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骗又翻新!警惕“注销支付宝学生账户”诈骗新闻频道

诈骗手法:骗子精准说出受害者个人信息以博取信任

湖北武汉市民小刘:因为他也提到了我的名字,所以我就觉得可能真的我的这个支付宝存在什么问题。

西藏林芝市民小王:当时看到我的额度是81800元,他就诱导我进行“借呗”的一个清零,对方声称要通过把它清零了之后才把我的学生账号转为社会人士账号。

湖北武汉市民小刘:因为涉及国家的政策,对方声称如果是学生账户信息的话,会影响到我以后的借贷的征信情况。

清空“学生账户”实为骗取用户贷款

所谓把“支付宝学生账户”清零,其实就是诈骗分子蛊惑用户,将“借呗”里的钱借贷出去。而受害者把借贷出来的钱,真金白银地转给诈骗分子,这个过程又是如何被步步设套的呢,引君入瓮的呢?

西藏林芝市民小王:“借呗”借贷的钱就转到我的银行卡,然后转到他提供的(自称)银保监会的人的账号里面,他说你清零了之后,然后银保监会的人会马上就把钱返回我的账户,返回我的支付宝“借呗”的里面,然后额度就相应地提升了。

诈骗手法:利用银联短信虚构备案信息操作

小王告诉记者,自己对诈骗分子要求银行卡转账的操作也产生过怀疑。但诈骗分子导演了一出“感情戏”,令自己信以为真。

西藏林芝市民小王:他说我的钱从“借呗”里面提现转出来之后,会收到中国银联给我下发的一个短信,然后钱再从银行卡转到他的提供的账号里面的时候,他就会让我要发这样一条短信给中国银联,然后说本人向中国银联申请。

在小王提供的短信记录截图中记者见到在今年7月24日,他先后收到7条来自中国银联95516的短信,均为转账验证码的信息。而在每次收到验证码短信后,小王都给中国银联95516这个号码发送了短信,他说短信的内容是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写上的所谓取消学生账户,并要求把转账退回“借呗”账户的字样,以此给中国银联备案。

西藏林芝市民小王:我发了一个短信过去,然后后面他又会给我发验证码过来。

原本因为银行卡一次性转账限额而必须进行的多次操作产生的验证码短信,被诈骗分子包装成为中国银联和受害者进行的信息备案对话。一来一回的短信,让小王深陷骗局之中。同样遭遇如此骗局的还有江西赣州的小张,据办案人员介绍,小张也是在诈骗分子的蛊惑下,被骗取82000元的贷款。

记者向中国银联95516进行核实,得到的回复是,来自95516号码的短信,均为中国银联系统自动发送验证码信息,而用户自己给95516号码回复短信,为无效操作。

THE END
1.教大家如何识破网络骗子当今中国,骗子众多,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特别是网上,因为是个虚拟空间,人可以随意“变化”。骗子伎俩更容易得逞。为了擦亮大家的眼睛,不受欺骗,现择要列出如下几种,作为常识备用。 【冒充高干的骗子】这类骗子在网上最为常见。如果你在网上碰到一个人,他说他是某某高官的后裔,某某已故将军,某某已故国家领导人是他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9/23/653532_182627334.shtml
2.感情骗子的惯用伎俩,你要看看感情骗子的惯用伎俩,你要看看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女人独自在家里洗澡,却发现有陌生人闯入,最后完美反杀歹徒 憨憨哥说电影 360跟贴 打开APP 这个我觉得实属无奈,不道德也得那么干! 北京作家编剧肥猪满圈 392跟贴 打开APP 搞笑配音:印度逮捕两名中企高管意欲何为?老奥称小瘪犊子太欠揍 做梦海里游 38https://m.163.com/v/video/VVLB2NJJE.html
3.悲剧!初恋竟是相亲网站的骗子爱的分享注: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之所以特意强调“真实”,是因为它真实地发生在我身边,故事中的“我”是我的同事的同学。之所以要写出这个故事,就是为了警醒那些在网上相亲的女孩子,识破骗子的伎俩,学会保护自己。 我今年25岁,在3月份之前我还一直是单身。学生时代的我对感情并不上心,觉得顺其自然,该来的总会来。所以大https://m.mgqr.com/news/24023.htm
4.养老公寓情感交友高额返利……这些诈骗伎俩老年人多多提防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遇到诈骗时总能听到这样的话术。这些话术不算新鲜,骗子利用的是老年人信息闭塞、渴望陪伴等特点进行诈骗,尽管近年来社会不断加大宣传和普及防诈骗知识力度,但仍有不少老人被骗。 今天,我们整理出常见的几种诈骗类型,阐述其特点,通过真实案例,教大家辨别和应对方法。 https://rmh.pdnews.cn/Pc/ArtInfoApi/article?id=29948555
5.爸妈为何容易被“洗脑”?骗子的这些“套路”,我都差点信了!在感情和恐吓双重攻势下 保健品和保健仪器营销欺诈老年人 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和保健仪器欺诈 为何屡禁不止? 相关视频: 骗子常用的宣传洗脑招数 健康讲座实为促销手段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 http://news.ijntv.cn/m/ent/2018-02-07/290287.html
6.谈谈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如何让自己不受骗许多人在逛街时都遇到过扫二维码送礼品的活动,或是在网络、超市购物时选择“扫一扫”完成付款。科技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二维码技术已成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传播的渠道之一。警方归纳了五种常见的二维码诈骗伎俩,提醒广大市民注意。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408343/article/details/96454339
7.识破骗子的障眼法:读懂和掌控说谎者的心理策略“惊骇、惊讶”的情绪反应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这种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持续过久,表示这种反应极有可能是装出来的。当我们假装很惊骇、惊讶的时候,我们通常会保持一副害怕、恐惧的表情,这种伎俩是瞒不过精明的识谎人的。 4.担心被识破,面带恐惧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88496535109713
8.防电信诈骗班会记录(通用6篇)网络骗子无处不在,欺骗手段隐蔽复杂,但只要我们不贪图蝇头小利,不迷恋奢侈生活,不轻信陌生人谗言,不使用非官方认证APP,不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链接,不随意向网络平台提供个人信息,多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法,多一些警惕心理,那我们就不会成为不法分子的“上钩之鱼”。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9v51v3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