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有问卷调查用户的社交软件习惯时,“陌陌”两个字一定会出现在选项中。每当此时,我都会浮现出一个问题:谁还在用陌陌?
谈起陌生人社交,陌陌是必须要提到的头部产品。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使用陌陌这一社交软件的用户占比最多,占46.9%,其次是探探和Soul,占比为35.5%和34.5%。
但是与其体量不符的是其声量,相比于探探、Soul,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用户讨论,陌陌仿佛都已经被遗忘。
其实,陌陌在最近有不少的新动向:今年8月,陌陌给自己改了一个新的中文名——挚文集团;去年10月底,一手缔造了陌陌的唐岩宣布辞任公司CEO,转而担任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原陌陌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力接任公司CEO。
站在新的出发点,成立十周年、换帅又改名的挚文集团,却依然无法掩盖自己没落的事实。
2021年11月30日下午,挚文集团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1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在该季度内,挚文集团净营收达37.592亿元(约5.834亿美元),净利润为4.032亿元(约6260万美元)。其中,陌陌App的净营收为32.463亿元(约5.038亿美元),探探的净营收为5.107亿元(约7930万美元)。
首先,挚文集团营收、净利出现了双双下降:营收37.6亿元、同比下降0.2%;净利润4亿元,同比下降12.4%。
而这已经不是挚文集团首次在收入上露出颓势,从2018年开始,挚文集团的净利润增速放缓,到了2020年净利润更是呈现了下滑的趋势。在2021年Q1的财报中,挚文集团净收入为34.71亿元,比去年下降了3.44%;随后的Q2的财报中,挚文集团净收入为36.1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1%。
其次,挚文集团的用户也面临着增长瓶颈。财报显示,其月活跃用户(MAU)出现了环比下降,为1.155亿,比上一季度减少10万,同比仅增长1.7%,增速也低于今年上半年。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瓶颈已经持续很久:2021年第一季度,陌陌APP月活为1.153亿,第二季度,月活达到1.156亿,但陌陌的月活在2018年就已突破1亿。
除此以外,被视为挚文集团第二增长曲线的探探,经过一年的迅猛增长后,营收大幅下滑,付费用户仅剩290万,连续四个季度下降。
此外,挚文集团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总净营收将达到人民币36.0亿元至人民币37.5亿元,同比下滑达5.1%至1.2%。
而财报暴露的,仅仅是挚文集团表面上的困境。对于这家老牌陌生人社交软件来说,其能否在陌生人社交赛道保持高度,已经是一个大问题。
流失女性用户和年轻人,陌陌正在丧失竞争力
“我们是在曲线最漂亮的时候上市的,之后互联网红利消失,大河不进水了,在产品上又取得不了突破,整体上到了一个瓶颈期”。
挚文集团创始人唐岩的这番话,其实正描述了陌陌的发展过程:迅速的辉煌、长期的瓶颈。
2011年3月,唐岩创立陌陌科技,同年8月陌陌APP正式上线。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交注定会成为人类的永恒性需求,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陌陌瞄准国内基于LBS的陌生人社交的空白赛道,在市场上大受年轻人欢迎,其iOS版本在上线的第一个月就冲到了苹果商店社交免费排行榜第3。
2012年,陌陌注册用户突破1000万,日活用户超220万。年底,陌陌顺利完成40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1亿美元。
2014年,陌陌注册用户突破1亿,付费用户突破100万。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上市前的陌陌是个单薄的产品。依靠LBS社交,陌陌在前期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而最让陌陌头疼的,也正是让其崛起的LBS带来的“约炮”标签。在早期,陌陌在公关、营销等多个方面都主动出现过“晚上”、“约”等隐晦的用词,LBS一度被解读为LocationBasedSex(基于位置的性),而这让十年后的陌陌依然带着负面标签。
这样的情况下,果女孩想要的是一段长期的恋爱关系,而这对女性用户来说才是最为常见的需求,那陌陌还会是女孩的首选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没人会在一个有着“约炮”标签的社交软件上找男友,这也导致了陌陌男女用户的严重失衡。
2018年初,陌陌收购探探时,陌陌的月活跃用户数为4576万,其中男性用户使用者高达77.3%。
而在流失女性用户的同时,陌陌也在对年轻用户的竞争中失利。近年来,随着Z世代的成长,抢占这批用户已经成为了陌生人社交软件的头号大事,中信证券预计,2023年中国Z时代移动社交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陌生人社交被视为下一个流量风口。对应的,针对这群用户的后起之秀、新兴流量也层出不穷。
在去年10月,陌生人社交产品“她说”宣布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红杉资本领投,真格基金跟投;去年5月,Soul更是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虽说上市被暂停,但是73.9%的90后用户、910万的平均日活跃用户数,已经让Soul成为陌陌难以忽视的大敌。
陌陌老了,伴随着陌陌成长的那一批用户,也慢慢老了。
在Mob研究院公布的数据中,陌陌的用户构成中,57.9%的用户年龄在25-34岁之间,19.2%的用户年龄在35-44岁之间。探探的情况虽然稍好些,但是soul、Uki和积木等产品的24岁以内年轻用户的比例都超过了65%。
为了改变当下的局面,陌陌在过去几年做了非常多的尝试。
2018年初,陌陌选择收购了探探。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在当时,探探从用户性别、年龄上都与陌陌形成了互补。
彼时,探探对标Tinder,更为看重女性用户的体验,产品设计上尤其重视女性的心理感受与用户体验,产品规划之初就明确女性为重并且把男女用户比例固定在6:4。而在年龄分布上,探探的用户中,95后用户占比高达25.54%,但陌陌的95后用户只占14.44%。
在陌陌收购探探初期,确实带来了不错的反响。但是,如今探探定位和产品模式正在和陌陌趋同,男女用户比例开始失衡,面对Soul这样的产品也缺乏竞争力。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财报显示,经过极速增长的探探的付费用户正在降低。
除了国内的布局,陌陌也将视野放到了海外:2012年,陌陌曾推出海外版本“MO”;2014年,陌陌推出“Blupe”;2019年,陌陌针对东南亚市场推出基于LBS(即地理位置)的“Olaa”。去年,陌陌面向中东市场推出游戏社交APP“Vago”和灵魂社交产品“Soulchill”。
但是,这些都没有溅起水花。时至今日,扛起挚文集团收入大旗的,还是陌陌与探探两款产品。度过辉煌的青春期后,如今的陌陌陷入了明显的中年危机:手下没有有足够竞争力的新产品,且老产品也开始陷入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