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5类网络诈骗高发易发?哪个年龄段最容易被骗?青少年暑期如何反诈?重庆警方教你反诈防骗今日重庆

昨天,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重庆市全民反诈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全民反诈专项行动半年工作情况,发布上半年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形势,并进行防范提醒。

罗勇介绍,2023年上半年,重庆公安机关共移送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嫌疑人7800余人,破获案件4400余起,追赃返还1.94亿元。上半年全市高发易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别主要是这5类——刷单返利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虚假征信类、虚假购物服务类、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

刷单返利类诈骗

发案最高,占整体发案1/3

现在,刷单返利类诈骗已逐步演化成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一种诈骗类型,和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违法犯罪互为引流方式。

受骗人群:多为在校学生、企业职工和待业人员,受害者群体由原来的女性为主变化为男性占53%。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损失金额最大,占三成以上

主要手法:此类案件中,有的诈骗分子通过多种方式将受害人拉入所谓“投资”群聊,然后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以发送投资成功假消息或“直播课”骗取受害人信任;有的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受害人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特殊资源、平台有漏洞等可获得高额理财回报等理由,骗取受害人信任。随后,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投资平台开设账户进行投资,并对受害人前期小额投资试水予以返利,受害人一旦加大资金投入,就会出现无法提现的情况。

受骗人群:多为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的单身人员或热衷于投资、炒股的群体。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近期发案攀升最快

主要手法:诈骗分子冒充电商或物流客服,谎称受害人网购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售卖的商品因违规被下架,或被误操作“开通会员”将被扣费,以“理赔退款”或“重新激活店铺”“取消会员”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并通过屏幕共享或要求下载指定APP等方式,指导受害人转账汇款。

受骗人群:多为经常在电商平台网购的消费者或电商平台的店铺经营者。

虚假征信类诈骗

被骗群体主要是中高收入者

主要手法:诈骗分子冒充金融平台客服联系受害人,以发现受害人“征信违规”“误办高息贷款”等为由,要求受害人配合,引导受害人下载社交或会议软件,以“清空额度”“资金会原路返还”等为由,要求受害人进行贷款、转账等操作,从而完成诈骗。

被骗群体:主要是中高收入者,或近期有贷款办理需求的人群。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害人

从年龄段来看——

●18—40岁的青年群体占比达57.4%

●41—60岁的中年群体占比38.19%

从性别来看——

●男女占比分别为36.25%和63.75%

从职业来看——

●企业职工占比最高达51.84%

●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在财务人员中高发

据华龙网、上游新闻

看了这4个案例,你还信遇到的不是电信诈骗?

警方揭秘电诈预警劝阻工作流程,提醒市民不要盲目自信、要听劝

记者:请问警方开展预警劝阻工作的流程是什么?能否介绍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

罗勇介绍,警方在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过程中,通过分析研判,发现即将或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潜在受害人,根据其被骗风险程度的高低和被骗手法类型,分级分类发出预警指令。

当前,重庆已经建立了市、区(县)反诈中心、派出所三级联动预警体系,同时发动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每天平均预警2.7万余人,见面劝阻近千人,成功避免了多人继续遭受损失。

请广大市民在接到全国预警劝阻专线96110来电时,一定要耐心接听!当民警上门对您进行见面预警劝阻时,请给予理解,积极配合,共同守护好财产安全!

记者:警方在预警劝阻工作中,会遇到哪些特殊情况、怎么解决?

典型案例

看了这些案例,你还盲目自信吗?

6月中旬,南岸的一名黄姓女士,民警根据预警指令,对她开展了6次上门劝阻,她坚称“自己的钱自己做主”,不要民警管,甚至号称“就算被骗都自己负责,不会来报案”。几日后,黄女士报案。经查,其遭受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共计被骗38万元。针对这些情况,公安机关经分析研判,认定预警对象被骗风险较高,比如已经明确发现其向诈骗分子使用的银行账户进行过转款行为的,为避免其继续遭受损失,将根据实际情况千方百计找到预警对象,或及时联系其家人朋友开展共同劝阻,并将其支付账户进行临时性保护。

陈迅介绍,今年上半年,不法分子利用境外号码实施诈骗的案件频发,造成群众财产损失巨大,而带+或0前缀的都是境外来电。

市民防诈指南:

①不泄露个人信息,不轻信陌生来电,不点击陌生链接,特别是不要随便下载不明APP以及和陌生人共享屏幕。

②一切陌生来电或网上联系要求您进行转款或贷款操作的,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青少年朋友们,暑期反诈指南收好

两个月的暑假,青少年如何反诈防骗?陈迅介绍,随着网络迅速发展,全国19岁以下网民规模已近2亿。因为触网频繁,加上社会经验不足,青少年已成为电诈分子的主要目标人群:一方面利用其天真诈骗其钱财,另一方面拉其下水使其成为骗子的帮凶。特别是随着对涉“两卡”犯罪打击力度的加强,被司法机关查处的涉案青少年人数逐年增加。

在未成年受害人中,以下类型诈骗比较高发——

●以“买卖游戏皮肤、账号”等为由头的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以“追星”为诱饵的刷单返利类诈骗

●冒充“好友、师长”等熟人类诈骗

●“号称要惩罚家长”等的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青少年防诈指南

希望广大青少年,要做到——

●规范使用手机,特别是对社交账号、游戏账号的使用,不要擅自添加陌生好友,短信验证码不能随意给到网上陌生人,也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进行屏幕共享,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

●不管是网络中还是现实中,如果遭遇不明情形,不要擅自处理,要当面求助师长或民警,拨打110报案是最稳妥的办法;

THE END
1.常见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案例分析安全常识1、网络交友需谨慎, 验证真实身份、见面后再投入感情。对方如果要求投入资金,必是诈骗。 2、骗子自称稳赚不赔的网络平台和APP都是诈骗团伙私自搭建的,骗子可以通过后台控制输赢、赔率、充值、提现与冻结。 第四类 虚假投资平台诈骗 (一)案例 2021年2月25日,陈先生被一名微信好友拉入一股票投资QQ群,群主不断发布关http://wzbwc.hnkjxy.net.cn/2023_12/19_23/content-22244.html
2.电诈诈骗案件分析报告(第8期)反电信诈骗5月18日-5月24日,全市共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1起、环比上周发案数下降4.65%,涉案资金高达163.92万元、环比上周上升149.88%,公安机关共破案31起、抓获2人。市反诈中心劝阻群众2605人次,劝阻资金38.6万元,封停涉嫌诈骗QQ号码955个。 三种高发类诈骗案件分析 http://www.hanzhong.gov.cn/hzszf/fdxzp/202005/t20200527_645499.shtml
3.电信诈骗的发展与成因(通用7篇)一、电信诈骗的基本情况及案例: 犯罪嫌疑人从非法渠道获取了一些个人信息,利用人们普遍存在的贪利、惧损避害、花钱消灾等心理,不断翻新诈骗花样,利用手机、固定电话、互联网、银行卡等作为作案工具,编造虚假信息实施诈骗。有些群众因缺乏辨别常识和防范意识,往往被迷惑或高度紧张而被骗去钱财。对此类犯罪,各级公安机关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6lv64p1.html
4.防诈骗教育主题班会教案(6篇)电信诈骗作为一种“不接触犯罪”的新型犯罪来势较猛,涉案金额大,侵害对象广,动辄骗取受害人积攒数年的“辛苦钱”、“养命钱”、“看病钱”、“防老钱”,给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 二、讲授新课 (一)电信诈骗特点 1.作案过程不接触化。 https://www.liuxue86.com/a/5010005.html
5.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二、案件分析 1、作案时间:没有固定作案时间,全天候作案; 2、作案目标:以有婚恋需求且防范意识薄弱的群体为主; 3、作案手段:诈骗分子前期在各个网络平台上将自己包装成为风度不凡、资金雄厚的成功男士或者美丽可爱、性感温柔的年轻女子。通过相亲网站、微信等各种平台以征婚的名义与受害人结识,并迅速与受害人拉近https://mobile-bwc.hnebp.edu.cn/Home/Page/52290
6.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安全资讯在本报告中,360 安全大脑通过对猎网平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2020 年 1 月 24 日至 2020 年 3 月 13 日)收集的 3243 例有效举报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疫情期间网络诈 骗数据综合分析、网络诈骗受害者画像、疫情期间高发诈骗类型分析等维度揭示了疫情防控 期间网络诈骗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https://weishi.360.cn/n/11619.html
7.庆城一男子下载“涉黄交友”软件被骗10.49万!合水一女子被骗14.86据分析,8月19日至9月1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类型主要为刷单返利类诈骗10起(占全部案件的27%),招嫖色诱类诈骗6起(占全部案件的16%),虚假网络贷款诈骗5起(占全部案件的14%),虚假信息交易类诈骗4起(占全部案件的11%),婚恋交友类诈骗3起(占全部案件的8%),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3起(占全部案件的8%),冒充军https://www.0934cc.com/article/article_8358.html
8.《轻罪治理白皮书(2018诈骗是发案数量仅次于盗窃的侵财型轻罪案件,主要包括请托型诈骗、婚恋交友类诈骗、骗取借款型诈骗以及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电信网络诈骗[3]。根据统计,近三年的诈骗案件中,62%的案件犯罪金额为5000元-20000元,作案人员中无业人员占比达51%;另外从被害人方面来看,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为16%。 http://www.legaldaily.com.cn/Company/content/2024-02/26/content_8964617.html
9.中国法院网特别是近些年来,在互联网交友平台的助推下,人人社交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交形式进一步丰富,更加剧了婚恋交友诈骗高发的态势。我们今天召开发布会,选取海淀法院近三年来审结的通过婚恋交友手段进行诈骗的典型案例,梳理此类案件的整体态势和具体特征,探究婚恋交友诈骗高发的原因,并提出化解此类问题的建议,以期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1/08/id/528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