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一组案例带你走进网络婚恋诈骗的“花花世界”

诈骗分子利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虚假交友骗取感情和财产、或者在现实中假借婚恋诈取财物,这些行为都是诈骗行为,婚恋交友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随意透露财产情况,如果遇到案例中的类似情况,请停止转账并及时报警寻求帮助。

案例一

小A是适婚男青年,其朋友听说张某擅长做媒人,故请托张某为小A介绍女朋友,殊不知,此举正落入张某的诈骗陷阱,后张某用自己注册的另一个聊天软件的号码,假装适婚女青年,一个人在“媒人”和“女青年”的角色里来回转换,小A在没见过“女朋友”的前提下,已经为张某转账十余万元。直至案发,小A被骗钱财已被张某挥霍殆尽。

案例二

男性李某以诈骗钱财为目的,利用网络上其它“网红”照片、视频等将自已包装成“白富美”或“官二代”等,等待网友与其联系,投其所好,建立虚假的“恋爱关系”,让被害人沉浸在虚幻的“未来”中无法自拔,为了“白富美”和其虚幻的“未来”而不惜借钱转账,案发后,诈骗多人钱财的李某也已将钱财挥霍一空,让多名被害人承受巨大财产损失。

案例三

梁某以诈骗钱财为目的,与离婚妇女马某共谋诈骗,两人将农村大龄单身男青年作为实施诈骗的“狩猎”对象,以为马某介绍对象为由四处相亲,甚至与其中一被害人办理了结婚登记,在登记两天后逃跑,共收取五人的“见面礼”“介绍费”“彩礼”等十万余元,最后付出法律上的代价,但钱款已被二人瓜分、挥霍。

供稿:刑庭|撰稿:王宁宁

原标题:《【典型案例】一组案例带你走进网络婚恋诈骗的“花花世界”》

THE END
1.北京顺义反诈宣传进社区,民警结合真实案例拆解电信诈骗形式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新京报记者获悉,近期,虚假网络投资、网络婚恋交友等诈骗类型高发,为全面压降大额电诈的发案数、财损数,7月4日上午,北京市顺义区协调机制办在后沙峪地区中家鑫园温泉酒店组织开展顺义区集中宣传月暨反诈宣传走进社区主题活动。 反诈中心民警介绍当前电诈发案形势,结合真实案例,重点拆解电信诈骗形式https://news.sina.cn/2024-07-04/detail-incayukx5613071.d.html
2.网络交友诈骗真实案例 2020 年 2 月,事主郑某用手机上网时,一个陌生外国人主动与其聊天。对方自称是美国人,联合国驻叙利亚执行维和任务的少将武官。之后双方加微信聊天,并确立恋爱关系。2020 年 3 月,对方称将从叙利亚来中国与其结婚,但没有钱购买机票。理由是因未退役,钱都在联合国扣着不能用,退役后会一次性发放 300 万https://jtgl.beijing.gov.cn/jgj/lszt/659722/10897626/10897822/index.html
3.防诈骗案例七:跨国婚恋交友诈骗案例分析 此类诈骗是针对中年离异妇女实施的精准诈骗,涉案金额巨大。警方提醒:广大女性不要轻信所谓的“成功人士”和“外国友人”,交友时要尽早多方验证对方的身份信息,如对方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提出借钱时,要高度警惕,谨防受骗。https://m.rzfinancialedubase.com/h-nd-70.html
4.新城派出所近期案例本只是在网络上认识一位“朋友”,但最后却落个人财两空,最重要的是没有打败贪婪的心。婚恋交友中的骗子就是先与受害人进行交友、聊天,骗取受害者的信任,然后利用受害人投机贪财的心理,制造“稳赚不赔”的假象,引诱受害人投入资金进行诈骗。 案例一; https://www.meipian.cn/24bfcr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