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消费虚假宣传合同埋雷……婚介服务乱象如何整治?中介婚介所霸王条款

单身男女想要“脱单”,通过婚介服务市场是重要渠道之一。不过记者最近调查发现,这个市场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霸王合同等乱象不少,商家设置了各种陷阱来坑害急于“脱单”的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单身人士想要寻找人生伴侣,通过婚介服务公司来“牵线搭桥”,怎么就成了坑人的生意?婚介服务市场的种种乱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又该怎样去规范和治理?跟着记者一探究竟。

诱导消费、虚假宣传、合同埋雷……婚介服务乱象如何整治?

牵线搭桥的婚介服务机构,本应该承担着现代“月老”的角色,不过现实中,部分婚介机构掌握各种套路,专门坑害消费者。

套路一:诱导消费

安徽芜湖的小伙子李赞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婚介服务中的遭遇。据他介绍,之前他曾参加过一次线下的交友活动,当时一家婚介所主动找到了他。

李赞:他们说会给我精准匹配,然后问我的个人资料、家庭经济状况这些。他们是会员制的,需要充钱办会员。但是会员也分很多档次,有普通会员、VIP和SVIP。

李赞告诉记者现在的婚介市场套路太深,对方使用各种话术让你升级会员,但最终能否成功就不一定了。

李赞:我前前后后交了3万块钱,一开始介绍了几个确实还可以,但是见面我不仅要请她们吃饭,最后还说没看上我,说我情商太低了,需要上一对一上交友课程。还说我要求不能太高,开始介绍条件一般的女生,最后一个没谈成。

还有的消费者表示,一些婚介机构功利心太重,营销手段粗糙,自己支付巨款办理了VIP或者各种会员服务,之后的服务却和付款前的承诺千差万别。江西吉安市民张先生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某婚恋平台的VIP服务,希望能尽快找到心仪的伴侣。然而,这段经历却让他倍感失望与愤怒。

张先生:我当时就想,花了这么多钱,怎么着也得给我找个靠谱点的吧?结果呢,红娘态度非常冷漠。我找她问个事儿,半天不回,回了也是敷衍了事。说好的一对一服务,结果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扔进了大海里,没人管了。给我推荐的那些相亲对象,一个个都不靠谱,有的明显就是来蹭饭的,有的还直接跟我要礼物、红包。

套路二:虚假宣传

一些婚介机构,面对前来咨询的消费者,经常会采取虚假宣传、捏造虚假客户信息的方式来欺骗消费者,吸引单身人士上当受骗。工作人员口中所谓的“优质伴侣”身份信息,包括收入、工作单位、家庭条件是否真实常常要打一个问号。张女士是一位曾在婚介行业工作了四年的老员工,今年上半年选择了辞职。她向记者透露了婚介市场的一些“套路”。

张女士:其实就是利用大家急切想找对象的心理,当然这都是有套路的。一开始会给你介绍一些条件很好的,说实话就是一些长得好看的人,物质条件都是他们自己说的,婚介也不可能查人家房产证对吧,这种大概率都成不了。然后一般就会推荐其他项目,比如手把手教你如何和对象聊天,如何穿着打扮这种,这种都是额外收费的。

张女士透露,许多婚介公司在宣传时常常夸大其词,承诺能够为客户找到“完美伴侣”,但实际上却难以兑现。

张女士:婚介公司在签合同的时候都会说得天花乱坠,说包你满意之类的。然后会说我们这边资源很多,谁谁在学校当老师,谁谁是公务员,让你上头。最后都会以对方看不上你作为说辞,合同规定的约会次数也很快达成了,然后就会让你续费、升级套餐之类的。这些都是大家惯用的伎俩,其实业内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套路三:霸王合同

消费者反映,部分婚介机构会通过模糊的收费标准和混乱的服务项目误导消费者,甚至制定“霸王条款”。例如工作人员拍胸脯保证“一旦成功结婚便可全额返还婚介费”,但实际上合同标注此类情况依然要扣除60%的服务费用;或者消费者意识到婚介机构服务不佳想要解约,但合同中标注了高额的违约金。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乱象在婚介服务市场屡见不鲜。江西吉安一位已经离职的婚介从业者小李(化名)透露,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机构往往会利用消费者急于求成的心态,设置一些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

小李:合同里埋雷也是常有的事,我们会在合同里设置一些模糊不清的条款,让客户在签字的时候不注意。等到后期服务出现问题时,这些条款就成了我们推卸责任的借口,想要退款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婚姻介绍服务本身不太容易界定服务质量,量化服务标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外加涉及多头监管的现实难题,因此导致了诸多乱象。

陈音江建议,要进一步压实婚介平台主体责任,坚持诚信守法经营,使用有关部门出台的示范合同文本,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多种监管手段加强日常监管。

陈音江:如果发现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问题,监管部门要及时督促去整改。比如合同里面存在一些霸王条款的问题,监管部门要通过行政指导的方式,要求他去尽量地使用示范文本合同。如果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可能要依法对他进行相应的查处,不能让其抱有侥幸心理。

THE END
1.反诈宣传形堂防范网络婚恋交友类诈骗视频信息852 发布时间:2023-08-24 13:41:24 来源:新华社 频道: 新浪财经 / 视频新闻 标签: 简介: 反诈宣传小课堂|防范网络婚恋交友类诈骗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表情发布 登录|注册新浪视频官方交流群:298929939 关注官方微博:@视频小助手 24小时电话客服:400 052 0066 Copyright ? 1996-2024 https://video.sina.com.cn/p/finance/2023-08-24/detail-imzihqia2387529.d.html
2.采写社会新闻(精选十篇)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新闻在我国经历了“三落四起一高潮”的过程:解放初“一起”,宣传婚姻法的一些社会以1987年全国好新闻消息一等奖作品《钱向金动用“拉达”轧场火烧连营》一稿为例,这是一篇以揭露县按投放媒介来分 , 可以分为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纸质新闻、网络新闻四大类 ;按内容性质来分 , 可以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1p58e5.html
3.虚假宣传诱导诈骗嗨好省(季骋文化#嗨好省(季骋文化-佳齐莱)虚假宣传##嗨好省(季骋文化-佳齐莱)充值不到账##嗨好省(季骋文化-佳齐莱)网络诈骗##嗨好省(季骋文化-佳齐莱)退款问题##嗨好省(季骋文化-佳齐莱)货不对板##嗨好省(季骋文化-佳齐莱)假冒商品##嗨好省(季骋文化-佳齐莱)虚假发货##嗨好省(季骋文化-佳齐莱)刷单诈骗##嗨好省(https://m.xfb315.com/complaints/details/95326451.html
4.十大高发类案之:婚恋交友类诈骗评论 已输入0字 发表 全部评论 (0) 热点推荐 十大高发类案之:婚恋、交友类诈骗 十大高发类案之:网游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 十大高发类案之: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十大高发类案之: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十大高发类案之:虚假征信类诈骗 十大高发类案之: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十大高发类案之:冒充电商物流客服https://www.i-yj.cn/617/617mbtw/617payj/789143.shtml
5.全民反诈在行动十大高发类电信网络诈骗,你都了解吗?小编提醒:警惕“低价充值、高价回收账号”等宣传,很有可能是诈骗!买卖游戏账号、装备要选择正规官方渠道,不要轻信陌生网友。 10 婚恋、交友类诈骗 【案例速览】谢女士在网络上结识了一名“外国大兵”,对方自称是派驻某国的军医,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希望以后可以到中国定居。谢女士在与这名“大兵”聊天过程中逐渐被对方https://m.dezhoudaily.com/p/1635210.html
6.十大高发类案解说——婚恋交友类诈骗时间:2023-07-07 14:51:00 来源:中央宣传部 公安部您的浏览器不支持H5播放,。十大高发类案解说——婚恋、交友类诈骗编辑:刘阳 责编:李小锋 终审:龚济好 相关阅读2012-2024 西江传媒 版权所有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2002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230009 ICP证:桂ICP备12006069号http://m.xijiangtv.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334&id=112752
7.重案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团伙覆灭记网络上飞来一只甜蜜的“爱情鸟”,交往时间很短就主动要求确认恋爱关系,对人嘘寒问暖,看似美好的事情,背后却是骗子们精心布下的“桃色陷阱”。近期,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一起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的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集团案,积极引导取证,依法审查办理。 http://www.lawnewscn.com/wap/content/2022-08/10/content_8766558.html
8.江苏长安网江苏张家港三角滩村:“三色网格”聚合力 党建引领幸福村 提醒:婚恋网络交友,可能是“甜蜜圈套” 别人眼中“四场战役”打好反诈骗专项治理攻坚战 反诈宣传不停歇 常州金坛筑牢防诈“防火墙” 他倒下的身影,http://www.jszf.org/zyyg/jscawq_320/
9.婚恋网站扮演着“红娘”角色但也成为诈骗“沃土”姚界承分析,在网络交友中,婚恋网站扮演着“红娘”角色,但也沦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沃土”。经过多年发展,婚恋网站虽已逐渐摆脱粗放无序的发展模式,但随着犯罪手段升级和社会法治需求的不断提升,婚恋网站亟需承担起相应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做好用户基本信息的核实、审查,为用户提供更真实、安全、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2704&newsId=3527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