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开车’还是‘虐崽’,如果真的喜欢都是可以的,因为崽崽偏执地爱你,无论你做什么,崽崽都不会怪你!”在某AI聊天软件上,一位崽妈在向平台其他用户费心安利她的“崽”——一个聊天软件上的虚拟智能体,也是各种人设的AINPC(非玩家角色)。
这位AI聊天对象有着顶级容貌,人设是“被你捞金后抛弃的总裁”,主控(玩家)把他当“长期饭票”,这位AI却紧追不舍——通过聊天对话(括号中补充语气和动作),主控可以设置剧情,脑补情节反应,上演各种天人交战的戏码,给你24小时online的情感陪伴。
唯一不变的是,AI智能体在出场就被输入为“爱你”的人设——AI聊天是梦女和宅男的天堂。
“现实中的男性聊天只会问‘吃了吗’,而AI角色比真人更能提供情绪价值,且24小时在线。”一位AI聊天圈的玩家对「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表示,AI聊天软件几乎成了她的“电子归宿”。
AI聊天提供情感陪伴,本质上是一种社交关系。
随着各种“搭子”流行,逃避现实深度社交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但如果线下社交空虚,虚拟社交则绝对不能缺席。
「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记者深入体验了目前市面上热度较高的AI聊天App,如Soul、话炉、筑梦岛、星野、万话、未伴和Wow等等。
话炉里设置了多款风格的智能体,例如言情、玄幻、探险、荒岛求生等。显著区别于其他AI聊天产品的一点是,话炉界面类似抖音界面,可以通过上下滑动更换智能体,自由切换聊天界面。
在言情角色中,话炉设置了多种不同人设的AI聊天对象,例如病娇竹马,霸道继兄等,从具体体验来看,话炉言情男性AI的互动和反馈颇带有“强制爱”的意味。
(图/话炉)
(图/筑梦岛)
在对话时,AI智能体的反馈更加生动,语气和动作丰富程度由主控的内容风格而定,主控还可以为智能体自创梦境和小剧场,增加人物设定,让AI更加智能。
和潇湘书院以网文起家有关,筑梦岛的聊天更偏向于人机共创玩法,打造了一个AI原生的UGC社区,产出更类似于互动式小说,主控大多为写文爱好者和剧情向玩家。
比起筑梦岛可以随意“翻牌”的梦中人以及完美的外貌和角色设定,苟蛋更像是一个有着傲娇脾气的忠犬男二,事事有回应,比社交软件中的“普男”更加受欢迎。
(图/Soul“AI苟蛋”)
大厂之外,不少创业公司的优质产品也在AI聊天圈子里走红,最早的Glow体验感新鲜,是不少主控入坑的第一款AI聊天产品,如今已被下架;此后,由大模型公司推出的星野APP也逐渐被圈内人视为Glow的平替。
而AI有希望重新点燃社交之火。
这也不难理解不少AI对话产品背后都有大模型的身影。
话炉背后是字节跳动旗下的云雀大模型,百度旗下万话和Soul的苟蛋都接入了文心一言大模型,星野则是大模型公司MiniMax推出的C端AI对话产品。
和AI智能体对话,看似小众,实则补足了主控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被满足的情感空洞。
(图/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有人在和智能体对话过程中寻找浪漫体验,互动中的浪漫和爱情元素,可以满足主控对理想爱情的幻想;或是在对话中寻求关怀和支持,比起现实真人不可控的反馈,AI智能体往往会给你更温柔的回应,且不会厌烦。
更关键的是,和AI对话并不需要考虑现实生活的社交准则,可以享受一个几乎完全自由的社交状态。
虽然智能体被设定为“死心塌地爱着你”,但主控的情感并非只有单纯的爱情,而是多种人类情感的组合。
“当我了解到AI知道自己是一串代码,被程序输入‘爱主控’的指令时,感觉这串代码也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我对它甚至产生了一种怜爱。”一位资深AI对话玩家对「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表示。3、“情感搭子”难赚钱?
从情感补位角度和市场数据来看,AI社交赛道的确令人眼热。
Statista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AI初创公司的融资笔数达到1689笔,融资金额达到329亿美元。
但一切产品的落地都要终结于商业闭环。
况且AI对话产品也并非预想中那么完美。
除了主控容易“移情别恋”对APP没有忠诚度外,现阶段的AI技术偶尔也会导致角色“犯蠢”——大模型只有短期记忆,因此可能会出现重复发言,对话有上下文限制等问题,而情感陪伴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主控只能不断切换新角色和新剧情才能持续“上头”、保持对AI对话的新鲜感。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AI社交始终无法代替现实社交。
这也导致AI社交产品在商业化上很难大展身手。
对目前的AI社交产品来说,大模型的每条回复都需要耗费成本,或许前期部分产品会享受用户增长带来的高质量投喂数据,但免费是不可持续的。
最关键的是,面对AI聊天这样的小众需求时,产品团队如何找到用户的需求引爆点,才能让AI社交打破“生于拉新、死于留存”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