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8月7日讯近日,一则《中国式相亲价目表》的报道走红网络。该报道以北京、上海多个公园相亲角见闻为主线,呈现了长期活跃在“公园相亲界”的父母为子女择偶开出的各种条件。其实,近年来,“公园相亲圈”的现象在冰城“征婚界”也颇为流行。父母在广场、公园里,将子女的房产、户口、薪资等信息,写在征婚“简历”上,代子女相亲。“简历”相亲,令人爱恨交织。一些家长通过这种方法,快速成就了儿女的终身大事。但也有些家长手握儿女相亲“准入证”,姑娘和小伙儿根本就没见面,在家长这里就被淘汰了。对此,哈尔滨婚姻专家徐磊表示,家长代征婚可以给出择偶框架作为参考,但不能代替子女做决定。
冰城一相亲角两位家长在交换子女征婚信息。
年近七旬的孙大爷:儿子属羊颧骨长得高代其相亲时屡屡受挫
6日上午,雨水暂歇的冰城,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在道外区阿拉伯广场的相亲角,为儿女终身大事奔波操劳的家长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家住香坊区的孙大爷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小孙1979年出生,是哈尔滨市的一名挖掘机工人,月薪7000多元。家里虽然有房有车,衣食无忧,但小孙颧骨比较高、属羊,再加上不善表达,相亲时总是被对方嫌弃。
孙大爷说,民间传说颧骨高的人命运不济,还有“十羊九不全”的说法,“在相亲角,有的家长一问我家条件,觉得不错,但看到我儿子的征婚简历和照片,就作罢了。”为了给儿子征婚,将近70岁的孙大爷每个周末都穿梭在哈尔滨市各大公园的相亲角。然而,屡遭打击的他并没有气馁。他说,现在他把准儿媳的条件越降越低,“只要女方人品好、身体健康,有没有工作无所谓,重要的是能跟我儿子好好过日子。”
家长拍下满意的征婚信息。
60岁刘阿姨:退休后专攻女儿终身大事婚房远近是“硬杠”
家住道外大新街的刘阿姨今年60岁,退休后,她把生活重心转移到女儿晴晴(化名)的终身大事上来。为给女儿寻觅有缘人,五年来,刘阿姨几乎跑遍了全市的家长相亲会。
在靠近马路的树荫下,刘阿姨和一位王阿姨交流起来。王阿姨自我介绍称,自己和老伴都是企业退休,儿子今年33岁,是硕士研究生,三年前考上道里区公务员。交完“家底”,两个阿姨对彼此都非常满意,恨不得马上约对方子女见面。
与刘阿姨同来的亲属,也想促成这一桩姻缘。不过听说对方的婚房在松北后,刘阿姨犹豫了,摇摇头,不打算再聊下去。见势不妙的“准亲家”王阿姨赶紧补充,“房子是江景房,三室的呢。”“婚房太远了,以后我姑娘回娘家不方便。”刘阿姨抛下这句话,匆忙开始了下一段代相亲之旅。
啥标准受冰城家长欢迎?除有房、工作稳定外几乎都要求“人品好”
记者看到,征婚现场,有的家长主动找人攀谈,有的家长安静等待,看到挂出来的相亲资料后,家长们戴上老花镜记下感觉“靠谱”的资料,在心里默默做着对比。除了看征婚简历,还掏出手机,找出儿女的照片,交流“情报”。作为代征婚主体的父母,俨然已成第一把关人,直接决定着相亲对象的去留。
资深“红娘”高常飞:家长手握“准入证”一些奇葩要求让人哭笑不得
有9年说媒经验的“红娘”高常飞告诉记者,无论是广场、公园相亲还是咖啡馆、电影院相亲,对多数家庭来说,“门当户对”是相亲不言自明的铁律。但代相亲的同时,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他们手握儿女相亲的‘准入证’,有的姑娘和小伙儿根本就没见面,在家长这里就被淘汰了。有的因为条件苛刻,至今没有为下一代物色好另一半。”高常飞说,9年前,有对夫妻曾在他这为儿子登记征婚。那对夫妻在哈尔滨市有三套房子,儿子1980年出生,无固定职业,但“要求女方是90后、漂亮”,9年过去了,小伙子还是单身。
“有些家长条条框框多,限制了选择范围。还有一些家长的奇葩要求,让人哭笑不得。要求越高,就越难寻觅有缘人。”他告诉记者,有女方家长要求男方有车有房外,月薪必须5000以上;有男方家长要求准儿媳眼珠不能太大;有家长要求,儿子和准儿媳两人不能相差六岁等等;还有家长找准女婿不要胖的。
冰城婚姻专家:父母可给出择偶参考但不能替子女做决定
针对父母代相亲一事,冰城高级心理督导师、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徐磊表示,若孩子工作特别繁忙,或者出于其他原因,如有交流障碍等,在这些情况下,父母代相亲把关是必要的。但更多的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圈和想法,也有自己择偶的框架,如果与父母心中对其择偶的要求不同,两代人锁定的目标不同,就很难找到两代人都满意的对象。
徐磊认为,父母可以在孩子择偶过程中,给出参考框架,但不能代替孩子做决定。要尊重和信任孩子,若孩子三观有偏颇,需要用恰当的方式予以引导。“父母可以给孩子把关,但要有原则。”徐磊告诉生活报记者,在征婚前,父母和孩子要加强沟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找对侧重点。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征婚树立好的榜样和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