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平台的选择上,很多新手老师和校长都没有什么经验,大多都选择了不是很熟悉的教学平台,不好用还难上手。直播工具的选择需要慎之又慎,因为直播工具是保证直播可以顺利进行的最核心的屏障,不然课备的再好,不能直播,也会功亏一篑。
但是当实际使用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
第一是功能不适合一对一直播,或者功能不健全,实际场景中并不适用。我们知道一对一教学无论是从老师,教学内容还是授课方法上面,对于课程的要求都极高。很多平台的功能相当的单一,仅仅只能支持屏幕共享,完全无法满足老师和学员之间的互动需求。
第二是硬件的配置,在线直播对直播系统的要求比较高,日常的社交软件在直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图像不清晰,网络卡顿,视音频无法显示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我讲课的时候也时长会遇到)
那么如何结合自己“一对一直播授课”业务,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直播系统呢?
教学端,除了基础的直播教学之外,还可以在线上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线上报名,线上考试等。
学员端,为了防止学员“开小差”,老师可以实时看到学员的学习场景,并且还可以支持和学员进行课堂提问,抽奖等互动。
基于机构的操作需求,我们成立的一个专门的售后服务团队来帮助快速上手,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都有我们热心的售后小哥哥小姐姐来帮助机构解答问题。
作为直播工具的提供商,直播授课的基本条件,更应该修炼好企业的内功,为线上直播铺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对一线上直播与录播相比,对于老师的要求是极高的。尤其是对于之前从未接触过直播的老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既要重新备课,又要考虑到线上和线下的的教学差别,让线上教学更加的生动,还要克服刚开始直播的紧张和恐惧,都是新手,难免翻车。
无论什么时候,课程内容永远是最重要的。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对于老师来说,都需要掌握“打磨课程”这项技能。
推荐以2~5分钟为一小节,将每一小节课程所要讲清的知识点,所要使用的教具,可以采用的授课形式,进行多方面的拆解组合。
而且新手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最好可以用录制功能将上课视频录下来,在回看的时候,将上次课程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优化。
可以在线上上课时插入一些引导互动,避免学生应为课程枯燥而分散注意力,在这里举几个常用的互动方式:
确认型:反复和学员确认刚刚教授的东西。重复动作便于记忆
选择型:列出两个不同的选项,可以用在区分两者不同上
奖励型:学员进行一个操作可以获得奖励,让学员有额外收获和荣誉感
承诺型:给学员一个提前的承诺,学员完成任务之后,承诺才可以兑现,记得绝对不可以“言而无信”。
我们上一节一对一直播课程,除了单纯的讲、说教之外,还需要通过更加多样的课程展示形式,满足学员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
比如课前可以插入一个学前小测,形式可以是一张图片测试卷。课中学习可以利用ppt和白板,对本节课程的知识进行展示。课后插入一个本节课程知识回顾,可以是思维导图的模式,也可以是知识清单的模式,来帮助学员理解记忆,加深映像,融会贯通
如何保证学员的学习效果,是在线学习的一个大问题。即使是“一对一直播教学”也不能幸免。在线授课,老师和学员之间永远隔着一个屏幕,不知道学员有没有专心听课。
想要更好的投入网课,必须要在心里上有“仪式感”。比如定一个上课的闹钟,就像在学校打铃一样。在上课前要明确自己的学习内容,在上课的时候给老师提针对性的建议,比如更希望查漏补缺哪部分的知识。这样才可以充分利用在线上课的1-2个小时。
想要高效的学习在线课程,必须给自己开辟一个相对独立和安静的空间,最好可以暂时关闭通讯工具,这样对自己负责的同时也是对老师的尊重。
不能因为没有人在身边管控就让自己放松警惕,也不能因为网课随时随地就可以上,打乱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和学习计划。
生活习惯方面,比如:晚睡晚起。很多人以为自己补充睡眠就可以,并无大碍,但是这个习惯除了对身体健康有影响,还极易变得自由散漫。
在这个关键时期,学员一定要和老师同学保持良好的沟通。
一方面是机构和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员的学习动态,这个只靠一张屏幕是无法实现的。可以根据学员的学习状态为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安排,保证不打乱学员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一方面可以和老师或者同学讨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避免闭门造车,事倍功半。
在疫情期间可以培养学员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也是学习效果外化的一种方式。
一节完整的“一对一直播教学课程”,需要老师的尽心教导、学生的认真学习,家长的积极配合、工具提供商的技术保障,才能让我们的直播课顺利进行,才可以保证网络教学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