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从重打击!8月以来已有近1700名跨境电诈犯罪嫌疑人落网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第三批5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这些案件均系境外电信网络诈骗集团的重点案件,多为组织境内人员通过偷越国(边)境方式赴境外参与诈骗犯罪活动,内部组织架构严密,境内外协同配合,参与人员众多,涉案金额巨大,有的集团还涉及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社会影响极为恶劣。

全国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将以联合督办为重要抓手,持续保持对境外电信网络诈骗集团的高压严打态势,依法从重打击境外协同人员特别是提供偷越国(边)境、“跑分”洗钱、架设GOIP、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等支持帮助的团伙和人员,加强追赃挽损工作,做到“打财断血”,努力夺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新胜利。

8月以来已有近1700名跨境电诈犯罪嫌疑人落网

今年以来,公安部持续加大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先后派出工作组赴泰国、菲律宾、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警务执法合作,部署云南等地公安机关加强边境警务执法合作,已成功抓获一大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8月以来,已有近1700名跨境电诈犯罪嫌疑人落网。

8月以来,已有24名电诈犯罪嫌疑人从缅甸被押解回国。有些嫌疑人所在的诈骗团伙在缅甸妙瓦底以高薪招工为由,大肆诱骗中国籍人员从事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还有的嫌疑人在缅甸妙瓦底通过“杀猪盘”诱骗受害者至虚假网络投资平台,在前期小额投入返利后诱导进行大额投资。

9月11日下午,164名从事虚假投资理财类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被河北、河南、重庆公安机关从老挝押解回国,加上前期由安徽公安机关押解回国的15名犯罪嫌疑人,此次中老警方开展警务执法合作抓获的179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押解回国,涉及全国13个省(市)的270余起重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成功告破。

电诈犯罪形势依旧严峻复杂

尽管打击电诈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犯罪形势依旧严峻复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当前,电信网络诈骗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境外窝点迅速扩张,在一些重点国家和地区,形成赌诈园区、包装成“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大型犯罪集团,有恃无恐,疯狂作案。

诈骗分子紧跟形势和社会热点,诈骗伎俩和手法不断翻新,大量使用境外通联工具,开发涉诈App、云语音、GOIP、虚拟币转账洗钱等新技术手段实施诈骗,逃避中国警方打击。

针对这一情况,8月15日至16日,中国公安部、泰国警察总署、缅甸警察总部、老挝公安部在泰国清迈联合举行针对本区域赌诈及衍生的人口贩运、绑架、非法拘禁等犯罪的专项合作打击行动启动会。

各方决定,在泰国清迈共同建立专项行动综合协调中心,并针对赌诈猖獗的区域设立联合行动点,以更紧密的合作、更主动的攻势、更专业的行动,严厉打击本区域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犯罪,坚决扭转人口贩运及绑架、拘禁等犯罪高发态势。

公安部:这十类电诈案件高发

公安部刑侦局的数据显示,当前,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虚假征信等10种常见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占发案的三分之一左右,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造成损失的金额最大,占造成损失金额的三分之一左右。

刷单返利

以兼职刷单、做任务返利等理由吸引受害人参与,在小额返利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诱导受害人加大投入。目前发案率最高,占整体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的1/3左右。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

一进“股票群”,套路深似海。炒股软件都是假,“老师”、学员都是托儿,只有你是真“韭菜”。

虚假网络贷款

有贷款需求的群体最容易被骗子盯上,凡是在放款前被要求先缴纳会费、保证金或要求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

“快递损毁”“产品质量有瑕疵”“理赔退款”“升级VIP”“重新激活店铺”……套路花样多,目的就一个——获取受害人信息,诱导支付。

冒充公检法

虚张声势、威胁恐吓、向受害人展示虚假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伪造法律文书实施诈骗,诱导受害人为“洗脱罪名”,自证清白,从而接受对个人资金进行“监管”。

虚假征信

以消除不良征信记录、验证流水为由,诱导受害人在正规网络贷款平台或互联网金融App进行贷款,再转至骗子指定账户。在校大学生、毕业生或者是经常网购者是这一诈骗类型的首选“目标”。

虚假购物、服务类

“海外代购”“零元购”“商品异常低价”,就要提高警惕;“代写论文”“私家侦探”“虚构交易”“私下转账”,不轻信、不尝试。

冒充领导、熟人类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

低价充值、高价回收、免费福利……天上不会掉馅饼,网络游戏爱好者请慎重,买卖游戏账号、道具要通过正规网站平台去操作。

婚恋、交友、社交等情感诈骗

高富帅、白富美,身份包装只为引你“上钩”,从网恋“一见钟情”开始,到各种理由要求转账直至发觉被骗结束,甜言蜜语包裹的都是“毒药”。虚拟世界难辨真假,网络交友需要谨慎。

警察亲自上门劝阻,你一定要听

2022年,公安部通过建立分级分类预警劝阻机制,持续向各地推送预警指令。

国家反诈中心根据公安机关掌握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分析发现潜在受害群众,将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线索推送至各地公安机关,由全国公安机关共同开展预警劝阻工作。

96110来电一定要听

12381短信一定要看

国家反诈中心App一定要下载

境外不是法外之地,犯罪必将受到严惩!公安部表示,进一步强化边境警务执法合作,持续组织开展打击缅北涉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动,决心不变、力度不减,持续清剿诈骗窝点,依法缉捕涉诈人员,坚决遏制此类犯罪高发态势。

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再次正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特别是仍在境外的犯罪分子,不要心存任何侥幸,必须认清形势,立即收手,尽快回国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THE END
1.#别让婚恋App成为网络诈骗栖息地#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婚恋交友平台已有成为网络诈骗“栖息地”的趋势。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年2月,共办理婚恋诈骗案件35件,占同期受理诈骗案件总数的8.05%。可以预计,如放任不管,发生于婚恋交友平台的诈骗将会愈演愈烈,给更多想要通过婚恋平台交友的人们造成情感和财产上的损失。 https://wap.sclztv.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88563
2.婚恋也是盘“大生意”!被狩猎被诈骗,婚恋行业的未来在哪里?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用户APP下载情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陌陌作为社交领域的老牌应用,其用户基数庞大,31.41%的消费者选择了陌陌;探探则以其独特的滑动匹配机制,获得了26.17%消费者的青睐;世纪佳缘作为传统婚恋交友平台的代表,占比同样为26.17%;同城交友类APP则通过定位功能,帮https://www.iimedia.cn/c1086/99527.html
3.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安全资讯在本报告中,360 安全大脑通过对猎网平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2020 年 1 月 24 日至 2020 年 3 月 13 日)收集的 3243 例有效举报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疫情期间网络诈 骗数据综合分析、网络诈骗受害者画像、疫情期间高发诈骗类型分析等维度揭示了疫情防控 期间网络诈骗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https://weishi.360.cn/n/11619.html
4.线上交友64.6%受访未婚青年最担心用户数据和隐私泄露线上交友64.6%受访未婚青年最担心用户数据和隐私泄露 67.8%受访未婚青年希望平台加强监管重视用户信息安全 当代青年的婚恋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互联网交友平台的兴起和发展,青年交友渠道也在不断拓宽。哪些是青年交友的主要渠道?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21名未婚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https://m.dbw.cn/shehui/system/2022/02/24/058830869.shtml
5.民警主播云发布“平安指数”,你关心的“渣男渣女语录”“诈骗受骗金额总数最多的是婚恋交友诈骗。主播民警通过办案数据分析,发布了“骗子最喜欢使用的5大职业”“渣男和渣女的5大语录”“最容易被攻破的5大心理软肋”等3个榜单,从诈骗嫌疑人选择作案对象的角度,帮助网友提高网络交友的警惕性。 老年人被骗的数量虽然已经不及青年,但仍旧高居平均单笔案损的第一位。民警章程说http://wenhui.whb.cn/third/zaker/202007/14/360663.html
6.重案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团伙覆灭记网络上飞来一只甜蜜的“爱情鸟”,交往时间很短就主动要求确认恋爱关系,对人嘘寒问暖,看似美好的事情,背后却是骗子们精心布下的“桃色陷阱”。近期,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一起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的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集团案,积极引导取证,依法审查办理。 http://www.lawnewscn.com/wap/content/2022-08/10/content_8766558.html
7.涉案金额500余万,69人婚恋交友诈骗集团被团灭!据山东东营公安消息,近日,开发区公安分局破获系列婚恋交友类诈骗案件,一举捣毁一69人婚恋交友诈骗犯罪集团,涉案金额达500余万元。 消失的“她” 若不是被刑侦大队的办案民警告知,陈先生恐怕不会想到,与自己“交往”数月的“女友”竟由男人扮演。 今年7月份,陈先生在网上结识了一位漂亮“女友”,私下添加其微信好友后https://m.gmw.cn/2023-10/09/content_1303535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