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昌大学与中科招商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创新创业学院
2016年1月26日,南昌大学与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按照约定,双方将共建南昌大学中科创新创业学院(暂定名),致力于完善特色性南昌大学创新创业大体系,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搭建引领未来国内高校发展的“创新创业型大学试验区”。南昌大学中科创新创业学院通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把学校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深度融合,构建“政府、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使高校成为科技生产力、人才资源、创新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北京建筑大学第一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学员展开调研
为进一步开拓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视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水平,根据学校第一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的日程安排,1月25-27日,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学员在经管学院、校团委的共同组织下赴深圳开展为期3天的学习调研。1月7日,第一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开展京内考察学习环节。
1月20日,学校举办201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优表彰座谈会。学校学子在创新创业竞赛中喜讯频传,2015年有658名学生获得市级以上奖项287项,其中国际级奖项5项,国家级奖项177项;取得专利19项,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
3.“大连民族大学-用友新道创新创业学院”正式揭牌
1月22日,“大连民族大学-用友新道创新创业学院”揭牌仪式举行,校长刘玉彬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延生共同为学院揭牌,同时,“新道师资研修院大连分院”也正式落户学校。“大连民族大学-用友新道创新创业学院”功能定位于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突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两创教育的“先导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引领者、大学生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的核心平台、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和创新创业成果的展示推广中心以及创业师资培养的摇篮。
4.北京大学《创新工程实践》课程开课
国家正迈入创新创业年,如何有效地开展“创新、创意、创业”教育是目前全国高校面临的普遍课题。1月18日,北京大学《创新工程实践》共享课程发展暨观摩交流会议在北京大学正式召开,来自全国的近200名教学管理者和各个学科代表参加了会议。《创新工程实践》课程于2013年率先在北京大学发起,经过数年的积累,该课程已发展为由北京大学、智慧树网、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携手合作,由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等7名校内名师、多名校外企业导师共同组成教育团队,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创客们量身定做的一门特色课程。此次会议,该课程教学团队将课程中最为核心的11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全面向与会观众展示,根据现场调查,90%以上的参会人员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更具特色的教学团队大加赞扬。据了解,该课程于今年正式登陆MOOC后,将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通过16次的直播互动大课堂,多维度地向传授学生创新知识,致力于提升学生创新创意理念,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
5.中国药科大学赴企业调研商讨创新创业教育合作
6.新疆大学举办全校辅导员就业、创业指导专题业务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广大辅导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新疆大学自2016年1月11日起,举办了为期7期全校辅导员就业、创业指导专题业务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师德建设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为学校学生工作提供助力。
12月16日“第二届创业导师校园行”总结表彰会暨创业导师聘书颁发仪式举行。为期半年的“创业导师校园行”活动完美收官。新疆大学喜获“优秀组织奖”,与此同时,新疆大学的创业项目“乌鲁木齐林禾原创服装服饰有限公司”以及“新疆好玩好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均获得“优秀创业项目奖”。12月13日“丝路新语”杯新疆大学创新创意大赛决赛在新疆大学隆重举行,共有来自11个学院的64个队伍参赛。
7.东北农业大学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诊断式辅导
据悉,“创新创业诊断式辅导”是指通过集聚一批以资深创投人士、创业成功人士、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专家为重点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通过多对一会诊方式,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创新创业诊断和辅导。目前,东北农业大学已经有固定的创业导师队伍、诊断场所,定期举办“诊断式”创新创业辅导,为乐于创新勇于创业的大学生团队提供贴心服务。
8.华中科技大学面向全体教师举办创新创业教育讲座
为贯彻落实《华中科技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务处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面向全校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讲座活动。
1月8日,以“创新创业教育与卓越计划”为主题的第一期创新创业教育讲座举行。来自21个院(系)的44名教师参加了活动。结合近期学校有关系院(系)联合组织的对业界和高校的调研,此次讲座介绍了业界对于人才素质方面的需求,以及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珠三角地区创客课程、创客空间、创客实验室的开展情况;兄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培养方案设计、特色课程建设、特色培养方式等先进理念和做法。新创业教育系列讲座已列入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年度培训日程,以配合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实施。
9.长江师范学院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训会
1月7日晚,学校举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训会。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自2012年以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学校打破往年“零”的成绩,取得了7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立项,另外还取得了24个市级计划项目、153个校级计划项目的立项。他表示,这些成就离不开指导老师以及同学们的不懈努力,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过程,并以“你们现在处于最好的时代”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10.兰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成立
1月6日,兰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主要负责贯彻落实各级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和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兰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兰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平台建设,在优化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基础上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持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兰州大学教学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1.桂林理工大学启动2016年大学生创业挑战赛
12.武汉大学创新创业课程项目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武汉大学创业学院依托本科生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以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为目标,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经过半年努力,敲定课程体系框架,包括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专业特色课程、创新创业实训项目等4类。2016年1月,武汉大学创新创业课程项目建设申报工作全面启动。
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课程纳入学校通识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和基本能力。主要课程包括:创新思维与方法、创新管理、创业管理、商业伦理与道德、创业与法律等。
1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出台《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并作为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方案的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提出了7项综合改革措施,17个部门深度参与改革,汇聚全校创新创业资源,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2016年1月,学校制定并出台《本科生创新创业学籍管理补充规定(试行)》、《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与激励暂行办法》和《大学生创业实践管理办法》等3个创新创业文件,从创新创业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与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创业基地的管理、创业资金的使用和创业扶持政策的落地转化等方面,细化工作要求,明确具体职责,强化督导落实,推进学校实施方案中各项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实,引导师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让学生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保驾护航。
14.南京大学设立过亿基金奖励学生创新创业
2015年12月27日,南京大学“感恩与责任”2015年度奖助学金颁奖典礼举行。颁奖典礼分为感恩、责任、创新创业三个篇章,其中在创新创业篇总结了近年来南京大学在“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特别是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的喜人成绩。2015年首次设立的“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由南京大学和两位校友共同发起,首期金额总计达1.118亿元。基金设立者均是创业成功者,一位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上海医药集团东英药业董事长黄乐群校友,另一位是2015年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南京厚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夏士林校友。两位校友和张异宾书记、陈骏校长共同启动了“南京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他们与学校共同倡议更多社会企业、单位和热心校友支持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助力南大学子实现创新创业梦想。
15.华中科技大学第十期创业相亲会举行
12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第十期创业相亲会在校举行。20家投资机构、15个创业项目参与本期创业相亲会。创业相亲会由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创始人刘玉教授发起,旨在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牵线搭桥。自2015年3月举办第一期以来,总计126个项目上会,10个项目成交,促成签订商务合同资金总额达3300万元。据介绍,第十一期创业相亲会将于2016年3月26日举办。
16.东北大学与校友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17.北京理工大学校地合作孵化器获批省级众创空间
12月17日,在云南省举行的“云南省众创空间授牌暨双创工作推进会”上,经省科技厅认定,云科北理工五华等36家单位成为首批省级众创空间。北京理工大学与云南省、昆明市长期保持密切合作关系,本次获批的云科北理工五华众创空间,就是校地合作建设的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的衍生成果,该孵化器是由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和昆明高新五华科技园共同出资成立的,目前已经成为云南省、昆明市的与学校合作的标志性成果,不仅被科技部和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还成为云南省、昆明市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领军企业。
18.湖南大学“虚拟创业学院”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
湖南大学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
依托在线学习平台,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慕课《创业基础》学分课程,线上秉承内容为王的理念,建成创新创业课程视频立体资源包;线下翻转课堂、重视创业实践,实施个性化教学,2015年,在虚拟教研室的带领下,由2330名学生组成的292创业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创业学习和实践活动,上线率94%,到课率89%,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在课程学习后明显树立了创业意识,提升了创业能力。
注重培训教学团队,建立专业创业教育师资培养通道,虚拟教研团队不仅深度掌握创业教育教学模块内容以及相应方式方法,并且掌握线上线下教学方法以及平台的使用技巧,以实现对学生更高水平的教学与更好的支持服务。
湖南大学虚拟创业学院“平台、资源、模式三位一体”的体系教学效果显著并已经成熟,该模式低成本、高效性、高质量、规模化、可量化、痕迹化、个性化的特点使其具有全面推广的可行性,湖南大学积极与湖南省就业中心、各高校、苹果公司等进行沟通,共同探索如何在稳抓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受众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
19.为学生植入“创业基因”:华南师范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近期,《华南师范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颁布实施。方案提出,华南师大2015年起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20年构建以“理论建设为指引,课程建设为基础,实践平台为手段,团队培育为动力,社会服务为导向,机构制度为保障,科研项目为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适应新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早在2006年,学校就开始开展创业教育。2009年,学校正式成立创业学院,并在三个校区分别成立分院。2015年,学校获批成为“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在过去的2015年,华南师大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其中,华南师大去年底成立了全国首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与研究中心。目前,华南师大共开设20余门创业教育课程,修读学生超过6000人,全校有2000多名学生选修创业课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主办的“面向经济转型升级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2015年会也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国内超过5家媒体报道了此次盛会。学校重视与校外企业协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完成了第三批“合生珠江”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资助20个项目共计21.4万元。学校还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签署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提供学生更多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机会。本科生大创计划项目研究成果,连续八届入选大创年会。华南师大于2014年被评为“2012-2014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
20.江苏师范大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意见》文件
为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促进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特色建设,日前,江苏师范大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意见》》,包括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工作要求四部分内容。
学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训练与竞赛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创业与就业相结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导、以实践指导为平台、以实体孵化为引导”的创业教育工作模式,通过实施“制度建设、经费投入、教学保障、师资配备、平台搭建、服务保障、理论研究”六项措施,落实“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主体责任、加强宣传引导”四项工作要求,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
2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顺利完成2012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培养过程