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难恋爱了##北上广很难有花束般的恋爱#等词条相继登上热搜,随即引起了网友关于婚恋观的广泛讨论。有人表示“花束般的恋爱,美好却无疾而终,有时候爱情本身远比那个人重要”。但也有人表示“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新鲜感和刺激如同花束,不如踏实可靠来的安心。”
花束般的恋爱源于日本同名电影《花束般的恋爱》,该影片讲述了一对异地年轻人山音麦和八谷绢机缘巧合下在东京错过末班车,偶然的相遇却让他们被彼此有趣独特的灵魂所吸引,于是他们便同居了,但是在5年的相处中彼此的心越来越疏离,丢失了最初恋爱时的喜悦,于是两人最后选择了挥手道别的故事。花束般的爱情可以因为抽象意义的个人与公共生活而崩坏,但不能因为对方的籍贯、工资、学历等而凋落,实质上就是追求精神上的契合。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花束般的爱情固然美好绚丽,但它终究命不久矣,难以摆脱遗憾分手的结局,其原因就在于脱离现实土壤的理想式爱情,难以长久地持续下去。近几年来离婚率越来越高,细看其背后原因,其实无非就是些生活矛盾的激化所导致的。有些可能是因为彼此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在一次次的强调和争论中消磨了爱情;有些可能是受生活压力所迫,对当初幻想的爱情感到无望,最终甚至放弃。总而言之,理想和现实的错位很容易产生一种疏离和失焦的人生态度,再理想的爱情回归到生活本身,都始终难以逃脱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琐碎的束缚。所以,不能脱离现实空谈爱情,乌托邦式的爱情在当今社会仍缺乏其生存的现实基础。
当然,花束般的恋爱如果在正确轨道上延续还是会结出良性积极的爱情果实的。青岛农业大学一对00后毕业生情侣因偶然的一次交流活动发现彼此有共同的追求,于是在接下来的大学时光里二人在综合考量各种现实条件后,共同学习,相互鼓励,毕业后便如愿地投入到了援助青海的西部计划中,并称“年轻人的爱情应该是共同的梦想、共同的努力、双向的奔赴”。他们的爱情既保持了恋爱时花束般的美好,也将这份美好作为激励彼此的动力不断延续下去。可见,理想的爱情是将彼此纳入规划之中,而且是在充分考虑现实条件的基础上不断向着理想的目标靠近的。
“爱情就像海滩上的贝壳,不要拣最大的,也不要拣最漂亮的,要拣就拣自己最喜欢的。”诚如斯言,无论是哪一种爱情,花束般的爱情也好,平淡如水式的爱情也罢,其首要条件就是要找与自己合拍,心灵上相契合的另一半。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现实因素,脱离土壤的花儿终究难逃凋谢的命运,爱情也是同理,脱离现实土壤最终也难逃衰败。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合乎心意的灵魂和填饱肚子的面包都要兼顾,顾此失彼就会容易陷入悲哀的爱情旋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