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9年至2021年期间,唯都股份花费的短彩信发送费分别为393.29万元、302.72万元和161.41万元。按照短彩信的采购单价计算,唯都股份每年会向用户发送上千万条信息。
3、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唯都股份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26.17万元、283.41万元和540.18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7%、1.36%和2.07%。此外,唯都股份只有1项专利权和55项软件著作权。因此,发审委多次质疑唯都股份的创业板定位。
4、唯都股份的外呼业务收入占比很重,但员工的稳定性却不是很高。2019-2021年,公司的离职率分别为36.85%、47.99%和63.12%,逐年升高。
------------
近日,上海唯都市场营销策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都股份”)披露的招股书揭开了电销领域赚钱的“秘密”。
然而,根据招股书,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发现,唯都股份在对外呼叫过程中或涉嫌存在侵犯用户隐私权的情况,发审委也多次对唯都股份的呼叫业务发出质疑。
近几年,由于注册制的实行,发审委对于IPO申请公司审核更加严格,多家公司因为主业定位不清被发审委否决IPO,唯都股份也因为同样的问题被质疑创业板的定位。
复旦营销“奇才”许旺永
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的许旺永开启了人生第一份工作——软件销售。“饿了就随便在街上买个面包吃,住的是没有卫生设施的简易房子。”许旺永回忆道。不过,也正是靠着这份软件销售的工作,许旺永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不过,幸运似乎并没有一直伴随着许旺永,1999年,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并引进合作伙伴的资金200多万元,开始第一次创业。然而让他猝不及防的是,互联网网络泡沫的破灭,让许旺永一朝回到解放前。
创业失败的许旺永又开始重新找工作,几经辗转后,2005年,许旺永进入了CRM客户关系管理营销行业,并且在该行业内许旺永先后担任过业务总监、咨询总监等职位。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唯都股份的主要客户已经涵盖汽车行业的宝马、奔驰、捷豹路虎、大众汽车、上汽通用、英菲尼迪以及奶粉行业的菲仕兰等。
业绩方面,唯都股份也实现了稳定增长,2018年至2021年期间,唯都股份营收分别为1.62亿元、1.95亿元、2.09亿元和2.61亿元,期间增长率分别为20.06%、7.18%和24.75%。
每年向用户至少发上千万条短信多次被质疑经营合法合规性
不过,唯都股份业绩增长的同时,业务的合规性却遭到了多次质疑。
从业务收入结构上来看,客户沟通是CRM营销中收入占比最重的业务,而客户沟通包括呼叫、短彩信、在线客服和邮件业务。报告期内,客户沟通业务收入规模分别为5877.22万元、8515.55万元和8404.97万元,2020年、2021年较2019年大幅增加。
外呼的主要内容为公司接受品牌方委托、以品牌方名义对客户进行车主购车意向确认、新客户问候、客户调研。
不过,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发现,唯都股份有一项外呼调研外包主要是用于“上汽通用新车拒绝用户项目研究”,也就是说用户已经拒绝购买了,然后唯都股份仍然进行外呼沟通,问客户为什么不买上汽通用的车。
对此,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向唯都股份发送了求证函,截止发稿,公司暂未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唯都股份短彩信业务收入分别为853.93万元、600.96万元和300.20万元,期间所花费的短彩信发送费分别为393.29万元、302.72万元和161.41万元。
此外,招股书显示,唯都股份2019年至2021年短信的平均采购单价为0.027元/条、0.034元/条和0.034元/条,采购彩信的平均单价为0.112元/条、0.117元/条和0.115元/条。以此计算,如果每年全部按照短信计算,2019年至2021年,唯都股份对外发送的短信数量分别是1.46亿条、0.89亿条和0.48亿元,即便全部按照彩信采购单价计算,唯都股份每年也会向用户发送上千万条的信息。
不仅如此,从招股书中不难发现,在客户沟通业务中,短彩信业务毛利率是最高的,2021年唯都股份的短彩信毛利率为44.34%,比公司整体毛利率43.90%还要高。短彩信的毛利率下滑也是导致唯都股份整体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之一。
核心业务员工离职率高创业板定位遭质疑
注册制开始实行后,证监会对于IPO申报公司的主业定位问题审核的特别严格,从近半年的申报情况来看,已经出现多家IPO公司因定位问题遭到否决。
唯都股份此次IPO申报的是创业板,而深交所前后两次询问函中都重点问询了唯都股份关于创业板定位的问题。
唯都股份介绍自己主要是从事CRM营销服务,核心在于为客户提供具有创造性的营销策略制订和富有创意内容策划能力及高效的营销执行管理能力,公司拥有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创意支持团队。
然而在创新研发上,唯都股份的支出并不多,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唯都股份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26.17万元、283.41万元和540.18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7%、1.36%和2.07%。2021年,唯都股份在研发费用上突然提高投入,这也引来深交所的质疑——深交所要求唯都股份说明公司是否存在为本次发行上市突击增加研发投入的情况。
此外,在知识产权储备方面,唯都股份只有1项专利权和55项软件著作权。对此,唯都股份表示,公司研发项目形成的专利权数量较少主要是由公司的业务性质决定,专利权数量多少不能体现公司实力;对于软件著作权,唯都股份则认为是体现公司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过,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发现,无论是专利权还是软件著作权,对于唯都股份的业务来讲,起到的更多是辅助作用,而真正对唯都股份收入影响最大的是外呼业务。
外呼业务主要是在完成呼叫后对数据进行标记并将有效数据进行下发,而唯都股份也一直在招股书中强调,公司业务主要是开展追踪潜客信息、提供客户关怀、处理客户投诉、进行客户调研等业务活动,以此推断,唯都股份在产业链中起到的只是“人工筛选”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唯都股份的外呼业务收入占比很重,但员工的稳定性却不是很高。2019-2021年,公司的离职率分别为36.85%、47.99%和63.12%,逐年升高。
对此,唯都股份解释称,因公司客户关系管理营销业务主要服务品牌客户、客户要求较高、业务人员面临较大压力,呼叫人员主要从事呼叫业务、工作性质特殊,离职现象较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