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0-17:10主持人:叶国良两汉典籍引《诗》多二〈雅〉考(张锦少)讨论人:司仲敖《诗经》中所见的婚恋观念——以婚恋诗为考察中心(边思羽)讨论人:孙剑秋高邮王氏父子对于汉易的反思(林忠军)讨论人:赵中伟「气」与「阴阳」――以《太一生水》、《凡物流形》为讨论中心(邱文才)讨论人:袁信爱
5月5日(周日)8:20-10:10主持人:朱庆之从陆贾《新语》到扬雄《剧秦美新》——前汉文人以秦亡旧事进谏研究(潘铭基)讨论人:张新科察实名数——董仲舒王充思想较论(蔡锦昌)讨论人:殷善培两汉封禅管窥(胡正之)讨论人:凌朝栋由《汉书.刑法志》观汉朝的法治与德治(陈志源)讨论人:王晓鹃
10:20-12:00主持人:韩高年《史记》文学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以明代评点为例(张新科)讨论人:王令樾论司马迁《史记》叙事中的照应——以《史记项羽本纪》重要叙事照应关系为例(凌朝栋)讨论人:齐晓枫《三国志》裴注引《江表传》中的「相扑」(朱庆之)讨论人:王文进从境外到境内――由《史记》〈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论汉初至武帝时的对外关系(吕兆欢)讨论人:潘铭基
13:30-15:10主持人:王初庆论荀子非「思、孟」之本质及其衍生问题(彭振利)讨论人:曾圣益推类与辨异:荀学观念与中国近现代思潮(周志煌)讨论人:林忠军墨家「非乐」之艺术批判(萧宏恩)讨论人:蔡忠道阳明良知教对孟子学的开展――以「恶」的处理为进路(许朝阳)讨论人:陈福滨
15:30-17:10主持人:陈丽桂论先秦时期的预言(韩高年)讨论人:张高评知机察变,体道安命——汉晋士人对「知命」与「安身」的诠释及实践(施穗钰)讨论人:林启屏东汉至南朝陈郡袁氏家族之家风(陈恬仪)讨论人:边思羽读《清华简三赤鹄之集汤之屋》辨小说源流(郭士纶)讨论人:锺宗宪
17:10-17:30国际论坛、综合座谈、总结报告(尚学峰、孙永忠、韩高)
一、研讨会举办日程(1)论文摘要投稿截止:2013年2月28日。(2)论文摘要审查:2013年3月7日。(3)论文摘要录取通知:2013年3月8日。(4)论文全文截稿:2013年4月18日。(5)研讨会议程公布:2013年5月3日。(6)研讨会举办日期:2013年5月10日。
二、本研讨会主题:开创华语文教育与侨民教育之新视野以迎接全球华语文热之来临。
三、论文撰写领域(1)开创华语文教育之新视野以迎接全球华语文热之来临(2)开创华语文新教材(3)开创华语文新教法(4)开创华语文教育本体研究(5)华语文教育政策、行政回顾与展望(6)以侨民教育为基础以推动华语文教育(7)开创侨民华语文新教材(8)开创侨民华语文新教法(9)侨民教育政策、行政回顾与展望(10)其它
10:00-12:00主持人:张昆将(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教授)『国体の本义』対『日本文化の问题』――东洋文化と西洋文化の再编成をめぐる対立(植村和秀,京都产业大学法学部法律学科教授)口译:田世民(淡江大学日文系助理教授)近代日本有关「中国」及「东洋」的知识生产――以橘朴为中心(赵京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口译:赵京华井筒俊彦的意识哲学――自同性与非自同性的意义之分析(廖钦彬,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口译:廖钦彬
13:30-15:30主持人:徐兴庆(台湾大学日文系教授)近代人文知と地文学――「雰囲気」を例として(斋藤希史,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口译:廖钦彬Nature及「自然」概念之欧日比较(郭南燕,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准教授)口译:郭南燕西人东来与「文明」「文化」概念的变迁―由传教士与御雇洋人之所论谈起(陈玮芬,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员)口译:陈玮芬
15:50-17:00主持人:张季琳(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员)日本的台湾殖民事始与明治败者史观――以北白川宫形象为中心(吴佩珍,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口译:吴佩珍近代日本における进化概念の受容とその変貌(落合由治,淡江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所教授)口译:田世民
10:40-12:00主持人:吕理政清代台湾古文书中的人间情义(陈哲三)对谈人:吴学明形象、角色与地位——日治时期媳妇仔面面观(邱正略)对谈人:陈瑛珣
13:00-14:50主持人:张鸿铭台湾古文书的空间化及其研究效益(李宗信)对谈人:孟祥瀚从古文书看马芝遴保地方社会的形成(陈静宽)对谈人:洪丽完从区域性古文书探家族与社会制度--以苗栗公馆大坑林义炎家族古文书为例(罗永昌)对谈人:刘焕云
15:10-17:00主持人:项洁从建醮活动看「岸里行政社群」内部分合关系(1731-1808):以〈岸里文书〉宗教资料为中心(洪丽完)对谈人:温振华浊水溪下游埔、汉关系及平埔信仰变迁:以西螺番社福德祠为中心(杨朝杰)对谈人:王志宇从契约文书看清代沙辘社的土地流失问题(王政文)对谈人:简史朗
13:20-15:20PerceptibilityandProductivityofHai-luHakkaToneSandhi(叶嘉炘、林燕慧)卓兰镇饶平客家话声调之声学分析(郑明中、徐嘉骏)四县客家话的语尾助词honn1(吴睿纯)以礼貌原则看客语节目言谈中句中「不过」之语用功能(林逸琇)
15:40-17:40薪传师投入客语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客语初级认证班为例(李瑞菊)信息融入客语词汇之「教」与「学」及适性化评量系统之建置(徐子涵)大自然个动物客家语隐喻教学活动设计(谢瑞珍)客家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以翰林版第一册课文为例(尤静怡)
10:15-10:45【专题演讲】TheContinuityofgeographylearningcontentsinJapan(YoshiyasuIDA,UniversityofTsukuba,Japan)
11:15-11:45【专题演讲】ChangingPerspectivesofGeographicalEducationinSingapore:StayingResponsiveandRelevant(TanGeokChinIvy,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Singapore)
11:45-12:15【专题演讲】DreaminganewgeographyeducationfromAsia(EjeKim,GyeonginNationalGeographyEducation,Korea)
13:30-14:50【十二年国教的地理教育】主持人:欧阳锺玲(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教授)十二年国教之下地理学课纲的发展与前瞻(吴连赏,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地理学系教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文本呈现——审查制度下的概念建构过程(李丽玲,国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未知的领域」:一个另类的「心」地理教育途径(高丽珍,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副教授)
14:50-16:10【情境设计与地理教育】主持人:韦烟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副教授)产业空间融入乡土教学课程之研究——彰化县福兴谷仓为例(庄翰华,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地理学系教授)、(李怡桢,彰化县鹿港国中社会科教师)、(李建霆,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学士班)、(林玮茵,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学士班)澳门开展地理乡土教育的回顾与反思(谭达贤,澳门培正中学高中地理科教师)思考技能的训练与地理教学:以高中外国地理教学为例(欧阳锺玲、何榆)
16:30-17:50【地理教育的数位学习】主持人:周学政(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副教授)中央地质调查所全球信息网的推广(暂订)(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代表)利用自愿性地理信息培养学童的地方感(陈哲铭,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副教授)高中地理电子教科书之文本设计——以地形单元为例(李文方,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硕士生)
5月19日(周日)9:00-10:00【环境教育与地理教育】主持人:黄朝恩(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退休教授)环境教育法施行后的学校环境教育(张子超,教育部环保小组)粮食、农业与环境:环境教育的地方落实(苏淑娟,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教授)综合讨论:环境教育的推动与谈人:叶俊宏(环保署综合计划处)
10:30-11:50主持人:沈淑敏(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副教授)地理学系(所)发展环境灾害教育可行性之研究(陈炳森,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水土保持局)融入环境教育之中学地理科教学活动设计(赵友崧,国立台中女子高级中学教师/地理学科中心)、(吴青燕,台中市立向上国民中学地理教师)
13:00-14:40【工作坊:数字典藏平台与全球地质数据库工作坊】主持人:王圣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助理教授)运用地理信息数字典藏成果之乡土教育教材研发——以「台湾百年历史地图系统」及「台湾地名查询系统」整合应用为例(廖泫铭,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助技师)地图与遥测影像数字典藏数据库简介与操作(含台湾百年历史地图系统)全球地质数据库系统简介与操作
15:00-16:40【工作坊:「地理竞赛之回顾与前瞻」论坛】学生选手代表:谢宗翰、郑承珞、刘轩仪地理竞赛主办人:赖进贵、周馥仪、沈淑敏、陈豫、李明燕
专题演讲者:5月18日阮志斌(越南文化艺术院院长,越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委员)张裕宏(台湾大学外文系暨语言所教授退休)
5月19日OscarSALEMINK(丹麦UniversityofCopenhagen亚洲人类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顾问)KarelJohannesPieterFranciscusMariaJeurgens(荷兰莱登大学人类学教授,东华大学客座教授)
论文发表者名单因人数众多,请径至研讨会官网下载档案。
Forthemostupdatedinformationregardingtheconference,pleasevisitconferencewebsite.Foranyotherquestions,pleasecontact:Conferencecoordinator:Wi-vunTaiffaloChiungAssociateProfessor/DirectorCenterforTaiwaneseLanguagesTesting/CenterforVietnameseStudiesNationalChengKungUniversity
E-mail:cvsncku@gmail.comTel:+886-6-2757575ext52627Fax:+886-6-2755190
10:20-12:10主持人:李丰楙道教麻姑信仰研究(郑素春)与谈人:胡其德道法的传承:赵升(庄宏谊)与谈人:张超然仪式的变形——灵宝经的步虚与命魔(郑灿山)与谈人:谢世维
13:10-14:30主持人:林富士《玉箓血湖度产上座全科》研究(张文政)与谈人:谢聪辉宋代风水探究──以帝室为例(谢耀德)与谈人:萧进铭
14:50-16:10主持人:胡其德以己为度的观问与反思——谈HTFP法交织中的道教田野工作(刘怡君)与谈人:蔡怡佳士与病人:宋代天心正法之研究(刘韦廷)与谈人:林富士
16:20-17:50【综合座谈】主持人:蔡怡佳引言人:林富士、张意将、侯明福、郑灿山
【道教学术研究回顾】主讲人:李丰楙
5月26日(周日)9:00-10:00【专题演讲】主持人:金尚浩比较1960年代台湾与韩国话剧的「反写实」趋向(赵德昌)
16:00-17:00综合座谈:大众文学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可能性主持人:彭瑞金与谈人:林茂贤、郑秉泓、杨翠、简上仁
10:50-12:10Double-VoicedParody:StewartHuffPlaysaBigot(SusanSeizer,美国印地安大大学传播与文化学系副教授)ChangingtheStory:ComparingtheStructureofWomen’sParticipatoryFandominUnscriptedTaiwaneseOperaandMassMediaPuppetry(司黛蕊,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员)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接轨(李信莹,国立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讲师)
13:30-15:10清末民初华北乡村神社传承的宝卷(尹虎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台闽地区对梁祝故事的诠释比较(周纯一,南华大学民族音乐学系副教授)念歌艺人的学艺历程与即兴表演艺术――以王玉川、陈美珠及陈宝贵为例(洪淑苓,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书场走向舞台――民间说唱与戏曲口头剧本的形成(郑劭荣,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
15:30-17:30从台湾歌仔戏发生看闽台族群认同(汪晓云,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副教授)〈跃鲤记〉在闽南的传承(吴秀卿,韩国汉阳大学中文系)台闽民间戏剧交流面向之一──从日治到民国「闽剧」的入台与出台(郑梓,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曲同调殊:戏改语境中的荔镜情缘(黄科安、王伟/泉州师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讲师)
5月26日8:50-10:10清末民初民间「提纲戏」探析——以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本为例(刘文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福建省闽南语民营剧团生存状态概述(林瑞武,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歌仔戏即兴戏剧研究之田野资料搜集与运用(林鹤宜,台湾大学戏剧学系教授)台湾布袋戏的口头表演与即兴特质(陈龙廷,国立师范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副教授)
10:30-12:10幕表戏在戏曲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姚溪山,中国国家一级编剧)闽南歌仔戏的民间剧团与幕表戏的发展初探(刘南芳,成功大学台文系助理教授)传统「赋子」的口头程序(沈勇,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创作中心主任)「活词」与「死词」的辩证思考——论幕表戏的民间叙事特点(吉莉,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13:30-15:10演剧市场上的近代化与大众文化——以宝冢歌剧和艺霞歌剧团为例(细井尚子,日本立教大学异文化交流学院教授)戏里戏外--从电影《龙飞凤舞》谈古典戏曲的跨界演绎(吕俐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候选人)创新与变革--闽南戏曲的跨界学习(余淑娟,中山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16:10-17:40【「口头文学与民间戏剧调查研究」座谈】与谈人:尹虎彬、刘文峰、林瑞武、细井尚子、司黛蕊、林鹤宜、周纯一
15:30-16:15第七场:总结沈清松(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
三、会议日期与形式(1)2013年7月8-11日。(2)采研讨会形式,含论文发表、特约讨论及综和讨论。会议语言为中、英文,论文发表人须用英文口头报告论文内容(20分钟)。
四、投稿须知及截稿日期:(1)本所博、硕士班在学之研究生,有意投稿者请就会议主题与子题,撰写中文论文全文(10000-15000字)、中文摘要(500字)与关键词(5个)、英文摘要(200字)与关键词(5个)及英文报告讲稿(4-6页),投稿甄选。(2)4月23日之前,缴交报名表、中文论文纲要(3000字以上)或全文、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3)预定4月29日公布录取名单,录取者须在5月26日之前缴交中文论文全文,并在5月26日前,向国科会或其它单位送件申请研究生出国开会经费补助(详细规定请自行确认)。(4)录取者须在6月中下旬前缴交英文口头报告论文稿。并须参加行前研习会,日期另订。
五、名额及费用:(1)名额:3-4名。(2)费用:录取者须先向国科会或其它单位申请出国经费补助;本所补助会务费及注册费,其余则限额补助,详洽赵咏萱助教。
六、投稿方式:请下载附件报名表并填妥所需数据,于4月23日之前以电子邮件寄至本所信箱ntugitl@ntu.edu.tw,主旨注明:投稿2013台英研讨会。
当亚美文学跨出了美国,而到达其它地区、尤其是亚洲时,其处境与关系更形复杂。不同亚洲国家的学者对于亚美文学时时抱持不同的想象,除了以一般亚洲的角度来观察亚美文学之外,更常是从自己的国族、文化、文学、历史、政治、地缘等背景来观察并反思亚美文学。此外,具有中英双语能力的学者在面对亚美文学时,其发言位置如何?有何利基?如何将其置于英语语系文学与华文世界,都是值得思索的议题。
有鉴于此,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继二十多年来投入亚美卅华美文学研究,特举办「他者与亚美文学」研讨会,会议以中文进行,欢迎有兴趣的学者专家踊跃投稿,建议的主题包括:亚美文学与他者亚美文学作为他者亚美文学与美国主流文学的关系亚美文学中的主流社会形象亚美文学与其它美国弱势族裔文学的关系亚美文学中所呈现的弱势族裔亚美文学与英语语系文学的关系亚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关系亚美文学与亚洲文学的关系跨太平洋之后的亚美文学美国作为他者亚洲作为他者作为他者的华裔、日裔、菲裔、韩裔……
此次研讨会征求中文论文,请将题目、摘要(约300字)与简历(约200字)于2013年3月31日之前以电子邮件寄给陈雪美小姐(snowchen@gate.sinica.edu.tw)。主办单位将于2013!年4月30日之前通知确认人选名单。会议论文修订后,将交由《欧美研究》季刊编辑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将刊登于该刊或出版专书。
地址:11529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
自现代性开始以来,除了动此一过程的西方世界之外,其余受到影响而被迫改变的地区,所辛苦因应打造出来的不管是混杂现代性、多种现代性、或是另类现代性,不变的特征之一都是与传统相当程度的断裂:旧有的、在地的知识体系被弃之如敝屣或至少搁置于一旁,而西方的理论框架则是不假思索地被奉为圭臬。反映在具体的知识状况上,便是西方的理论框架优位地凌驾于一切之上,若不是对在地现实视而不见,就是只有兴趣将之吸纳以作为印证自身真理的素材,因而也还不是真正有兴趣看见在地现实。
于是,服膺这套知识体系并认真操作的在地研究者沦为第一世界的在地通译或是承包代工,而原本应该从在地现实经验出发的在地知识建构便荡然无存了。我们因此荒谬地熟知西方理论,却对周遭的世界非常陌生。尤有甚者,西方的优位理论框架及知识经验更凝固为衡量改变在地现实的规范性价值标准,以致我们往往是在对于在地现实缺乏认知与掌握的状况下,冒然且一厢情愿地想要将之改变成我们「理想」(也就是西方)的模样,以致于削足适履或窒碍难行的状况,比比皆是。说我们目前的许多困境正源自于这样异化错置的知识状况,应该不算夸张。
因此这次的年会的主题,希望能够开对于这种困境的深切反思,透过摆脱西方知识框架的优位规范,回到在地知识真正应该发源的「民间」,并且在加以直面以及真正返顾过去历史轨迹的努力中,打造真正的在地知识。
五、失语症候群我们总是在解释、诠释、阐述,仿佛有种种的概念、意涵、认识需要与某个知识系谱连结,好将具体脉络连结特定语言架构、表现形式,以确认学术姿态与位置。是的,这是我们──学术社群习以为常的形式,此一形式当然也就决定了知识的范畴及其本身。那么,那些意在言外的领会,那些生活体验的触动,那些vuvu、阿妈、姥姥、伯姆在田园、在厨房、在劳动、在工坊教我们的事,好像自然而然的逸出「知识」之外,从而化身为生活与亲族的连带,「不涉」知识或说「没」知识。是这样的吗?类似以的情形还难道还少了吗?究竟是知识范畴偏了方向?还是语言文字的局限?抑或在我们还没处理西方学术的本地移植之际,连学术社群的失语症候群触目惊心?本主题期待着多元丰沛的表述能量,展示、讨论针对语言意义传习已然开展的实践与行动。
六、在地知识的方法论人类学者最早谈「在地知识」,但也早已无法垄断「在地知识」的生产实践与文化想象。本主题期待不同取径的质性研究实践者来谈各自的方法论,一探台湾当代建构「在地知识」的进路与光谱。究竟「出田野」或「民族志」如何建构「在地知识」?「在地知识」是否等于「在地者」的知识?对于自我期许在研究与实践间往返的研究者来说,又应如何在「批判她者(criticalother)」与「在地自我(localself)」的身分间游移?而晚期现代性变动快速、充满反思性与不确定性的社会情境,是否与强调复杂性、反身性理解、复声多语的当代民族志书写有所呼应?本主题期待比较、对话与思考「在地知识」的跨学科与当代意义。
本次研讨会发表论文无稿酬,格式请依学术论文格式撰写,研讨会发表后,择优经学术审查将刊载于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出版专书。
此次国际会议以「性别正义」为号召,希望透过学术的批判介入与女性文化研究,解构既有的差序性别意识的社会生产机制,试图拿捏重构平权的性别格局的可能性,落实建立台湾两性均衡发展、性别平等尊重的多元社会的性别正义。希望透过「重构」家庭、学校教育、职场的性别关系,来合成两者所含俱的权利与自然/责任与伦理的特质。正义的原则之展现不仅是在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之资源和权力的分配平衡,也在于人际的亲密关系中的落实。如此国家才得以长治久安、社会进而井然有序。本会议特别邀请国内外跨领域代表专家,也欢迎国内外优秀的博士生加入我们发表的行列,来检视、反省、批判以上环节之性别知识再生产的既有机制。会议将包括专题演讲、圆桌会议、研究论文发表的方式组成,希望创造跨领域之性别正义与社会再生能力主题上的对话平台。藉由此研讨会,及与国内外专家讨论,盼能促进台湾在性别与国家政策议题上的发展与启发解决方案的思考方向。
专题演讲学者(邀请中):TaniBarlow(白露,RiceUniversity,USA)SusanGreenhalgh(UniversityofCalifornia,Irvine,USA)JinhuaDai(戴锦华,中国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Hsiao-chinHsieh(谢小芩,台湾清华大学学习科学研究所暨通识中心教授)Hsiao-yenPeng(彭小妍,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JinlingWang(王金铃,中国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YuruHung(洪郁如,日本一桥大学大学院社会学研究科教授)
请在2013年3月底前将300字以内的论文摘要和100字的个人简历寄到genderjustice.nthu@gmail.com。我们会在四月中公布入选名单。若需要进一步讯息,请参阅网址or与我们联系genderjustice.nthu@gmail.com.
会议执行委员会:钟月岑(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ytchung@mx.nthu.edu.tw)王钰婷(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wangyt@mx.nthu.edu.tw)谢世宗(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stshie@mx.nthu.edu.tw)
本年度以「2013文化的轨迹:文化治理的能动与反动」为题,希望针对文化治理中能动与反动的主体思维和能量流动进行讨论与分析。能动者对于整体的文化治理与文化公共领域结构转型提出、并进行某种程度的动与反动力量。而能动与反动,必须有一个「动」的方向,这个方向决定了当代「文化治理」是否能逐渐从过往(由上而下)封闭、官僚、威权、专断的文化霸权、统治的作用力,转而趋向更为公平、开放、自由、柔性且包容多元诉求的(由下而上)「文化自理」的反作用力,进而形塑出当代文化治理网络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展新样貌。
一、文化政策、治理与文化权利二、博物馆与文化资源三、表演艺术与文化节庆四、策展与文艺理论五、文化的行动与反抗六、文化公共领域的形成
二、博物馆与文化资源当代博物馆与文化治理的关系愈趋密切。面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变迁等各项议题,博物馆势必得摆脱刻板的知识殿堂形象,反思自身的社会责任,进而理解多元社群之需求、联系大众的日常生活,并增进其介入文化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文化遗产的保存随着城乡再转型,成为经济发展与历史价值论述角力的场域,文化资产的管理和再利用亦涉及文创产业与社群记忆书写的揉合与取舍,以及小区再造的文化资源统整运用。当代博物馆与类博物馆机构应如何定位自身角色、调整营运策略,以响应「新博物馆学」作为社群沟通、对话管道的理想,依然是必须持续探究的课题。
六、文化公共领域的形成「文化公共领域」可以视为是公民社会中各界透过理性的公共舆论平台(艺文咖啡、论坛、大众媒体、因特网社群),进行沟通、对话、交流、辩论、协商,针对艺术文化公共事务和议题,逐渐将私利汇聚转化为公益的互为主体过程,并由此形成一个相互连结的文化公共场域。当代国家文化治理虽不能排除治理者(公部门)与资本拥有者(企业、文创产业)内在自我调节的可能性,但却不能一味期待政府部门主动释出的善意。文化公共事务的理性决策需要强有力的文化公共领域为后盾。唯有透过民间社群、艺文界、学术界、舆论界与第三部门等不同能动者之间的紧密连结,由下而上地对公部门永续监督共构,方能让文化治理体制产生内在批判性与反身性,进而促进文化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转型。因此,如何有效维持文化公共领域内在独立、自主与省思、批判的能动与反动力量,遂成为当代文化治理的重要议题。
贰、投稿方式
一、本会接受中文及英文稿件,敬请备齐下列数据,将电子文件寄至CulturalGovernance@gmail.com电子信箱(主旨为「2013文化的轨迹:文化治理的能动与反动」投稿论文摘要):(一)投稿申请表一份(文件名称格式:投稿者申请表_您的全名),见附件一;(二)论文摘要(文件名称格式:论文摘要全名_您的全名),见附件二,注:电子文件以WindowsWord版本为原则,收到本单位电子邮件回复函即完成申请手续,未收到回复请来电确认。
二、建议论文摘要包括:问题意识或重要性、研究方法或设计、研究发现、预期结论或建议之说明、关键词(不超过五个)。中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原则,英文摘要以300字为原则。
四、论文摘要截止日:即日起至2013年4月8日止。
11:20-12:30ConferenceRoom1【1.1:ConceptualViewofEnvironmentalHistory】Chair:JamesBeattiePresenters:JohanElverskog,MikaMervi,ChushanChiang
ConferenceRoom2【1.2:ForestManagement】Chair:Yue-JoeHsiaPresenters:BaisakhiBandyopadhyay,ShokoMizuno,TaroTakemoto
ConferenceRoom3【1.3:EnvironmentalPolicyHistory】Chair:SusumuKitagawaPresenters:YasushiIto,NobukoNakano,SusumuKitagawa
14:00-15:30ConferenceRoom1【2.1AttitudetowardNature】Chair:AndreaJankuPresenters:CharlesKwong,OliviaBina,NanamiToishi,ThomasJones
ConferenceRoom2【2.2:NaturalHazards,SocietyandtheStateinPre-modernChinaandJapan】Chair:SatoshiMurayamaPresenters:Cho-yingLi,PatriciaSippel,BeatriceM.Bodart-Bailey,PhilipBrown
ConferenceRoom3【2.3MarineResourcesandImperialisminEastAsia】Chair:AkihisaSetoguchiPresenters:JakobinaArch,MayumiFukunaga,Te-chihChen,KjellEricso
15:50-17:50ConferenceRoom1【3.1LandUse(1)】Chair:LihuaWangPresenters:MotokoHara,BingtaoLiu,Han-HsiuChen
ConferenceRoom2【3.2DiseaseandHealth】Chair:WataruIijimaPresenters:HiroshiKawaguchi,ShiyungLiu,LiShan
ConferenceRoom3【3.3MarineResources】Chair:Kuo-tungChenPresenters:AnneMcDonald,Yi-tzeLee,Yu-shangLi
Friday,October259:00-10:00ConferenceHall(RoomD124)【KeynoteSpeech2】Chair:Chun-chiehChiSpeaker:ProfessorLihuaWang
10:20-12:20ConferenceRoom1【4.1LandUse(2)】Chair:Chang-YiChangPresenters:TatsushiFujihara,RuthMostern,YuehtsenChung,XuelianTong&LiZhang
ConferenceRoom2【4.2Naturein20thCenturyEastAsia:Cleaved,CementedandCharted】Chair:PhilipBrownPresenters:M.WilliamSteele,ChristianA.Hess,DavidPietz,GregorySmits
ConferenceRoom3【4.3WaterResource(1)】Chair:DavidBelloPresenters:DavidBello,JianxiongMa,WeiPan
ConferenceRoom4【4.4DisasterandPrevention】Chair:I-ChunFanPresenters:AndreaJanku,Rong-huaLi,BoRen,QiongZhou
14:00-16:00ConferenceRoom1【5.1LandUse(3)】Chair:RuthMosternPresenters:PeterLavelle,JamesBeattie,KayoIkeda,MarlonZhu
ConferenceRoom2【5.2BiologicalResourcesandImperialisminEastAsia】Chair:MayumiFukunagaPresenters:AkihisaSetoguchi,KojiNakashima,TaikAhnSeung,ManyongMoon
ConferenceRoom3【5.3WaterResource(2)】Chair:ShiyungLiuPresenters:FedericoPaolini,ShinobuIguro,Ya-wenKu,Ching-hsiuLin&I-ChunFan
16:20-18:20ConferenceRoom1【6.1:Pollution】Chair:Hurng-jyuhnWangPresenters:TaoChen,Shao-liLu,DaMao,PaulJobin
ConferenceRoom2【6.2:AmericanEnvironmentalLegaciesinthePhilippines】Chair:Ma.F.Orillos-JuanPresenters:KerbyC.Alvarez,Ma.LuisaDeLeon-Bolinao,ArleighRossD.DelaCruz,Ma.F.Orillos-Juan
ConferenceRoom3【6.3:WaterResource(3)】Chair:DavidPietzPresenters:I-ChiaoWang,XiaohongChao,YanGao,LiZhang&DongkaiYan
Saturday,October269:00-10:00ConferenceHall(RoomD124)【KeynoteSpeech3】Chair:Shu-minHuangSpeaker:ProfessorSatoshiMurayama
10:00-11:00【RoundTable】ThemesfortheNextConferenceChair:J.DonaldHughesIntroducers:PhilipBrown,ShiyungLiu,SatoshiMurayama,DavidPietz,LihuaWang
二、指导单位:教育部、国立台北大学研究发展处
三、主办单位:国立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
四、会议日期:2013年10月19、20日(周六、周日)
五、会议地点:国立台北大学民生校区信息大楼三楼国际会议厅暨二楼研讨室
六、会议目的:(一)提供国内外大专校院、文教单位之专家学者,发表研究论文之机会,以学术成果回馈社会国家。(二)落实本校「提升各领域教学暨研究表现,成为国内该领域领先发展系所」之校务发展愿景。(三)实践本系「传统与现代之衔接,人文与科技之结合,本土与国际之会通,理论与实际之贯通」之发展重点。(四)弘扬本校「追求真理,服务人群」之大学精神,共襄校庆盛会。
七、会议主题:经世与致用
本次会议拟于2013年11月8日(周五)至11月10日(周日)在台湾大学举行。台大佛学研究中心诚挚邀请学界专家、学者、以及博硕士班研究生报名参与本次会议,发表最新之研究成果。有意报名者,请于2013年5月20日(周一)之前,填写「报名表」,以电子邮件寄至:chenpingkun@ntu.edu.tw,台大佛学研究中心联络人陈平坤收。
主办单位将就报名表中所列数据进行审议,于六月上旬以前公布正式邀请参与本会议者的名单。其中,获邀与会之台湾地区以外学者、专家、以及研究生,主办单位在会议期间提供落地招待服务(亦即食、宿皆由主办单位负责);至于其往返所需交通费用,则请自理。
凡获邀与会的学者、专家、以及研究生,请于10月1日(星期二)之前将论文全文电子文件寄达:chenpingkun@ntu.edu.tw。至于论文字数,还请控制在至少10000字、最多30000字之间;并且所提论文必须是首次发表的著作。
有意报名参与会议论文征选的学者、专家、以及研究生,可参考下列主题,撰写论文提要或论文大纲之后,提出申请。
(一)东亚佛教哲学之当代阐释(二)东亚佛教的思想、历史、文化专题研究(三)东亚佛教与其它宗教或哲学流派的思想文化交流(四)汉传佛教思想在东亚文化圈的传播和发展
二、本研讨会主题为【传统表演艺术教育的研析与展望】,分为七个子题:(一)传统表演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二)文教政策与传统表演艺术教育。(三)传统表演艺术教育的师资培训。(四)传统表演艺术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五)传统表演艺术教育与产官学的结盟。(六)传统表演艺术教育与数字科技。(七)传统表演艺术教育的推广策略。
三、本研讨会论文除部分特邀学者外,也公开对外征求优秀论文。投稿者需通过摘要审查,再提交会议论文。
五、论文摘要投稿:(一)论文摘要截稿日期:2013年3月22日(五)。(二)摘要审查结果公布:2013年3月29日(五),审查结果公告于台湾戏曲学院「重要公告」,并以e-mail通知。(三)「论文摘要表」以600字为限。请以附加档案形式e-mail至siutin@tcp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