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虚假宣传、捆绑销售……“免费领养宠物”套路多
“以爱为名”背后的变味“强卖”
“0元领养猫咪”“拉布拉多幼犬1元带回家”……看到这样的消息,你是否会动心?
“我在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上看到可以领养小猫,跟商家沟通领养条件得知需要签订合同,买够一年的猫粮和宠物用品,每月350元。领养当天我共花费1050元,结果小猫带回家第三天突然无法站立,联系商家后被告知,小猫得了猫瘟,活不了了。我提出退押金并解除合同,但商家就是不同意。”日前,有网民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上反映了自己申请“免费领养”宠物却掉入捆绑消费的糟心事。
记者了解到,此类事件并非个案,“免费领养宠物”套路层出不穷,让不少期待以最低成本收养宠物的爱宠人士深受其害。
名为“领养”,实为“买卖”
宠物“免费领养”并非真正免费。记者在北京市丰台区某大型购物中心的一家猫咪领养馆看到,店内张贴的领养合约显示,只需年满18周岁、支付宝实名认证,且芝麻信用分达到550分以上,即可“免费领养宠物”。店内摆放的一排排猫柜里有多只不同品种的猫咪,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
“您免费把宠物接走的前两年,只需要每个月在支付宝里给它存一笔零花钱就可以。每个月所存金额根据猫的品种和市场价格来定,有498元、698元等多种价位。”店员告诉记者。
“这笔零花钱只能从我们的线上商城里购买猫粮和宠物用品,如果两年没花完,还可以继续使用,不会过期。”见记者有所犹豫,该店员继续补充道,“线上商城里的商品价格和淘宝、京东等旗舰店价格相同,质量也有保证,不会因为猫是免费领养的,就把商品价格抬高。”
免费领养为何还标注了价格?该门店工作人员表示,按照门店的规则,消费者领养一只两到三个月的缅因猫,需连续两年每月支付598元,合计总价达14352元。消费者可以选择一年或两年分期付款,也可以选择直接买断,按照市场价6900元一次性付清。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两家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宠物领养门店,发现这些打着“免费带回家”旗号的宠物领养模式,消费者的实际支出费用往往是宠物原本市场价格的2倍以上。“本来是奔着‘免费领养’去的,结果却变成了高价买宠物。”一名消费者生气地说。
领养乱象频现,套路不断
此外,宠物的健康问题也是这类领养模式的重灾区。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反馈,“免费领养”的宠物出现了皮肤病、传染病等问题。有消费者表示,商家声称已经给宠物接种过疫苗,但自己带去体检时却发现宠物体内并无抗体;还有宠物在领养协议期限内因疾病去世,商家没有按照承诺尽力治疗,而是让消费者重新养一只,引发消费者不满。
“如果宠物因重大疾病或者非人为因素导致死亡,我们可以免费补偿一只相同品种或同等价位的。”某连锁品牌领猫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但当记者提及人类和宠物之间的感情无法替代时,该工作人员则表示,“那也没有办法。”
一名消费者无奈地说:“感觉自己领养宠物的爱心被商家利用了。”
北京市顺义区一家宠物学校的员工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的“免费领养”都是骗局,“有些爱宠人士为了降低风险,确实会要求领养者签协议缴纳一定的押金,约定日后归还;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网络上的领养信息,其实是拿着‘免费’‘无偿’来引诱人。”对于爱宠人士来说,很难分辨其中的风险,容易陷入被套路欺骗的境地。
专家提醒:理性消费避免“踩坑”
上述宠物学校员工告诉记者,近几年,部分猫贩子和后院猫舍(指卫生标准和环境条件较差,无序繁育,疯狂出售奶猫,猫咪健康没有保障的猫舍)恶意竞争,随意繁殖,导致品种猫价格“跳水”严重,“不玩血统,不玩品相,只玩便宜”已经成为圈内共识。在这种情况之下,个人猫舍囤积的大量品种猫出现销售困难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面上各类销售套路层出不穷。
对此,宜宾市消委会负责人表示:“该商家所谓的‘免费领养’,被执法部门认定为‘变相销售’,该案例系全国范围内首个明确变相‘免费领养’行为系‘销售行为’的典型案例,对其他地区处理该类案件有着一定参考意义。”最终,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责令商家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决定处以警告和罚款2000元。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范永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商家以“免费领养”的方式进行宣传,实际上诱导消费者充值、让消费者到商家指定的商城购买宠物产品,涉嫌虚假宣传、捆绑销售,可能对消费者构成欺诈和误导,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另外,捆绑消费、最低消费等条款免除或减轻了经营者责任、加重了消费者责任、排除或者限制了消费者主要权利,属于无效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