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现状分析范文

导语:在传统媒体现状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网络传媒网络发展趋势

一、网络的普及是网络传媒的基础

从1997年至今,是互联网在我国发展最快的阶段,特别是近两年,中国网民的人数增长较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而截止2010年10月30日,我国网民数达4.4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33.4%。在4.46亿的网民数量中,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半年增长7.7%,低于城镇网民相应增幅。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手机网民数量增速放缓在4.46亿网民中,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的普及给网络传媒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而网民的众多需求也不断推动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

二、国内网络传媒的发展现状

三、网络传媒的发展

其次,要注意报道题材选择和新闻事实的把关,报道主题要积极向上,宏扬主旋律。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网民可以畅所欲言,这虽然体现了网络媒体的平民化,但是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超链接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媒体在对“新鲜事实”的应用速度上无与伦比,但重要的是确认并保证这些“事实”的准确性,因为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更像是“记者的媒介”,用来支撑深度报道的诸多新闻事实要靠者自己去筛选,所以在新闻事实的选择上就更要慎重,这就对新闻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人才管理,培训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传统新闻工作人员的采、编、播的技能,更要熟悉互联网特性,了解新闻真实性,严格把关。网络时代的编辑记者至少要具备以下素质:较高的政治素质;精通新闻理论和业务;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快速反应和理性思维能力;较高的网络新闻编辑水平;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强劲的竞争实力;更高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的融合是网络媒体发展的趋势,这种融合为节目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帮助传统媒体很好地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也使广播电视在互联网上占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和新的发展空间,让这些传统媒体可以在网络上实现与听众和观众的互动。而传统媒体的品牌资源也提高了网络媒体的自身价值,增加了公信力和权威性。二者只有不断改进各自的体系构架和制作流程,依托有利资源,优势互补,才能实现新媒体的各种可能,与不断出现的困难抗衡。

网络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正在日渐显现。网络媒体已具备了“单独作战”的能力,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及国际网络化信息浪潮的推动下,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必将在未来的新闻报道中占据主动,以更新颖新鲜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将相互利用、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③[美]约翰帕夫利克,《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2005:17

一、公民新闻的界定与发展

西方的公民新闻事业尤以美国表现最为突出。上世纪90年代末的美国的“公民新闻事业运动”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美国的报社、电台也积极参与其中,公民新闻事业对美国社会、政治和新闻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民新闻参与机制和条件已经相当成熟,新媒体条件下,公民记者在“911”事件、伊拉克战争、东南亚海啸、2004和2007总统大选等重大事件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Pro-publica,InsideclimateNews的公民新闻报道都获得过普利策奖。在美国,公民新闻已经全面进入主流媒体,呈现相互协作的关系。

二、公民新闻与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社会个体认识到自身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4]。客观反映现阶段的社会认同度,有利于大众媒介对公民新闻的社会认同的建构、创造以及宣传;同时有利于培养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5]

三、我国公民新闻社会认知现状分析

本文以微观的视角研究公民新闻的社会认同问题:选取网民和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求解其公民新闻的认知、态度、行为趋势研究社会认同度。

(一)程序设计与目的

笔者分别在互联网和高校发放调查问卷共500份,笔者通过统计、分析问卷的数据结果,了解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众对公民新闻的社会认知情况。问卷旨在初步研究网民对公民新闻的认同,对调查结果做描述性分析,结合现状分析公民新闻的发展趋势,如何提高公民新闻的社会认同度。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关于公民新闻的认知结果(图1)显示,公民新闻的定义尚不明确,甚至43.0%的网民认为公民新闻是以公民为主题、关于公民的新闻。三个选项的分布接近,这说明网民对公民新闻的概念十分模糊,这与公民新闻在国内小范围、区域范围内认可度高,但未得到大多数专业媒体认可有关。国内的专业媒体对公民新闻概念模糊化、宣传介绍少,这是造成网民认知程度低的主因。但是网民对公民新闻概念模糊并不能断然推测他们对公民新闻的态度是消极的,样本分布显示,认知程度和态度行为并不成正比。

网民对公民新闻的态度(变量设定参考表1)样本结果(图2)显示,网民对“公民新闻的可信度”保持中立的态度居多,没有网民认为公民新闻是完全可信的,这与网络中充斥着大量谣言有关;网民对“公民新闻记者报道新闻是否会成为主流”赞同“可能会,我希望会”和“不好说,中立观点”两种说法均超过40%。以上数据都说明了网民对公民新闻的态度呈中立偏积极,这反映一种受众观的体现――公民不想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想积极主动地参与新闻事业当中。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相比,很多视角和选题更有贴近性,公民周围发生的事情,让公民自己报道。公民参与新闻采、编、播同时也是一种协商民主的体现。这种积极态度可以在第11题“您认为‘公民新闻’给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得到印证:有72.2%的网民认为“使新闻传播形式多样化”。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书籍设计;课程改革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化发展,在人们现实的生活中新媒体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传统印刷媒体的更是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子书、手机出版、多媒体书籍等先进数字形式的书籍逐渐涌现。传统设置书籍设计课程已经无法符合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市场的各种需要,并且设计教育也要受到市场的严格检验,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对书籍设计课程的加以改革显得十分重要。

1特征分析

1.1传播特征

相比较传统的媒体,新媒体具备交互、共生的特点,新媒体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给传统领域的技术与理念带来改革的机遇。新媒体时代的“新”充分的体现出技术、形式、理念方面的创新。它有效地转变了传统媒体“一对多”单向的传播方式,促使大众自主接受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并能降低信息的门槛,促使人人都能接受与信息。同时,传播、受众、媒介的碎片化都能成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传播明显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书籍设计的内容和侧重点也出现很大的变化,以符合碎片化社会接受信息的群众浅阅读的学习习惯[1]。

1.2书籍特征

受到新媒体时代传播形式和碎片化特征的严重影响,书籍设计呈现出融合技术和人文艺术的特征。书籍设计在传统图形、文字、色彩等世界设计的基础上,注入全新的交互性、技术性、艺术性相融合等实施设计需求,日渐突显出跨学科与跨媒体的实际特点。电子杂志属于新媒体时代数据最典型的象征,其与传统媒体高质量图形、网络媒体丰富、互动性较强的优点,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于一身,促使内容更加生动。

2设置书籍设计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2.1现状分析

2.2问题分析

3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3.1明确培养人才的新型模式

4结束语

总之,任何一门学科、专业的发展都与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下,技术在已成为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新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书籍的设计形式、传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书籍设计的内涵和外延也存在着很大的转变。教师在进行书籍设计教学中不可停滞不前,而是应该重视传播方式的转变与技术的发展,在确保技术技能教学和培训的基础前提下,加以重视技术的发展。艺术教师更应当加以提高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成为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教育者,促进课程的深化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恩.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趋势探讨——以中央美院为例[J].鄂州大学学报,2015(1):85-86.

[2]张智铭.从“图案设计”到“视觉传达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10.

[3]张阳.新媒介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思变与创新[J].设计,2015(24):140-141.

关键词:艺术设计交互式数字多媒体

20世纪90年代初期,计算机硬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较为高速有效的CPU、加上声卡和显卡,使人们在信息时代中得到了光色音影新的体验,同时媒体的介质也在发生改变,常规的媒体形式融合在新的载体中,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媒体概念,我们把它称之为“Multimedia”,即:多媒体。

1数字媒体现状分析

多媒体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因此交互式多媒体也注定是一门集计算机、通讯、艺术设计等多领域交叉的学科,它把文字、图像、声音通过各种技术方法整合到一起,非常直观的供人们进行生活交流、商务活动、以及教学科研等。文字、图片、不再以呆板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艺术性很强的、并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光音影特效。目前多媒体已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体现,比如公交车站的多媒体站牌,医院、银行等公共场所的多媒体介绍或者多媒体指示系统等。数字多媒体较传统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更新及时等特点。

由此可见交互式数字多媒体在巨大的信息媒体产业链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交互式数字多媒体设计方法的研究,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人机交互的内容,合理安排脚本流程,提高媒体处理能力,增强视听效果,使多媒体技术在新的产业环境下更加多元化,更适应产业环境的需求。

2交互式数字多媒体的硬件设备

在交互式数字媒体的制作中,图像、影像、声音是光音影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制作前期通常使用数码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等设备进行素材的采集,后期把素材导入计算机进行合成处理与特效制作。由于面对的终端设备差异较大,如手机、互联网络、微型计算机等等,因此在数字产品素材的处理上存在很大差别,需考虑终端设备的应用处理能力。要注意的是素材后期处理中,数字影像处理对于硬件要求较高,以我国电视PAL制式为例,输出画面尺寸为720(像素)X576(像素),帧速率为25帧/秒,广播级非压缩视频每秒达到30MB,对计算机硬件吞吐量都提出一定的要求。计算能力更强、读取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硬件设备为交互式数字媒体的制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3交互式数字多媒体的设计方法

交互式数字媒体的设计在学科上具有很强的交叉特性,多个学科的协同工作,组成了一部完整的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数字多媒体产品。

3.1多媒体脚本设计

在整个数字媒体文化产业中,脚本策划是基础,一部优秀的数字媒体产品在开发制作前期需要在脚本的设计上需要考虑很多方面,对整部作品进行统筹与规划,在完成了脚本设计后,才能交给后续的工作人员进行制作。以交互式数字多媒体产品《浙江旅游》为例,脚本设计首先需要制订出整个数字产品的流程规划图,(1)产品放入光驱后,会自动运行多媒体产品,并自动修改用户屏幕分辨率以达到最佳的视频效果。(2)自动播放出版社片头与产品片头动画。(3)与片头衔接进入主版面展现功能区域,并且等待用户进一步指令。(4)当用户点击“地市特色”区域,进入此分版面,需要包含浙江省各个地市行政区域名称及动态显示缩略图片,同时版面需包含退出和退回主版面区域。(5)进入某一个地市板块内,需包含某一些特定的区域。(6)旅游线路需用动画展示,并且建立检索功能。

3.2多媒体艺术设计

3.3多媒体程序设计

编程环节在整个设计流程中是最关键的,交互的各种功能实现都依靠程序来实现,完成代码编写后,由开发软件编译成可执行文件,成为一部完整的交互式多媒体产品。在交互式多媒体程序的设计中,对于图像特效的控制,可以由第三方控件来完成,以满足数字媒体开发的稳定性与高效性,面向对象的开发方式,也让设计人员便于控制程序语言,制作出更优秀的交互式数字媒体产品。

在完成数字媒体产品后,根据最终输出的介质,对数字媒体的运行需要做一些添加,例如后期需要在光盘中运行,则需要增加一个自动运行的文件:Autorun.inf,并写入[AutoRun]Open=photo50.exeIcon=photo50.exe,便于光盘放入光驱后自动运行程序。

4结语

新的数字媒体产业在飞速发展,数字终端不再局限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移动网络使得开发环境与开发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但是不同工种、不同行业的设计人员相互交叉、协同工作将会越来越密切,只有互相配合、共同创新才能做出更多的符合多媒体设计理念的交互产品。

[1]王利霞等主编.多媒体技术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

[2]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编.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

[3]TayVaughan主编.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

关键词:校园媒体现状分析功能分析

一、南昌大学校园媒体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校园媒体信息传播呈现新旧并轨的状态,既有包括校报、校园广播以及校园电视台在内的传统媒体,又包含了校园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由多种媒体形式组成的校园信息传播体系,成为传播校园信息、丰富校园文化的载体,建构了引导高校舆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南昌大学校园媒体体系主要概况如下:

(一)校报《南昌大学报》

《南昌大学报》是校党委的机关报,是校党委的“喉舌”,以“办报育人”为己任,内容贴近校园文化和高校实际。《南昌大学报》为旬刊,共4版,版面分别由第一版首版,第二版深度报道,第三版校园生活和第四版副刊组成,目前已发行电子版。

(二)南昌大学电视台

南昌大学电视台,简称NCUTV,以“新闻立台、教学兴台”为指导思想,主要版块包括昌大新闻、校园生活、前湖访谈、影像昌大、家庭幽默录像和校园文化,是校党委的宣传教育阵地,是全校电视新闻、节目及各类专题的制作平台,并承担全校学生电视媒体实践的教学任务。

南昌大学电视台设有4个职能部门,分别是总编室、新闻部、制作部和节目部,拥有60平米新闻演播室、400平米演播厅、高清数字摄像机和编辑、录制系统、支持1000小时标清存储管理的媒资系统。全校电视新闻宣传、校园文化及学术活动的全程录制、学校大型晚会直播和录制等活动均由南昌大学电视台制作。下设大学生电视记者团,方便学生进行节目策划、电视摄像、新闻写稿、后期制作等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南昌大学广播台

(四)校刊新闻杂志《昌大学生》

(五)南昌大学家园网

南昌大学家园网于2000年创办,是南昌大学最早的、由学生自主制作、管理、维护的校园新闻综合网站。部门运作由中心组领导,实行站长责任制。创办近10年来,南昌大学家园网成为南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引导平台、学生工作的网上宣传平台、服务学生的信息平台、家校多方的网上交流平台。

(六)南昌大学微博汇

二、南昌大学校园媒体功能分析

由于传播环境不同,相对于其他媒体而言,校园媒体拥有独特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及时传播信息、搭建沟通平台

在这种良性循环中,校园媒体“上情下达”、“上下通透”的角色,既能反映来自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又能及时准确地权威信息,增强了校园媒体传播的正效应。同时,经由校园媒体传播的信息,构成了社会各界了解学校的拟态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校园媒体培养了师生的集体荣誉感,为外界了解学校和信任学校提供了渠道,为学校长远发展营造了和谐的外部环境。

(二)宣传引导并重、构筑舆论环境

宣传与信息传播一样,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两者相互融合。从新闻学角度看,宣传时运用具有含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进而影响受众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当代大学生身处信息爆炸时代,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能否正确地认识外部环境,对其成长至关重要。因此,高校校园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应发挥其宣传引导作用,为校园构建正确的舆论环境。

(三)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学生培养是高校工作的核心。校园媒体从内容形式,到采写编播,都围绕着学生展开。首先,校园媒体报道的内容贴近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拥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贴进性。

其次,各个校园媒体下,均设有由学生组成的采写编播团队。在部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巩固所学的知识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昌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校园媒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调查及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1XSZ06。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杨晓茹.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J].当代传播,2010(02).

【关键词】亮丽内蒙古城市宣传片传播审美价值

一、内蒙古城市宣传片发展现状

当然,上述的城市宣传片还存在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形式较为单一,以蓝天、草原和蒙古袍作为视觉传播符号在很多宣传片上出现,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其次是观众对符号的运用产生误解,那些着重体现民族特色符号固然是好的,但是把握不好力度被过分应用,就会使观众只会对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产生反馈,反而忽视了其它同样需要宣传的部分,而且会使观众以为内蒙古只存在民族文化的错觉,不利于内蒙古区域形象工作的全面塑造;最后是宣传深度不够,城市宣传片只注重视觉的表面形象而忽视了文化的深度内涵,要深刻挖掘出蒙古族文化符号背后深层的精神意义。

二、传播内容与形式

《亮丽内蒙古》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形式比较特殊,是采用航拍加延时摄影的手法进行摄像,拍摄人员坐在直升飞机中或者使用热气球、动力伞、氢气球和遥控无人机等设备对整个城市进行俯拍,打破了之前城市宣传片中只能进行平面取景的空间限制,可以使观众很直观的了解一个城市整体的发展情况,由观众被动的接受转变到主动去寻找宣传片中所传达的视觉符号,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观众对符号运用的误解。比如在《亮丽内蒙古―鄂尔多斯》中着重对鄂尔多斯市极富概念化的城市建筑和雕塑进行刻画,改变了一些观众认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观念;《亮丽内蒙古―腾飞之路》中对内蒙古特色企业生产流水线的介绍也让观众了解到内蒙古地区除了蓝天白云下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悠扬场景,还有急速发展的工业、农业等突显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产业。

在传播内容上,《亮丽内蒙古》系列所覆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与其他城市宣传片一样,《亮丽内蒙古》首先注重的就是旅游资源和特色文化的宣传,比如对内蒙古地区自然旅游资源进行宣传的《亮丽内蒙古―玉龙沙湖》《亮丽内蒙古―美丽极光》,还有对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宣传的《亮丽内蒙古―问佛》和《亮丽内蒙古―青城圣地》,更有对内蒙古地区特色文化进行宣传的《亮丽内蒙古―那达慕》和《亮丽内蒙古―敖鲁古雅》。除此之外,《亮丽内蒙古》同样注重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宣传,比如《亮丽内蒙古―脱贫攻坚战:老有所养合发村》和《亮丽内蒙古―脱贫攻坚战:心中的桃花源也不及现实里的柳树川》中对自治区政府实施的“脱贫攻坚战工程”进行宣传;《亮丽内蒙古―钢铁之舞》中对“内蒙古制造”的宣传,《亮丽内蒙古―稻花香里说丰年》中对兴安盟水稻生产基地的宣传和《亮丽内蒙古―腾飞之路》中对伊利、蒙牛等企业肉奶制品生产的宣传,展现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特色的逐步发展;《亮丽内蒙古―草原的后裔北疆战士》和《亮丽内蒙古―北疆哨所》则展现了在内蒙古高原驻守的北疆战士们的风采。总体来说,《亮丽内蒙古》在素材的使用方面并不单一,多元的素材使观众看见了更加全面丰富的内蒙古。

三、传播形象的审美价值

在美学层面上,城市宣传片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层次的审美内涵与文化内涵,就中国城市宣传片的审美取向而言,大部分侧重于意境、意象和气韵的艺术创作取向,类似于国画中的写意风格,体现了中国美学范畴上独有的“气、道、象”三位一体的动态人文美学结构。《亮丽内蒙古》系列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宣传片,除了体现最基本的美学元素之外,更多的是要体现具有草原民族风俗特色的审美元素与审美取向,从而产生审美价值与意义。

(一)视觉上的结构审美

《亮丽内蒙古》主要采用航拍和延时摄影的拍摄手法,俯拍和色彩明暗快速交替的方式更直观地在视觉层面为观众带来美的冲击感受,比如《亮丽内蒙古―美丽极光》中展现了满洲里夜空灿烂美丽的光辉;《亮丽内蒙古―冰雪童话不冻河》中展现了兴安盟一年四季奔流不息的哈拉哈河冰水交融、雾凇晶莹的奇特景象;《亮丽内蒙古―玉龙沙湖》则展现了科尔沁深处草原与沙漠争辉,湖泊与绿洲映掩的自然风景线。

(二)符号化的象征审美

城市宣传片为了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在美学上体现了很强的象征意义,已经逐渐呈现符号化的文化价值。近年以来,内蒙古红山文化、蒙元文化、北方少数民族文艺研究等符号象征文化领域的建设,扩大了内蒙古在全国甚至是世界的文化影响,在象征文化领域里体现民族文化的符号很多,因此内蒙古地区的城市宣传片要体现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象征符号。《亮丽内蒙古》在体现符号化象征审美上也做足了宣传。比如在《亮丽内蒙古―草原上的劲风》中对奔腾蒙古马的形象进行刻画,象征了蒙古族人民自强进取、英雄乐观的精神;《亮丽内蒙古―那达慕》对那达慕的起源和蒙古族服饰等符号的刻画,象征着蒙古族人民悠久的历史传统与风土人情;《亮丽内蒙古―青城圣地》中对呼和浩特大召寺佛殿内龙雕、壁画和宗教活动使用的各种法器的细致拍摄,表达了呼和浩特是一个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城市。

(三)在审美中的情感表达

《亮丽内蒙古》很注重情感方面的表达,在《亮丽内蒙古―为内蒙古喝彩》中通过对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进行了一个总体的概括拍摄,其中也着重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淳朴风情,传达出内蒙古地区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亮丽内蒙古―用公益点亮你心中的明灯》则是通过在内蒙古各个城市拍摄一系列“敬老爱老”主题的公益宣传片,向观众传达一种无论工作多么辛苦、生活多么坚辛,家里永远有一盏灯为你而亮的情感,既树立媒体的责任意识,又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亮丽内蒙古―铁马冰河入梦来》通过对内蒙古边疆驻守战士不畏严寒把守在国境线上的工作和生活记录,展现了中国军人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也感染着观众传达出满满敬佩之情。

音乐在渲染情感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特有的节奏感,会引起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观众的情绪起伏。《亮丽内蒙古》在配乐上多贴近画面节奏,在展现城市概况的宣传片上多采用具有气势恢宏的交响乐,突出城市的风貌与气势;在展示各城市宗教文化和民族景观的宣传片上多采用不同群体的人声合唱或内蒙古地区特有的民歌、呼麦和马头琴弹奏,展现民族风情和本土特色;在展现内蒙古地区自然景观的宣传片上多采用风声、水声和虫鸣鸟叫之音,使观众有心旷神怡之感。

四、结语

对于内蒙古地区来说,《亮丽内蒙古》是迄今为止做的比较完善的城市宣传片系列,从审美层面、拍摄手法、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都拿捏的比较到位,对外塑造了良好的形象,让其它地区的观众对内蒙古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这对于内蒙古地区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1]张蓉、王藤、高炜.内蒙古城市形象宣传片传播现状分析[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5.

[2]黄慧敏.内蒙古旅游形象传播研究[D].辽宁:大连理工大,2011.

[3]王雨佳.基于符号学理论指导下的城市媒介形象建构―以内蒙古乌海市为例[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5.

[4]刘溪.中国城市形象宣传片画面与主题价值分析[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3.

[5]李曼.从城市宣传片看国家形象的审美构建[D].江苏:江苏师范大学,2014.

[6]范颖睿.内蒙古区域形象宣传片浅议[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7]刁溯.城市形象宣髌的创作特点与传播价值研究[D].江苏:南京艺术学院,2014.

[8]曹蕾.草原民族审美取向影响下的内蒙古城市雕塑研究[D].江苏:江南大学,2009.

[9]刘庶.中国城市宣传片的创意与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各大高校的主要课程之一,不管是院校的高低,还是不同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是公共必修课程,它与一般的智育、体育、美育等课程有所不同,偏重理论指导性。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发展的客观需求,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与道德的培养,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下,从世界各地而来的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不断地涌入,在各种文化思想不断激荡的环境中,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不可或缺,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现状。

(一)课堂形式简单化,内容呆板化使同学们失去学习兴趣

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在内容上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在课堂教学当中更多的是老师在讲台之上不断地单向讲述,而学生在讲台之下很容易产生厌倦、烦躁的情绪,更有甚者干脆睡觉、玩手机或逃课,另外这一课程多数情况之下属于公共课程,一般一位教师会同时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每节课也会是多个班级一起上,所以在高校之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以上现象屡见不鲜,当面临期末考试时,多数老师会为同学画出重点考察内容,之后同学们就会对此内容死记硬背。长期以往的恶性循环模式使得教师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降低,教师逐渐养成只要学生在平时表现不错或考试态度良好的情况之下就会给予通过的习惯,而学生养成对老师过分依赖的心态,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没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二)网络各色信息不断挑战学生的道德底线

另外,现在多数学生会通过网络来对社会各界的信息加以认识与了解,而网络之上的不少信息都未经证实,有些甚至带有个人的偏激情绪,而大学生自身的判断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误导,最终导致网络报道与课堂教学的矛盾性,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综上所述,网络时代下的新媒体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严重的弊端,针对这一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将其作为重点分析内容,合理运用新媒体的有利一面,尽量减少网络信息为学生自身与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创新思路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全部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的引进一改从前传统教学方式的枯燥与死板,利用多媒体方式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但多媒体仅仅只是一种教学形式,对于内容的筛选以及教学个性化的表现还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创造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创新型思路,

(一)将网络典型性新闻事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上,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如由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依托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以高校师生为主要对象的网络虚拟社区――易班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在这一社区内集结了BBS、SNS、博客、微博等多种新型互联网应用,主要包括新闻、通讯录、校园应用、博客、微博、相册、互动社区、论坛、掌上易班等多个板块。通过该网站,各大高校辅导员、教师、学生可随时进行在线互动交流,实现丰富资源的积极共享。易班可以说是教育领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所进行的一次创新型尝试,具有明确的受众定位,使社区话题更具针对性,不但为老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行业交流平台,更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良好学习交流机会。无论是虚拟班级的设置还与互动,还是个人主页的管理与完善,都是对学生自身思想与品德的锻炼与考验,如果多数人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遵守网站的各项规定,并自我约束,就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这一虚拟社区的创建在无形之中为高校学生上了一堂生动并具实践性的思想政治课程。

三、结束语

新媒体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能够充分、合理地运用新媒体来引导教学成为了当前院校的重点研究任务,作为院校要积极地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网络交流平台;作为教师要积极、正确地对学生做出引导;作为学生个人,需要重点培养自身对网络事件的高度敏感性与理性判断力,使网络成为学习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受网络所控。

【参考文献】

[1]廖和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J].教育学.2011,7.

[2]余双好.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定位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10.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发展趋势应用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高度发达。多媒体技术将图像、声音、视频、文字、动画为一体,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共享性,有利于促进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所以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工业、农业、医疗行业,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1多媒体技术概念以及特点

1.1多媒体技术概念

多媒体技术是上个世纪九十年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集合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文本等信息,并同计算对其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技术融合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电子技术、心理学、教育学、信息学、人工智能等众多学科和技术,通过软件和硬件将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链接,从而形成一个交互式的系统。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改变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学习方式,促进社会的进步。多媒体的文字一般采用文字编辑软件生产文本文件,或者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生成图形文字。多媒体的图像一般指的是gif、jip、bmp、tif、tga等格式的静态图片。为了便于传输和存储,还可以通过压缩软件将图像压缩。多媒体的动画分帧动画和矢量动画。帧动画通过多个画面描述动作,其原理与传统原理一样。矢量动画则在单画面中展示整个动画过程中,例如常见的flas。图形一般是通过应用软件将其生成矢量化图形,这种图形的体积小。音频主要有mp3、wav、mid等格式,mp3是压缩的音频文件,而后两者是数字化的音频文件。视频指的是动态图像,主要有avi电影文件以及压缩的mpg视频文件。

1.2多媒体特点

多媒体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2.1交互性

1.2.2多样性

随着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范围和数量不断扩大,信息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并且突破了原有的图像和语音的限制。

1.2.3集成性

通过计算机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信息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多媒体信息。

1.2.4实时性

多媒体分布系统将计算机的交互性、电视真实性和通信分布性等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能为用户提供实时的媒体信息.

1.2.5协同性

不同的媒体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将不同媒体有效的组织起来,相互配合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1.3多媒体技术分类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

2.1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就开始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已经远远落后于教育事业,所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1)通过多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l学生学习兴趣。

(2)物理、化学等学科有很多实验课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实验过程演示出来,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3)多媒体技术集声音、文字、图像、视频为一体,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知系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2多媒体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2.3多媒体技术在通信系统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就有实时性、集成性,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通信领域。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步处理文本、视频等信息的能力,提高通信系统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打破了通信技术地域上的限制,让通信系统更加完善,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地服务。

2.4多媒体技术在监控系统的应用

多媒体具有交互性、实时性和共享性,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监控领域,多媒体的图像处理、声音处理、查询等功能应用在监控系统的报警系统中,改变了传统的模拟报警系统,让监控系统广泛应用在银行、酒店、商场等公共场所中,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监控系统管理人员立即能发现,并及时将情况上报给上一级的领导或者公安机关,让他们尽快做出反应,杜绝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监控系统还能将图像画面存储到警报系统中,便于后期管理人员进行查询和检索,为公安机关的破案提供一定的帮助。

2.5多媒体技术在医疗影像系统应用

通过多媒体技术,如计算机X线摄影CR,数字X射线摄影DR等技术,有利于医生对病人的病情分析,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和治方案。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建立了医疗诊断系统。CR利用IP板记录X线的强弱变化,利用激光技术将IP板的潜影信号传输给计算机成像。CR技术对骨结构,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的显示优势明显;易于显示纵膈结构,如血管和气管;对肺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X线成像;在观察肠管积气、气腹和结石等含钙病变优于传统X线成像;用于胃肠双对比造影在显示胃小区,微小病变和肠粘膜皱襞上,优于传统X线成像。

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3.1流媒体技术

传统的多媒体技术如果传输数据信息量大则与网络传输环境发生冲突,所以无法实现大数据信息的传输。而流媒体技术则可能改变传统多媒体技术的局限性。流媒体技术就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这种数据传输方式的好处在于即便数据信息接收者没有接收到完整的数据信息,那么系统也能一边接收信息一边处理已经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这种处理方式解决了传统媒体信息传输限制的弊病。

3.2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虚拟现实技术中

3.3智能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快速运算能力,用交互式的方式弥补了计算机智能方面的不足。随着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会逐渐朝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计算机语音识别、文字识别和输入、图形的识别和理解等多项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多媒体与人的交互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通信技术的限制被打破。以网络为代表的通信技术给多媒体的应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对大众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严玲.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新媒体研究,2015(15):49-49,44.

[2]王玲,刘乃荣,索颖,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前景趋势与应用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6(01):24-24.

[3]王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研究[J].电子商务,2015(06):66-67.

[4]董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25-26.

[5]白连红,徐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J].通讯世界,2016(15):121-122.

[6]祁贝贝.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南方农机,2016(z1):59-59.

[7]陈逸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6):179-180.

[8]张洁.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实践应用[J].通讯世界,2015(09):63-64.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网络素养;自我调整

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使得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它与传统的媒体所不同的是它能够比较及时、快速的传递信息,它拥有丰富的资源,是一种“多感官”媒介形式,并且它可以让受众方便的进行互动和交流。因此,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其媒介素养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网络的利弊一直以来是大家争论的话题,如何正确的利用好网络就显得极其重要。大学生又是一个依赖网络的群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也不断加强。在目前的网络传播实践中,虚假新闻多、炒作跟风多、剽窃侵权多、有害信息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曾说,网络传播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对受众的思想和行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大学生而言则更是需要引起其重视。因此,网络传播需要一种社会责任意识,要有很高的职业修养。对于我们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以后可能会从事媒体这个行业,因此,这也是新闻传播应当遵循的一项工作原则。

一、网络素养的含义

网络素养,是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在1933年首先由英国文化学者利维斯和丹尼斯·桑普森出版的《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里率先提出。这一概念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一个从“抗拒媒介”到解读、批判媒介、认同、运用媒介的过程[1]。由此也得出了关于媒介素养含义的较为认同的观点:公民所应该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而网络素养作为媒介素养的组成部分,因而可以据此概括为公民所应该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网络信息的能力。它是人的基本素养中应具备的网络素质及道德规范。网络素养应该包括使用网络的知识和技能;对网络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辩证思维能力;对网络沟通交往中的法理与伦理道德修养。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分析

(一)网络媒体及其内容的发展现状

许多时候,各种不良信息也会占据着网络,影响着受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网络的迅速普及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个人信息的泄露已经广泛存在,人肉搜索虽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它使得现在这个社会变得已经没有个人隐私可言。像是“虐猫案”,网民们已经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隐私,一味的要找出“真凶”,但是,这一后果造成了该夫妇被社会指责,无法走出家门。同时,黑客的攻击等也使得人们的信息很难保密,加之各种实名制网站对客户信息资料的收集,几乎每个受众的信息都会“公之于众”,暴露在大家的面前,也难免给人们造成生活上的困扰。

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虽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应该拥有的民事行为能力,但是他们分析和认识世界的能力还没有很完善,处在“象牙塔”中的他们有时对现实的世界未免想的过于简单,对信息的接受也有一定的盲目性,社会阅历少,心智还不够成熟,因此,他们对于网络信息的选择更应该加以谨慎和防范。

(二)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武汉大学罗以澄教授指出,他们的特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他们是优化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主力军。正在发展中的我国社会的中上阶层,主要从在校大学生中产生,第二,他们是大多数传统大众传媒将来的、潜在的目标受众。第三,他们是新兴网络媒体的核心受众[2]。

表1大学生媒介接触动机

三、大学生自我认知和接触的调整

在改革开放不断纵深发展的今天,全球化与商业化浪潮席卷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各种价值观念的大量涌入使得大学生,这个接触媒介较多的群体,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抉择,因此加强网络的自我认知和接触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全社会应该共同致力的一个问题。对于我们大学里的教师而言,传授学生关于媒介的素养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大学生可以针对媒介素养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来区分不同的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对网络媒体形成一种客观的认识。同时,我们应该尽可能的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传播媒介不是“镜子式”的简单再现社会现实,相反,媒介信息的呈现过程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人”,包括记者/编辑、政府等的影响。

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大学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只是简单和被动的接受信息,网络的互动性给予了他们很大的自主和自觉性去参与到这样一个社会生活当中去。现在的大学生们任何一个人都有信息的能力,像传统的大众传媒一样。但是,我们也知道,信息一旦,就会在网络上引起一种反响,同时就会有人参与到这样一种互动中来。一旦有虚假信息,就会对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把关人,不要或者是散布一些虚假抑或者是谣言类的信息。

社会的发展是令人难以琢磨的,它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因此,大学生想要利用好网络,形成一种良好的网络素养,还需社会/学校和自己一起努力。

[1]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勇,王海霞.当代媒介素养教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THE END
1.最新班级群公告大全,管理与交流的综合指南影碟机用解码1、信息传递:公告是班级群内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能够确保重要信息及时传达给每位学生。 2、班级管理:通过公告,班主任及老师可以及时了解班级动态,有效管理班级事务。 3、促进交流:公告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促进班级内部的沟通交流。 1、开学通知 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即将开始,请大家做好以下准备:[具体准备事项]http://xtgsdz.cn/post/364.html
2.班级微信群公告范文(优选十四篇).docx班级微信群公告范文(优选十四篇)5班级微信群公告范文(篇一)1、微信群成员不得与学生管理无关的发布广告信息。2、群成员在入群后应立即将群名片修改为“班级+姓名”的形式。3、微信群成员不得在微信群发红包、集赞、投票、募捐等活动。4、教师不得发布辅导班招生信息,排行信息,不得当众点名批评。5、微信群成员不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1599123.html
3.微信群规公告简单点怎么写范文(通用6篇).docx第 微信群规公告简单点怎么写范文(通用6篇) 什么是群公告,群公告是用于发布通知、宣布规章制度的公告说明,可让群内所有成员看到,以便了解群内最新事物,群公告只能由群主和管理员发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微信群规公告简单点怎么写范文(通用6篇),供大家借鉴与收藏。 篇1微信群规公告简单点怎么写 本群主要规则: 1.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003/7110106050005000.shtm
4.早上好问候群友:愿暖阳温柔万物生,安康喜乐福泽长早上好问候群友:愿暖阳温柔万物生,安康喜乐福泽长 于岁月如流的光景中,回忆的枝头,几许青春少艾,倏忽间鬓发斑白;又有几多人,正在纷扰熙攘的途中,承受着沧桑时光的洗礼。青春终消逝,年月染霜华。愿暖阳温柔万物生,安康喜乐福泽长。?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wOTA1MDA5OA==&mid=2247498709&idx=3&sn=69b2a8012ace52aa2af1dbd8d8f10ecd&chksm=f8a6e9d3782968efe19b0f7a06964ce20e5665f48a2e45a366937dee438f65e63991440eee60&scene=27
5.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鼠标点击进入https://www.zjzs.net/
6.微信群聚会公告.docx页码: No. - 微信群聚会公告第一部分:最新聚会公告模板 最新聚会公告模板 为了丰富群员的业余生活,增进群友之间的友谊,强化集体意识,本群特此举办今年第一次集体聚会,请大家踊跃宣传、踊跃报名。 祝大家聚会愉快! 现将本次聚会安排如下,诚邀各位朋友参与并提供更加合理、全面的建议,以使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聚会https://m.bjhwtx.com/h-nd-52321.html
7.微信自动邀请加群!!!java自动邀请拉群很多管理大量微信社群的小伙伴都有这样的场景,当微信群的人数达到100人之后,将不能在通过分享的群二维码加入群里,必须自主添加好友后,手动去邀请才能加用户拉入群众,如果有大量的用户加群,就只能一个一个手动的拉,想想心情就很美丽,手动哭泣。。。 2、准备工作 1、https://blog.csdn.net/qq_17481731/article/details/102561042
8.关于组织202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的通知四、所有报名同学通过企业微信扫码加入企业微信群:2024数学建模国赛报名群。我们将会在报名群给同学们推荐一些竞赛相关的学习资料。后续安排若有变动,以企业微信群里的通知为准,请同学们及时关注群里的通知。 五、联系方式: 刘老师QQ:2499762260;电话:15343465343 http://jwc.sxau.edu.cn/info/1006/8871.htm
9.微信平台建设范文12篇(全文)微信平台建设范文(精选12篇) 微信平台建设 第1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项主要针对政府、企业、媒体等机构的合作推广业务, 可以借助微信渠道将品牌推广给海量微信用户, 减少宣传成本, 提高品牌知名度, 打造品牌形象。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及持有量的大幅增长, 移动互联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fzbui3h.html
10.应用文通知范文邀请函(精选12篇)篇2:应用文通知范文邀请函 1.××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课堂陋习的情况作了调查。 在随机调查的300名同学中,玩手机、室内聊天、频繁出入、课桌文化被认为是课堂“四害”,60%的同学承认自己有课堂不良习惯,52.7%的同学认为课堂陋习现象非常严重,而大多数同学在自己受到干扰时感到无可奈何,只能忍耐。请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62a4yi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