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防诈骗一封信(实用)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书信了吧,书信是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你写信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提醒防诈骗一封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敬的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当前,电信网络犯罪活动猖獗、案件高发,并存在向低龄化学生及家长蔓延的趋势。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电信网络犯罪发生。

当前,我区高发和涉及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常见电信网络类型为:

网络贷款诈骗

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就是诈骗。

冒充公检法诈骗

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帐户”的,就是诈骗。

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

红包返利诈骗

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的,就是诈骗。

在此提醒广大师生和家长朋友:

2、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坚信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

3、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已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4、遇事不要着急,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最后,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各位老师、家长幸福平安、事业兴旺!

20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及家长:

当前,电信犯罪形势非常严峻,电信诈骗手段多样,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扰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很多群众防骗意识不强,识骗防骗能力差而落入诈骗陷阱,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家庭带来了严重后果。

以下几种电信诈骗手段是全体师生及家长应重点防范的:

5、络交友。诈骗分子将自己伪装成为“高富帅”或“白富美”,通过相亲站、漂流瓶、摇一摇等方式与受害人结识,并迅速与受害人恋,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以各种借口向受害人借钱,或者诱感被害人参与赌博、上投资等,骗取钱款。

6、络游戏类诈骗。游世界是虚拟的,应该告诉您的孩子:“我们并不知道对面是‘大神”还是骗子,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落入了骗子的圈套!”请警惕虚假充值、游戏代练、购买装备诈骗。

如何预防电信诈骗:

2、不贪小便宜。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坚信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

3、不轻易泄露信息。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4、及时报警求助。遇事不要着急,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5、远离不良信贷。引导孩子树立法治观念,合理消费,不参与电信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不涉及“络贷”“校园贷”等不良信贷,切实做到“远离络诈骗,健康成长成才”

无论骗子如何花言巧语、危言恐吓,大家一定要不轻信、不泄密、不刷单、不汇款,遭遇电信诈骗时要注意保存证据,并尽快拨打110报警。最后,请全体师生和家长下载并实名“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获取更多反电信诈骗知识,谨防诈骗。

xxx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持续高发,针对学生和家长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有发生。

一、针对家长的常见电信网络诈骗:虚假贷款(代办信用卡)、刷单返利、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购物、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及冒充其他单位组织(学校、老师、领导、熟人)、网络交友、冒充军警购物、消除不良记录、虚假中奖,机票退(改)签、ps图片、重金求子、慈善捐款、充值(红包)返利等。

二、针对学生的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游戏币(点卡)虚假充值、游戏账号(装备)虚假交易、消除校园贷款记录、网上兼职刷单(刷信誉)等。

对此,特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一定要了解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共同抵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

二、谨记以下“十个凡是”,时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1、凡是让你刷单、刷信誉赚钱的一定是诈骗;

2、凡是说可以为你办理贷款、提升额度,但让你先交手续费、担保费、保证金、解冻费或刷流水的一定是诈骗;

6、凡是说你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或包裹丢失,要为你退款理赔的'一定是诈骗;

7、凡是自称网购平台客服说将你设置成VIP会员,要为你取消会员的一定是诈骗;

8、凡是自称公安、法院、检察院、通信管理局或社保中心等单位工作人员,说你涉嫌犯罪,要求把钱转到另外一个账户或需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的一定是诈骗;

如遇到疑似电信诈骗,可拨打96110咨询;如确定已遭遇电信诈骗,一定要及时拨打110报警。

你们好!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态势愈加猖獗,手段越来越隐蔽、越发具有欺骗性,受害人数不断增加、已成为上升最快、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犯罪,为有效遏制电信新型诈骗违法犯罪案件高发势头,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的防范意识,请您认真阅读,并将此信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同事及邻居,以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一、什么是电信诈骗?

二、电信诈骗的特点是什么?

作案时空跨度大,跨省、跨境、跨国比较突出;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手法隐蔽;诈骗手段多,防不胜防;转账取款迅速,难以查控。

三、请您识别以下诈骗方法,谨防上当受骗!

(一)家长群体易受骗类

1、冒充学校/培训机构老师收费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学校老师或培训机构老师,主要以课时费、教材费、培训费等涉及子女教育的理由进行诈骗。

2、资助诈骗:诈骗分子往往会在开学前后,冒充资助工作者,以发放奖学金、助学金、生活补助等名义,引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如有类似情况的,请先向学校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以免上当受骗。

3、冒充熟人、单位领导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受害人的熟人、同学、朋友、单位领导,通过借钱、垫付、生病住院、帮忙办事等各种理由请求受害人汇款,实施诈骗。

6、网络贷款诈骗:不法分子利用被害人急需用钱的心理,以办理无担保、无抵押的低息贷款或信用卡,及为信用卡提升额度等为由,以进行验资或者缴纳保证金等各种借口,要求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

7、冒充电商和物流客服诈骗:不法分子冒充电商或物流客服人员,以商品质量存在问题或者损坏为由联系受害人,指示受害人安装各种网络消费贷款等软件,并以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将钱转至指定银行账户实施诈骗。

10、恶意二维码诈骗:二维码带病毒,扫码后可能会下载一个木马病毒到手机中,导致遭遇财产损失。谨慎对待陌生二维码,不可随意扫描。

11、虚假WiFi诈骗:连上陌生公共WiFi后,骗子便可轻松截获网络数据并获得密码,篡改收款人转账接收账户等方式盗取受害人的'钱财。不要随便在公共场所接入陌生的免费WiFi,更不要在陌生网络中使用网银账户、密码。

(二)学生群体易受骗类

2、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不法分子在各网络社交平台,以推广免费游戏产品或高价回收账户作为诱饵,实施诈骗。该类诈骗一般针对游戏爱好者,学生群体易上当受骗。

四、如何简单识别诈骗分子?

希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行动中来,人人宣传、人人反骗,携手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铁壁铜墙。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猖獗、案件高发,并存在向低龄化孩子及家长蔓延的趋势。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发生。

当前,高发和涉及广大师幼及家长的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为:

1、刷单诈骗。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就是诈骗。

2、网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就是诈骗。

3、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帐户”的,就是诈骗。

5、红包返利诈骗。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的,就是诈骗。

在此提醒广大师幼和家长朋友:

2、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坚信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

3、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一、什么叫“电信诈骗”

二、诈骗分子的主要伎俩

1、假冒学校组织“专家高层次培训”“精英辅导”“考前辅导”等理由,利用家长望子成龙心理进行诈骗。

2、假冒“班主任”“学校领导”“辅导员”“学校同学”“老乡”等特殊身份进行诈骗。

3、声称遇到“意外事故”、“突发事件”急需家长、亲朋好友汇钱解困进行诈骗。

5、假冒能帮助“介绍打工”“网上点赞分红”等“公益夏令营”为名进行诈骗。

三、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

1、思想单纯,分辨能力差

很多同学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单纯,对一些人或者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对于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2、感情用事,疏于防范

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去帮一个不相识或相识不久的人,这是很危险的。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有不少学生就是凭着这种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之心,一遇上那些自称走投无路急需帮助的落难者,往往就会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继而慷慨解囊,自以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

3、有求于人,粗心大意

每个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但关键是要了解对方的人品和身份。有些人在有求于人而有人愿帮忙时,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松了警惕,对于对方提出的要求,常常是惟命是从,很积极自觉地满足对方的要求进而铸成大错。

通常,上面几种不良心理意识易被诈骗分子利用:

(1)虚荣心理;

(2)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心理;

(3)贪占小便宜的心理;

(4)轻率、轻信、麻痹、缺乏责任感;

(5)好逸恶劳、想入非非。

四、如何应对电信诈骗?

3、陌生短信、邮件、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应用不要随便安装。

4、手机上要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和邑安小程序,可以帮助您识别最新诈骗形式和手段,以及获取更多反诈防诈知识,将有效降低受骗的可能性。

5、不轻易将个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规的机构、网站中,网银账号、普通社交账号密码要区分,密码定期修改谨防信息泄露。

6、家长应对孩子进行反诈教育,增强孩子防范辨别的能力,让其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有异常及时告知家长。同时,家长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避免让孩子掌握支付密码等关键信息。

尊敬的家长:

当前,各类诈骗活动猖獗、案件高发,并存在向低龄幼儿及家长蔓延的趋势。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同事和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骗受害,有效遏制电信络诈骗发生。

一、常见类型

二、如何预防

各位家长,打击防范各类诈骗不仅仅是公安机关的独角戏,更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联动联治,才能遏制各类诈骗的高发势头。切实提升大家的防骗意识是关键之举。希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广泛参与防骗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出全民参与宣传防范、全民知晓防范措施的浓厚氛围。同时提高警惕,做好各项防骗措施,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不盲听、不全信、不转账,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祝您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当前,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活动猖獗、诈骗案件呈高发趋势,受害人被骗案值大。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您的`宝贵财产。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生。

在此提醒广大家长朋友:

2、坚信无端的中奖信息都是诈骗分子设置的骗局。

3、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

4、加强保密意识,防止个人及家庭信息外泄。

最后,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各位家长幸福平安、事业兴旺!

亲爱的家长朋友:

当前,互联网经济和电信产业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同时电信网络诈骗也迅猛上升,目前已成为发案率第一的刑事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防范意识较弱的人群,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甚至一些不法分子,用一些看似成本低,回报高的项目作为诱饵,诱使防范意识弱的人群参与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为此,药厂小学提醒你们,切勿参与电信诈骗活动。

参与到涉诈违法犯罪活动的'家长,将被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即将违法犯罪行为纳入征信,同时暂停被惩戒人员五年内银行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药厂小学提醒你们,不参与涉诈违法犯罪同时,更要提防以下电信诈骗手段,

刷单诈骗

刷单诈骗,诈骗分子先通过做任务得佣金的方式取得信任,随后诱骗当事人进行刷单,先刷小单得到返利。后加大刷单金额,当事人垫付大额资金后无法返现。

买卖游戏账号诈骗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贷款诈骗

贷款诈骗。诈骗分子谎称可以提供贷款,手续简单放款快,随后诱骗下载诈骗app,再以银行卡号填写错误收取“解冻费”等理由,诱骗当事人转账。

家长朋友们,希望你们能提高防范电信诈骗意识,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同时拒绝参与电信诈骗活动,以免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希望你们携手家人、亲友一道,共同学习反诈知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各位家长:

二、什么是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三、请家长注意!

1、不轻信。遇事冷静,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多思考、多商量,不轻信陌生人。

2、不泄密。不透露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验证密码、金融信息严保管。

3、不汇款。陌生人提到转款、汇款必须核实。

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和家长朋友们也应学习防诈骗知识,提高个人防范意识。让我们家校合力,共同携手,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孩子自由、快乐、平安的成长!

亲爱的家长:

您好!近年来,社会上的各类骗局层出不穷,尤其是电信网络诈骗时有发生,造成的后果令人痛心,使人警醒。据报道,有人把用自己身份证办理的银行卡或手机卡借、租或者出售给他人,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和洗黑钱,已触犯法律,事件触目惊心。现临近中考、高考等重要活动,以志愿填报、招生考试等形式的诈骗活动层出不穷。

为有效预防和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避免广大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现以《告家长书》形式,将此类犯罪的主要作案手段和防范办法告知你们,望家长们百忙之中抽空认真阅读,切实帮助学生增强防骗意识,提升辨别能力。

一、涉及学校的常见诈骗方式

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把用自己身份证办理的银行卡或手机卡借、租或者出售给他人,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和洗黑钱,间接导致学生本人触犯法律。

诈骗分子冒充是与我校合作的某校外名牌补习机构,利用家长想提高学生成绩的急切心理收取补课费。

冒用老师的名义,以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紧急就医为由骗取家长医药费。

冒用公安等公职人员身份,以个人触犯法律法规为由进行恐吓诈骗。

以网购退款、赠送礼品等为由,盗取个人信息进行诈骗。

用手机连接陌生wifi,导致个人手机信息被盗而被诈骗。

个人在购物等网站登陆后,网购和拼单等记录泄露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后进行诈骗。

个人(特别是学生)进行网贷、校园贷等被诈骗。

以中奖、推荐股票等为由对个人进行诈骗。

二、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记电信网络诈骗包含以下“八个凡是”: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或有急事要先汇款的;

凡是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

凡是要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老师)要求打款的;

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二)坚持做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四不要”:

不刷单。不要相信“刷单返利”类似“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的心理。

不轻信。遇事冷静,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多思考、多商量,不轻信陌生人。

不透露。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验证码、银行卡信息严保管。

(三)提醒孩子:防范请注意

接到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医院、社保、邮局等单位来电,特别是涉及“洗黑钱”、“医保(社保)卡违规消费”等事项的不轻信。

三、昭通市第一中学提醒

我校从未与任何校外机构合作给学生补课,也从未收取过学生补课费;我校从未以招生的名义收取过任何家长和学生的预报名费、学位费等费用。对冒用我校名义进行违规收费、诈骗的行为,我校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高三毕业学生志愿填报,我校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请各位家长管控好学生的手机,规范使用。我校严禁学生把手机带入学校,更严禁家长把管控学生手机的责任推脱给老师,如学生在校有特殊事情需使用手机的,必须经班主任同意,用完交班主任保管。

请各位家长安装公部门的防诈骗小程序“金钟罩”,增强防诈骗意识。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一、犯罪分子冒充通信管理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以被害人涉嫌洗黑钱或等为名,诱使受害人将银行卡内资金转入“安全账户”或安装“安防”APP实施。

三、犯罪分子通过“无抵押、快捷、低息”的贷款条件吸引有贷款需求的受害人,并以需要缴纳保证金、手续费或受害人银行流水不足需提高等形式,诱导受害人汇款转账实施。

四、犯罪分子冒充购物平台客服或快递,以物品质量问题不发货或丢件等理由谎称为受害人办理赔付手续,诱导受害人在钓鱼站上泄露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实施。

六、犯罪分子通过“轻松、高薪、日结”等优厚条件吸引受害人,以“小额单子”正常返还本金和佣金的形式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后以系统故障需连续刷单才能获得返还为由,让受害人一步步陷入更大金额的陷阱。

八、犯罪分子伺机在游戏站找寻出售装备、游戏币的受害人,并要求受害人在指定游戏交易站(钓鱼站)上进行交易,后以账户提取需充值的理由诱导受害人充值。

九、犯罪分子以“专业推荐、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受害人在推荐的平合内进行充值操作,并且在部分亏损后让受害人持续补仓,最终平台内的资金大额亏损或无法提现。

十、犯罪分子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婚恋站等添加好友后,假装和受害人确立恋爱关系,以“职务之便”“熟悉平台漏洞”等借囗引诱受害人进入虚假投资平台等充值实施。

为了避免您的'个人财产遭受不法侵害,特向广大市民提示如下:

一、公、检、法等执法部门没有设置所谓的“安全账户”,也不会让群众安装“安防APP”,凡是提及以上两点的,均是。

四、虚拟世界的感情有风险,付出需谨慎。特别是涉及资金投资等问题的,更要提高警惕,切莫因感情因素,不好意思拒绝或过于信任对方,盲目投资,造成财物损失。

凡遇上述问题,请您高度警惕,一定要中止按照对方要求所做的一切操作,立即拔打96110咨询举报。总之,打钱之前想一想,转款之前问一问,96110随时咨询,切莫因为心急、害怕或其他情绪而冲动转款。

希能广泛转发!也许你觉得自己不会被骗,但是您身边的亲人朋友呢?动动手指转发给家人朋友或朋友圈,也许一个小举动就能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最后,嘉峪关市公安局向广大市民致以诚挚的问候,祝幸福安康,远离!

一、诚实守信,坚决抵制电信诈骗的犯罪活动。

三、携手共建,筑牢全社会反电信诈骗的防火墙。

最后,祝全体学生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各位家长幸福平安、事业兴旺!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为有效制止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态势,切实维护广大家长利益,公安机关正在全力打击电信诈骗。但由于此类犯罪投入小、回报高、隐蔽性强,已成为许多诈骗分子的首选。为有效的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警方特别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一、认清识别以下犯罪方法

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掌握识别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的手段和伎俩,现将常见的几种诈骗手段归纳如下。

3、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诈骗: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救等为由实施诈骗。

1、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用户,称其银行卡在异地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x号码。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逐步将人引入转账陷阱,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2、无理由汇款诈骗:通过手机短后发送银行账号,要求速汇款等内容用来行骗正巧要汇款的人员。

(三)络诈骗

1、以股票资讯进行诈骗:嫌疑人以帮助进股票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

二、请您加强以下自防措施,并积极做好宣传

(一)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二)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三)在做好自身防苑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是平时独自在家的中老年、离退休人员等易受骗群体要注意提醒。

三、发现电信诈骗速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

如果掉入不法份子所设置的陷阱,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

x年xx月xx日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多发,尤其针对学生和家长实施电信诈骗案件时有发生,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为避免广大家长及学生遭受损失,乳山市第一实验小学对当前涉及家长及学生的诈骗手段进行梳理,特别提示您做好防范。

一、针对家长的常见诈骗套路

1、冒充学校老师收取培训费、资料费诈骗。事主王某儿子的班级群里面混入一名冒充老师的人,并且在群内发布了一则收学费提醒。看到群内通知,王某没有多想,就直接根据群内提供的`二维码信息,扫码支付了学费98元,并且在群内晒出支付截图,用来给儿子登记。群里的老师看到信息立刻澄清:刚刚发送收费通知的人并不是学校老师,是冒充老师的骗子。此时,王某和群内其他家长才意识到上当受骗。

二、针对学生的常见诈骗套路

乳山市第一实验小学提醒您:

请教育子女网上兼职刷单、刷信誉都是诈骗。购买游戏币或交易游戏账号通过正规平台,切勿私下交易避免上当受骗。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家校合力,擦亮眼睛,共同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守护好我们的“钱袋子”。

THE END
1.谈钱伤感情谨防相亲诈骗红娘前期小额提现成功,后期发现大额盈利无法再次提现,意识被骗。? 警方提醒 相亲时不要轻易分享个人财务状况、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敏感信息,以各种理由(如紧急医疗、投资失败等)请求帮助或借款,往往都是诈骗的常见手法。若怀疑遭遇诈骗,立即停止与对方的联系,并向有关机关报案。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PT759P055615NW.html
2.反电诈攻略婚恋交友类诈骗如何防范?6月24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以“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为主题的“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专栏聚焦反诈宣传报道,普及反诈知识,进一步提升群众防诈、反诈意识。 https://www.sohu.com/a/790415766_120394281
3.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转发)16.婚恋交友赌博投资诈骗(杀猪盘) 常见套路:诈骗分子在以恋爱交友为手段获取被害人信任后,伺机将其拉入博彩理财等骗局,骗取受害人钱财。 常用话术:“我准备教亲戚朋友赚外快”“我在看走势图”“我刚在下注”“稳赚不赔”“充值10000送666” 17.社保(医保)类诈骗 https://webs.nuist.edu.cn/_s75/2021/0609/c3258a178606/page.psp
4.反诈宣传形堂防范网络婚恋交友类诈骗视频信息852 发布时间:2023-08-24 13:41:24 来源:新华社 频道: 新浪财经 / 视频新闻 标签: 简介: 反诈宣传小课堂|防范网络婚恋交友类诈骗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表情发布 登录|注册新浪视频官方交流群:298929939 关注官方微博:@视频小助手 24小时电话客服:400 052 0066 Copyright ? 1996-2024 https://video.sina.com.cn/p/finance/2023-08-24/detail-imzihqia2387529.d.html
5.十大高发类案解说——婚恋交友类诈骗时间:2023-07-07 14:51:00 来源:中央宣传部 公安部您的浏览器不支持H5播放,。十大高发类案解说——婚恋、交友类诈骗编辑:刘阳 责编:李小锋 终审:龚济好 相关阅读2012-2024 西江传媒 版权所有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2002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230009 ICP证:桂ICP备12006069号http://m.xijiangtv.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334&id=112752
6.?临沂警方提醒!谨防我市这几类高发电信诈骗类型!?临沂警方提醒!谨防我市这几类高发电信诈骗类型! 目前,我市发案率最高的三类诈骗案件为刷单返利类诈骗,杀猪盘类诈骗和贷款类诈骗,8月份刷单类诈骗占比40.3%、杀猪盘类诈骗占比20.5%,贷款类诈骗占比17.5%。 1、刷单诈骗 易受骗群体 学生、宝妈、无业人员。https://app.langya.cn/a/392932.html
7.全民反诈在行动十大高发类电信网络诈骗,你都了解吗?小编提醒:警惕“低价充值、高价回收账号”等宣传,很有可能是诈骗!买卖游戏账号、装备要选择正规官方渠道,不要轻信陌生网友。 10 婚恋、交友类诈骗 【案例速览】谢女士在网络上结识了一名“外国大兵”,对方自称是派驻某国的军医,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希望以后可以到中国定居。谢女士在与这名“大兵”聊天过程中逐渐被对方https://m.dezhoudaily.com/p/1635210.html
8.新疆平安网最近,这类诈骗又有了新套路,就是将婚恋诈骗与投资诈骗相结合,出现交友过程中拉你“投资”的“骗中骗”。骗子大多以高回报、稳赚不赔等借口诱导受害者“投资”,或到平台“充值”,以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对此类诈骗,一是网络交友要谨慎,特别是婚恋网站、社交网站、交友APP上的好友,深度交往时务必核实信息,防止对方http://www.xjpeace.cn/content/2021-01/31/content_26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