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去年底,市区的小刘姑娘(化名)为解决婚姻大事,找了一家婚介服务公司,不料却遭遇到虚假宣传和乱收费等种种问题,让她很受伤。事情果真如此吗?
小刘今年28岁,虽然年龄并不大,可家里人替她着急。去年12月15号,母亲带着她来到扬州方萍婚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希望借助婚介解决终身大事。
“
小刘:她说大数据可以筛选信息,包括性格测试。筛选信息就是个人条件、资产之类的,性格测试就是分析我们俩之间有多少匹配度。
”
当时,工作人员还向她们打起了“亲情牌”。于是,小刘交了19999元签了合同。让她意外的是,当晚,婚介公司就安排了一次会面。
小刘:她当时还跟我说是专门约他来。后来我问了那个男生才知道,他是来补余款的,他也到这边报名,然后我们就在那边聊了一会儿,大家对对方都没有感觉吧。
之前婚介所曾承诺每个月至少为小刘介绍一名优质相亲对象,可这次经历让她大失所望,再仔细一看合同,服务有效期只有一年,而且不保证成功,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此后,又过了十一天,婚介所宣称的“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等服务也一直没有兑现。于是,第十二天小刘向婚介提出退款、终止合同,对方却以过年、疫情、老板不在等种种理由一直拖延,直到最近才给了她一个答复。
小刘:他说按照我们以往的惯例,给我退8000块钱。我问他我说你们怎么扣的?你算一个明细给我看看。然后另一个老师就急了,他说其实按照合同来讲,这个我们就不应该给你退的。
婚姻介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保证成功可以理解,但是精心筛选信息、提供合适相亲对象,和随意安排会面的效果肯定天差地别。那么,当初合同里究竟是怎么约定的?婚介公司对此又作何解释呢?
记者注意到,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当初这份合同签订得十分匆忙,服务截止期限竟写成了2020年17月。合同还显示,小刘缴纳的19999元费用分配如下:
关于解约退款,合同约定:如果客户单方面要求解除合同,所交费用不予退还,但如果婚介公司不履行合同,退还所交费用。
为了解情况,记者和小刘一起找到这家婚介公司。从签约到暂停服务不过十二天左右,而且婚介公司只安排过一次不符合约定标准的相亲,就要扣除近12000元,依据又在哪里呢?
婚介所主管:只要帮她筛选,整体的费用就是30%。包括建档费,后面的跟踪服务费,这些事情都是去做的,基本上她情感服务费是没有的。
记者:建档就是把身份证信息输进去就是建档吗?
婚介所主管:还要帮她匹配啊,建档是为了匹配。
记者:那档案我们能看看吗?
婚介所主管:这个是由我们那个数据库,我都登不进去,我都没有账号。
双方分歧太大,难以达成一致。那么,小刘该如何主张自身权益?市民在选择婚介服务时又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记者将此事反映给市消协和市场监管部门,他们表示,消费者可依法维权。
扬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应宣处柏玮娜:如果婚介机构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一经查实,我们将依法处理。
法律界人士则表示,当事人交费后,婚介公司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否则就构成违约。
近年来,随着大龄单身青年增多,线上和线下婚介服务机构发展迅猛,但由于存在监管空白,市场良莠不齐。不少婚介公司虚假宣传、胡乱收费,甚至有婚介公司找人充当“婚托”,坑害消费者。
对此,法律界人士表示,对于虚假宣传、乱收费等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依法予以查处,同时,消费者也要审慎选择婚介机构,尤其在签约时要仔细查看约定条款,避免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