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陈阳等人开发、利用交友软件实施诈骗案
(一)基本案情
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间,被告人陈阳、马占潮等人研发、运营“泡泡”“附近秒见”“陌友”等数十款手机软件,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投放渠道,以“同城交友、恋爱、约会”为名,利用虚假诱惑性文字和图片进行宣传,诱骗男性用户安装注册上述软件。随后,由机器人程序冒充女性用户,按照话术自动向新注册用户发送“想交友、想认识”等打招呼信息,利用虚假美女头像诱使用户开通会员。最后,陈阳招募的女主播冒充普通女性用户,利用话术以及后台更改的附近地址,以交友、恋爱为由,骗取用户付费充值以换取聊天所需时长,并主动索要需付费购买的平台虚拟礼物。上述手机软件累计注册男用户会员账号100余万个,被告人骗取财物1.39亿余元。
(二)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被告人陈阳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陈阳、马占潮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其他五人系从犯。马占潮等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自愿认罪认罚。据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陈阳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被告人马占潮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二百万元。对其他被告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至七年六个月不等刑罚,并处罚金。
本案由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现已生效。
(三)典型意义
本案是利用交友软件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典型案例。当前,手机在社交中必不可少,各种功能新颖的社交APP也层出不穷。犯罪分子瞄准这一领域,开发虚假交友软件。实际上,软件中的内部交流功能被关闭,用户下载注册后即被引流至犯罪团伙;软件中显示的“同城位置”,是犯罪分子根据用户注册信息更改匹配;与用户聊天的异性是犯罪分子招募的键盘手、女主播,聊天内容是根据“话术”开展,最终目的是骗取财物。本案中,对被告人陈阳以诈骗罪顶格判处无期徒刑,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坚定决心。再次提醒广大群众,选择正规社交软件,不要轻信网恋,你“真心网恋”的背后,可能是抠脚大汉的“认真诈骗”。
案例二:相生新等人虚构赛事实施诈骗案
法院认为,被告人相生新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利用网络骗取他人财物,均构成诈骗罪。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以诈骗罪判处相生新等人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至一年一个月不等刑罚,并处罚金。
本案由响水县人民法院一审,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现已生效。
案例三:高合军等人网络售卖降糖药实施诈骗案
法院认为,被告人高合军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诈骗对象多数是老年人,依法酌情从重处罚。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高合军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六百万元。对其他被告人以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至三年不等刑罚,并处罚金。
本案由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法院一审,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现已生效。
本案是虚假宣传并售卖药品实施诈骗的典型案例。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求心态和辨识能力差的特点,通过虚假宣传、虚构身份、虚假诊疗,使老年人对自己病情程度、治疗需要等情况产生错误认识后,以高价兜售药品、保健品甚至是伪劣产品,骗取巨额财物。犯罪团伙组织精密,内部分工明确,犯罪行为迷惑性较强。本案中,被告人主要针对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实施诈骗,骗取养老钱,且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危害严重。被告人高合军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其他主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从严惩处针对老年人实施电信网络犯罪的坚定态度。也提醒老年朋友们要提高识骗防骗意识,不要轻信电视、网络上的“独门秘方”“特效药”,如有病情应通过正规渠道诊断治疗。
案例四:张少华等人虚假招聘诈骗案
法院认为,被告人张少华等十四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构成诈骗罪。被告人均有自首、坦白、认罪认罚等从轻、从宽处罚情节。部分被告人退赔被害人损失,并获得谅解。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以诈骗罪分别判处十四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八年至十一个月不等刑罚,并处相应罚金。
本案由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法院一审,现已生效。
案例五:李宝琛提供通讯传输技术帮助实施诈骗案
法院认为,被告人李宝琛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为其提供通讯传输技术服务,骗取公民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且与上游人员系共同犯罪。考虑其具有从犯、自首认罪认罚等情节,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李宝琛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八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