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还是诈骗——部分网络婚恋交友平台陷阱重重新闻频道

新华社济南3月20日电题:相亲还是诈骗——部分网络婚恋交友平台陷阱重重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邵鲁文

当前,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因能够提供快捷、便利相亲服务,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在手机应用商店,婚恋交友类App数量极多,不少下载量在千万以上。“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这类App鱼龙混杂,有的存在大量虚假账号,一些不法分子藏身其中,以相亲为名实施诈骗,给用户带来精神和经济损失。

网络交友遭遇雷同套路,有的被骗高达数十万元

记者了解到,一些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多,“婚托”“酒托”“饭托”层出不穷,甚至成为诈骗分子的“栖息地”。

青岛市民俞凡近期下载了一个主打同城交友的婚恋交友App。“在平台认识了几名女性。她们有的主动提出想深入了解,有的甚至很快就要见面。让人怀疑的是,这些人的聊天方式都很一致,并且时不时提到投资赚到了钱,建议我也参与。”俞凡说。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近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2月,共办理婚恋诈骗案件35件,占同期受理诈骗案件总数的8.05%。通过分析发现,此类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都高度雷同。

大量虚假账户能“轻松”注册,不法分子招募“聊手”

记者调查发现,婚恋交友类App之所以频繁引出诈骗案件,与这类App中账号注册审核不严有较大关系。用户花费不菲,本以为能遇到合适的人,但很多看上去优质的对象并非真实用户。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婚恋App中不少条件优异的用户,其实是虚假账号。这些虚假账号,是由“中介”通过支付报酬拉拢人注册的账号。虽然有的App似乎审核较严,需要注册者上传照片、视频等信息,但事实上,账号注册后使用者并非注册者本人,而是由客服统一运营管理。

“不法分子会利用用户求偶心切的心理,先编造优质的个人条件,再慢慢用话术让受害者‘上钩’。最后,被害人往往会遭受情感创伤与财产损失双重打击。”一名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近年来,“杀猪盘”频繁出现在婚恋App上,这类婚恋诈骗案件多有团伙性作案、涉案数额大等特点。

加大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引导平台强化规范

公安部门办案民警提示消费者,在进行网络交友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在未了解对方真实身份、意图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有经济往来。一旦对方提出借钱、转账、投资等要求,务必要三思而后行,以免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THE END
1.防诈骗案例七:跨国婚恋交友诈骗案例分析 此类诈骗是针对中年离异妇女实施的精准诈骗,涉案金额巨大。警方提醒:广大女性不要轻信所谓的“成功人士”和“外国友人”,交友时要尽早多方验证对方的身份信息,如对方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提出借钱时,要高度警惕,谨防受骗。https://m.rzfinancialedubase.com/h-nd-70.html
2.婚恋交友诈骗案例,交友要谨慎婚恋交友诈骗案例,交友要谨慎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游戏热度的增加,许多年轻人通过玩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方式结识、以至成为线下情侣的情形很常见,但这种背景下,也给不少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对此应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网络具有一定的虚拟性,结识时间长不代表“熟悉”。据被告人吴某某供述,其与被害人赵https://blog.csdn.net/zy5826261/article/details/122772871
3.诚信案例警惕婚恋交友类诈骗!诚信明溪【诚信案例】警惕婚恋、交友类诈骗! 案例警示:张女士在某婚恋网站上结识了一位自称是海外投资顾问的男士,两人在短时间内确定了恋爱关系。随后,该男子以掌握独家投资信息为由,诱导张女士投资了数十万元。起初,账户上确实显示有收益,但当张女士试图提现时,却发现账户被冻结,联系人也消失无踪。http://www.fjmx.gov.cn/ztzl/cx/202411/t20241127_2081456.htm
4.新城派出所近期案例本只是在网络上认识一位“朋友”,但最后却落个人财两空,最重要的是没有打败贪婪的心。婚恋交友中的骗子就是先与受害人进行交友、聊天,骗取受害者的信任,然后利用受害人投机贪财的心理,制造“稳赚不赔”的假象,引诱受害人投入资金进行诈骗。 案例一; https://www.meipian.cn/24bfcr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