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督导邬晓峰专访:婚姻是一生的功课
记者:邬老师您好,能和大家说说您的成长经历吗
第二阶段,我开始步入了心理咨询的这个领域,我的一位恩师,唐道德老师,他让我对催眠认知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了解。让我觉得心理咨询师是个很神奇的职业,可以通过催眠的方式,让来访者进入一个潜意识层面与咨询师进行沟通,把内心一些痛点和内心中的趋避冲突问题,通过催眠方式给激发出来,加强了我对心理学这个学科的兴趣。
第三阶段,我开始深入接触这个行业,二十多年前,我只是把心理咨询当成一个爱好去接触。因为我本人也比较好学,不断参加各种学习,获取各种心理学专业的证书和资质。我可能有一定的知识焦虑吧(微笑),所以会找大量的书籍去辅助自己来在某些领域当中做的更专业。当你越专注在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就越能从这个事情当中获得能量和价值感,就这样一直在心理学这条路上走到今天。
记者:关于您在心理学这个领域里的成长轨迹,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邬晓峰:我拿到心理咨询师的资质是2015年,那一年我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但是我接触心理学的这个圈子要追溯到2007年。
2015年我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学咨询师证书,开始正式步入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由于刚开始实操经验并不丰富,所以我也是从给专业咨询师做副手开始,学习做一些基础的事务,开始了解到整个咨询过程当中的环节,包括有一些专业的用词,比如说像移情技术,共情技术,边界设置,咨询时长的安排,咨询技术流派等方面。
其实那时候作为新手的我也有过迷茫,不确定自己未来在心理咨询师这条道路到底应该如何去铺垫。当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你必须要选择你的流派,因为每个流派的技术打法原理都不一样,包括精神分析动力学流派,行为认知流派,以及人本主义流派,这三个国际上公认的主流三大心理咨询技术流派。20多年前国内心理学领域还属于刚刚起步,对这个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到底未来应该如何去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
接下去我一边在行业里摸索,一边在应用心理学领域进行深造,除了对于心理咨询技术的研究外,更侧重于对于学术这一块的研究,我读研时的毕业论文,就是有关“音乐打击疗法针对于婚恋夫妻中的沟通屏障浅谈”这样一个研究命题,它讲的其实是心理学里的一个投射原理,它通过音乐的打击,对情绪进行启发,调拨起一个人对当下事件引发出的情绪感受,最终通过交流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解答和叙事,从而打破夫妻之间出现的内心误解和沟通屏障。这些问题都属于心理学的范畴。
随着对心理学行业的日益深耕,我也有幸在这个行业结识了一些大咖级的人物,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有几位恩师也是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影响,比如上海积极心理学专委会主席席居哲老师,他是我的一位很重要的恩师,我在读研的时候就听过他的很多课程,让我受益匪浅,也非常感谢席老师带我进入心理学这个行业,还包括上海积极心理学专委会秘书张王琪女士,浦东心理咨询师协会刘青林女士,NGH催眠师协会认证官唐道德老师,也都是我入行这么多年来非常敬仰的恩师,在我的专业道路上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也特别感谢爱归心理,李娇娇女士和戴涛先生,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展现机会,这都是在我人生成长过程当中,是我在心理领域的伯乐。
2018年19年的时候,我参与了东南卫视录制了一档节目叫做“漂洋过海来爱你”。为海峡两岸男女在婚恋情感方面做心理学分析和建议,各大全网播放量破亿,现在各大视频网站都可以找到,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
记者:是什么机缘巧合促使您走上了心理学这条道路
邬晓峰:因为我前面也说到了,我并不是一出道就从事的心理学行业,而是品牌市场营销这块,更多的是一个品牌专家的角色,拼的是一个创意和思路,而这一行可能更适合的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想法有拼劲,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己的兴趣所向,我也开始渐渐的向心理学领域去转型,也正是在这个领域我慢慢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感。
我记得当年观看过一档心理学TED演讲,在演讲中提到人的幸福必须要有人生的四大心理支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幸福心理支柱就是来自于你的价值感,也就是你在社会体系当中,在家庭体系当中,你是不是觉得你是一个有价值有贡献的人,这种价值感会让一个人产生很大的幸福支柱。而心理学对于我来说的意义就在于此,这也是我感到非常幸运的一点。
从业17年以来我处理了上万个家庭个案,咨询时长长达上万小时,很多人感到很好奇,邬老师你是如何做到的其实,我从2018前后那几年,在当时中国最大的婚恋平台,任职首席感情咨询师,负责上海两家门店的情感咨询,手头下的红娘同事就有60-70人。每天需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很多是需要下班后依旧维护会员的情感咨询,每个小时1个会员,去掉吃饭,每天咨询8-9小时,你可以算算我的咨询累计和咨询时长,然后放到我这里十几年的工作中!任职的那几年多也是我大量积累实操经验案例的一个快速增长期。
后来由于疫情的关系,课程开始更多的转变为线上直播课,因为和会员的实际沟通的机会很多,也让我在心理学的领域认知的维度更广了,不仅仅停留于理论解读,而是更多通过实在的接地气的,实实在在的方式解决老百姓自己家庭当中发生的婚姻问题、情感问题、社会问题、家庭问题,进行多维度的解析,而且还包括一些有关身心健康的,体能健康的机能健康的,也会给到我很多对会员的一些指导。
记者:您为什么选择专攻婚恋情感的修复与家庭关系这一块
和她的交流过程我深刻感受到了很多中国女性所面对非常普遍的现实问题,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男性和女性所面对的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都不小,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讲,她们更多的需要考虑兼顾家庭和事业,如何做出平衡的抉择,其实对她们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她们所承受的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记者:您是如何想到用传统心理学结合国学文化,对来访者进行心灵和思维上的咨询指导的
邬晓峰:因为我们的国情和西方不同,中国人往往更内敛,比如我们心理学有一门课叫做性心理,这是很大的一个学术文化。但这种体系在国内会变得非常隐晦,我们国人一旦谈到有关夫妻生活性的体验,都会觉得这是一个有点没法上台面上讲的事,夫妻相处模式可以通过环境,语言,气味,听觉,触觉,感觉多角度获得比较强的自我价值认同感。这其实和心理学都是相通的,所以我们需要更智慧地来面对这个问题,而不是避之不谈。
性爱这件事情呢它其实是一门很大的文化,但很有趣,就是国人可能对这个事情比较隐晦,有的时候如果你太直接,他反而会适得其反对吧我们老祖宗有一个很大的智慧叫做看破不说破,对吧点到为止,让你自己去悟。佛家也讲的是顿悟,而不是直接把问题放在你眼前,赤裸裸的展示给你看。
所以在东西方结合过程当中会有很多精髓值得借鉴,比如我本人比较喜欢的一个老师,像曾仕强老师,他讲得易经和国学,乾卦坤卦,听上去很玄,但是它其实阐述了传统思维和进入新时代世纪中,男性和女性在社会里的自我安全感的地位属性,也就是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体系当中分别需要怎么样的自我认可,男女之间是如何进行碰撞的,很多智慧都是我们值得去借鉴的。
比如说我们看到这个儒家思想当中,它其实也是有很多的智慧在里面,帮助我们在婚姻当中,在人生过程当中做一个修身养性的提升,包括对于别人要很好的进行反向思维,也就事我们所说的共情。你得穿着别的鞋走一走才知道对方的心理诉求。
比如男女双方组建了一个家庭,因为一纸证书要把婚姻坚持下去,并且要努力由一而终!当中有很多的学问,不是说结了婚领了证之后大家就相安无事,躺平就可以的,方方面面都会有大量的问题出现在夫妻关系当中,尤其是男女在社会当中出现的心理落差。
所以婚姻它是一门学问,它是一门通过人生百家的这个经验,包括心理学的范畴和自我的维度和认知的成长,一个非常深的一个学问,真正幸福的家庭,一定是用智慧去经营的,所以国学在中国的传统家庭当中和心理关系当中起到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把西方心理学拿过来直接用,而是要优化再优化一下,更多的是一些耐心的陪伴,聆听和建议,并且要符合中国特色的家庭构成和中国人的家庭观念。
记者:您觉得学员眼中的您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让你特别感动和印象深刻的事情
刚开始我也会有直男思维,以结果为导向,但是呢这么多年的成长,上万家庭的这个来访者给予我很大的支持,帮助我现在也更好的能够站在女性角度去不断的换位思考。现在很多来访者会评价我说,邬老师你就是雌雄同体,这个女性思维和男性思维是集聚于一身,那我也很认可这样的一个说法,我的来访者会觉得首先找到邬老师很靠谱,而且很专业,我的很多来访者都是在一两个月以内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也有一些问题比较复杂会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的长期跟随,他们都觉得我比较专业且靠谱,非常了解彼此,也不会轻易更换老师,我也非常感谢感激我的这些会员,他们非常信任我,把一些他们人生当中经历的各种真相问题,很隐私的问题,知无不言的全部告诉我,那么我也会严格遵守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操守,把服务质量是始终放在第一位。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您是怎么理解婚姻和爱情的
邬晓峰:我记得我每次和我的来访者聊的时候,我都会说这么一句话,爱跟婚姻是两件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恋爱和婚后会有心理落差。
就拿一见钟情来讲,其实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原理叫做阿尼姆斯和阿尼玛的心理人格特征。所谓的一见钟情它是一种化学反应,和一种心理机能,还有比如为什么我们讲约会要去一些什么游乐场等一些惊险的项目,也就是我们心理学中说的吊桥效应,甚至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抗性原理,有些女性结婚几十年了还不断的翻旧账,这我们称之为蔡格尼克效应。包括婚姻的保鲜期是著名心理学家斯通伯格所提到的婚姻爱情三角理论,激情,承诺和亲密。
所以你说心理学它能不能帮到婚姻解决它的这个两性相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能级的咨询师,他一定会在婚姻过程当中帮助我们来访者起到根深蒂固的一个改变的作用,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入行十六七年,成功率也达到90%以上,这也是有原因的。
婚姻当中爱情重不重要非常重要,但是婚姻当中只靠爱情是不够的,爱情它是人生的润滑剂,我们想象一下我们住了一个房子,那么在这个房子当中,如果你是个毛坯房,是不是很冰冷是不是觉得家徒四壁,没有温度所以你必须去买很多的软装去装潢你的家,但是每个人的家装修风格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喜欢日式的,喜欢是中式的,喜欢欧式的,喜欢美式的,装修风格从地板到墙面到陈列到摆设都不相同,所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的特质都是量身定制都不一样。
但是即便如此,你对家庭的温度是有需求的,这个温度是什么这个温度就是爱情,你需要有爱情来滋润你的婚姻状态,滋润你家庭当中让你心情疗愈,有归属感、有安全感,有踏实感的心理感受,这个就是软装,也就称之为爱情所引发出来的这个集体作用,但是婚姻它不能只靠爱情,因为说白了这个比如说洪水来了,地震了,你的根基不稳定了,你光有软装有什么用,你的地基都坍塌了,你地基坍塌你整个房子都没了,你光有爱情有什么用
你必须要了解婚姻是有两个核心的钢筋水泥的,这两个水泥请切记:一叫做资源的交换,二叫做需求的互补。资源的交换也就是符合人性的趋利避害原理。我们必须知道夫妻之间的价值索然,妻子和丈夫他的价值体系是什么个人价值、伴侣价值、社会资源价值,只有当你有足够的价值了,你才有能力有实力持续的去吸引你的半另一半,从而在婚姻当中对你提供足够的供给。
而需求互补更简单了,分为心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男女都有心理需求,所以你必须了解性格属性,长期相伴之后了解对方的短板,了解对方的长处,了解对方的雷区,了解对方内心当中和你组建家庭之后,男性渴望女性扮演的角色,以及女性渴望丈夫扮演的角色,这都是心理需求的互补原则,还必须要情绪的疏通。
另外我们身处这个社会压力值非常大,如果家里没有足够的资金做支撑,确实会比较辛苦,所以在整个婚姻的运营过程当中,一定要想办法把资金做成一个核心,就是面包和牛奶重不重要都重要,缺一不可。不能说我只有爱情没有面包,这日子也过不下去的。
所以在当今社会现状下,还是要务实一点比较好,所以婚姻的本质它是一门学问,它是一门运营的技术,你试想在婚姻过程当中,男女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仅凭一纸证书你要和这人过一辈子,这个你们没有点智慧,没有点相处之道,没有创造舒适度和信任度,你们怎么可能走到最后呢正如这次的主题一样,婚姻它是一门人一生的幸福的课程,需要我们一生去好好经营。
最后,祝所有和我有缘的家人们都能够幸福安康,百年好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