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报:56.9%的大学生拒绝恋爱,专家建议高校当恋爱主阵地婚恋观

大家好,我是爱说“闲事”的渔夫,今天聊一下“大学生谈恋爱”这件事。

有人或许会说,谈恋爱有啥可说的。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学校就是学习的地方。

恐怕没人会想到,有一天媒体会呼吁把高校当成谈恋爱的场所。

12月2日,《中国人口报》刊发了《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一文,让很多网友都大吃一惊。

“原来在大学生感情问题上,媒体竟是这么想的。”

有人问,大学生难道还需要别人教他们谈恋爱?

大学生恋爱数据

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1.2008年,北京物资学院发布了中国首份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90后”大学生“思想较为开放,50.6%的新生进校前谈过恋爱”。

其中接近10%的同学谈过多次。

2.根据《2016中国大学生恋爱白皮书》。调查显示,83%的在校大学生支持校园恋情。

白皮书还显示,大学生情侣发生性关系的比例达57%。

3.《2021年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在校人数3559万,谈过恋爱的占到总人数80%。

有35%的大学生则是“想要在校园体验一份纯粹的爱情”。

从以上数据,能看出大学生对待恋爱并不消极,似乎还不到外界用“压力”去催的地步。

文中提到,56.9%的大学生表示目前并不想谈恋爱。

这一点,其实还挺让人困惑的。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思想观念越发开放,大学生恋爱的比例怎么会不升反降?

当代年轻人的婚恋观

有人质疑,年轻人要不要谈恋爱,跟别人有什么关系?

人口报认为,如今大学生的婚恋观并不完善。

当代大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生育观念的束缚,更渴望在亲密关系中显示自己的个性。

50、60、70甚至80一代人,把家庭责任看得比较重,照顾老人、生养子女,似乎是“天经地义”。

而到了90、00这一代人,更多的开始追求个人幸福。

这些年,初婚年龄的不断提高,人口出生率的连续下跌,好像都印证了这一点。

那么,它势必会冲击到维持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婚恋观念。

如此状况下,男女所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磨合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

或许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恋爱和婚姻,就成了一件不可不做的大事。

文中指出,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将婚恋教育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程系统。

恋爱与婚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课程,靠理论和所谓的“技巧”,能否奏效犹未可知。

大学阶段的恋爱,有着很强的局限性。

据调查,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校园恋爱并不一定以结婚为前提。

支持者仅占16.13%。

而在大学校园,情侣毕业就分手的比例相当高,原因也很多。

异地、家庭、未来规划等都是影响因素之一。

当然,利用各种形式的学习,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婚恋观,好处是有的。

有的叫“婚姻与爱情”,有的叫“恋爱心理学”,有的叫“爱情社会学”。

名字起的如何不重要,能学到什么更关键。

专家觉得,“不知道怎么爱,缺乏爱的能力”是当下许多年轻人面临的突出问题。

那么,在高校开设“恋爱课”,真的能助于到大学生“更懂爱”吗?这一点有待于实践的验证。

THE END
1.“保卫爱情”该不该从大学生抓起时事评论媒体关注婚恋教育十分必要,但不能把年轻人晚婚晚育的现象完全归结于婚恋教育的缺失,光靠教育发力也不能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关键是要拿出更多帮助支持年轻人成长发展的务实举措。比如民政部推动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持续深化婚俗改革,浙江等地出台延长婚假政策,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此外,还需着力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城市青年租https://zgcsswdx.cn/info/12235.html
2.当代青年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做强线下交友品牌,打造特色亮点模式4、建立跟踪回访机制,服务青年多种需求……当代青年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长期以来,婚恋观是人的价值观念在婚恋问题上的表现,属于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观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年的婚恋观直接关系到青年自身与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婚姻https://www.wm114.cn/wen/242/483889.html
3.建言献策二、存在问题 一方面,交友活动形式虽多样,但未做到精准匹配,成效不够明显;另一方面,青年主观能动性不强,双方交流多停留于表面层次的简短对话,缺乏深入探索与相互了解的意愿或动力。 三、政协委员意见建议 政协委员们围绕如何解决我区青年婚恋交友难题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 https://www.huadu.gov.cn/gzjg/rdzxqtgjjg/qzx/jyxc/content/post_9918644.html
4.婚恋交友节目(精选十篇)梅斯特洛维奇所提出的观点与目前国内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所反映出的问题其实比较接近。在当下的一些婚恋交友类节目当中, 这种后情感主义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明显, 它们抛弃了传统情感主义对于“本真、自然、崇高的”情感的推崇, 那种“冷漠、虚拟、可交易的情感”却占据了上峰, 使得男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变成了纯粹的逢场作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uec879.html
5.青年婚恋领域国内的法律政策及其不足摘要: 青年婚恋领域的法律、政策特点明显,比如法律层面提倡婚姻自由、注重对妇女儿童及老人的利益保护、反对家庭暴力,政策层面关注配偶及子女的医疗待遇、母婴保健以及家庭住房问题的解决,极大地影响和引导了青年的婚恋意愿,但因为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现象及问题,关涉家庭稳定、家庭成员健康、财产归属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472.html
6.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5篇(全文)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 第2篇 [摘要]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帮助青年教职工成家成才,是高校工会的重要工作任务。本文论述了工会如何当好大龄未婚青年的“娘家人”: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凭借网络优势,建立青年网络联谊的长效机制;组织公益性青年联谊活动,形成正规而严谨的工作体系。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6ujej9r.html
7.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附下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年群体婚恋观念正发生改变,单身群体对婚恋对象的要求以及对婚恋社交服务的需求逐渐提高,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迎来业态转型、市场需求提高、行业内部问题凸显等挑战与机遇。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数据https://www.iimedia.cn/c400/100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