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剧本中有很多社会性的话题,但如今的坂元裕二越来越不会直白地告诉观众,哪个剧本是社会派的,应当沉重,哪个又不是,所以可以大笑。即使是一男一女之间的恋情,他也可以让社会元素撒落其间。
记者|潘文捷
编辑|黄月
由坂元裕二担任编剧的《花束般的恋爱》今天将在中国大陆上映。这部由有村架纯、菅田将晖共同主演的电影曾经连续六周蝉联日本观影上座人次冠军。就算你没有仔细看过坂元裕二的作品,或许也在网络上看到过他笔下的日剧金句——“人生有三种坡道,上坡道、下坡道、没想到”,“你知道比悲伤更令人悲伤的事情是什么吗比悲伤更人悲伤的是空欢喜。”
几乎所有的编剧守则都会要求剧作家少用形容词、多用具体事件来展示一个人的性格,坂元裕二也会这样做。在《四重奏》里,小雀和有朱吃兔子形状的草莓蛋糕,小雀看着兔子不忍下手,有朱则一叉子戳进兔子的头——不用更多交代,这个细节已经体现出两个女孩性格的不同。坂元裕二在对白中也会使用类似的“兜圈子”手法,笔下的人物常常云淡风轻地闲聊,把感情保存在灰色地带,但即便是在绕圈子的过程中,人们也可以窥见对方的真实想法。
在《最完美的离婚》里,已经离婚的结夏和丈夫的奶奶一起聊天。结夏哭着向奶奶道歉,奶奶却话锋一转,突然说起了罐头——“罐头是1810年发明出来的,可是开罐器却在1858年才发明出来。很奇怪吧,可是有时候就是这样,重要的东西也会迟来一步。”乍一看,婚姻和罐头能有什么关系,仔细一想又不无道理。
在坂元裕二的剧作中,人物在对话过程中总是毫无征兆地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甚至琐碎的物品进行比喻。《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也是一样,两位前夫互呛对方,最后,二前夫对三前夫说:“最终还不是跟你离婚了。无论是前天腐烂的鸡蛋,还是昨天腐烂的鸡蛋,都是腐烂的鸡蛋。”
即使不用比喻或隐喻来讲解爱情和生活的道理,绕着圈子来骂人也别有一番趣味。“祝你口腔黏膜烫伤,祝你眼里进橘子汁,祝你的一次性筷子每次都诡异地断掉,祝你的液晶屏一辈子反应不灵敏,祝你错过小猫可爱的瞬间。”《问题餐厅》里的这段话充满生活中的小小挫折,都是需要细心观察体悟才能记住的生活细节,即便是诅咒也让观众不禁会心一笑。
一则逸闻流传甚广: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在学校当英文老师的时候,一度要求学生把男女在月下散步时男生情不自禁说出的“Iloveyou”翻译成日文,学生直译为“我爱你”,夏目漱石认为这种译法没有韵味,应该翻译成“今晚的月色真美”。在坂元裕二设计的人物对白中,类似于“今晚的月色真美”这样的说法俯拾皆是。在某些重要的瞬间,他似乎下定决心不让男女主角说出直接的告白,两个人不论内心有怎样的感情都绝对不会直触核心。
在全员单恋的《四重奏》里,这种含蓄绕弯的表白状态几乎是常态。小雀喜欢别府,和他说要去他的房间连WiFi,其实是想要试探别府对自己是否有爱意,别府不为所动,于是小雀把头埋进他的胸膛,起身后说:“抱歉,WiFi连不上了。”在之后雪天的一次偶然中,小雀有机会吻了别府,并说了一句:“WiFi连上了。”虽然别府最终心中另有他人,观众也都知道WiFi其实还是没有连上,但这段对白中的含蓄之美依然令人动心。
坂元裕二并不满足于琐碎细节和金句堆砌,常常会在后面某处进行再度利用。契诃夫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原则:“如果在第一幕里墙上挂着一把枪,那么接下来它就该开火,否则就不要把它放在那。”他认为,故事中任何元素的出现都必须是有必要的。而不断的扣题(callback)、不断重复之前的梗,也是坂元裕二写作时常使用的做法。前述的小雀连WiFi就是一则例子。又例如,在吃蛋糕的过程中,有朱告诉小雀怎么恋爱:“表白是小孩子才会做的事,成年人需要诱惑。想学会诱惑,首先要放弃做人,一般有三种模式,要么变成猫,要么变成虎,要么变成被雨淋湿的狗。”这句话常被拿来作为金句流传网络,但实际上,剧作本身不久之后也对这句箴言进行了一番调侃戏仿——有朱去招惹有妇之夫,一会儿猫,一会儿虎,一会儿狗,使出各种招式,仿佛在小雀面前上演教科书案例,但结果不仅被严词拒绝还被当场抓包,达成一种喜剧效果。
类似地,在《花束般的恋爱》里,主人公是两位刚结束学生生活,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影片中有这样的比喻:“进入社会就像泡浴缸,一开始不想进去,进去了就会觉得很舒服。”真的会很舒服吗?也许观众会不假思索地接受这条貌似很有道理的“金句”,就在影片稍后,主人公的学长下班后酒醉泡浴缸并因此猝死。
《四重奏》第一集里,四个主角终于凑在一起吃了第一顿饭,竟然围绕该不该在炸鸡上浇柠檬汁这种小事上分成两派,莫名其妙展开了争论,对话中不同人物的性格浮出水面,也为后续的故事埋下了伏笔。《花束般的恋爱》的主角的告白与分手都是在餐桌上进行的,甚至若干年后的再次会面也在咖啡馆里发生——在相似的场景中,两人却是截然不同的心境。初见动心时一起吃东西聊天坐多久都不会厌倦,一个送错桌的大号冰激凌也能成为赖着不走继续聊下去的借口,分手时却已经没有了享用美食的心情。
除了有美食加持的吃饭场景、琐碎又金句频出的对话,书信也是坂元风格的一大重要元素。他的小说集就命名为《往复书简:初恋与不伦》,里面的两对男女从头至尾都是以书信的方式进行对话的。除了书信,他的剧作里还有各种手写形式的日记和笔记。《花束般的恋爱》中有大段大段关于二人生活的介绍,其实就是男女主角在分别朗读各自的日记。
明明已经这么会写对话了,坂元裕二的作品里为何还有许多写在纸上或电子邮件里的话?岩井俊二的《情书》里有过类似的桥段:涂写在图书馆借书卡背面的肖像,意外被女主角看到,真相才得以揭露。手写文字或手绘图像的作用究竟在何处?坂元裕二曾经在采访中透露自己对日常对话和书信的区分:
“人有时想说真心话,有时则否,总套着一层迷彩伪装。持续保持这种暧昧状态,直至隐藏真意的雾霭到达最大浓度的瞬间,在预期之外,从一张收据或食谱一隅泄漏出决定性真实想法。在对话中绝对无法产生的交流,在命定或不明所以的操弄中,偶然间还是传达了真心意,这就是我所书写的信件。”
那些在笼罩着迷雾的面对面的对白中难以说出口的话,可以交由日记和书信说出来。这些写下来、并没有想过会给别人看到的内容,也有可能在偶然的时刻得到传达。虽然坂元本人没有谈到过,但在人与人交流很大程度上依靠即时通讯、寥寥数语和表情包实现的今天,书信、日记、笔记等手写内容也蒙上了一种古典美,有被浪漫化的可能,当心事付诸纸笔,这段感情似乎就比快餐恋爱更深刻和沉重了几分。
虽然坂元裕二笔下的爱情并非快餐式的恋情,但那些人物在深入了解彼此的多年相处之后,依然可能呈现出别有滋味的BE(badending)美学——《四重奏》主角们的单恋无果而终,《最完美的离婚》《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干脆写了离婚。男男女女之间产生了这样那样充满回忆的故事,最终还是离开。喜欢樱花的结夏和讨厌樱花的前夫虽然爱着彼此,但他们深知二人并不适合步入婚姻,因此在吵架、吃醋、卷入其他人婚姻等等故事之后,在热闹了也相互纠缠了11集之后,两人最终分手。坂元裕二虽然只写了一部《花束般的恋爱》,但其实很多剧作都有着花开花谢般的“物哀”心情。
“物哀”是日本重要的艺术美形态之一,一般用来指称接触外界事物之时自然产生的和谐沉静的美感。“物哀”情结使得人们善于捕捉万物之美又悲哀美丽的稍纵即逝。在《徒然草》中,吉田兼好就指出:“樱花并非唯有盛开的时候才值得欣赏,月亮并非皓月当空才最美丽。”古崎润一郎也曾经写过《阴翳礼赞》,称“夜明珠置于暗处方能放出光彩,宝石曝露于阳光之下,则失去魅力,离开阴翳的作用,也就没有美”。也许正是离婚,才使得与前夫相处的日子显得格外不同。正是因为恋爱的花束终会败去,那段逐渐绽放的日子才显得愈发宝贵。当然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离婚就是悲剧,因为不论是结婚还是离婚,人物的所有选择都是为了获得幸福。
坂元裕二最擅长刻画女性角色。《问题餐厅》的主角田中玉子是一位来自被“人生失败组”的女性,曾供职于一间大男子主义盛行的餐饮业公司,她决定开一家餐厅进行对抗,召集来自尊心很强的东京大学毕业生前同事、恐惧人类的社长千金、被前夫贬到一文不值的主妇、异装癖的男孩等人,团结起来对抗“男性”这一共同的“敌人”,并由此改变人生。《问题餐厅》讲述了女性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人生困境。
虽说剧本中有很多社会性的话题,但如今的坂元裕二越来越不会直白地告诉观众,哪个剧本是社会派的,应当沉重,哪个又不是,所以可以大笑。即使是一男一女之间的恋情,他也可以让社会元素撒落其间。他曾经在2005年左右看到过一张照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照片中的男女在接吻,在两人的背后,一辆车正在燃烧。他认为,这意味着即便是在两个人的恋情中也有社会因素在起作用,两个人的恋情也对社会发挥着某种作用。
《最完美的离婚》中两位主角原本性格不合,在2011年的3·11大地震之后,两个孤独的人一路长聊成为恋人并结婚,离婚则是因为一次小地震后男主角发短信只问了盆栽还好吗。《花束般的恋爱》的主角是刚出校园的年轻人,来到了人生选择的分岔口;恋情之外,学长的死亡让男主深感悲伤怀念,而女主因知晓学长对女性的一些恶劣行为,悲伤并没有那么多,这一错位加剧了两人沟通的不畅。观众再一次看到,生活元素和社会元素在坂元的笔下如此水乳交融、难解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