察洞察,既要深挖洞,又要纤毫察。
卖点不重要,切入点更重要。
吃杂粮,下金蛋。
表达之前,知道表达什么。
角度决定尺度,问题决定答案。
字号要大,口号要亮。
世界本不普通普通人多了,就成了普通世界。
嘴上不说却心里痒痒的点,就是文案创作需要攻破的共鸣点。
把每一个字都当士兵,把自己当成将军,把案头当成战场。好好排兵布阵,不然,士兵会死,你也会身败名裂。
我也相信文案是个手艺活,但没有人想要一个破罐子。
一句文案不可能打动所有人,你是写给某个人而不是所有人。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把文案写成俗语,读一遍会记住,读两遍会相信,读三遍会传播。这就是伟大的文案。
不会暖人的,要会骂人;不会骂人的,要会吓人;不会吓人的,要会悦人;不会悦人的,要会助人;不会助人的,不要烦人;什么都不会的,劝您改行吧!
要有生意思维,但不要钻进钱眼里。
把别人扎痛了,别人就会恨你。我至今觉得,“年龄越大越没有人原谅你的穷”,是一句伟大的文案。
形式很重要,形式背后的逻辑更重要。
一句文案有没有触动,写文案真的不知道吗?
一个品牌应该坚持一个调性一百年,或者说一个品牌只有坚持一个调性才能活到一百年。
万宝路的文案,好到有时候连一个字也没有。
现实中很多人都是种草高手,为什么一写文案就不行了呢?我猜原因有几个:1、不了解产品;2、根本没见过产品;3、还没用过产品;4、不够喜欢产品。那怎么办呢?产品生产出来一定有它的理由,想想那个理由。
文案是个成本的艺术。别人100句才说清楚的事,你1句话说清楚,还说得很漂亮,你就牛逼!
向余秀华学习情绪;向王小波学习语气;向陈丹青学习角度;向罗翔学习治愈;向周星驰学习解构。
把这条推荐给一句话要两个以上卖点的甲方!一句话最好只有一个卖点,一句话也只能有一个卖点。
去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啊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啊
脑袋空空,口袋空空
文案是4P的轴心,也是品牌的抓手。
设计是一种感觉,而文案是一种表达。
品牌也需要语气,营销也需要神态,传播也需要性格,产品也需要温度,海报也需要筋骨,文案也需要肉欲。
世界上最难驾驭的是野马,比野马更难驾驭的是爱情,比爱情更难驾驭的是人心,比人心更难驾驭的是文字,比文字更难驾驭的是灵感。所以放弃驾驭任何事物吧,反过来让那些事物驾驭我们。
电影的景别是远全中近特,摄影的技法是推拉摇移跟,文案的创作是正反侧逆转。
俗语俚语有上百年的传播基础,文案寄生俗语俚语就等于节省了上百年的传播成本。这就是华与华超级口号的精髓。
女人喜欢别人夸她漂亮,男人喜欢别人夸他厉害,小孩喜欢别人夸他聪明,老人喜欢别人夸他健康,商人喜欢别人夸他智慧,政客喜欢别人夸他高明,富人喜欢别人夸他高雅,穷人喜欢别人夸他慷慨,小人喜欢别人夸他大度,恶人喜欢别人夸他英勇,名人喜欢别人夸他真实,伟人喜欢别人夸他无私,还有很多很多平凡的人,大多喜欢别人夸他善良。
掌握连词就懂得了逻辑;掌握动词就懂得了操控;掌握名词就懂了解释;掌握介词就懂得了关系;掌握感叹词就懂得了情绪;掌握形容词就懂得了赞美;掌握数词就懂得了表现;掌握代词就懂得了跨界;掌握了副词就懂得了修饰。
关心时代,因为时代给你语境;关心社会,因为社会给你选题;关心大众,因为大众给你视角;关心生活,因为生活给你场景。
洞察高于创意,创意大于洞察。
轻易别改传播口号,传播的优势,就是被一点点改没的。
人群是用需求来画像,而不是用年龄和职业来画像。否则,你怎么解释你和很多同龄人并非一类,却和很多老家伙惺惺相惜?
一天写一句好文案,胜过一天看1W句好文案。文不离手,才会得心应手。
嘴上说的,往往都不是心里想的。心里想的,往往都是经过修饰的。
“我爱你”的重心是我;“我不能没有你”的重心是“你”。所谓文案的角度,就是学会分辨我和你。
研究产品,找人聊天,亲自试用,尝试推广,这些都是写文案的窍门。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根本没有什么同质化。文案要发挥特质,将特质特质化。
品牌是洞察、产品是洞察、创意是洞察,一切都是洞察。恋爱是洞察、投资是洞察、购物是洞察,一切都是洞察。
没有绝对的理性,只有绝对的感性。
女人穿黑丝是穿给自己看还是穿给男人看?男人秀肌肉是秀给异性看还是秀给同性看?领导拍桌子是拍给媒体看还是拍给下属看?美女劝你酒是劝你爱上她还是劝你多花钱?什么事先要搞清楚对象而不要被对象搞了。
研究真问题,不要研究假问题。“为什么理发越来越贵?”这就是个假问题,因为它预设了答案。“她为什么不爱我?”这也是个假问题,因为它问错了方向。
问题要客观,不要有偏见。我会问:“理发的价格受什么因素影响?”问题要实操,不要有妄谈。我会问:“做什么她才会爱我?”
1+1=2和1×2=2虽然结果一样,但完全是两个问题和两种解答。
《乌合之众》早就讲透了传播三大要素:断言、重复、传染。
文案是信息的浓缩,信息越短越好传播。
人们渴望金钱,却假装鄙视金钱。
封闭空间更容易洗脑,断言套话更容易洗耳,超强符号更容易洗眼。
男人、女人、好人、坏人、伟人、懒人、小人、老人、大人、贱人、闲人、高人、才人、佳人、圣人、孬人、良人、铁人、红人、浪人、贼人……各色各样的人,不就是细分人群吗?学会给人下定义,就学会了人群定位。
农民工风吹日晒,洗脚妹日夜颠倒,上班族颈椎疼痛,公务员劳心耗神,总经理压力山大,小职员委屈不已,大教授应酬不断,艺术家脾气古怪。佛语说众生平等,众生各有各的苦。文案是替别人诉苦,共鸣是为自己不平。
才气能换名气,名气能换财气,财气能换人气,人气能换才气。
文案必须是断言,断言更有力,力是穿透力和影响力。
不反对情感,不反对犀利,不反对数据,不反对比较。但反对平庸,反对粗俗,反对文不对题,反对味同嚼蜡。
从时代找洞察——“雄性的退化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好在有凯迪拉克”从情绪找洞察——“和任何一种生活,摩擦久了都会起球”从阅历找洞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从学习找洞察——“读书的人,面上有光”从性格找洞察——“你是如果不去闯,就觉得白活一场的男人”从年龄找洞察——“看过世界的孩子更强大”从生活找洞察——“预算是有限的,对美的想象永远无限”
朗朗上口,是文案的基本素养。
钻进人心里,道尽人心事。
没有人会承认自己的虚伪,文案不可以说穿但可以点透。
过度的民主是创意的灾难。过度的创意是文案的灾难。
实事求是,制造幻想。
如果你的思想是自由的,便没有人可以真正限制住你。
训诫与归顺,是创意的绊脚石。
水和水在一起,平静如水。水和石灰在一起,热气沸腾。
如果文案有内功,那一定是洞察力。
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相信规律。
文案的底子是洞察,文案的面子是创意,文案的架子是逻辑,文案的爪子是修辞。
“爱你就像爱生命”是王小波的名片;“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余秀华的名片;“春风十里不如你”是冯唐的名片;“人间不值得”是李诞的名片。如果你想迅速爆火,也需要打造一张名片。
中国人要说中国的语言,而不是西方的语言。
去问题中寻找答案,去永恒中寻找瞬间去美好中寻找恶俗,去笑点中寻找泪点去反驳中寻找统一,去死境中寻找存在
被记住,被渴望,被热爱,被传唱。
当你成为天花板,才能真正赢得仰视。
写文案,常识就够了。但我们,常常不相信常识。
保持锐角,哪怕他们变得浑圆保持锋利,哪怕他们喜欢柔软保持独立,哪怕他们人云亦云保持冷静,哪怕他们人声鼎沸
找到敌人,替别人找到敌人,替产品找到敌人,替文案找到敌人,用文字把敌人撂倒,用文字把敌人击中,用文字把敌人软化,用文字和世界交朋友。
既然人生这么虚无,既然人性这么虚伪,那么我们实实在在,是不是就是差异化?
歌词与诗歌,语言与对话,思想与洞察,观察与观点,热爱与狂想,浪漫与失望,悲伤与冷漠,一切与一切。
语言是有分量的,语言是有重量的语言是有力量的,语言是有度量的语言是有热量的,语言是有能量的
像写情书一样写文案,就不会痛苦像爱一个人一样爱产品,就不会绝望
商业世界也是世界,我不相信消费者是冷冰冰的数字。
顾客是姐妹,顾客是朋友,顾客是亲戚,顾客是上司,顾客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金钱划分了人的级别,但金钱划分不了情感。你可以说你的手机比别人贵,但你不能说你的快乐比别人贵。
有趣是一刹那的感觉有爱是一辈子的感觉做有趣的品牌,还是有爱的品牌你自己看着办。
如果从一段文案里,看不到一个人的心,摸不到一个人的热,那这段文案就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