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银行反电诈模型及防控要点研究 宋 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络金融部高级业务专家 宋 爽,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络金融部处长 刘万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络金融... 

宋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络金融部高级业务专家

宋爽,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络金融部处长

刘万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络金融部副处长

郑金纲,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络金融部产品研发经理

王夕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络金融部产品研发经理

据统计,2022年银行业非柜面交易占比为97%,践行了“支付为民”的业务发展理念。然而在此过程中带来的电子银行交易安全问题也尤为突出,愈加严峻复杂的欺诈形势表明,优化电子银行服务和防控风险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其中,提高智能风控模型能力是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防控欺诈风险的重要研究内容。

图12021年中国前十大电信网络诈骗手法损失金额占比

一、电子银行交易六大高发电诈类型剖析

1.1网络刷单返利类诈骗

网络刷单返利诈骗是目前衍生类型最多、变化速度最快的电诈类型,这主要归结于其“引流成功率较高、返利周期较短”的特性。并且网络刷单返利诈骗较容易被“融合”在其他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当中,该结合体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引流方式,犯罪流程如图2所示。

图2网络刷单返利诈骗犯罪流程示意图

1.2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手法多呈现出“杀猪盘”模式,这是一种通过网络交友,诱导受害者进行虚假投资理财、赌博等类型的诈骗方式。起初,“杀猪盘”诈骗多通过网恋方式,诱导受害者转账或投资,又骗感情又骗钱;而近年来,A股“杀猪盘”频现,诈骗分子通过“炒股大V”等虚假身份骗取受害者信任,诱导其投资虚假产品,目前已逐渐演变成一种常见的收割散户的方式。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的犯罪流程如图3所示。

图3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犯罪流程示意图

在犯罪场景方面,诈骗分子主要通过前期引流、建立感情获取信任、推荐投资理财产品、切断联系并完成诈骗四个步骤实施整个犯罪过程。前期通过聊天等手段建立信任或感情基础的过程十分重要,因此诈骗分子精心准备聊天剧本等“猪饲料”并着重建立感情/信任的“养猪”过程,这关系到其能否完成“杀猪”诈骗环节。在资金流方面,此诈骗类型涉及多种诈骗场景,受害者与诈骗分子的账户交易特点根据受骗场景的不同而呈现各自的交易特点;不过,投资理财类产品多具备金额大、回款周期较长等特点,因此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平均交易金额较大、且短时账户交易频率低。

1.3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

近年来,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方式花样百出,诈骗分子主要针对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看病急需大笔费用、买车/房需要大量贷款等情景,自翊为知名贷款集团公司,利用放贷条件容易等诱饵引受害者入骗局,并通过提前收取手续费或保证金等各种名义费用行骗。等到受害者转账完毕后,随即断联,全程不与贷款人面谈任何贷款事宜,仅远程联系。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的犯罪流程如图4所示。

图4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犯罪流程示意图

1.4冒充客服类诈骗

冒充客服类诈骗主要针对经常网购的人群下手,并且案件数量随着近几年网络电商平台的飞速发展而逐步增加。这类诈骗手法并不高明,但犯罪分子却屡屡得手,主要是因为其事先非法购买或窃取了受害者的各类信息,导致受害人放松警惕而上当受骗,犯罪流程如图5所示。

图5冒充客服类诈骗犯罪流程示意图

在犯罪场景方面,诈骗分子主要通过前期获取私人网购信息、诱导下载贷款App或获取银行卡等私密信息、诱导转账支付、诱骗贷款并完成诈骗四个步骤实施整个犯罪过程。前期诈骗分子事先非法获取网购者的各项信息,是获取受害者信任的重要前提;随后,诈骗分子一步步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者转账汇款,直至受害者申请贷款并汇人特定银行账户。在资金流方面,受害者账户交易金额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受害者发现骗局的所在阶段——申请网贷前识破骗局则诈骗金额相对较小,申请网贷后识破骗局则诈骗金额相对较大,且根据受害者信用评级变化。

1.5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图6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犯罪流程示意图

在犯罪场景方面,诈骗分子主要通过前期窃取私人信息并获取信任、诱导转账并远程获取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切断联系并完成诈骗三个步骤实施整个犯罪过程。此类诈骗类型具备两大特点:迷惑性强一一诈骗分子利用公检法对于普通人的威信力,恐吓其涉嫌犯罪,并且利用事先非法购买的公民信息伪造公文文件等迷惑受害者,使得受害者容易被操控并完成诈骗活动;作案手法隐蔽一一诈骗分子紧跟社会热点,编造各种虚假事由实施连环诈骗,且作案手法不断变化。在资金流方面,此诈骗类型涉及多种诈骗场景,受害者与诈骗分子的账户交易特点根据受骗场景的不同而呈现各自的交易特点。

1.6银行卡盗刷类诈骗

图7银行卡盗刷犯罪流程示意图

二、电子银行交易高发电诈类型的新特征

在对近几年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梳理后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现出高发多发态势,诈骗手法紧跟社会热点不断推陈出新,犯罪行为更加隐蔽化,并且逐步形成完善的电诈黑色产业链。这些新变化让受害者防不胜防的同时,也对反电诈工作造成巨大压力。具体而言,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已呈现出以下新特征。

一是犯罪团伙公司化、分工专业化。根据近年来侦破的电信网络诈骗案的报道等资料,犯罪团伙越来越呈现出集团公司化、分工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如图8所示。除了传统的话务组、卡商组、资金组之外,最新出现了法务组、技术组、策划组等,甚至在2018年以后还出现了将话务组、策划组、网站运营优化、群发诈骗短信等工作外包的发展趋势。此外,为了维系整个诈骗集团的正常运营,诈骗团伙内还有专门的类似后勤保障组、物资采购组、看护组、安全组等属性小组,“集团”内部分工明确、管理脉络严格清晰。

图8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组织架构图”

五是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业链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工逐步趋向于技术化、精细化,由此催生出大量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提供支持并从中牟利的黑灰产业链,如图9所示。这种现象加速了电信网络诈骗的泛滥,导致此类犯罪持续高发。2019年司法大数据显示,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中有19.16%的案件是精准诈骗,也就是说犯罪分子在实施诈骗之前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受害者个人信息,并针对性地进行电诈,大大提高了诈骗的成功率。此外,为了加大诈骗资金的追查难度和隐蔽性,犯罪团伙设计出跑分平台等洗钱模式,使得诈骗资金经过多个账户层层流转,频繁操作转入转出,以期达到混淆视听的效果。

图9电信网络诈骗团伙黑灰产业链简图

六是犯罪成员年轻化、低学历化。在逮捕的犯罪团伙中,涉案人员多为青壮年,这些犯罪分子大多学历低,初入社会后未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受到不良消费观念的影响,如追求名牌、爱慕虚荣,因此在自身经济条件不允许情况下,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此外,朋友圈、社交圈也是引其误入歧途的重要因素。很多成员都是熟人拉拢入伙作案,发展身边人为下线成员,逐渐形成诈骗小团伙。

三、电信网络诈骗监测模型梳理

3.1基于机器学习的欺诈监测模型

3.2.1洗钱新客风险识别模型

3.2.2涉诈中转账户识别模型

通过挖掘手机银行客户在开户、交易、对手方等领域的多种特征,并收集曾经发生过的电信诈骗案例作为模型黑样本标签,以XGBoost模型为基础,建立电子渠道涉诈账户识别模型,主要用于在手机银行渠道快速识别电信诈骗风险客户。将该模型识别出的疑似风险账户与公安下发涉案账户、司法查冻扣账户进行比对,精确率可达到48%左右。

3.2.3电诈团伙识别模型

电诈团伙识别模型利用图神经网络方法挖掘社区和网络之间的异常,对客群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建立涉诈团伙识别能力。具体而言,该模型基于20万个账户节点、43万条连边和262个节点特征,构建GraphSAGE模型,针对度中心性前几名账户,进行交易行为关联性分析,识别电诈风险团伙型交易,识别电诈中转账户和收款账户。

3.2.4电诈受害人风险识别模型

3.2.5黑产社区客群标签染色模型

黑产社区客群标签染色模型是基于标签传播算法的社区客户分类模型。涉案账号一般存在多账号局部关联情况,从而形成账号群,包含犯罪分子和受害者的多个账号。客群标签染色模型分别构建账号和设备号序列,对黑白样本设备与序列号之间的关系进行映射,使用LPA算法构建社区,得到账号与设备号的社区,结合涉诈团伙聚集情况,对与被电诈客户同一社区内的其他客户进行染色处理,并进行风险提示。

3.2.6位置网络信息模型

根据涉案案例分析,部分涉案卡在犯罪过程中有短时多频更换IP设备的情况,因此,地理位置和网络信息对于电诈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银行卡交易地址、IP地址、入网设备型号等信息,并结合客户的社交网络信息,以GBDT为模型基础,构建基于位置和网络信息的模型。该模型通过将地理位置和网络信息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识别和控制风险,提高风控效果。

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建议

此外,银行网点也是强化预警劝阻的重要一环,当前众多商业银行在开户审核、转账查询等多个业务方面加强网点工作人员反电诈培训工作,提高网点人员反电诈意识和甄别能力,及时发现潜在受害群众,采取劝阻措施。央行支付结算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银行网点累计协助公安机关发现可疑涉诈开户人员线索8872个,网点银警协同反诈效果明显。

THE END
1.王大伟老师传授的一眼识别婚恋诈骗的方法有:()王大伟老师传授的一眼识别婚恋诈骗的方法有:() A.对方的工作单位距离我们很远B.对方的工作职务、社会身份很厉害C.对方谈论到所做的工作都是大事、大项目D.对方找各种理由说自己突然缺钱点击查看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现在网络上的诈骗,大约75%都是()诈骗。 A.淘宝刷单B.网络贷款C.婚恋D.冒充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f30ebea5d9a44ae9bb6381838311c1d4
2.亲家相亲教你如何识别网络婚恋中的诈骗行为网络婚恋,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友方式,为许多人提供了认识新朋友、寻找伴侣的机会。然而,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混入其中,利用人们渴望爱情的心理进行诈骗。如何识别网络婚恋中的诈骗行为,保护自己的权益,成为每一个网络婚恋参与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将探讨网络婚恋诈骗的常见手法和识别方法,帮助大家在网络世界中保持https://www.xyxqjxq.com/detail?id=20240422145803171000okik2f
3.擦亮眼睛识别10种金融诈骗下面,山西银行阳泉分行工作人员为大家介绍金融诈骗中比较常见的10种诈骗形式,让大家识破金融诈骗套路,防患于未然。 调包诈骗 调包诈骗是指采用隐蔽方法,使被调包者的物品被替换,且被调包者对自己所交付的财物种类、名称、样式等物理外观无法准确辨别的行为。 https://finance.sina.cn/2023-01-21/detail-imyawvrz2319432.d.html
4.王大伟独门防骗6大秘籍这东西的成本是3000,我一分钱没赚。赔本赚吆喝。。 这东西的成本是3000,我只赚了500块钱。 第四。识别婚恋诈骗的秘诀。 婚恋诈骗占网络诈骗的70%。婚恋诈骗的骗子会把自己包装的光鲜亮丽,特别的高大上。一般是团长,核物理专家,大学教授。大老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127/23/52012260_876013299.shtml
5.揭秘AI诈骗的矛与盾!AI反网络诈骗白皮书出炉附下载智东西电话诈骗是电信网络诈骗中的突出类型,诈骗数量较多,诈骗内容花样层出不穷,社会影响恶劣。及时尽早地感知、发现诈骗电话,是减少此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损失必不可少的方法。由于诈骗分子掌握大量用于诈骗的号码,传统的基于号码的阻断策略容易被绕过,及早发现诈骗电话的难度在不断增大。人工智能时代,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式识别等https://www.zhidx.com/p/187581.html
6.(辽宁省)《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一(一)量刑步骤 1.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数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等犯罪事实,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根据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并综合考虑全案情况,依法确定宣告刑。 (二)调节基准刑的方法 http://www.drxsfd.com/xf/xx2.asp?bh=10654
7.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要将宽严相济的指导原则贯穿到量刑的各环节和全过程,确保罪责刑相适应。要认真组织学习培训,让每一位刑事法官、检察官都熟练掌握量刑的基本方法,切实提高规范量刑建议、规范量刑的能力和水平。实施中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请及时层报上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https://lvshiweiquan.cn/h-nd-2236.html
8.2022网络安全运营服务机制及网络反诈应对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涉安”法律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共性,法律相关条款完善公司网络安全制度、平台治理、反诈应对等,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对通信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的安全运营、反诈机制建设提出借鉴,从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到网络安全保护与发展,促进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监督,依法治网,安全运营全https://www.rbc.cn/shangxun/2022-12/14/cms1357811article.shtml
9.韬安前沿观察北京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欧盟委员会发布三、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不法分子假借债券投资、股票投资、贵金属投资、期货投资等概念,在网络平台发布消息宣称“稳赚不赔”,吸引群众关注。并将个人拉入“投资”群聊,然后冒充投资导师、理财专家,以“专家内幕”虚假消息诱导投资,或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个人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内部消息”“特殊资源”等诱骗个人https://www.taoanlaw.com/news/detail?id=606
10.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非法和违禁出版物鉴定及侵权盗版出版一、出版物、非法出版物、违禁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等基本概念及数量计算方法 (一)出版物 出版是指将作品公之于众的一种行为,是通过可大量进行内容复制的媒体实现信息传播的一种社会活动。出版物是指以传播为目的贮存知识信息(具有知识性、思想性的内容)并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出版产品或数字化作品,包括报纸、期刊、http://gxgl.wenming.cn/shdf/shdf_ggl/202303/t20230328_8023112.html
11.识别网络诈骗有秘诀!科技与法“外防老千”指的是一个人是“托儿”,两个人是“双簧”,三个人为“天外飞仙”。诈骗分子屡屡得手,是因为诈骗分子们都会提前设局,有计划地进行诈骗。 婚恋诈骗有套路 “重要的是能够识别诈骗。”谈到应对网络诈骗时,王大伟指出,75%的网络诈骗是婚恋诈骗,那么如何识别呢?http://www.mzyfz.com/html/1022/2021-11-16/content-1534842.html
12.基于AFTCN的文本分类技术在诈骗电话文本识别中的方法研究与实现同时,随着诈骗策略的语言模式和表达方式的不断进化,传统的识别模型面临全面性覆盖新型诈骗手段的挑战。鉴于此,本研究着眼于挖掘诈骗电话文本的深层特性,致力于构建一种推理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覆盖面更广的诈骗电话文本分类方法,为打击电话诈骗行为构建新的防线。https://blog.csdn.net/2401_88237740/article/details/144120888
13.最常见的网上诈骗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时很容易忘记并非我们在网上遇到的每个人都真心以诚相待。互联网诈骗是始终存在的威胁,黑客和网络犯罪分子竭尽全力要领先互联网用户一步。及时了解风险以及如何应对风险是保证安全的最佳方法。以下列出了最常见的网上诈骗以及避免上当受骗的方法。 https://www.kaspersky.com.cn/resource-center/threats/top-scams-how-to-avoid-becoming-a-victim
14.防诈骗活动教案9篇(全文)除上述常见电信诈骗手段外,还有复制手机卡诈骗、二维码诈骗、虚假婚恋网站诈骗、高薪招聘、低价购物、网络购物等其他诈骗手段。遇有上述情况,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冷静处置,坚持不轻信不明讯息、不透露个人信息、不打开网站地址、不轻易汇款转账的“四不”原则,并在第一时间拨打110进行咨询或报案。让我们行动起来,警民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r2hxdn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