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22)》重磅发布!丁克婚恋观青年人网络暴力

新浪微博数据显示,学习和工作是最能引发当代青年网民焦虑感的因素,健康因素次之,外貌因素亦被较多提及,排名第三。在明确表达存在焦虑感的样本群体中,存在学习/工作焦虑的占据77.1%,显著高于排名第二位的健康因素(30.0%)和占据第三位的外貌因素(18.2%)。在性别层面,青年女性的焦虑感表达多于青年男性;在教育水平层面,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青年网民相比本科、大专和初高中学历的青年网民表达出了更多的焦虑感,呈现出了“越优秀,越焦虑”的情况。

奋斗观:“奋斗”依然是当代青年的主旋律,青年网民表现出“边焦虑边奋斗”的生活状态,反对“内卷”一词的滥用。

中西部地区的青年网民以及00后更倾向于体制内就业。中部地区的青年网民相比东部地区的青年网民,表达对体制内就业正面态度的可能性是后者的17.46倍;西部地区的青年网民相比东部地区的青年网民,表达对体制内就业正面态度的可能性是后者的8.19倍;00后青年网民相比90后青年,表达对体制内就业正面态度的可能性是后者的9.30倍。

消费观:强消费意愿和强储蓄意愿并存是青年群体消费观念的主要特征,既精打细算理性控制消费,又豪掷千金愿意为兴趣买单,通过消费追求精神体验。兴趣消费、知识付费、超前消费受到青年网民认可。

当下青年网民的消费呈现一副看似矛盾的图景:一方面是精打细算,热衷于通过各种“购物节”“领券”“砍价”省钱,拒绝各种“智商税”产品,拒绝被消费主义裹挟;另一方面又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豪掷千金。这样的图景背后,是怎样的消费态度?

强消费意愿和强储蓄意愿并存是青年群体消费观念的主要特征。新浪微博数据显示,表达强消费意愿的青年网民占总样本比例(7.4%)远高于弱消费意愿(0.8%)。与此同时,表达强储蓄意愿的青年网民占比(1.8%)也显著高于弱储蓄意愿(0.6%)。上述两组数据展现出当代青年群体崭新的消费观:既愿意通过消费来取悦自己,同时也懂得理性控制,增加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婚恋观:青年网民婚、恋解绑,大胆恋爱、谨慎结婚趋势稳定;高学历青年网民的婚恋意愿更强;参与饭圈的青年网民恋爱和结婚意愿显著低于非饭圈的青年网民,拟态亲密关系可能替代现实婚恋关系。

研究发现,大部分青年网民对恋爱仍抱有积极的向往,仅有极少数表达了无意愿恋爱,但是青年网民结婚意愿要远低于恋爱意愿,二者间存在鸿沟。新浪微博数据显示,在5492名青年网民样本中,16.4%的青年网民表达了愿意恋爱,只有0.6%的青年网民明确表达不愿意恋爱。但仅有3.4%的青年网民表达了结婚的积极意愿,表达消极意愿的比例为1.2%。

高学历青年网民的婚恋意愿更强。数据显示,相对于初高中学历的青年网民,拥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青年网民更多地表达了愿意恋爱和结婚,可能与学历背后反映的经济实力有关。拥有更高受教育水平的青年往往收入更高,可能更能承担恋爱和婚姻的经济成本。

针对青年网民在恋爱意愿与结婚意愿上的悬殊差异,通过对微博博文的质性分析发现,以大胆恋爱、谨慎结婚为代表的婚恋意愿已经成为主流趋势,恋爱与婚姻脱钩趋于稳定。一方面,青年群体对爱情关系寄予了美好的期待,恋爱不仅意味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是个体困于寂寞孤单时最先召唤起来的想象。因此当下青年对爱情的渴望是对“脱单”的需要。另一方面,与恋爱相比,婚姻意味着更多的责任、经济负担和社会规训,传统婚姻制度与当代青年的个体化价值观产生冲突。

如果说“是否愿意生养小孩”反映了青年网民对生育的初阶态度,那么“是否愿意生养二胎”则反映了这种态度的递进。青年网民对生育二胎的积极表达仅占总样本的0.1%;而在明确表达积极生育意愿的青年网民中,反对生养二胎的青年网民占比(0.8%)远高于支持生养二胎的青年网民(0.1%)。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持积极生育意愿的网民而言,他们对生育的兴趣主要停留在愿意生养一个孩子的层面,多胎家庭并非其理想的生活图景。

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2022年,青年网民的生育意愿趋向消极。数据显示,愿意生育的青年网民占比从2021年的1.9%下降至2022年的1.3%,降低了近三分之一。在生育二胎意愿上,有明确态度表示的样本中,68.1%从“无表达”转到“不愿生育二胎”。可见,二胎生育意愿亦趋向消极。

与婚恋观类似,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定义是当代青年“低生育态度”背后的底层逻辑。青年网民对于养育子女的成本考虑更多。部分青年网民将个体生命价值定义为“过好当下”,养育子女需要持续性付出大量心力的行为可能被视为一种生活负担,阻碍个体发展和个人快乐,不少网民宁愿养育宠物。另外,“因催而反”也是青年网民不支持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部分网民看来,社会层面的“催生”在缺乏充分的社会福利和法律保障下是将青年人视为“生育机器”,社会为了实现自身功能的顺利运转,选择性地呈现给公众以有利于促进生育的信息和知识,是对个体权利的不尊重。因此,当社会一味呼吁生育,甚至公开呼吁采用“丁克税”、“生育基金”等强制措施倒逼青年人生育时,青年人以声浪巨大的反育思潮来回击社会;而当近两年催生报道相对减少时,青年网民的态度发生了温和转变。相比于鼓励催生、指责丁克这些单纯的“压迫性”话语,适当的理解和认同也许会产生更好的引导效果。

网络暴力:青年网民网络暴力发生率低但存在增长趋势。

课题组成员名单(按照姓名拼音排列)

蔡宇蓝、陈李伟、陈璐璐、邓琛、邓惟佳、邸熇愉、丁超逸、董泽军、桂勇、郭惠茜、韩林汐、何沐原、黄辰雨、黄荣贵、季诗雨、雷静远、李良荣、刘勇、刘瑜亮、刘紫川、米雪、沈芯羽、施颖婕、温瑞琪、辛艳艳、余敏之、袁鸣徽、曾培伦、张志安、郑雯、钟怡

THE END
1.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通用18篇3、提出建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加强其责任意识。 (二)调查实施方法 本课题组于20xx年6月成立,在征求指导老师意见之后确定操作程序,设计调查问卷,并于10月份进行试点调查,在总结试点调查工作之后重新修改调查问卷,并最终确定调查方案。 本调查为自填式问卷的随机调查。问卷发放方式以实地面访为主。调查的范围为https://m.hunwen.com/work/diaochabaogao/977/977262.html
2.大学恋爱观报告(优秀20篇)希望知晓一个情况、一个事件时,我们必须开展调查以搞清情况,并且最后的结果会记录在调查报告中。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好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爱情观 1 我们就在校大学生恋爱观做了调查,此次调查为全校范围内的大学生,调查不分年级,调查方法为随机调查,调查全程历时一个星期,受调查对象共计八十五人,部分受调查https://www.baihuawen.cn/gongzuo/huibao/273572.html
3.婚恋观教育范文12篇(全文)进行婚恋观教育, 既是大学生情感生活的需要, 也是正视大学生婚恋经历与婚恋指导的需要, 更是关注大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因此, 加强人性化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应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把婚恋观作为人生观的基本部分加以探讨, 增强学生在婚恋观中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zv8i7y7.html
4.关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通用8篇)篇1:关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渐趋普遍,恋爱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大学生恋爱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教育引导的相应对策及大学生拥有正确婚恋观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现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56cc8cz.html
5.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近7成择偶“不将就”国内光明网讯(记者靳昊、常莹)5月21日,团中央“青年之声”正式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该报告从“青年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婚恋伦理观以及对团组织开展的青年婚恋服务活动的看法”六个方面对青年婚恋观进行了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青年婚恋服务的具体建议。 https://politics.gmw.cn/2018-05/22/content_28920090.htm
6.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集合15篇)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报告的附录中。 二、撰写实践报告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报告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报告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https://www.wenshubang.com/shehuishijian/358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