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道师:涣卦-凝聚力量、把握机遇,实现更好发展
《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九卦,是涣卦。涣卦的卦象为上巽下坎,巽为风,坎为水,象征着风在水上行,有流溢、涣散之意。
从卦象来看,风水涣卦的意象,是流散。它所代表的并非仅是字面意义,而是在看似涣散的局势中,如何通过积极的手段和方法,克服弊端,转危为安。
涣卦的卦辞为:“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含义是亨通,吉利的占问。
君王到宗庙祭祖祈祷,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主方虽面临一定困境,但有良好的素质,而客方消极被动,为主方提供了发展机会。
“王假有庙”意味着在困难时要借助信仰和传统的力量,保持内心的坚定和人力的凝聚,实现重新发展壮大。
“利涉大川”,要勇敢地面对挑战,开拓进取。突出坚持涉渡大川,开拓精神的重要性。
初六爻辞:“用拯马壮,吉。”主方消极被动,陷入困境。此时应扭转局面,如同有一匹强壮的马来拯救,可获吉祥。
在困境中要积极主动地寻求改变。
九二爻辞:“涣奔其机,悔亡。”主方素质良好。在困境中,主方应不失时机地发挥自身良好素质,抓住机会,悔恨就会消失。
强调把握时机、利用自身优势的重要性。
六三爻:“涣其躬,无悔。”主方态度随和。当前形势如同大水泛滥,是客观形成的,主方无需悔恨。虽然主方随和的态度可能被客方利用,但主方应随机应变,以柔克刚,做到无悔。
即使处于不利局面,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灵活应对。
六四爻:“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客方消极。主客双方都被动,关系涣散,就像大水泛滥到众人聚集之地。各方需行动起来解决问题,对主方有利,就如洪水中有座山丘般难以想象。
在涣散的状态中,也可能蕴含着意想不到的机遇,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和把握。
九五爻:“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客方素质良好。双方素质都好却发挥不了作用,都渴望改善关系,于是发出呼喊。
“王居”指客方素质,客方良好素质未发挥作用,主方不应受怪罪。
在双方都有良好基础但关系不畅时,需要积极沟通,努力改善。
上九爻:“涣其血,去逖出,无咎。”客方态度强硬。强硬态度无法解决关键问题,导致双方严重损失,就像洪水冲走血迹,人被冲到远方。阳爻表示主方态度随和,顺从客方,不应受怪罪。
过于强硬可能适得其反,随和的态度在某些情况下是合适的。
涣卦的启示是:在面临涣散或困难的局面时,不能消极等待,而要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初六爻的“用拯马壮”;要善于把握时机,发挥自身优势,如九二爻的“涣奔其机”;同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六三爻的“涣其躬,无悔”便是这种态度的体现。
即使在涣散的状态中,也可能隐藏着机遇,需要敏锐地察觉并加以利用,如六四爻的“涣有丘”。而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良好的沟通、相互理解以及共同努力改善关系至关重要,九五爻的“涣汗其大号”强调了这一点。
过于强硬的态度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适当的随和可能更有利于解决问题,上九爻“涣其血,去逖出”说明了这一点。
后山道师曰:面对复杂和变化的局势,保持冷静、灵活和积极的态度,思考如何凝聚力量、把握机遇、改善关系,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也要认识到事物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以及在困难中寻找转机和希望与可能性。
涣卦提供的是在涣散局势中应对和发展的思考方向,但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引导人依据现实因素拓展思维,解决问题。
后山道书后山道师目录
序言
第一章上神之音
《后山道书》的缘起和人与天的缘分
神、仙和人的概念以及其间的位置关系
大道是无形的,走上福界和上界是可行的
“慈”和“善”是迺遒与大道的根本取向
建德、许愿、圆满、福报……符合上神的美好旨意
《老子》所著《道经》与《德经》传达的声音
上神的大道,起于“无”,生成“有”,出乎世界,高于福界
万物莫不尊道贵德,得“道”则昌,失“道”则亡
“无”生“道”,“道”生“德”,经由“道”而成其“德”
人们何时才得真的回身转意,返还自然,得近上神?
如何皈依上神,返璞归真?找回人类丢失已久的天性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