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

近日,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上海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

本次调查在新浪微博通过分层抽样抽取了4556个出生于1990年至2005年的来自不同区域、年龄层和教育层级的活跃青年网民作为研究样本,爬取其2009年至2021年发布的贯穿其电子生命周期的所有博文近千万条展开基于监督型机器学习(SVM)的大数据分析。

本文分为“经济生活观”、“婚恋生育观”、“文化价值观”三个篇章。

《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

经济生活观篇

1

青年网民群体总体上持非常积极的奋斗意愿,对“躺平主义”持明显的摒弃态度,可以说当代青年是呼“躺平”之名,行“奋斗”之实;其拒绝躺平、支持奋斗背后的动力在于他们普遍相信“努力有用”,并具备较高的社会流动预期。尽管近年来关于“躺平”的言论在网络上甚嚣尘上,以至于社会大众一度疑惑当代青年网民群体怎么救摇身一变为“垮掉的一代”了,但事实上,“躺平”更多的是当代青年的一种情绪表达,而非真正决意躬行的内在信念。具体而言,数据显示,高达75.0%的青年样本都表达出积极的奋斗取向,鞭策自己努力,反对躺平;相比而言,只有极少数的青年样本支持躺平;还有21.3%的青年既表达过奋斗意向,也表达过相似频率的躺平意向,属于混合态度偏好。

青年网民群体普遍相信“努力有用”(占总数的73.2%),即坚信依靠自身努力能够实现更美好的人生。62.8%的青年网民具有较高的发展效能感,折射出青年网民群体对自身发展的信心与对未来的憧憬。这是激励当代青年不甘“躺平”持续努力的精神支撑。

2

收入观:青年网民渴望经济独立,不甘愿当“啃老族”,部分青年网民对收入分配不满意,期盼社会分配状况改善。

在所有被研究对象中,反对“啃老”的青年网民占比67.6%,赞同提早经济独立的青年网民占比69.1%。有27.1%的青年网民对个人收入或者工作情况不满意,只有极少数的青年网民对个人收入或者工作情况比较满意。48.7%的青年网民对其他群体或者社会分配情况的不满意,只有极少数的青年网民对其他群体或者社会分配情况比较满意。博文质性分析表明,一部分青年网民底层弱势群体的收入过低,一部分青年网民认为老师、医生、公务员等群体的收入偏低,还有一部分青年网民表达了对明星收入过高的不满。

3

就业观:青年网民在就业选择中,倾向体制内工作的比例更高;00后较90后更倾向体制内工作;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青年网民的吸引力仍然处于上升阶段。

4

数据显示,近七成青年网民表达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学习、工作、外貌、健康是成为引发焦虑感的四大因素。在4556个青年网民样本中,仅有0.3%的青年网民表达他们不存在焦虑感;而相比之下,高达69.8%的青年网民明确表达他们或多或少存在某些焦虑。从其表述来看,焦虑普遍化不仅仅是焦虑作为一种社会心态的普遍化,也是焦虑作为一种社会舆论话题的普遍化。大部分年轻人喜欢将焦虑直接表达出来。

从青年网民焦虑的具体表现类型来看,学习和工作成为最能引起当代青年网民焦虑感的因素,其中有49.4%的青年网民表达了他们对于当下学习或工作状态的焦虑感。在其他的焦虑表现类型中,外貌焦虑和健康焦虑所涉及的青年网民比例紧随其后,分别有8.6%和8.4%的年轻人表达了对自身外貌和健康状况的焦虑感。而与一般的期待相差较大的是,对于社会上普遍认为可能带给青年网民较大压力的买房、结婚等问题,青年网民并未表达出很强的焦虑感。

进一步观察2017年前后青年网民的焦虑感是否存在动态变化发现,从总体来看,青年网民焦虑感的普遍化现象进一步增强。2017年以前,存在焦虑感的ID数量仅占样本总数的35.5%,2017年之后,这个比例上升到63.3%。焦虑感的增强趋势也反映在具体的类型上。相比2017年以前,所有焦虑类型在2017年及以后的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学习/工作焦虑的上升非常显著。在2017年以前,有23.0%的青年网民对学习和工作现状感到焦虑,而在2017年及以后,占比达到37.2%。其他两种类型——外貌焦虑和健康焦虑——的上升同样明显,外貌焦虑从3.7%上升到5.3%,健康焦虑从3.4%上升到5.4%。另外,越来越多的人对升学、求职、育儿等问题感到焦虑。

具体哪类青年网民更容易焦虑呢?在性别层面,青年女性在外貌焦虑、学习/工作焦虑和健康焦虑上的人数占比要明显高于青年男性。在地区层面,海外青年各方面焦虑感最高;东部青年焦虑感相对较高,并且是唯一具有房产焦虑的青年群体。在教育层面,青年网民的焦虑感随着教育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越优秀、越努力、越焦虑”成为精英高校青年面临的现实问题。

婚恋生育观篇

如何理解青年网民大胆恋爱、小心结婚,成为“生育规避一代”?经济担忧与教育焦虑并非青年群体规避生育的主因,个人权利与个体价值的意识提升是导致低生育意愿的重点。

青年网民仍然对美好的恋爱和婚姻充满憧憬,但其结婚意愿与恋爱意愿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不婚、晚婚的情势逐渐抬头;大胆恋爱、小心结婚、因爱结婚流行,结婚与否与经济生产、繁育后代等传统家庭职能无关,更多发自青年网民的个人需求,特别是对亲密关系、美好情感的需求。不愿生育的青年远多于愿意生育的青年,生育中“传宗接代”的价值观在青年网民群体中式微。与舆论的普遍预期不同,经济担忧与教育焦虑并非青年群体生育规避的主因,个人权利与个体价值的意识提升是导致低生育意愿的重点。

婚恋观:青年群体在恋爱、婚姻议题上仍然表现出积极和渴望的心态,但其结婚意愿与恋爱意愿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不婚、晚婚的情势逐渐抬头;他们大胆恋爱、小心结婚、因爱结婚;结婚与否与经济生产、繁育后代等传统家庭职能无关,更多发自青年网民的个人需求,特别是对亲密关系、美好情感的需求。

从历时分析的角度来看,近年间青年群体中不婚、晚婚的情势逐渐抬头。研究分时段比较了在2010-2016年以及2017-2021年两个时段的青年的结婚意愿动向。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拒绝婚姻的态度的确在青年群体中声势渐长,不愿意结婚的青年比例从五年前的0.6%上升至近五年的2.5%,相应地,愿意结婚的青年比例出现了从8.34%到5.84%的明显下降,在两种观点之间左右摇摆的青年比例也从0.64%略上升至1.27%。

数据显示,青年女性结婚意愿显著低于青年男性,但恋爱意愿更强。相比其他地区青年,中部地区青年愿意结婚的比例最高。相对00后来说,90后对婚姻的态度更积极正面,不愿意结婚和犹豫不决的混合态度比例更低。

“生育规避一代”:青年网民的生育意愿整体消极;生育中“传宗接代”的价值观式微,反对生育在青年网民群体中确实拥有愈加高涨的呼声。与舆论的普遍预期不同,经济担忧与教育焦虑并非青年群体生育规避的主因,个人权利与个体价值的意识提升是导致低生育意愿的重点。

青年网民群体生育意愿整体消极,持消极生育意愿的人数是持积极生育意愿的人数的四倍左右。在所有样本青年中,仅有7.6%的青年网民群体对生育议题持积极态度并表达出生养小孩的意愿;高达29.4%的青年网民群体对生育持显著的规避和抵制态度,明确表达未来不想生养小孩。在二胎的问题上,青年群体对是否生育二胎的消极态度要比对于是否生育小孩的消极态度更为强烈。在所有样本中,仅有0.4%的青年网民群体对生育二胎持积极态度;相比而言,高达40.4%的青年网民群体对生育二胎持显著的规避和抵制态度,远远超过支持生育二胎的青年。

青年网民消极生育观背后是当代青年对于生育的哪些具体感知?数据结果显示,“繁衍并非人生的重要意义”、“生育加剧家庭分工不平等”、“健康损伤等身体代价”、“养育孩子会影响自我实现”是青年网民群体在反对生育时提及频率最高的几项理由;相比而言,对经济成本和教育责任的顾虑并非青年网民群体回避生育的最为核心的原因。对生育的核心功能的消解、对女性权利的强调以及个人权利与个体价值的意识提升构成了消极生育观的三大主要基调。

尽管青年总体表现出较为低迷的生育意愿,但在纵向的演变视角下,当代青年网民的生育态度并非线性的愈加消极化演变趋势,反对生育在青年网民群体中确实拥有越加高涨的呼声,不想生养小孩的青年比例从五年前的17.2%上升为近五年的24.1%;与此同时,明确表示愿意生养小孩的比例也有所增加,从五年前的2.8%上升为近五年的7.8%。

数据显示,男性比女性持更低生育意愿。愿意生育的女性占女性样本的11.7%,而愿意生育的男性仅占男性样本的8.9%;相应地,不愿生育女性仅占女性样本的37.4%,而不愿生育的男性占男性样本的57.3%。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意愿越低。接受过985精英高校教育的青年中愿意生育的仅占5.9%,这一比例在所有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群体中是最低的。相比于其他地区的青年,东北地区青年网民的生育意愿相对最为积极,具有更多比例的“愿意生育”青年和更少比例的“不愿生育”青年。“00后”比“90后”生育意愿更低。“90后”青年网民群体中愿意生育的占17.9%,而“00后”青年网民群体中愿意生育的仅占8.4%;“90后”青年网民群体中不愿生育的占37.2%,而“00后”青年网民群体中不愿生育的比例更高,为44.7%。

文化价值观篇

环保:近9成青年网民对环保持普遍支持态度且支持意愿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对集体道德的认同,为了子孙后代、全人类和整个地球支持环保。

青年网民支持环境保护主要是基于对集体道德的认同。支持环保的原因被分成四个维度:一是集体道德取向,支持环保是为了集体的价值利益,更加考虑全局性和长远利益,把环保视作一种普遍的道德责任,为了子孙后代、全人类和整个地球;第二个维度是功利主义取向,支持环保单纯是考虑个人的利益,为了个人健康和生活,实现个人福祉最大化;第三个维度是非理性因素,支持环保主要出于偶像崇拜,借支持环保表达对于偶像的追随;第四个维度是政策动员取向,支持环保是出于对国家环保政策的响应,同时也呼吁国家大力推进环保事业。数据显示,青年网民群体基于集体道德主义的因素支持环保的人数比例最多,占到调查样本的46.6%;另有24.3%的青年网民因为非理性因素支持环保,23.6%的青年基于功利主义取向支持环保,11.0%的青年网民由于政策动员取向支持环保。

动物保护:青年网民群体对动物保护呈现出明显一致的支持倾向;青年网民对于动物保护的态度更加趋向温和支持。

总体而言,青年网民群体对动物保护呈现出明显的支持倾向,68.0%的青年网民对动物保护表现强烈支持。30.2%的青年网民对动物保护表示普通支持。1.0%的青年网民为普通不支持动物保护,主要与动物行为、动物身上携带病毒和可能感染的疾病及动物保护人士的不当行为等话题勾连,几乎没有青年呈现极端不支持动物保护的态度。

反对人类残忍行径是青年网民支持动物保护主要原因,更多体现在反对虐待猫狗、食用伴侣动物上。青年网民对动物保护的支持原因,主要是反对人类残忍行径提倡动物保护。82.1%的动物保护支持青年认为,人类不应该以虐待猫狗、食用伴侣动物等残忍行径对待动物。24.3%的动物保护支持青年认为,动物的生命需要人类共同守护,故有呼吁天冷开车前先确认车下有无猫狗等话题产生。少部分青年抱有生物平等的看法(2.0%),认为人类也是动物,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环境,应当保护连同人类物种在内的所有动物类型。反对动物保护的青年,则更多地以“危害个人安全和生活”为代表性原因(3.8%)。

研究团队

本报告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驱动的网络社会心态发展规律与引导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19ZDA148)。

以下团队成员为项目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按姓氏拼音排序)陈李伟、邓琛、桂勇、何沐原、黄锦瑜、黄荣贵、季诗雨、雷钰、李景怡、李良荣、李珣、刘紫川、米雪、莫迦淇、倪枭泽、施畅、施颖婕、向喆、肖暖暖、辛艳艳、许愿、鄢浩、袁鸣徽、曾培伦、张思睿、张紫馨、郑雯。

THE END
1.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通用18篇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2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千奇百态,在高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越来越早地走到爱情的边缘,走进爱情世界里的也大有人在。 笔者于xx年12月对xx大学的学生做了爱情观的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在对xx大学各系、各年级学生关于爱情观的抽样调查中显示:当今的大学生的爱情观已发https://m.hunwen.com/work/diaochabaogao/977/977262.html
2.《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2018-05-22 07:24:48 看看新闻Knews综合关键词: 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青年上海早晨上海新闻综合高清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21 “石医生”摘下眼镜变身格斗女 同事惊呼:好猛啊 时讯2天前 01:23 准备过冬了!上海首轮入冬https://www.kankanews.com/detail/Nk2lb9MYxQb
3.“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发布会暨“怎样让为此,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青年之声”婚恋服务委员会将于5月21日共同发布“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并围绕《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结合《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就服务青年婚恋需求、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进行研讨。 http://qnzs.youth.cn/tsxq/201805/t20180521_11625118.htm
4.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近七成青年“愿等待不愿将就”本报北京5月2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桂杰)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和“青年之声”婚恋服务委员会今天在京联合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当代青年择偶最看重“健康”和“能力”,近七成青年择偶“愿等待不愿将就”。交际圈小、工作忙和不主动是青年单身的三大原因。https://news.cctv.com/2018/05/22/ARTIQRSfib2mvgGjuoZQcI3o180522.shtml
5.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近7成择偶“不将就”国内光明网讯(记者靳昊、常莹)5月21日,团中央“青年之声”正式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该报告从“青年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婚恋伦理观以及对团组织开展的青年婚恋服务活动的看法”六个方面对青年婚恋观进行了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青年婚恋服务的具体建议。 https://politics.gmw.cn/2018-05/22/content_28920090.htm
6.青年群体婚恋观的影响因素及分析原文对照报告.docxPAGE PAGE 10 青年群体婚恋观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摘要] 本文的研究背景就是针对现在断崖式的出生率为出发点,去研究青年的婚恋观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调查报告,同时通过一些国内外的理论来论证。对婚恋观的历史发展做了一些研究,看婚恋观在历史变迁之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然后从婚恋观的基本概念论述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320/8044064072004064.shtm
7.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研2300字(论文).docx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研报告目录TOC\o"1-2"\h\u29242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28527二、研究目的 124192三、研究设计 118161四、数据分析 328576(一)关于对爱情的理解 31720(二)在大学谈恋爱或准备谈恋爱的动机 310358五、结论和建议 432477(一)结论 414001(二)建议 421582六、研究局限性 5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对美满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9686423.html
8.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精选6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5篇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1 实践主题:关于当代青年婚恋观的调查研究 实践时间:20xx年7月7日—8月15日 实践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裕翔街河北科技大学校园及其周边地区,以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上古村 调研人员:XXX 一、实践背景及意义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11dkd5f.html
9.中国生育数据(生育率出生人口生育意愿产假)2019年中国年轻育儿家庭用户生育后个人时间分配情况(宝爸宝妈) 表格数据 亲宝宝&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年轻育儿家庭用户洞察报告》 2017年12月27日-2018年1月31日中国受访青年对婚后生育子女时间的观点分布情况 表格数据 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青年之声”婚恋服务委员会《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 2017年12月27https://www.dydata.io/datastore/detail/2098429981741944832/
10.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总结6篇(全文)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 一、调查方案 1.调查研究时间 2013年7月10号至2013年7月24号 2.调查研究对象 身边的同学、亲人朋友,以及身边陌生的群体 3.调查研究内容 大学生的婚恋观 4.调查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增长,现代的校园已不在是五六十年代的校园。大学生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出入的双双对对、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5ve00nl.html
11.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通用15篇)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名人们的感情观,而我们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完美的感情总是充满了憧憬,在当今社会,谈恋爱在大学学校中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可是当代大学生的感情观随着时代的提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大学生恋爱的现状、恋爱的态度、婚姻的态度、恋爱动机、恋爱消费、恋爱中的性问题以及失恋的应对等方面进行了调查。https://mip.wenshubang.com/diaochabaogao/2935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