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大数据:80后90后最易受骗00后受骗人数呈上升趋势新闻频道

原标题: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80后90后成最易受骗人群!

近日,一部揭露电信网络诈骗内幕的现实题材电影《孤注一掷》掀起观影热潮,票房不断攀升。

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当前犯罪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传统违法犯罪比例持续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占比大幅上升,这类案件发案多、涉及面广、损失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据统计,今年1至7月,湖北省电诈案件发案数占总刑事警情数的25%。

湖北省反诈中心对今年全省电诈案件数据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多维度数据直观呈现当前电诈违法犯罪形势,为开展针对性防诈反诈提供支撑,更好地帮助人民群众提升防骗意识和能力。

一、从发案地域看

电诈案件发案较多的区县,普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两者之间存在正关联。

分析原因,一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居民收入较高,有“闲钱”,购物消费欲望和投资理财意愿强烈;二是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对“高价值”对象进行“精准诈骗”,让受害人难以防范。

今年7月,曾购买过多款保险产品的当阳居民周某信息泄露,被所谓的“保险公司客服”精准诈骗4.8万余元。

二、从受骗人年龄结构看

1至7月数据显示,电诈案件受骗人“10后”占比1.5%,“00后”占比11.5%,“90后”占比29.5%,“80后”占比32.3%,“70后”占比17.6%,“60后”占比6.2%,“50后”占比1.4%。

其中,年龄最大的受骗人90岁

——今年7月,武汉市民李某遭遇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被骗10万元。

年龄最小的受骗人仅8岁

——今年4月,钟祥市一名小朋友用奶奶手机玩游戏时,被人诱导扫二维码转账,被骗1.05万元。

61.8%的受骗人为80后、90后。

“00后”受骗人数同比呈现上升趋势。

此年龄段多为在校高中生、大学生,该群体正处于物质、精神需求高速增长期,社会经验缺乏、防骗意识不强,更容易落入诈骗分子精心设置的陷阱。

三、从受骗人性别看

男性受骗者占40.4%,女性占59.6%,总体上女性虽多于男性,但同比呈现“男升女降”趋势。

分析原因,女性因网络购物等行为频繁、网络社交更活跃,易成为电诈犯罪分子围猎的目标,但近年来有针对性的反诈防骗宣传,使女性群体防范意识有所提升。

四、从电诈犯罪形式看

我省电诈案件中,刷单返利类、虚假投资理财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虚假征信类、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类诈骗占比较高,分别为33.7%、13%、12.2%、8.8%、6.2%。

与2021年同期数据相比,刷单返利类、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占比大幅上涨。

1、刷单返利类诈骗

刷单返利类诈骗由于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已成为当前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

犯罪手法

:抛出诱饵引流,小额返利骗取信任,诱导下载刷单APP,诱骗对方垫资充值,切断联系完成诈骗。

今年7月,麻城市居民小程在家休养期间参与网络刷单,被诈骗4万余元,当地警方快速行动帮其挽回损失3万多元,为他保住了手术费。

湖北警方提醒:

刷单行为本身违法,一切需要先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2、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受害者,多为拥有一定收入和资产,且热衷于投资、理财、炒股的人群。

犯罪手法:

通过社交软件、婚恋交友平台以及发布投资信息搜寻并锁定目标,诱导对方在虚假网站或APP上投资,前期小额投资获利后,一旦受害人加大投资,立马拿钱消失。

今年6月,通城县居民汤女士陷入期货投资骗局,先后“投资”24万元,发现被骗后立即报警,警方快速行动帮其换回损失10万余元。

遇到对方推荐理财产品、股票、虚拟币等,说稳赚不赔的,直接拉黑。

3、冒充电商物流类诈骗

冒充电商物流类诈骗受害者通常为网购用户。

2022年11月,神农架林区居民尹某遭遇冒充电商物流类诈骗,先后9次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共计242万余元。

4、虚假征信类诈骗

虚假征信类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等身份博取信任,用专业术语如“影响个人征信”“注销贷款”“消除贷款记录”等施压,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贷款后转账至自己提供的银行账户。

今年6月23日,荆门市居民袁先生接到自称某互联网金融平台客服的来电,称其在浏览网页时不小心申请了平台的网贷项目,不关闭将影响征信。袁先生按照对方指示,先后向指定账户转账3.5万元。

凡是自称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机构客服或内部人员,可以帮助注销网贷记录和不良征信的都是诈骗,

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

5、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类诈骗

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类诈骗

今年7月初,红安县居民周某某因生产经营困难急需资金周转,在网上下载了一款可“快速贷款”的APP,经后台“工作人员”指导,被骗35万余元。

一定要理性贷款、办理信用卡;不要轻信所谓的“信用卡代办机构或人员”;不要告诉他人动态验证码、银行卡卡号、卡背面签名栏末三位校验码等关键银行卡信息。

开学季临近,广大学子及家长务必要警惕诈骗分子冒充老师、同学进行缴费诈骗、借款诈骗和报名培训班诈骗,以及通过游戏交易进行诈骗。

无孔不入的电信网络诈骗,需防患于未然。要努力克制赌徒心理,始终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做到“无论骗术怎么变,以不转账应万变”。

THE END
1.庆阳市电信诈骗案件一周警情预警:发案类型易受骗群体及损失情况据分析,本周电信互联网诈骗案件主要类型为:假订单、返利诈骗4起(占全部案件的67%);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网络婚恋交友诈骗各1起(占全部案件的67%);电信诈骗1起(占全部案件的17%)。 弱势群体 从本周举报的案件情况看,虚假返利订单、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网络征婚交友等诈骗行为的受害人多为无业居民、村民等失http://www.bjhwtx.com/h-nd-255822.html
2.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80后90后成最易受骗人群!分析原因,女性因网络购物等行为频繁、网络社交更活跃,易成为电诈犯罪分子围猎的目标,但近年来有针对性的反诈防骗宣传,使女性群体防范意识有所提升。 四、从电诈犯罪形式看 我省电诈案件中,刷单返利类、虚假投资理财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虚假征信类、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类诈骗占比较高,分别为33.7%、13%、12.2%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90985116322951169
3.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安全资讯(一)男人更易上当,女人受伤更深 疫情期间网络诈骗人均损失为 18492 元,其中女性人均损失更高,为 26996 元,男性人均损 失为 14528 元。 (二)色情诈骗男性占九成 兼职诈骗和中奖诈骗女性高于男性 在疫情期间诈骗类型及性别分布当中,大多数诈骗类型的男性受骗比例均高于女性,尤 其在色情诈骗中,男性占比高达到 95.6https://weishi.360.cn/n/11619.html
4.杀猪盘诈骗一(网络交友引诱投资理财)易受骗群体 在互联网主动搜索交友软件或平台寻找交友对象。25-55岁,单身群体较多。 警方提示 1. 提高防骗意识,保持良好的社交心态,在没有确定对方真实身份之前,警惕经济上的来往,不要向陌生人转账。也可以使用“全民反诈”APP 的“身份验真”功能,要求对方进行实名身份认证。 https://jtgl.beijing.gov.cn/jgj/lszt/659722/10897626/10897874/index.html
5.女性犯罪嫌疑人11篇(全文)在这个犯罪群体中,女性犯罪人虽然在犯罪行为中处于配角或从属状态,但这些犯罪行为大多因这些女性犯罪人而起。物欲和虚荣心是女性犯罪的重要特点和原因,一旦女性在其心理和生理上的要求超过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时,她可以借助身边的男性去帮她实现,因而引发了盗窃、诈骗、抢劫等一系列犯罪的发生。还有,女性犯罪还会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xluza72.html
6.金融知识普及月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注销“校园贷”诈骗 易受骗群体 院校学生等群体。 作案手法 第一步:骗子冒充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称你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 骗子以不符合当前政策,需要消除校园贷记录,或者校园贷账号异常需要注销,如不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等为由,骗取你信任。 http://www.gzccb.com/gywh/xwzx/bhjwq_216/202109/t20210926_6236.html
7.近期诈骗案兼职刷单类最高发青年和女性易受骗据分析,截至2月20日,南安市日均电信网络诈骗警情2.5起,其中兼职刷单类、贷款类、冒充电商客服类、虚假购物类四种诈骗类型发案占比70.87%。从高发警情来看,更以兼职刷单类最多,达42起,占比33.07%,其他四类占比均不超14%。 从年龄分布来看,受骗群众集中于青年群体,平均年龄约34岁,其中31岁至40岁55人,占比https://m.qzwb.com/gb/content/2023-03/01/content_7186382.htm
8.你别说,还真有“易受骗人群”阜阳哪些人群易受骗? 过于自信的人:这类人有非常强烈的认知自信,不接受任何反诈宣传,甚至有些抵触,自信地认为自己不会笨到被诈骗。此外,这类人还喜欢钻空子,喜欢在网络上“薅羊毛”,认为足不出户也能赚大钱。如贷款诈骗、刷单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网络交友诱骗投资、赌博诈骗、购物退款诈骗等。 https://www.fynews.net/article-246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