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爱情”该不该从大学生抓起婚恋婚恋观恋爱婚姻

(原标题:“保卫爱情”该不该从大学生抓起)

有人觉得大学阶段开设婚恋课,直面社会痛点,可以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也有人质疑:“大学应该鼓励恋爱,还是鼓励学习?”;还有人有些抵触,觉得开设恋爱课就是一种“变相催婚”。

大学该不该开设婚恋课?婚恋教育又该怎样跟上时代步伐呢?

恋爱、婚姻是每个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对年轻人进行婚恋教育也是我们党开展青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延安时期,毛泽东就专门对青年人作过一场“革命与恋爱”的讲演,提出了革命青年在恋爱时应遵循的“三原则”——革命的原则、不妨碍工作和学习的原则、自愿的原则。

当下,多元多样的思想观念正深刻影响甚至形塑年轻人的婚恋观,对年轻人进行恰当的引导尤为必要。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就指出,要“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

对青年进行恋爱教育不是中国的“专属”,国外很多高校也开设了恋爱课。比如最近韩国全南大学就开设了名为“恋爱第一步”的课程,同学们从“模拟约会”当中学习健康的两性关系。纽约大学也曾开设名为“LoveActually”的课程,从神经生物学、进化心理学等视角来研究爱情对人的影响。

可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个共识:婚恋教育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具体而言,如何上好这门课程仍然值得思考和探索。

婚恋教育、情感教育本身就应该是常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对恋爱课的讨论,除了该不该开,更在于开什么样的课、怎样开才能让大学生学有所获。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提到,在大学生群体中,抑郁风险和焦虑风险的检出率分别约为21.48%和45.28%。也有高校辅导员反馈,人际交往和情感困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恋爱课所要传递给年轻人的是,如何建立并经营一段积极向上的亲密关系;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有效有用的沟通;如何懂得自尊、自信,学会爱自己、爱他人……这些问题不只在恋爱婚姻中有所涉及,更可能贯穿一个“社会人”的一生。

情感关系的背后是性别角色的互动、社会关系的连接,青年的情感教育也是一个社会性课题。近年来,不乏有人打着“物化爱”“女德”等旗号传播扭曲的恋爱观,也有借着极端女权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挑起社会对立。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保持冷静理性、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同样离不开学校、老师、家庭的积极引导。

笔者认为,婚恋教育不是狭隘地教人“搭讪妙招”“择偶秘决”,更不是为了“催婚”“催生”,更多地是要让年轻人懂得爱的本质,理解何为平等、何为尊重、何为责任。

人们对于婚恋课的担忧,还在于学生是否会沉迷于恋爱,从而荒废学业。其实,学知识与学婚恋,并不是互相矛盾、非此即彼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个“全面的人”,把情感教育与价值教育、知识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需要反思的是,过去我们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婚恋教育等。事实上,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严肃的教育”,恰恰是因为这类教育的缺位才引发了一些社会悲剧。像之前的“胖猫”事件、某高校的“PUA事件”等,都反映出当事人处理情感问题的缺陷。

随着社会发展,每一代年轻人对于婚姻恋爱的理解和期待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婚恋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紧扣时代发展特点、青年成长规律不断迭代更新。对于上好这门“恋爱课”,笔者还有三个观点。

“恋爱课”是人生的“必修课”,需以平常心看待。虽然恋爱、婚姻属于个人选择,但与婚恋连在一起的人格塑造、情感独立、责任担当等,却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需修炼好的基本功。如何选择志同道合的伴侣,如何把爱情与学业、事业统一起来,如何坦然地面对情感挫折,解答这些问题都需要理性的态度、成熟的心理、积极的心态。不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多听听父母、老师的意见,找到与自己价值观、人生观相符合的爱情模式,自己争取想要的幸福。

“恋爱课”不必羞答答地开,学校、家庭、社会都是教育的主阵地。恋爱教育涉及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多个方面,需要适时嵌入青年成长周期。高校可以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优势来构建课程体系,中小学可以结合思政课、德育课作适当的补充和延伸。对于家长而言,不妨早点把“爱情”纳入亲子交流的话题,潜移默化地进行一些正向引导,而不是读书阶段避之不及、工作后直接进入“催婚”模式。此外,还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避免在一些公共话题的讨论中产生对立与撕裂。

婚恋既是家之小事,也是国之大事,需要营造优婚优育的环境。婚恋教育十分必要,但不能把年轻人晚婚晚育的现象完全归结于婚恋教育的缺失,光靠教育发力也不能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关键是要拿出更多帮助支持年轻人成长发展的务实举措。比如民政部推动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持续深化婚俗改革,浙江等地出台延长婚假政策,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此外,还需着力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城市青年租住房等难题,帮助青年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缓解婚恋焦虑。

恋爱,是一门关于爱的学问,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它没有固定模式、没有标准答案,但也需用心学习、悉心经营。走出教室,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写下专属的幸福答卷。

THE END
1.辩题- 建立信任基础:坦诚地分享过去的感情经历,能够让双方更加了解彼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彼此的信任,避免因猜忌和怀疑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为未来的相处奠定信任基础。 - 加深情感理解:通过了解对方过去的感情经历,能更好地理解对方在感情中的行为模式、情感需求和心理创伤等,从而在相处中更加体贴和包容,有利于感情的深化和发https://www.jianshu.com/p/27c07863f87d
2.现代人的幸福感与婚恋家庭问题研究情况汇报与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现代人的幸福感与婚恋家庭问题讨论情况汇报与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调查报告汇编 第 10 页共 10 页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现代人的幸福感与婚恋家庭问题讨论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亲爱的老师、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政法系思政专业06级学生冯秀成,同时也是湖南省大学生讨论性学习课题《现https://www.mayiwenku.com/%22/p-54934969.html
3.月娘婚恋两性情感:认识交流和发展研究双方【月娘婚恋】两性情感:认识、交流和发展 两性情感作为人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将从认识、交流和发展三个主要方面深入探讨两性情感的本质和关键意义,并分享一些有助于促进两性情感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认识两性情感 两性情感,即男女之间的情感联系,涵盖了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https://cul.sohu.com/a/834165395_120955932
4.青春期心理降教案范文13篇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 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心理专家的牌子夹 3、学生带好笔。学生奖品 4、相应材料(4__55) 5、小花50朵,大花1朵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84162.html
5.学习胡国运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2篇)由于部队建设的实际和工作的特点,森警官兵婚恋矛盾尤其需要我们关心和重视。对于我们官兵而言,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婚恋情操,缺乏一定的婚恋责任观念和婚恋自律观念,就可能婚恋矛盾的激化和升级,甚至可能由于婚恋矛盾引发重大的案件事故。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婚恋观,官兵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婚恋关系,才能合情、合理、合法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fqh4z61.html
6.10个俄罗斯婚恋交友网站及APP推荐很多人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社交圈狭小等问题一直单身,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交友的兴起,婚恋交友平台已经成为他们寻找另一半的重要途径。在国内,像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等都是比较出名的相亲网站,帮助很多单身的同胞找到了真爱。如果你正在俄罗斯留学,想要加入约会网站结交新朋友或是寻找真爱又该去哪里呢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11707
7.疏导工作范文12篇(全文)但是, 有的职工由于虚荣心较强, 不能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 产生一些逆反心理:不管自己工作表现如何, 只听得表扬、听不得批评;听到表扬就兴高采烈, 听到批评就情绪低落;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批评, 不从自身找原因, 看不到批评背后的关心与善意, 反而认为领导、同事们和自己过不去, 是有意给自己找茬, 于是情绪低迷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m1kn345.html
8.婚姻[社会学名词]婚恋交友节目《TheDatingGame》成为黄金时段的热门节目。1967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废除所有禁止种族间通婚的法律。 中国“文革”期间出现了中国第二次离婚高潮,离婚人数高达180多万对。中国其余两次“离婚潮”分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初。 1970年代 在以色列和美国出现了群居公社,男女发生关系生了孩子,但这个孩子不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621/19/65238170_983064792.shtml
9.情感话题感动话题作文素材2你怎样对待网恋?网恋很正常吗?3感情低沉时,你会怎样办?(204)话题:人为什么会迷恋拥抱?是与生俱来的吗?无论多成熟而乐成的人都必要在伤心徘徊是有一个拥抱来牢固感情对吗?(205)话题:1什么是冲动?是由血脉相连铭肌镂骨的亲情所营建的吗?2在你的终身中已经被冲动过频频?3女人怎样在男伴心中永久坚持吸引力?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34781.html
10.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资料汇编(四),学习材料,不忘初心我们要关注青年所思、所忧、所盼,帮助青年解决好他们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努力为青年创造良好发展条件,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 我们要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青年要顺利成长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该培土时https://www.ahzyygz.edu.cn/show/18358/site/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