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诈骗案呈多发态势剩男剩女内心不设防(图)新闻台

婚恋诈骗案件频发,导致渴望爱情和婚姻的被害人情财两空。资料图片

生活节奏快、社交圈子窄,不少男大未婚女大未嫁的“剩男、剩女”们,捧着婚恋问题这个“烫手山芋”,一路小跑进了“闪”时代。放弃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了解和相处过程,想要闪婚的男男女女稍不留神就落入情感骗子精心布下的甜蜜陷阱,最终落得情财两空。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08年至今,法院共审理婚恋类诈骗案件26起29人,涉及被害人37名,呈多发态势。

特征一:痴情女性易上当

2006年,顾某通过网络认识了薛女士,并确立恋爱关系。不久却突然表示薛女士离过婚又带着孩子,家人不同意他们的交往,这段关系也不了了之了。

为什么顾某在如此大费周章后却又放弃呢?原来,顾某在北京期间,薛女士将新男友带去让自己的好友左女士过目,却不曾想顾某瞄上了左女士。

2007年初,左女士约顾某来北京,顾某谎称公司运转有问题,自己连机票钱都无力支付,左女士当即给顾某汇去了2000元钱。这之后顾某多次称自己手头拮据,而左女士也不加怀疑地给他汇钱。2007年8月,顾某又声称公司经营困难,信用卡严重透支,面临着银行官司。这一次,左女士一下就汇去了45万元。

而就在顾某一次次向左女士骗钱的同时,另一名被害人姚女士也被顾某以同样的手段骗去了50余万元。

在丰台区法院审理的有关婚恋诈骗的26起案件中,单独作案的24起,占92.3%。37名被害人中,女性为30名,占81.1%;与此相对应,29名被告人中,男性为22名,占75.9%,性别特征较为突出。

婚恋类诈骗以骗取被害人感情为实施犯罪的基础,犯罪过程主要表现为被告人与被害人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双方在以往生活中没有交集,缺乏从其他侧面了解对方真实信息的渠道,“一对一”的方式更有利于犯罪行为的顺利实施。

另外,女性对待情感问题往往比男性更为感性,容易被感情冲昏头脑,因此也更易成为婚恋类诈骗的主要对象。

特征二:剩男剩女内心不设防

被告人张某谎称自己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掌握英语和法语两门外语,是沙特驻华大使馆的翻译人员。与被害人樊某恋爱后,张某称工资卡上交父母后,自己生活拮据,身为“男朋友”的樊某大方地为“女朋友”支付了房租,还购买了手机、电脑等物品。之后,张某又编造了自己身患脑瘤需要手术,从樊某手中骗取了13万余元。

樊某事后说:“我看张某工作稳定而且年轻漂亮,很适合结婚,当时我们正在恋爱。她需要钱看病,我就给她了。”

然而在两人交往期间,张某未说过一句外语、未看过一篇外文,却从未引起被害人怀疑。

另一名被害人王某听信了张某的谎言,不仅为她支付房租等费用,还聘请她在公司做兼职,想通过她作为翻译人员的优势,给公司拉点生意。按理说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让被告人露出马脚,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张某同样以看病、旅游、请人吃饭拉关系为理由,从王某那里骗走了约8万元。

恋爱中的人容易被爱情冲昏头脑,天花乱坠的谎言让许多成年人失去了基本的判断能力。

法院的数据表明,在婚恋类诈骗的37名被害人中,年龄在25岁以上的单身青年21名,占56.8%。这些年龄较大的未婚青年在家庭、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急于完婚的心理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戒备心,更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犯罪成功率较高。

此类案件诈骗金额在10万元以上占42.3%,高于诈骗案件的平均水平。不少被害人甚至因此倾家荡产、负债累累。在遭受财产损失的同时,被害人也承受了巨大的情感伤害,有的甚至为此自杀身亡。

特征三:以网络为犯罪工具

网络交友区别于传统的婚介场所,其跨地域、跨空间的自由交友模式为渴望恋爱的青年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中国目前约有1.8亿单身人士,有调查显示:85%的单身男女愿意在网络上寻找爱情,37.8%的适龄人群拥有网络恋爱经验,三分之一的网友支持身边人进行网恋,超过85%的单身男女相信通过网络可获得真爱。网络爱情得到了越来越多单身男女的认可,各种网络交友平台也应运而生。

在丰台区法院审理的26起案件中,借助婚恋网站、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网络工具实施的犯罪为16件,占61.5%。

法官表示,网络平台大大增加了婚恋类诈骗犯罪的隐蔽性。此类案件的被告人利用网络的虚拟性编造虚假身份或人际关系,然后伪造身份证明,用虚假身份证办理银行卡,诱使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而且被害人很难查证。

防范婚恋诈骗

法院出招

法院通过判决惩治被告人是维护社会婚恋关系正常发展的最后一道防线,婚恋诈骗的防范需要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加大婚恋类诈骗案件的宣传力度,提高防范意识。通过公开审理案件、媒体宣传报道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大龄未婚青年等重点人群宣传婚恋类诈骗多发的势头、作案的方式、识别的方法等,提高公众防范意识,降低被害概率。

最后要注意加强对被害人的安抚疏导工作。在依法打击犯罪分子的同时,要尽量挽回被害人的经济损失,疏导被害人的不良情绪。尤其是对于遭遇严重情感伤害,心理波动较大的被害人要通过谈话、走访、心理干预等方式稳定被害人情绪,防止其采取极端的行为方式。(实习记者杨贺)

THE END
1.婚恋诈骗判刑怎么判的呢一、婚恋诈骗判刑怎么判的呢 诈骗罪的实际判决情况大概是这样子的:假如你骗了别人的钱财比较少的话,那可能就得在监狱里待上三年以下的时间,还要交罚金;但是如果数额大了点儿或者还有其他什么严重的情节的话,那法院可能就要给你定个三年到十年的有期徒刑,同时还要交罚款;如果真的非常严重,比如骗了人家好多钱,还https://www.66law.cn/laws/2851718.aspx
2.在我国征婚诈骗罪怎么判导读:在我国征婚诈骗罪如果数额较大,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会被判处3年以下刑期。如果涉案金额巨大犯罪情节严重的,会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刑期。更多有关于征婚诈骗罪怎么判问题的详细解答,请看下面文章内容。在我国征婚诈骗罪怎么判 一、在我国征婚诈骗罪怎么判? 1、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https://www.64365.com/zs/2472787.aspx
3.瞄准抖音女主播,实施婚恋交友诈骗被判刑多次诈骗他人财物 数额巨大 且系累犯 法院遂以诈骗罪判处杨某 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五万元 法官说法 你在热恋 TA在诈骗 诈骗分子以婚恋交友为名 设立各种成功“人设” 虚构事实骗钱骗色 以案为戒 当心甜蜜陷阱 生活中特别是婚恋交往中 要详细了解 尤其是网上认识的 https://zmdzy.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2269
4.“实名”认证下的婚恋网站,交友诈骗依旧是顽疾婚恋网站诈骗案频发 被害人多为女性 北京海淀法院法官高曼洁向记者介绍了一则典型案例: 被告人周某某虚构其身份信息及个人财产状况,多次以谈恋爱、结婚为名,利用网络结识多名被害人,后虚构工程需要垫资等理由,多次骗取被害人财物。据其中一名被害人刘某陈述,其在网易同城交友网站认识了网名为“真诚实力优男”的男子,https://www.cdsfl.org.cn/mobnews/268/42965.html
5.安庆捣毁特大婚恋诈骗团伙抓获80余嫌疑人审讯发现,自2016年6月以来,以犯罪嫌疑人毕某某、孙某某等人为首的诈骗团伙采用传销的层级管理模式,不断引入新成员,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冒充女子来网络交友实施诈骗,受害者遍布全国各地。 民警介绍,此案中,犯罪团伙协作分工,在与受害人网络聊天时极具耐心,他们会揣摩单身人士的婚恋心态,知道如何抓住受害人心理,骗取https://www.ahyouth.com/news/20180326/1331832.shtml
6.婚恋交友型诈骗难立案的原因及报案技巧婚恋交友型诈骗难立案的原因及报案技巧 (刑事律师谈报案之三) 尹海山 最近两年接连遇到几个婚恋交友诈骗案,受害人均为女性, 案例一、受害人是某公司法人,与骗子在国内某婚恋网站相识,并交往,其后,骗子以做生意为名骗走她八十多万款项,将其一辆奔驰https://www.falv119.net/lvshijieshao/benzhanwenzhang/n5690.html
7.以婚恋交友为名实施诈骗河北法制报讯 (张嫚青)3月8日,香河县公安局新开街道派出所破获一起婚恋交友诈骗案,嫌疑人被依法行政拘留。 日前,新开街道派出所接居民张女士报警,称其被一名叫王某的男子骗了6500元钱。原来,2022年12月,张女士在某社交软件上收到陌生人发来的打招呼消息,便与之闲聊了几句,得知对方姓王,目前单身。一来二去两人https://finance.sina.cn/2023-03-20/detail-imymnnsh0247272.d.html
8.重案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团伙覆灭记网络上飞来一只甜蜜的“爱情鸟”,交往时间很短就主动要求确认恋爱关系,对人嘘寒问暖,看似美好的事情,背后却是骗子们精心布下的“桃色陷阱”。近期,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一起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的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集团案,积极引导取证,依法审查办理。 http://www.lawnewscn.com/wap/content/2022-08/10/content_8766558.html
9.专坑单身女性!荐股平台假扮富商“谈恋爱”涉案近2000万一分钱都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的诈骗甚至让被害人无从察觉。2019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警方发布通告,破获一起特大交友荐股诈骗案:警方捣毁虚假股票交易平台及3个诈骗窝点,抓获62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近2000万,其中的团伙头目王某竟然还是一名95后。 根据通告,该诈骗团伙在婚恋交友网站疯狂撒网,假扮富商、公务员等中年成功人士https://wap.eastmoney.com/info/detail/202005071476161961
10.苏享茂和王宝强离婚案代理律师张起淮:曾代理婚内诈骗案,罪犯被判第一,婚姻引发的刑事案件、纠纷逐渐多起来了,对待婚姻还是要慎重,要有法制观念。我十年前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代理代理了一起婚内诈骗案,双方确实结婚了,但是结婚过程中有诈骗、有犯罪,最终判处罪犯10年有期徒刑,全国首例婚内诈骗刑事案件。 2 第二是要加强婚姻观的道德教育,我们看到现在的婚姻纠纷、离婚案件中没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9_17_427507_s.shtml
11.江苏苏州虎丘宣判一起诈骗案以案说法近日,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以诈骗罪分别判处邓某心、邓某德、梅某莲等34名被告人十年有期徒刑至三个月拘役不等刑期,并处罚金。 法院经审理查明,自2012年以来,被告人邓某心、邓某德、梅某莲、程某等人先后到某地加入传销组织。在传销组织的运作模式下http://www.mzyfz.com/cms/pufazhuanlan/pufazhuanti/pufashijian/html/1177/2021-05-28/content-1485927.html
12.律师您好,我朋友在婚恋交友网站认识了一名异性,后来发展为男女《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https://www.falvzhijia.com/question/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