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网络诈骗类犯罪手法及防范建议

(一)基本手法:钓鱼网站通常指通过使用各种手段,仿冒政府部门、公司、银行等机构真实网站地址以及页面内容,或利用真实网站服务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点的某些网页中插入危险代码,以此来骗取用户银行账户、密码等机密信息的网站。钓鱼网站仿冒的网址与真实网站的网址十分相似,甚至是仅有一个符号或字母的差别。

二、利用低价商品实施诈骗

(一)基本手法:犯罪分子利用国内知名网购平台,或直接制作虚假购物网站,利用部分人贪图便宜的心理,发布一些销售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的虚假商品信息。此类交易共同的特点是采取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且拒绝使用网站提供的第三方支付工具,犯罪分子在得到汇款或转账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二)警方提示:网购时坚持使用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并认真核对卖家身份;尽量寻找信誉度高、正规的商家;使用专用的银行卡进行网上购物,且该卡中不要存入太多现金;一定不能将自己的账号、密码、证件号码等个人信息告知对方。

三、电信类诈骗

四、以婚恋名义实施诈骗

(二)警方提示:近期,婚恋类诈骗频发,请广大人民群众务必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虚拟网络的假象所蒙蔽,遇到此类问题,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并尽量避免与网友产生资金交易。

五、“校园贷”类诈骗

(二)警方提示:2017年9月6日,教育部明确规定“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广大高校学生应提高警惕,洁身自好,从银行等正规机构贷款,在发现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及时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

六、“套路贷”诈骗

(一)基本手法:犯罪分子假借“民间借贷”的名义,利用小额贷款公司招揽生意,以“违约金”、“保证金”等各种名目骗取被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合同”以及房产抵押合同,通过“虚增债务”、“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转单平账”、“虚假诉讼”等手段,非法侵害受害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二)警方提示: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贷款,尤其要避免签订正文部分留有空白,缺乏具体权利义务内容的合同。在发现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及时通知公安机关。

七、利用即时通讯工具诈骗

(二)警方提示:遇到第一类情况时,尽量保持冷静,不要被焦虑冲昏头脑,务必与被冒充者本人取得联系,确定消息的可靠性;遇到第二类问题时,不要被眼前的信息所迷惑,应先确认对方身份,时刻保护自己的身份信息,不要轻易给对方转账。

八、以网银密码器升级实施诈骗

(一)基本手法:犯罪分子向全国各地银行客户发送电子密码器、网银U盾升级的虚假短信息,提示客户进入骗子克隆的银行网站(虚假)进行升级操作,从而利用木马程序窃取客户的网上银行账户及密码,再通过网上银行将客户账户上的资金转走。

THE END
1.反电诈攻略丨婚恋交友类诈骗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提高“反诈防诈”安全意识非常重要。婚恋交友类诈骗是目前最常见的电诈类型之一,这类电信诈骗的易受骗群体和作案手法有哪些?如何防范?点击视频,为您解答!记者:马莎新华社https://m.voc.com.cn/rmt/article/7331291.html
2.十大高发类案之:婚恋交友类诈骗十大高发类案之:网游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 十大高发类案之: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十大高发类案之: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十大高发类案之:虚假征信类诈骗 十大高发类案之: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十大高发类案之: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十大高发类案之: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 十大高发类案之: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https://www.i-yj.cn/617/617mbtw/617payj/789143.shtml
3.十大高发类案解说——婚恋交友类诈骗时间:2023-07-07 14:51:00 来源:中央宣传部 公安部您的浏览器不支持H5播放,。十大高发类案解说——婚恋、交友类诈骗编辑:刘阳 责编:李小锋 终审:龚济好 相关阅读2012-2024 西江传媒 版权所有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2002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230009 ICP证:桂ICP备12006069号http://m.xijiangtv.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334&id=112752
4.网络上常说的“杀猪盘”是指婚恋投资类诈骗。()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网络上常说的“杀猪盘”是指婚恋投资类诈骗。()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https://www.shuashuati.com/ti/3ce7891089f1498aa04d2b53206329f3.html
5.始于“恋爱”终于转账警惕婚恋交友类诈骗权益始于“恋爱”终于转账 警惕婚恋、交友类诈骗(主题) 玉溪日报讯(记者 白诚颖)多名市民的网恋经历说明:从没见过面的恋人,最爱的是你的转账。12月22日,玉溪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披露了多个以恋爱、交友为幌子骗钱的案例,其中,部分受害人的损失着实不小。 https://www.workercn.cn/c/2023-12-25/80907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