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约会有三宝:陌陌、探探、soul。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陌生人社交的规模会达到6.48亿。而中国移动网民规模为9.86亿,前者占到后者的66%。
直白、粗暴、充斥着荷尔蒙的搭讪方式,是陌生人社交的共同特性。
Soul界面截图
如今,95后、00后成线上交友用户主力军,根据Mob研究院,社交APP在他们中的渗透率近9成。
满足不同的“情感需求”,是大多数用户注册这类APP的目的。但在匿名制的机制下,这类APP也充斥着各种骗局和灰产。前不久,有网友爆料,在陌陌上相亲,一小时被骗走2900元,还被女嘉宾拉黑。这是以陌生人社交为起点的交友软件的原罪,“诈骗”“杀猪盘”成为其抹不去的标签。
目前的大环境下,许多上市公司都面临着营收、利润下滑的困局,而这类APP背后的公司却营收稳当。陌陌最新财报显示,陌陌2021年三季度总净营收为37.59亿元,与上年同期37.67亿元相比下滑0.2%,几乎持平。
这些在社交软件里的男男女女,同时充斥着荷尔蒙、诈骗、杀猪盘的各类灰产,就是这样一个畸形的商业生态,却成了陌陌们经久不衰的生意经。
95后的陌陌用户邱锐就自称是交友诈骗的受害者。2020年疫情期间,他开始尝试陌陌推出的语音聊天室的玩法。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陌生人交友软件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色情,二是诈骗,两者往往交织出现。
相比于娱乐直播间的打赏,这类APP的聊天室里更加粗暴。加好友、语音、视频,都是可以被明码标价的。
邱锐当时支付了500多元,想要和某位女生视频聊天,结果却大失所望。“我拿到的照片是个很好看的小姐姐,但视频后却发现,无论是颜值还是身材,都和照片不一样,但钱又不能退了。”他无奈道。
事实上,以女用户作为“卖点”,吸引男用户付费变现,早已成为交友软件上完整的灰色产业链。玩法各式各样,但百变不离其宗,都是利用“情色资本”变现。平台方面会强调打击和处罚违规行为,可大部分惩处措施局限在警告、封号上,没有实质性成效。灰产从业者只要换个“马甲”就能再次营业,因此类似事件屡禁不止。
探探聊天页面截图
邱锐认为,平台在某种程度上默许这种现象存在。灰产从业者利用“女用户”身份盈利时,会添加精致的美女图片,可以从侧面吸引更多用户注册,为平台拉流量。“打击归打击,但是不是违法行为,平台不做说明。”他补充道。
某位交友软件的灰产从业者向锌财经透露,他正在做的事经营成本很低,运气好的话,一个晚上能挣几千块钱。
当问及该产业合法性问题时,该从业者认为:“这些人花钱看美女,目的性非常明确,你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欺诈吧,每个人的理解不同。”
小尤是一个95后,在杭州从事短视频行业,也是一个1年的探探用户。
“我担心过交友软件的诈骗问题,但我自己也有判断能力,一个是看涉不涉及钱,另一个是看有没有软件推荐,有的软件是赌博性质的。”用户小尤告诉锌财经。
自从用探探以来,小尤不断循环着下载、卸载这个软件的过程。“感到孤独”的时候,小尤就忍不住在探探上找人聊天,可聊了几天之后,他又会对这个软件特别失望,继而卸载。
“聊了这么多人却依旧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这件事让小尤找不到使用探探的意义。小尤认为,探探制造亲密幻觉,却不能将其延续。
但卸载一段时候后,小尤又忍不住想去刷探探。这种交友软件仿佛自带上瘾机制,像一个黑洞一样吸引着城市里的单身青年。“再刷一下,万一碰到喜欢的呢?”小尤总会这样想。
探探页面
小尤上一次重新下载探探,是想看看之前某个聊得比较好的人有没有上线。“那个人也经常从探探上消失,说是突然不想玩了,结果我重新下载一个星期后,他也回来了。”小尤说道。
城市青年想要建立联系,而交友软件存在线下交友不具备的优势——时空成本低,匹配人数多。只是,数量上的极大化,不一定会带来情感的连接。
即便在号称灵魂社交的Soul上,用户也很难遇到“灵魂伴侣”。每个注册Soul的新用户都需要进行灵魂测试,确定自己的类型,并入驻某个星球。用户可以通过“灵魂匹配”的方式,寻找合适的聊天对象,但事实上,这种匹配方式并不理想。
“毕竟大家都是陌生人,想要像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一样彼此信任,不太可能。”梁肖表示。
这样的用户心理,也导致了陌陌、探探、soul一般都会有很高的用户基数和活跃度。从90后,到95后,再到00后,一代代的青春主力军在交替,但不变的是,对异性的荷尔蒙的渴望。
矛盾的交友软件用户
交友软件充斥着骗局、“杀猪盘”,也让用户的试探性交流成为常态。直白地说,骗钱或者骗色,是陌生人交友从线上发展到线下的大部分结局。灵魂交友,几乎是不现实的。
“在探探上有过非常认真的聊天经历,也考虑发展成现实,可一想到屏幕后面的人未必如我所想,就会有所顾虑。”李枫和某位探探好友聊了一个月后,动了奔现的念头。
“那个人告诉我他不怎么玩探探,可是我打开主页的时候发现,他是探探的VIP会员。”李枫补充道。
大部分用户对于陌生人都有较强的戒备心。极光大数据显示,用户很少会跟交友软件上的好友见面,60%-70%的用户在一年内见面数量少于5人,其中30%-40%的用户一人未见。
而用户线下“面基”或许会陷入另一种困境。Soul的五年老用户张莉在一次和Souler见面中,感到“下头”。张莉发现,那位男生和网上聊天时的感觉完全不同,吃饭的时候一言不发,身高也和他自称的有所差距。
如今,张莉在Soul遇到聊得来的男生,还是会考虑见面。“可能会失望,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张莉依然有些憧憬。可大概率的情况是,线上聊得好,线下因为“颜值”这个核心原因“见光死”,灵魂交友也随之破灭。
陌生人交友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殊产物,承载了当代年轻人的一种需求。但不争的事实是,在这样的需求之下,这类APP也成了灰产、诈骗、杀猪盘的滋生地,而这样畸形的商业生态也养活了陌陌、探探和soul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